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的风雨洗礼,造就了北京城独特的历史风貌,历史的痕迹将这个古城装扮得丰富多彩。谈起这座千年古城,更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堪称建筑奇迹的紫禁城,而如众星捧月般分散围绕在紫禁城周围的王府却鲜为人知。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京城内的王府或被毁或被占,曾经显赫一时的权力象征最终湮灭在历史的进程之中。虽然今天的雍亲王府(雍和宫)和恭亲王府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但更多的王府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断壁残垣。
一、王府的起源与清朝封爵制度
北京城是一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国古典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城市,这座城市沿袭了几千年来横平竖直,东西南北相互交错的棋盘式结构。其中,王府建筑群对于北京城市格局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是王府呢?简单来说,王府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帝王收藏财物或文书的府库;二是指王爷的府邸。现在多指第二个意思。王即封建时代的最高封爵。王府即封爵为王的人的居所。亲王、郡王、公主(下嫁亲王、郡王)的居所才可称为府,而贝勒、贝子以下居所只能称第、邸或宅。
虽然在元代之前的许多文献中都出现了“王府”一詞,但要探寻北京的王府起源,还应从元代说起。在元代熊梦祥所撰写的《析津志》中有:“文明门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元代的哈达门就是今天的崇文门,哈达门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门内有一座哈达大王府,这也是历史文献中关于北京王府最早的记录。明朝采取封爵而不建国的方式,将成年后的皇室子弟派往各自封地以抵抗外敌侵扰,监督地方官员。明成祖朱棣就将元大都的皇室内殿改造成了燕王府,并在迁都北京后在城内东安门附近建造王府十余座,以便暂时安抚那些占据四方的诸侯王。
清军入关后采取“凡诸王授封以素行”的方法,取消了授予封地的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得益于这一制度,北京城的王府数量大增,为今天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清朝统治者在北京城实行“旗、民分成居住”政策,规定北京内城(原东城区、西城区)只准八旗驻防,而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全部迁往外城(原崇文区、宣武区),人为地将北京内城划分为一个宗室社会。因此,今天北京城内所存的王府旧址多为清代王府。
那么,如此数量众多的王府是否都是一样的呢?事实上并非如此,王府的建制与府主人的级别有密切关系。按照清初的规定,朝廷对于宗室和满、蒙、汉异姓贵族进行封爵,其中宗室爵位共有九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而异姓贵族则分为王、公、伯、子、男等爵位。到了清朝定都北京之后,顺治皇帝在原有的封爵制度基础之上,从镇国公和辅国公中分出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两个等级,同时增加了奉恩将军一爵,形成十二等爵位。而到了康熙时期,又制定了后世子孙可以承袭先辈爵位的制度。至此,清朝的封爵制度便形成了四种形式并存的局面:
一是功封。指“宗室王公有勋绩受封者”。如最初因战功卓越而被封为八大铁帽子王的均属于功封。
二是恩封。指“以天潢近支得封者”。皇子年满十五岁,由宗人府奏请皇帝封爵。由于恩封非常设,后发展成为“非国有大庆,不得恩封。”[1]
三是袭封。指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宗室贵族缺出时,每代总有一个嫡子继承一定等级的爵位。据《大清会典》中的规定,爵位缺出时,由宗人府“选其子嗣内人才,骑射、清语优者数人,无论嫡庶,引荐钦定。”袭封又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世袭罔替”是指封王的子孙后代,每次袭爵均有一人按原爵袭封,只罪其人,不削其爵。“世袭递降”是指封王之后,每次袭爵必须降一等级,但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后就不再降了。除此之外还有因袭爵次数用尽而被列为闲散宗室,按品级领取俸禄的情况。
四是考封。指亲王以下各王公“除一子袭封外”,其余诸子“至二十岁时,例得推封”,宗人府在人数达10名以上时,奏请钦派王大臣考试骑马、步箭、翻译三项,考试合格者方授一定等级爵位。除此之外,亲王余子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亲王侧福晋子封二等镇国将军,别室所生居妾媵子封三等辅国将军。郡王余子封一等镇国将军,依次类推。
虽然清朝制定了完善的封王封爵制度,但是仍有王室宗亲置宗法于不顾,在府邸建造上不遵循既定的等级制度,因此皇帝不得不颁布“王府营建,悉遵定制”的条令,以规范王府的建造。
