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措施。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其有效性、安全性得到广泛验证。
几年前,为了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有内地家长不惜舟车劳顿,抱着年幼的孩子到香港、澳门甚至新加坡接受注射,可怜天下父母心,那场景,就像不久前内地家长带着孩子出境注射HPV疫苗一样。
2017年,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终于在距离美国上市7年后进入中国,现在,家长们可以就近让孩子接受注射。在儿科医生看来,已经有不少家长会在医生的建议下给6周龄的孩子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但仍然还有很多家长对肺炎球菌引发的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接种疫苗的必要性还不是非常认同。
无论你怕与不怕,疾病都在那里——事实上,由于目前中国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不高,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不罕见。再加上中国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比较严重,肺炎球菌对各类抗生素耐药日益严重,注射疫苗对于控制肺炎球菌的感染可体现出更大价值。
中国政府对包括疫苗接种在内的事关全民健康的卫生事业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习近平参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时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
地处海南的这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将让国人及早享用世界上最新的治疗方式。未来,随着我国药品审评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安全有效的新疫苗产品,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走到中国儿童的身边。
沛寶宝
肺炎球菌疫苗诞生的故事,正好是人类与细菌感染性疾病斗争的一个缩影。
1881年,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另一位生物学家G.M.Stemberg,分别在法国及美国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肺炎球菌。后来人们知道,这种细菌不仅仅会引起肺炎,还会感染人体的很多部位。比如,当肺炎球菌会进入血液,就会引起一些严重的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这些疾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都是致命的疾病。
肺炎球菌被发现的年代,是抗生素尚未诞生的“黑暗时代”,肺炎球菌又特别喜欢攻击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和老人,因此,这种细菌曾让人们闻之丧胆。
疫苗的研发没那么容易。肺炎球菌是一种细菌,狂犬病病毒是一种病毒,细菌疫苗的研发比病毒疫苗更加困难。
虽然抗生素还没有出现,但这个时候,疫苗的概念已经有了,而且,发现肺炎球菌的巴斯德,就是一位“疫苗高手”,他发明了狂犬病疫苗、鸡霍乱疫苗,对疫苗的作用非常清楚。因此,当时的医学家们在寻找对付肺炎球菌的办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研发一种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疾病。
当然,疫苗的研发没那么容易。1911年,第一个肺炎球菌疫苗在南非金矿和钻石矿的新工人中间进行了临床试验,不过,这种疫苗并没有成为商品被更多人接种。
就在肺炎球菌疫苗研发进展艰难的时候,1940年,人类发明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问世。抗生素的出现,对于医学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有了抗生素,常见的许多细菌性疾病,都能迎刃而解,肺炎球菌感染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抗生素太有效了,疫苗的研发自然被冷落,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几乎忘记了开发肺炎球菌疫苗这回事。
不过,“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1967年,科学家分离出第一株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球菌。也就是说,青霉素拿这种肺炎球菌没办法,一旦患者感染,就会无药可用。肺炎球菌耐药现象的出现,让医药界警醒——不能永远依靠抗生素,疫苗的研发迫在眉睫,疫苗才是从根本上控制肺炎球菌感染的方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疫苗研发的水平已经大大进步,肺炎球菌疫苗问世,注射肺炎球菌疫苗,被很多国家政府列入自己的公共卫生规划。
肺炎球菌疫苗的出现,让控制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有了希望,不过很快,医生们发现了已有疫苗的缺陷。
之前的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只能使成人和2周岁以上的孩子产生免疫力,但肺炎球菌感染的发病高峰,是低龄的婴幼儿,尤其是7月龄12月龄的孩子,也就是1周岁以前的孩子。因此,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预防儿童感染肺炎球菌上所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个阶段,医生们主要建议老人和患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托幼机构中肺炎球菌容易在幼儿之间传播。
为什么此前的疫苗只能为2周岁以上的孩子接种?辉瑞创新医疗中国区总经理吴琨,从专业角度解答了这个疑惑。吴琨解释说,此前肺炎疫苗的预防机制,是用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的多糖抗原,来激发人体内的免疫应答。打个比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就像是一支战斗力不强的敌军,在边境线上骚扰一番,刺激了国家调动战斗储备(人体的免疫系统),调动起来的战斗部队做好全服武装、严阵以待,如果下次真的有细菌入侵,它们就会全力反击,保护人的健康。
这样的免疫应答机制有一个前提,就是人体内已经有了自己的“战斗储备”。但现实的情况是,孩子出生6个月内体内有从母体带来的免疫抗体,6个月以后,母体带来的抗体逐渐丧失,自己的免疫系统又还没有成熟。这个时候,单纯的多糖疫苗并不能激发有效的免疫应答,疫苗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2岁后,人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有了基本的储备,才能对多糖抗原产生有效的应答。
