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五大振兴,让城市更向往乡村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这几句宣传语,既是孟津大人小孩都会背的“顺口溜”,也引领着孟津乡村的大变化。如今,漫步在孟津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乡村通道,平整宽阔的文化广场,干净卫生的农村公厕,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丽农村新气象。
   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自豪地说,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塑造文明乡风、加强乡村治理等,孟津的乡村发生了新变化,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美,孟津县也荣获“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一曲乡村振兴的奋进之歌正在古津大地激情唱响。
   关于乡村振兴,杨劭春认为要打好“组合拳”,五个振兴一起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是聚力产业振兴,促进富民增收。孟津县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以三产融合、特色发展为方向,明确“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规划,大力推进孟扣路、小浪底专用线等4条高效观光农业产业带建设,重点打造黄鹿山小浪底休闲度假区等4条沟域经济带,加快“多彩长廊”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万亩孟津贡梨、万亩无公害蔬菜等一批“万字号”农业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孟津现代农业资源和都市近郊优势,大力整合农业园区、田园风光、黄河湿地、经济作物等旅游资源,深化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建成500亩以上特色农业园区55个,国家五星级园区2家、四星级园区4家,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农旅品牌,精心打造了梨花节、桃花诗会、西瓜采摘节等20余个农业观光节会,年接待游客320多万人次,引爆了“来孟津耍吧”都市观光休闲旅游品牌。
   第二是聚力人才振兴,厚植振兴动能。杨劭春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培育实用人才。孟津县注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县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64家;家庭农场9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9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余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省级8家、市级42家,合作社会员达2.1万余人,带动农户3.6万余户,成为孟津田畴沃野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用好返乡人才。出台《孟津县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奖励办法》《农业产业化优化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在资金扶持、信息交流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支持,全县累计返乡创业1.8万人,创业经济实体16428家,带动就业9万余人,涌现出了吕妙霞、张进伟、莫新阁等一大批返乡创业典型代表,“回孟津干吧”正成为继“来孟津耍吧”之后的孟津新名片。留住乡土人才。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十个一”活动,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镇、镇党委书记联系重点村、村支部书记联系重点人的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机制。将118名返乡乡土人才纳入村后备干部队伍,高标准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有122名复合型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新当选的村级班子年龄、学历、能力“三个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三是聚力文化振兴,着力以文“提神”。杨劭春认为,实施乡村振兴,不只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包括精神面貌的提升。孟津县大力推动文化发展、文明创建,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注重以文化人。坚持用文化塑造文明乡风,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说、写”工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文化街道、主题小游园、榜样一条街、价值观宣传一条街”建设工程,大张旗鼓表彰“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美德少年”,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突出文化惠民。全面完成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改造,有序推进各镇“城市书房”建设,全县234个村(社区)建成文化广场336个、乡村主题游园132个。扎实开展“欢乐孟津”“百场公益性演出”“送电影送戏曲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特别是杨劭春亲自创作的河洛大鼓《十九大颂歌》《乡村振兴福满人间》等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强力移风易俗。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坚持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面创建,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级实践所10个、村级实践站28个,家风家训展示馆13个。用良法善策规范社风民风,推动各村逐步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规章制度,倡导推行“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等文明新风尚,推动村风民风持续好转。
