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生代”儿童的网络使用现状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gl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0后”和“10后”,是伴随着网络时代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见证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习模式、游戏与社交方式都和自己的父母一辈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别。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新鲜、便捷的同时,他们也同样面临着网络使用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年轻父母小时候不曾遇到的。
  孩子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上网课,找资料,买东西,和朋友聊天,偶尔打网游,看有趣搞笑的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人说,互联网拓宽了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有人说,互联网像一个黑洞,吸走了孩子的注意力。
  泽泽爸爸
  泽泽马上3岁了,应该是1年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起初是参加了一个读英语单词打卡的活动,每天都要使用平板电脑,整个打卡活动大概在3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孩子觉得很新鲜,每天都很期待,因为他可以触摸电子屏幕,看到简短的动画,听到有趣的声音,这与他平时玩的玩具非常不同。慢慢地,他开始主动想自己去打开平板电脑,不过我担心他的视力,除了每天上网完成打卡任务外,其他时间就不允许他再打开平板电脑了。但是能明显地看出,孩子对此特别向往,我有点担心等他上幼儿园之后就管不住了。
  最近,我在网上给孩子报了一个美术课的试听,这个班有1名老师和6个孩子,老师会让孩子们通过摄像头做自我介绍,再介绍一下这节课要一起制作的美术作品。本来我关闭了摄像头,只保留声音,但是老师要求我打开摄像头。可能是我的职业造成了我这个人对信息技术比较敏感吧,总觉得通过摄像头透露太多的家庭信息和孩子的个人信息有些危险,因此试听了一次之后也没有报课,还是让孩子在家里随意涂涂画画吧。
  久宝妈妈
  久宝现在7岁半了,已经有了将近4年的“网龄”。一开始是用手机看动画片,后来是疫情期间没上幼儿园,一直在家里上网课,现在也习惯了在线上上围棋班、学编程什么的。平时孩子主要由家里的老人带,我发现她能特别熟练地打开老人的手机,然后就开始看各种首页推荐的短视频,而且还很上瘾,只要没人看着她,她就能看很久。她就怕我,不敢当着我的面看,但是白天我都在上班,没办法一直监控着她。我觉得可能给她硬来“断网”不太合适,就给她开了一个视频号,单独用一个手机给她录制视频,让她自己学着剪辑视频,视频内容就是她最擅长的剪纸和捏彩泥。我发现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每天都在想着自己怎么录制、制作一期视频,通过视频分享什么样的故事,而不再沉迷于刷别人的短视频了。
  芊芊爸爸
  我女儿8岁,之前一直很少使用平板电脑和手机,因为我没有给她报过任何网课,我一直主张的就是自然童年。孩子太小,不会自主使用网络,也不会分辨网络上信息的真实性,而且还非常有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利于视力发育、骨骼发育,我认为触网太早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大多数时间,我都带女儿在大自然里玩,我也并没有觉得她的认知和同龄人有什么差距。
  要说和互联网的密切接触,应该就是这两年来她会通过手机来听睡前故事。上学之后,她开始独自睡一个房间,就要求听着手机里的故事入睡,我觉得也挺好,那样就可以不用买那么多的纸质书,节约了家里的空间,而且还不伤眼睛。有人给孩子读故事,孩子也确实吸收了一些知识,我觉得这是一种让孩子接触互联网健康又安全的方式。有时候长时间在旅途中的交通工具上,女儿也会要求听一会儿故事,我也同意。但是最近女儿跟我说,她的几个好朋友都有自己的微信,放学后就在微信上聊天,还讨论一些网络游戏,她完全被排除在外,希望也能在她听故事的手机上装上微信。我很犹豫,按说女儿的要求也不过分,但我又担心一但开了“口子”,就控制不了她的上网时间了。
  北北妈妈
  北北10岁了,最早接触互联网,可能是他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那时候我担心他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就提前给孩子报了学拼音的网课。网课的效果还算理想,孩子也喜欢,所以之后我又陆陆续续地给他报了很多网课,有真人一对一的,有录制的,还有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软件,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地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其实我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的,所以这些年基本上孩子也没有遇到什么网络问题。不过,最近我发现孩子开始喜欢看游戏视频,这是一种欣赏别人打游戏的新兴视频内容,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这种视频很好玩,孩子并没有直接玩游戏,这让我也没法教育他说:“别打游戏了。”但是他却明明就在“玩”游戏,还很上瘾,游戏里面的人物关系、闯关模式、技巧他都反反复复地看,其实就差自己去操作了。这个问题让我很苦恼,我只能狠心地把他的平板电脑给没收了,结果孩子的反应非常激烈,跟我大喊大叫:“我又没玩游戏,就看看都不行吗?!”看到他过激的表现,我认为这已经是一种网瘾行为了。
