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操作,通过相应的生物实验可以加强同学们对课程的理解,很好的吸收老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生物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们对生物课程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不断进行探索。作为教师在生物课堂上适当进行实验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实验操作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实验操作;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64-01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做好实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这帮助学生学习了生物知识,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操作知识,规范实验流程,做好生物实验的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实验。要确保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实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让课堂实验顺利的进行,教师需要在展示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提前的认知,并且在实验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答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进行课堂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原来的实验方式,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提问等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带动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初中生物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教师应根据这一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印象。作为教师要做好相关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实验对象,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生物实验在选材上要接近生活,教师在组织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2)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初中生物大多是为了印证某一个结论而进行的实验,以帮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证实,这种学术性的验证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實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生物实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进行团队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在生物课堂上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一般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物实验的操作。这样的实验方式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的分组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组内学生的整体能力问题。班级内由于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小组内学生的整体能力问题,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并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实验中获取。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
1.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初中生物一共会接触到58个必做实验,其中学生实验有47个,演示实验11个。这些实验是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本途径。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认识更进一步。
2.实验教学法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方法。实验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理论知识的推导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时,如果单纯地由教师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不能想象单细胞生物体是什么样的。所以,我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实验来理解知识。学生通过观察,能清楚地看出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这样学到的知识很顺利地就转变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有效率,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3.实验也是考查学生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中考中就经常会涉及一些实验的知识:显微镜的观察,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消化,叶片的结构等。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非常有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生物产生兴趣,那么对于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实验,所以对实验感到比较好奇,可以将这种好奇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对于生物教学的第一个实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堂课,使学生一下子就爱上生物课。第一个实验就是“显微镜的使用”,教师要首先向学生讲述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用途;其次教师边讲解显微镜的结构,边示范如何进行正确操作,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在理论知识和准备知识都讲清楚以后,就要让学生亲自来操作了。这个实验属于基础实验,也就是说,以后的几个实验都是需要用到显微镜来观察的,如观察单细胞生物,观察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的分裂等。
2.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目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学会了这一个实验,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己主动动手实践的习惯,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3.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工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促进能力的形成。
三、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应用实验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就会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课程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和. 基于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2]付长寿.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6,01.
[3]张明伟.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6,11.
[4]闫肃.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 亚太教育,2016,19.
[5]王影.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关键词:实验操作;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64-01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做好实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这帮助学生学习了生物知识,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操作知识,规范实验流程,做好生物实验的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实验。要确保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实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让课堂实验顺利的进行,教师需要在展示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提前的认知,并且在实验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答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进行课堂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原来的实验方式,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提问等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带动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初中生物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教师应根据这一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印象。作为教师要做好相关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实验对象,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生物实验在选材上要接近生活,教师在组织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2)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初中生物大多是为了印证某一个结论而进行的实验,以帮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证实,这种学术性的验证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實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生物实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进行团队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在生物课堂上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一般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物实验的操作。这样的实验方式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的分组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组内学生的整体能力问题。班级内由于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小组内学生的整体能力问题,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并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实验中获取。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
1.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初中生物一共会接触到58个必做实验,其中学生实验有47个,演示实验11个。这些实验是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本途径。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认识更进一步。
2.实验教学法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方法。实验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理论知识的推导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时,如果单纯地由教师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不能想象单细胞生物体是什么样的。所以,我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实验来理解知识。学生通过观察,能清楚地看出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这样学到的知识很顺利地就转变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有效率,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3.实验也是考查学生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中考中就经常会涉及一些实验的知识:显微镜的观察,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消化,叶片的结构等。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非常有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生物产生兴趣,那么对于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实验,所以对实验感到比较好奇,可以将这种好奇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对于生物教学的第一个实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堂课,使学生一下子就爱上生物课。第一个实验就是“显微镜的使用”,教师要首先向学生讲述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用途;其次教师边讲解显微镜的结构,边示范如何进行正确操作,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在理论知识和准备知识都讲清楚以后,就要让学生亲自来操作了。这个实验属于基础实验,也就是说,以后的几个实验都是需要用到显微镜来观察的,如观察单细胞生物,观察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的分裂等。
2.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目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学会了这一个实验,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己主动动手实践的习惯,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3.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工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促进能力的形成。
三、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应用实验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就会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课程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和. 基于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2]付长寿.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6,01.
[3]张明伟.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6,11.
[4]闫肃.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 亚太教育,2016,19.
[5]王影.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