   第四是聚力生态振兴,建设宜居家园。杨劭春认为,良好的生态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只有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农村才能更具吸引力、农业才能更具竞争力。孟津县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守护拓展绿色空间,打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让土地长出金元宝,生态成为摇钱树,让田园风光、秀美乡村成为聚宝盆,让乡村始终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让乡村美起来。正确处理“温饱”与“环保”的關系,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明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书记工程”,按照“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的要求,大力开展垃圾清零、村庄绿化、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工作,努力打造“四美乡村”。在垃圾处理上,全面开展“垃圾清零”大行动,实施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调度指挥中心,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成功创建省级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在污水处理上,累计建设县、镇、村三级污水处理厂(站)24座、人工湿地7处、污泥处理厂1座,新开工村级污水处理设施15座,年底前将实现全县5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有效处理。在厕所革命上,全面启动5万座旱厕改造,年底前将实现全县卫生厕所全覆盖。在村庄绿化上,扎实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建成31个“绿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正在成为古津大地的现实写照。目前,全县实施省、市、县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试点村69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1个,市级美丽乡村17个。让生活好起来。坚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62个、乡村道路硬化项目83个,村村通公交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16个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初中14所,建成66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0个镇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中心,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让生态优起来。守牢环境保护底线,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统筹推进“两河两渠”治理,推动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孟津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    第五是聚力组织振兴,强化旗帜引领。杨劭春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以“组织振兴、治理有效”为目标,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的“1+3+1”乡村治理体系,特别是要叫响做实“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叫响做实党建服务品牌。孟津县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和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切实在全县叫响“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孟津县朝阳镇现有党员2061名,而这2061名党员却将全镇几万名群众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红白大事必到、生病住院必到、急难重活必到、代办事项必到、思想波动必到”,党员的挂钩入户形成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无死角服务”。杨劭春认为,只有发自内心地真情服务,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拥护。叫响做实“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党建服务品牌,就是要在全体党员中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着力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有困难找党员帮助解决、有心声向党支部反映,使支部和党员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推动党建扶贫互促互进。开展“支部连支部、同奔小康路”活动,建立“组织联村、支部联组、党员联户”脱贫帮扶机制,选派63名第一书记和2000余名帮扶干部,成立了209个村级脱贫攻坚责任组,保障了工作有效落实。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分包最贫困的村,县党政班子成员分包今年拟脱贫的最后15个村,以“解剖麻雀”工作法逐村逐户精准识别、精细找“难”、精确帮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村是孟津县今年拟脱贫的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杨劭春主动分包并12次到村开展工作,目前该村已发展艾草种植200余亩,一號农家乐已正式开业,美术写生基地、婚纱摄影基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正在加快建设,整村脱贫即将成为现实。打造一支过硬干部队伍。去年年底,杨劭春到孟津任县委书记伊始,就大力倡导党员干部要坚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转变作风,增强本领,促进发展。在工作落实上,杨劭春提倡要着眼发现“不落实”的事,找准“不落实”的人,帮助分析“不落实”的因,紧追“不落实”的责,加快健全完善抓落实的各项制度,靠制度解决“不落实”的问题。在工作方式上,杨劭春认为“党员两腿土,群众不添堵”“干部两脚泥,群众心欢喜”,并身体力行“四不两直”“找书记、到工地,找县(镇、局)长、到现场”等一线工作法,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干在一线、冲在一线。杨劭春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喜欢往农村跑,喜欢听农民说话。他白天下村,晚上看文件,有时晚上还要去工地查看。他两条胳膊被晒过敏,却笑呵呵地说,不碍事,到了冬天就好了。
   杨劭春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而一个个共产党员就是一粒粒富民的种子。他表示,下一步,孟津将进一步延伸党建工作的触角和领域,引导党员在思路上由“自下而上”向“自上而下”转变,在工作上由“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拓展,构建支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践初心、见行动。
