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的模式新探索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之后,中医临床规培教育制度推行以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下滑.现行制度下,学术型研究生面临着较大的科研压力,普遍存在中医专业基础不坚、中医临床思维缺失等问题.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中医学术型研究生也得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导师、学校都意识到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其他文献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多种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和不可逆的肾实质损伤,终末期肾脏病( enol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其最终归宿.目前只能借助透析或肾移植的手段缓解病情,但其价格高昂且并发症众多,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为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蜜炙甘草功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甘草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医生多喜用小剂量甘草,取其调和诸药之效.然而甘草亦有助湿壅气之弊,临床医生若碍于“十方九草”的误区,长期应用甘草,会导致高钠低钾、肌肉无力、血压升高、甚至影响心肾功能.其中肾性水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特点表现为眼睑颜面或下肢最先出现水肿.肾性水肿的发生主要与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有关,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
期刊
葡萄膜炎的中医临证思维涵盖病症结合的诊治规律和用药经验及循证支持.本文以葡萄膜炎各期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的影像改变为主线,以葡萄膜炎早期肝经风热证、发作期肝胆火炽证、风湿夹热证、痰瘀互结证及恢复期症候特点为共识,在诊断上提倡辨病与辨证的结合,在用药上遵循中西医的协同治疗,在难治病例上注重个体化治疗.通过循证研究,从古籍文献查询,总结及聚类分析,葡萄膜炎发作期、迁延期及恢复期的方药分布规律,为临床合理用方提供了循证依据.
目的 文章对“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的有效结合进行探讨,针对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提出一个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方法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3种不同班型的2个年级间进行对照教学,通过形成性评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成绩在不同教学方法授课的2个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和促进学生充分地发挥潜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为学生进入临床奠定基础.
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化工原理等学科.然而,往往在有机化学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是枯燥而难以理解的.在有机化学课堂中融入科研,既可以让学生们跳出课本圈,学习到课本外的知识,又能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与实际相结合.文章结合了近几年的科研动态,就如何将科研引入有机化学课堂中展开论述.
中成药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我国 目前尚缺乏用于指导中成药治疗wAMD的规范化使用方案,存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隐忧.2020年《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正式发布了《中成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本指南以“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为指导原则,通过文献检索研究、专家共识讨论、患者意见征询等工作,针对中成药治疗wAMD临床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就中成药对结局指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使用方法及推荐强度等形成3条推荐意见.
肾动脉狭窄可导致微血管进行性缺失、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间质纤维化,损伤不可逆,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也许,通过替换受损实质细胞和微血管促使狭窄后肾脏再生,是改善或替代血管重建技术的一种新型治疗选择.
原发性高血压( EHT)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近年来EHT发生率显著上升[1].EHT 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肾脏损伤,但其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有研究表明[2] ,尿肌酐及尿素氮浓度上升时机体肾功能已发生明显损伤.早期防治高血压肾损伤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影响.EHT对肾脏损伤的机制复杂,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可拮抗局部炎症反应,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可刺激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导致肾功能损伤[4].相关研究报道[5] ,尿微量白蛋白能够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伤
文章梳理“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课程隐含的思政元素,将传授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知识与法治观念、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相结合,把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对实现“依法治国”“健康中国”目标,培养高尚医德、高水平创新型中医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优化其培养方案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临床指南作为科学详尽的推荐意见,其贴合临床、专业性强等特点是一个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连接起来的桥梁.以临床指南为纽带,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提高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方法,以期为中医院校培养研究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