  天宇爸爸
  孩子15岁了,虽然在法律意义上他还是个未成年人,但他已经和我一般高,自以为是个小大人了。基本上,他用电子设备我都不干涉,我相信他有自己的判断力,我也相信我这些年对他的教育,让他不至于误入歧途。只是我没想到,有一天他会成为一名“受害人”。
  半年前的一天晚上,孩子惊慌失措地找到我,这是他近些年来少有的样子。他说:“爸爸,我被人举报了,那个人说我卖假货,还要报警抓我。”我赶紧问了个究竟。原来孩子通过一个二手网站,把自己的闲置手办卖了,可是买家收到货,却说是假货,更是以此为威胁,让天宇把钱款全部退还给他,并且要求双倍赔偿。孩子虽然也使用互联网好多年了,但这样的事还是头一回遇到,害怕对方真的会有什么动作,就赶紧来找我了。直觉上,我觉得此事有蹊跷,于是参与进来,要求对方把收到的货物包装和产品细节都拍给我,而且要出示官方的鉴定报告。一来二去几个回合下来,对方就偃旗息鼓了。虽然这件事最终没有给我们造成什么损失,但我趁机给天宇好好地上了一课,告诉他,互联网交易很复杂,要学会自我保护,只有预案做到位了,才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我教了他一招,比如下次进行二手交易,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把拆包装或打包的全过程都拍下视频进行记录。尤其是出售物品时,在寄出之前必须要给物品的细节,包括瑕疵都拍好照片,寄出的包装袋上系好安全扣,必要的时候要告诉对方,收到快递之后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直接确认包裹拆开后的物品情况。
  橙子妈妈
  橙子初二,虽然手机不能带进教室,但班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手机和社交账号。一放学,孩子们就用手机聊天,我感觉他们对手机的运用熟练度可比我强多了。女儿的社交账号屏蔽了我,可能是觉得我古板吧,又或许是到了这个年纪,想要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些我都能理解,我们母女的关系也一直是“你不说,我不问”。女儿用的手机是被我淘汰下来的,手机还很好用,只是不是最新款。上个月,她突然问我:“妈妈,如果这次考试的成绩还不错,可以给我买一个最新款的手机吗?”我问她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手机不好用了吗?她说不是的,是因为他们在常用的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都会显示手机的品牌和型号,她一直用的是一款旧手机,而和她要好的几个朋友都是最新款的手機,她觉得很没面子。我感谢女儿的直白,证明她还是一个单纯的姑娘,但我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年纪,他们就开始因为这种事情攀比了。想想我大学快毕业了,才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机,特别高兴。可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对手机使用功能的需求,而是想要更多。
其他文献
因电子游戏而引发的亲子冲突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一定要视电子游戏为洪水猛兽吗?其实,孩子能否和电子游戏和谐共处的关键,还在于父母。  每到假期或周末,6岁的木木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找iPad,吃饭要看动画片,饭前饭后要玩网络游戏,要是姥姥不允许,他就撒泼打滚直至姥姥妥协,有时爸爸妈妈强硬坚持不让玩,他甚至会拒绝吃饭。  为什么孩子容易被电子游戏  吸引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电、光、声等事物会充满兴趣和好
期刊
这一代的儿童是“网生代”,很多人又称他们为“数字原住民”。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又出现了哪些影响呢?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世界增添了数码色彩,也为新时代儿童的成长抹上了浓重的笔墨。  “数字原住民”的生活与互联网接轨  晚上临睡前,2岁的柚柚将心爱的小兔子紧紧地贴在脸上,做出难舍难分的亲昵状,然后跟妈妈撒娇说“妈妈,小兔子真是太可爱了,你从哪里给我买的?”妈
期刊
文章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当代语境背景,对生态批评中的叙事文本进行多学科交融视角的阐释.特定的生态空间以时间、空间及人物相融合构成了文本叙事特色的基调.空间符号既是特定空间地域的标识,又是参与文本建构的符号代码,作为地域生态的展现、人物活动空间的设置,呈现出纷呈多彩的地域风貌.空间意象是客观自然生态景象与主观情感情思的融合体,以情景交融的生态符号形式参与了叙事.