其他文献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50个县(市、区)、山东省9个试点单位之一,平度为实现文明实践常态化,推动实施了“365”工程。   每月10日,是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杜戈庄村的“大日子”。一大早,村委会议室就坐满了人,“我们村要和邻村荆家埠后村结成帮扶对子。对这个事大家有什么意见?”村支部书记纪恩军首先发话。“肯定得帮,先进带后进嘛。”老党员倪明丰接上话。“就是,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少爷们嘛。
期刊
说到“井”字,人们最熟悉的成语莫过于“背井离乡”了。一个人离开家乡后,能令他魂牵梦萦的标志物会有很多,如房屋、田地等,为什么不说“背屋离乡”“背地离乡”而说“背井离乡”呢?我想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是人要生存谁都离不开空气和水,而且天天都要饮水,从小就会对水井产生深刻的印象;二是水井不像房屋会倒塌,也不像田地会被转卖,村边的老井会几个世纪甚至上千年在那个地方,没有人能移动,默默无闻地向当地居民奉献着
期刊
编者按:11月8日到9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和洛阳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河南乡村振兴‘孟津模式’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对孟津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对其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进行总结,并为孟津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开拓思路、完善举措建言献策。  立冬时节天渐寒,群贤毕至孟津暖。聚力乡村谋振兴,集思广益谱新篇。  河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程传兴,河南省委政策研
期刊
中国是桑蚕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距今5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植桑养蚕缫丝织绸,并以先进的植桑养蚕、高超的缫丝织绸技术闻名于世,被称为“东方丝国”。桑蚕丝绸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对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互利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起源探索   从1926年到1984年,考古学家相继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文
期刊
河南省南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系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几年,南召县举全县之力、集社会之智,扛稳政治责任,挺起实干脊梁,戮力同心决战脱贫攻坚。各级领导干部、帮扶干部激情满怀,担当尽责,视群众如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一个个惠民项目落地,一项项帮扶措施见效,一条条优惠政策落实,贫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度攀升。经过几年努力,实现了69个贫困村、16780户、58901
期刊
赵厂小学位于河南省原阳县靳堂乡,这里南邻黄河,北邻背河洼地,是河南省“三山一滩”重度贫困地区。1989年,夏江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到赵厂小学任教,这一干就是30年,为让这里的贫困生生活好、学习好,他默默奉献了大半辈子,被誉为“黄河滩区的白杨树”。   20世纪80年代末,赵厂小学还是一个无围墙、无大门、无教室的“三无”学校,学生上课借用的是三间破烂民房。赵厂小学是3个村的学校,为建学校,夏江求爷爷告奶
期刊
茶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小关镇西五里远的高岗上,海拔近400米。这里虽然只是五尺道,但是从明清直到民国时期,为郑州、荥阳至偃师、洛阳间东西必经之路。从荥阳西部的竹川到小关,顺河道而行,经过小关再往西,南为嵩山余脉,北与邙山、佛山余脉相连,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到处沟壑纵横,行走困难。只有翻过茶庵岭往西,沿著河道才可以通行,故茶庵岭就成了东西必经之路。这条路东来是上坡,过茶庵西去是下坡,坡道既陡又长,一年
期刊
种植一片菊花,发展一个产业,链接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在毛遂故里——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师寨镇,秋韵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当地政府的帮扶,正在探索一条集科技扶贫、“农业+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的扶贫新路径。  高科技让寻常菊花“大变脸”  现在,如果一定要问菊花到底有多少个品种?想必很多人说不出来,因为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  现代农业就是依赖于高科技的支撑,才使得农业增产增效。同样,一些花卉种植也
期刊
初冬时节,来到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后坡的山梁上,全村“三山两川”的全貌尽收眼底:宛如玉带的水泥路延伸到村组庭院,白墙黛瓦的房屋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宽敞大气的文化广场与健身游园交相辉映,新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规模初现……   在村头的健身游园,老人们坐在凉亭下悠闲地晒着太阳。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村民们无不对南阳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真情帮扶交口称赞:“扶贫工作队真心实意为我们办实事,脚踏实地帮我
期刊
一般葡萄可能每斤3元5元没人要,而河南省固始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葡萄每斤50元还不愁销路,并且可以做到定制化生产,想要一棵树上挂几颗果子就是几颗。这是固始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金秋十月,记者走进固始县草庙集乡吕岗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高大的牌坊、新修的路渠、古典的厂房、整齐的果树、先进的喷淋、太阳能杀虫灯,无不诠释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农庄。据示范园负责人姚明铎介绍,园区投资1亿多元流转附近村民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