几年前,为了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有内地家长不惜舟车劳顿,抱着年幼的孩子到香港、澳门甚至新加坡接受注射,可怜天下父母心,那场景,就像不久前内地家长带着孩子出境注射HPV疫苗一样。
2017年,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终于在距离美国上市7年后进入中国,现在,家长们可以就近让孩子接受注射。在儿科医生看来,已经有不少家长会在医生的建议下给6周龄的孩子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但仍然还有很多家长对肺炎球菌引发的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接种疫苗的必要性还不是非常认同。
无论你怕与不怕,疾病都在那里——事实上,由于目前中国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不高,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不罕见。再加上中国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比较严重,肺炎球菌对各类抗生素耐药日益严重,注射疫苗对于控制肺炎球菌的感染可体现出更大价值。
中国政府对包括疫苗接种在内的事关全民健康的卫生事业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习近平参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时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
地处海南的这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将让国人及早享用世界上最新的治疗方式。未来,随着我国药品审评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安全有效的新疫苗产品,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走到中国儿童的身边。
沛寶宝
抗生素“神威”不再之后
肺炎球菌疫苗诞生的故事,正好是人类与细菌感染性疾病斗争的一个缩影。
1881年,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另一位生物学家G.M.Stemberg,分别在法国及美国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肺炎球菌。后来人们知道,这种细菌不仅仅会引起肺炎,还会感染人体的很多部位。比如,当肺炎球菌会进入血液,就会引起一些严重的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这些疾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都是致命的疾病。
肺炎球菌被发现的年代,是抗生素尚未诞生的“黑暗时代”,肺炎球菌又特别喜欢攻击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和老人,因此,这种细菌曾让人们闻之丧胆。
疫苗的研发没那么容易。肺炎球菌是一种细菌,狂犬病病毒是一种病毒,细菌疫苗的研发比病毒疫苗更加困难。
虽然抗生素还没有出现,但这个时候,疫苗的概念已经有了,而且,发现肺炎球菌的巴斯德,就是一位“疫苗高手”,他发明了狂犬病疫苗、鸡霍乱疫苗,对疫苗的作用非常清楚。因此,当时的医学家们在寻找对付肺炎球菌的办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研发一种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疾病。
当然,疫苗的研发没那么容易。1911年,第一个肺炎球菌疫苗在南非金矿和钻石矿的新工人中间进行了临床试验,不过,这种疫苗并没有成为商品被更多人接种。
就在肺炎球菌疫苗研发进展艰难的时候,1940年,人类发明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问世。抗生素的出现,对于医学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有了抗生素,常见的许多细菌性疾病,都能迎刃而解,肺炎球菌感染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抗生素太有效了,疫苗的研发自然被冷落,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几乎忘记了开发肺炎球菌疫苗这回事。
不过,“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1967年,科学家分离出第一株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球菌。也就是说,青霉素拿这种肺炎球菌没办法,一旦患者感染,就会无药可用。肺炎球菌耐药现象的出现,让医药界警醒——不能永远依靠抗生素,疫苗的研发迫在眉睫,疫苗才是从根本上控制肺炎球菌感染的方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疫苗研发的水平已经大大进步,肺炎球菌疫苗问世,注射肺炎球菌疫苗,被很多国家政府列入自己的公共卫生规划。
划时代的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的出现,让控制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有了希望,不过很快,医生们发现了已有疫苗的缺陷。
之前的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只能使成人和2周岁以上的孩子产生免疫力,但肺炎球菌感染的发病高峰,是低龄的婴幼儿,尤其是7月龄12月龄的孩子,也就是1周岁以前的孩子。因此,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预防儿童感染肺炎球菌上所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个阶段,医生们主要建议老人和患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托幼机构中肺炎球菌容易在幼儿之间传播。
为什么此前的疫苗只能为2周岁以上的孩子接种?辉瑞创新医疗中国区总经理吴琨,从专业角度解答了这个疑惑。吴琨解释说,此前肺炎疫苗的预防机制,是用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的多糖抗原,来激发人体内的免疫应答。打个比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就像是一支战斗力不强的敌军,在边境线上骚扰一番,刺激了国家调动战斗储备(人体的免疫系统),调动起来的战斗部队做好全服武装、严阵以待,如果下次真的有细菌入侵,它们就会全力反击,保护人的健康。
这样的免疫应答机制有一个前提,就是人体内已经有了自己的“战斗储备”。但现实的情况是,孩子出生6个月内体内有从母体带来的免疫抗体,6个月以后,母体带来的抗体逐渐丧失,自己的免疫系统又还没有成熟。这个时候,单纯的多糖疫苗并不能激发有效的免疫应答,疫苗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2岁后,人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有了基本的储备,才能对多糖抗原产生有效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