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胶囊内镜下单纯小肠克罗恩病空回肠病变与回肠末端病变的关系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纯小肠克罗恩病空回肠病变与回肠末端病变的关系,比较回肠末端正常与回肠末端异常的单纯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且先后行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检查的单纯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内镜下表现分为回肠末端正常组及回肠末端病变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

结果

共62例单纯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纳入本研究,且均通过小肠胶囊内镜发现有空回肠病变。其中经结肠镜下发现回肠末端病变者40例(64.5%),回肠末端正常者22例(35.5%)。两者相比,回肠末端正常组较回肠末端病变组病程≤5年的比例高[68.2%(15/22)比12.5%(15/40),P=0.021],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吸烟史、临床表现、上消化道累及、肛周病变、疾病行为、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炎症指标、营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肠镜下回肠末端病变并不能预测空回肠是否有病变,小肠胶囊内镜有助于全小肠段病变的检出,对于病程短且回肠末端正常的克罗恩病患者更应重视空回肠病变的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理出现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ESD术前病理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胃黏膜LGIN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病理出现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26例ESD术前病理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胃黏膜LGIN的患者,其中244例(74.8
期刊
目的评价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RMS)联合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胃黏膜中H.pylori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150份体外H.pylori培养阳性胃黏膜样本来自2013年1月至8月根除H.pylori治疗失败的H.pylori阳性患者。采用基于ARMS的实时荧光PCR检测这些样本中H.pylori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类型,并测序验证其准确性。采用药物敏感试验(E-试验法)确定H.pylor
期刊
目的研究正常人胃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月29日需行腹腔镜手术的非胃部病变患者,应用高分辨地形图(HRM)技术,在其手术前采集麻醉状态下的空腹胃电慢波信号,计算慢波参数,绘制胃电时间活化地图和速度矢量图等,得到胃不同部位的胃电活动时空特征。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胃电起搏区位于胃体中上段近大弯侧,胃体电活动沿胃长轴向胃窦传播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金属夹和尼龙绳联合行内镜下"预荷包缝合"技术在腔外生长型胃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7例腔外生长型胃黏膜下肿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根据病灶在ESD中未穿孔之前是否行预荷包缝合修补治疗分为两组,一组为"预荷包缝合"技术完成(研究组),一组为常规ESD剥离病灶穿孔后行"荷包缝合"(对照组),比较两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