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实验现状令人担忧,因为高考物理实验命题的形式纯粹属于笔试,而没有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就连“学生实验”在部分学校都已经没有开展过了,高中三年学生没做过一次实验。老师完全将这类实验实行的是“嘴巴+笔头”式地应试教育。怎样改变这一现象呢,高考实验命题形式应做一些调整,要把亲自进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纳入高考体制。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真理反过来又指导实验的辩证思想。提高物理这一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本质;改进;素质;应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
但是,现在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呢?目前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1 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过去的实验“看黑板”,“看教材”,“看书”,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2 为应对高考,做“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或相关参考书中的大量实验试题,来考学生,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比如,在讲解“动量定理”这一节课时,有一个对“缓冲”的理解,有的教师在网上找的课件录像,来演示“瓦碎蛋全”这个小实验,使学生能看到实验的结果。但我认为,这个实验完全可以做给学生演示,只要器材(其实一个鸡蛋和一块海绵足已)准备好,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这样的话,学生的印象该会很深吧。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多媒体实验毕竟是模拟实验。尽管你制作的课件不违背事实。但它和事实完全是两码事。由此想到,能否通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自制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具来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使实验教学走出“物理学科是听得懂,一做就错、难学”困惑。我建议从以下几点来改进:
2.1 学生实验探究化。要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口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在学生探究课的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②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等。③重视创新思维,营造探索情景。学生实验是协同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思维活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实验中特别要提醒学生观察那些不明显或稍纵即逝但却反应变化本质的实验现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比如,在进行“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理论探究教学中,教学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观看视频,强化感性认识,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②通过实验演示和与重力势能的对比,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思想,学生初步建立起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从而确定探究弹性势能大小的依据和思路。
③让学生根据实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④通过实验,定量探究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初步得到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让学生感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⑤从理论上推导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可以采用图像的方式求F-x图线下的面积,也可以采取先求弹力的平均值,然后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的办法。在此过程中渗透极限思想,学会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运用探究得到的结论可能与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为此再运用探究所得结论去重新分析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实验,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⑦学生自己描述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演示实验形象化。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利于学生接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应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2.3 课外实验能力化。日常生活小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平台。若能真正做一做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物理原理,又能全面激发他们研究物理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及大纲基本思想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初衷,也在实际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成功的乐趣。所以,高考实验命题形式应做一些调整,要把亲自进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纳入高考体制。突出“做”这一点,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真理反过来又指导实验的辩证思想。只有真正地开展好了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提高人民的素质,让中华人民更加让世人敬仰。
参考文献
[1] 陈勇刚,《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落实》,《中国教育论坛》,2006年3月
[2] 胡广形,探究式教学——创新的现代教学方式,物理教师,2004(5)
[3] 张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演示教具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4] 王建军,各个击破实验(第八次修订),延边人民出版社,亨特文化传播中心
【关键词】实验;本质;改进;素质;应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
但是,现在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呢?目前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1 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过去的实验“看黑板”,“看教材”,“看书”,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2 为应对高考,做“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或相关参考书中的大量实验试题,来考学生,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比如,在讲解“动量定理”这一节课时,有一个对“缓冲”的理解,有的教师在网上找的课件录像,来演示“瓦碎蛋全”这个小实验,使学生能看到实验的结果。但我认为,这个实验完全可以做给学生演示,只要器材(其实一个鸡蛋和一块海绵足已)准备好,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这样的话,学生的印象该会很深吧。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多媒体实验毕竟是模拟实验。尽管你制作的课件不违背事实。但它和事实完全是两码事。由此想到,能否通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自制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具来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使实验教学走出“物理学科是听得懂,一做就错、难学”困惑。我建议从以下几点来改进:
2.1 学生实验探究化。要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口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在学生探究课的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②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等。③重视创新思维,营造探索情景。学生实验是协同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思维活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实验中特别要提醒学生观察那些不明显或稍纵即逝但却反应变化本质的实验现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比如,在进行“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理论探究教学中,教学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观看视频,强化感性认识,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②通过实验演示和与重力势能的对比,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思想,学生初步建立起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从而确定探究弹性势能大小的依据和思路。
③让学生根据实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④通过实验,定量探究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初步得到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让学生感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⑤从理论上推导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可以采用图像的方式求F-x图线下的面积,也可以采取先求弹力的平均值,然后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的办法。在此过程中渗透极限思想,学会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运用探究得到的结论可能与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为此再运用探究所得结论去重新分析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实验,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⑦学生自己描述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演示实验形象化。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利于学生接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应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2.3 课外实验能力化。日常生活小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平台。若能真正做一做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物理原理,又能全面激发他们研究物理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及大纲基本思想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初衷,也在实际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成功的乐趣。所以,高考实验命题形式应做一些调整,要把亲自进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纳入高考体制。突出“做”这一点,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真理反过来又指导实验的辩证思想。只有真正地开展好了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提高人民的素质,让中华人民更加让世人敬仰。
参考文献
[1] 陈勇刚,《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落实》,《中国教育论坛》,2006年3月
[2] 胡广形,探究式教学——创新的现代教学方式,物理教师,2004(5)
[3] 张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演示教具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4] 王建军,各个击破实验(第八次修订),延边人民出版社,亨特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