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531管理模式进行剖析,让广大师生在531管理模式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明确531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漏洞。例如,老师和学生在531管理模式,认知上的偏差;531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乏监督,未能有效执行以及未能发挥531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最后提出促进531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推广的具体措施,望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完善管理模式,实现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 531模式 学生管理 工程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在行为和意识形态上的认知与成年人产生巨大的代沟。现在在高职院校推出531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意在拉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促进师生相互了解,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顺利进行。现阶段531计划仍然存在,许多规划和落实上的不足。本文通过解析531模式,使得531模式,在广大师生中得以顺利推广,发挥其最大价值。
一、“531”学生管理模式解读
1.“五心”。“5”是指辅导员、班主任所应具备的“五心”。爱心、责任心、公正心、进取心、平常心。总之,“五心”是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要素,作为从事一线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而言,一定要把“五心”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关心、关爱学生,强化、提高业务水平,立足本职,服务学生,不断把工作推向新高度。
2.“三个基础管理制度”。“3”是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的三项基础管理制度《班主任、教官一日常规工作流程》《班主任、教官工作量化考核评分细则》《班级日常管理“七项指标”量化考核办法》。这些制度与“四大会议制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处置的必要事项与流程》《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安全、纪律、卫生检查工作组工作条例》一起构成了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主体架构。
3.“一个团队”。“1”是指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这个团队包括专业教师团队,辅导员、班主任团队,团学干部团队。
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学院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学院的发展与教职员工的进步;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學院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暂时和偶然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因此不管是从班这个小团队到学院的大团队,加强团队建设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531”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漏洞
1.学生和学校老师对“531”模式理解的偏差。在“531”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岗位的教师对“531”模式理解不同,老师与学生对“531”模式的理解更是有很大的偏差。没有人能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教师和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展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工作的成果不尽如人意。
2.“531”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能被实时监督。现阶段“531”管理模式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能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否按照三个标准进行日常工作,管理人员有没有付出“五心”,真正做到关爱学生,真心待人。
3.传统“531”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能适应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特点。工程技术学院属于高职院校中的理工类学院,它的特点是学生实验多,实习多,实际操作任务多,学生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实际操作。据调查显示,许多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抱怨学生管理模式不够人性化,不能充分考虑到学院的真正作息规律,使得学生受到过多的束缚不能完成作业,也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三、改进高职院校“531”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措施
1.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增加沟通。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应当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真正发挥“五心”中的爱心和责任心,关爱学生生活,为学生解决学校生活中的难题,同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拿出公正心和平常心与学生交流。学生和老师增进理解,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行学生和教师互相监督的模式,促进共同进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互为监督对象,保证“531”管理模式的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按照“五心”“三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将“531”管理模式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老师和学生能够和谐友好相处,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上得到照顾,学习上得到帮助,而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也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原有“531”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使得爱心充满校园,每个岗位上的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能够负起责任,保证校园小社会的良好运转。
四、结语
高职院校“531”学生管理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同时促进师生友好交流,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利波.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0) :81.
[2]李鑫,包文德.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03) :93.
【关键词】高职院校 531模式 学生管理 工程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在行为和意识形态上的认知与成年人产生巨大的代沟。现在在高职院校推出531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意在拉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促进师生相互了解,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顺利进行。现阶段531计划仍然存在,许多规划和落实上的不足。本文通过解析531模式,使得531模式,在广大师生中得以顺利推广,发挥其最大价值。
一、“531”学生管理模式解读
1.“五心”。“5”是指辅导员、班主任所应具备的“五心”。爱心、责任心、公正心、进取心、平常心。总之,“五心”是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要素,作为从事一线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而言,一定要把“五心”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关心、关爱学生,强化、提高业务水平,立足本职,服务学生,不断把工作推向新高度。
2.“三个基础管理制度”。“3”是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的三项基础管理制度《班主任、教官一日常规工作流程》《班主任、教官工作量化考核评分细则》《班级日常管理“七项指标”量化考核办法》。这些制度与“四大会议制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处置的必要事项与流程》《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安全、纪律、卫生检查工作组工作条例》一起构成了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主体架构。
3.“一个团队”。“1”是指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这个团队包括专业教师团队,辅导员、班主任团队,团学干部团队。
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学院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学院的发展与教职员工的进步;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學院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暂时和偶然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因此不管是从班这个小团队到学院的大团队,加强团队建设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531”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漏洞
1.学生和学校老师对“531”模式理解的偏差。在“531”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岗位的教师对“531”模式理解不同,老师与学生对“531”模式的理解更是有很大的偏差。没有人能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教师和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展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工作的成果不尽如人意。
2.“531”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能被实时监督。现阶段“531”管理模式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能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否按照三个标准进行日常工作,管理人员有没有付出“五心”,真正做到关爱学生,真心待人。
3.传统“531”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能适应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特点。工程技术学院属于高职院校中的理工类学院,它的特点是学生实验多,实习多,实际操作任务多,学生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实际操作。据调查显示,许多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抱怨学生管理模式不够人性化,不能充分考虑到学院的真正作息规律,使得学生受到过多的束缚不能完成作业,也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三、改进高职院校“531”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措施
1.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增加沟通。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应当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真正发挥“五心”中的爱心和责任心,关爱学生生活,为学生解决学校生活中的难题,同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拿出公正心和平常心与学生交流。学生和老师增进理解,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行学生和教师互相监督的模式,促进共同进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互为监督对象,保证“531”管理模式的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按照“五心”“三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将“531”管理模式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老师和学生能够和谐友好相处,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上得到照顾,学习上得到帮助,而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也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原有“531”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使得爱心充满校园,每个岗位上的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能够负起责任,保证校园小社会的良好运转。
四、结语
高职院校“531”学生管理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同时促进师生友好交流,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利波.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0) :81.
[2]李鑫,包文德.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03)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