解读了黎族双面绣的起源、研究现状、刺绣流程和含义,并从纹样图案和色彩运用两方面分析提取了双面绣的艺术元素,结合现代审美与流行趋势,将双面绣创新设计运用于服饰设计中,给传统的黎族双面绣带来新的发展方向.旨在通过这种创新设计给服饰品带来消费新时尚,并为传统民族文化提供新的传承思路.
“反秩序”是针对传统的图像组织秩序,采用打破常规、颠覆人们视知觉习惯的各种设计手段和方法的统称,其目的是着力凸显视觉显著点,进而引起受众的视觉注意.反秩序设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图像传播,应对人们视知觉特性的必然产物,它以“另类”的样式态,对于视知觉的复杂性和形象的多元性所做出探索,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秩序和反秩序只是图像构成的不同方式,它们同样都要建立视知觉的秩序感,以实现抒情达意的目的.
为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发展呈现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深刻揭示帝国主义的实质和社会主义的开启方式,列宁在充分占有资本主义发展新材料的基础上写作了《帝国主义论》.这本独具慧眼的小册子,在马克思《资本论》基本原理基础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路径,是透视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和显微镜.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分析的时代已有了显著的变化,但其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其基本精神依然是鲜活的.
有研究发现,如今儿童数字化成长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倾向,在幼儿园时期(3~6岁),幼儿对手机的接触率为91.8%,对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对电脑的接触率为80.6%,孩子们在享受电子设备带来的便捷与快乐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网络风险.因此,教会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来学习和游戏,学会在“互联网+”的时代中保护自己的常识和方法很有必要.
期刊
当孩子了解到无论是新老师还是旧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是爱他的,不仅有利于孩子尽快适应换老师的情况,而且还能尽快帮助孩子与新老师建立起紧密的关系。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史老师,茗茗最近一直嚷嚷着不想去幼儿园,每天早上我都好說歹说连哄带嚷地送他去上学。今天早上,孩子跟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我不喜欢新来的老师,我要去找赵老师。她能喂我吃饭,给我穿鞋、穿衣服。’我这才知道,孩
期刊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孩子成长的时代背景,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去学习它、适应它、使用它,而不是回避它。在这里,互联网反诈专家给父母和孩子列出了一些提醒,希望可以对孩子的网络安全起到一些帮助。  在网络使用中,如果遇到输入姓名、地址等个人资料信息时,请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爸爸妈妈,不要自己盲目操作,不然会造成信息泄露。  尽量不跟网友见面,如果一定要见,要在爸爸妈妈的陪
期刊
最新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19岁以下群体占比为15.6%,其中10岁以下的网民占比3.3%.一系列数据表明,网民低龄化趋势明显,未成年人已经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未成年人的认知和行为正处于发展、成熟阶段,对于各种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够,在接触、使用媒介的同时也面临注意力缺失、信息焦虑、数字压力、网络成瘾、隐私安全等诸多潜在风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