二、王府建筑的建制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王府作为分封给亲王、郡王、公主的住宅,其建造、使用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和制度规定。《大清会典》中有府邸制度的相关记载,其后各朝均有修纂,使得对于王府建筑的制度不断地完善与细化。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对于王府建制的规定都体现出“等级鲜明、区别明确”的特点,符合封建社会发展及等级制度森严的特征。顺治四年郑亲王就因建造王府的正殿地基踰制,又擅用铜狮、鹤等,被罚银两千两。区别于普通民居,王府建筑装饰仿造宫廷样式,造型华丽,形式多样,且色彩鲜艳、色调优美,除个别限制使用的装饰题材外,几乎可以见到所有种类的建筑装饰题材。本文将以恭亲王奕訢的王府为代表详细介绍清代王府的建筑文化。
恭王府的前身是朝廷一等忠襄公和珅的宅邸。在嘉庆四年(1799)和珅被抄家后,其宅邸除部分留给固伦和孝公主外,其余部分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1851),宣宗诸子分府,由于庆王后裔奕劻降袭辅国将军爵位,与王府等级不合,故迁至定阜大街大学士琦善旧宅。咸丰二年(1852),恭亲王奕訢入住恭王府,直到小恭亲王溥纬将恭王府出售。恭王府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王府,因此可以从中对王府建筑文化管窥一二。
(一)王府建筑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以木构架建筑形式为主,是土木建筑构造的代表。作为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宗法家族制度的产物,左右均齐、四合封闭的四合院,这种封闭的空间组合居住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同时也体现着封建社会礼制的要求和特点。因此,王府建筑也多以多进四合院落和花园组合而成。恭王府府邸建筑由三路多进四合院落组成,其主要建筑风格特点为:中路建筑庄严、东路建筑华丽、西路建筑典雅。由于其前身为和珅的私宅,固伦和孝公主和驸马丰绅殷德也居住于此,因此和珅在修建这座府邸时是按照朝廷一品大臣和郡王府的等级来修建的。
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北方房屋以坐北朝南为最佳。恭王府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向,王府正门朝南面向胡同,但王府正门一般不临街开设,故在府邸大门前用围墙圈出一片宽阔的区域作为前庭院,而在东西两侧临街的位置开两侧门,称为阿斯门。王府正门前通常置有象征身份等级的石狮子一对,故称狮子院,取意兽中之王,起象征性的护卫作用,并以其凶猛的形象以显示主人的威势。恭王府狮子院包括东西两座院落,西侧院落位于王府主体三路建筑前,院落南端建有两排倒座房,为王府办事机构用房,王府的总出入门开在狮子院的东墙之上。[2]那么,为何王府的门要开在东墙之上呢?北京的四合院整体呈长方形正向布置,门大多开在东南角,俗称“青龙门”。按照后天八卦方位,东南方向位于巽位,正房位于坎位,这种布置格局称为“坎宅巽门”,有取自“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意。另外,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也有利于保障房屋的隐蔽性,增加空间变化。[3]由于王府建筑在空间布局是呈左右对称,因此,在东、西两路建筑布局上,恭王府采用“前堂后寝”的布局,由多福轩、乐道堂构成穿堂客厅连接寝室式的东路建筑格局和由葆光室、锡晋斋构成的西路建筑格局。在多进四合院落的北端是一座贯通东西的后楼,通常用作仆人及堆放物品的房屋,同时起到将府邸与花园隔开的作用。作为王府的建筑组成部分,花园无疑也是各个王府的特色景观之一。故有“京师园林,以各府为胜,如太平湖之旧醇王府,三转桥之恭王府,甘水桥北岸之新醇王府,尤以二龙坑之郑王府为最有名,其园甚巨丽,奥如旷如,各极其妙。闻当年履亲王府之园亦甚美。”[4]但由于王府的花园没用统一的规定,且各具特色,在这里笔者就不作赘述。
(二)中心建筑群规格
王府建筑中最具有等级色彩的无疑是以正门、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所组成的中心建筑群。王府的正门位于前庭院的北侧,通常情况下正门不开,从两侧带有抱厦的侧门出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会开启。例如册封、皇帝颁布圣旨、大婚或皇帝莅临等,这在《红楼梦》中对黛玉从侧门进府及元妃省亲的描述也可看出。
王府的大门一般为五间启门的形式,多为单檐歇山顶,檐下施三至五彩斗拱,绘龙锦彩画。亲王府正门门钉横七纵九,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钉和琉璃瓦作为王府等级的标志之一,在王府建筑物文化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门钉和琉璃瓦的使用,清朝有着严格规定。门钉的使用数量视府主人爵位等级的高低而定:一般亲王府门钉数为横七竖九共63颗,郡王府门钉为横五竖九共45颗。王府的中路建筑上的主要建筑,如正门、正殿、寝殿等一般均用绿色琉璃瓦,其余建筑均用本色筒瓦装饰。“其正殿正门,覆以绿色琉璃瓦。”[5]我国古代琉璃瓦主要有红、黄、青黑、白五种基本颜色,分别对应天地间的五行方位。在封建礼法社会,黄色琉璃瓦成为皇室宫殿的专用之瓦,清朝还制定了非宫殿建筑不得使用黄色琉璃瓦的禁令[6]。因此,在北京很难看到普通百姓的居所使用黄色琉璃瓦。
由于恭王府并非严格按照亲王府建制建造,其正门是三间硬山顶建筑,与定制不符。穿过正门则为一座五开间建筑——二宫门,二宫门并非王府建制中规定的建筑,但出于实际需求常常在王府建筑中出现,又称“仪门”。仪门以北则由高起的甬路与王府正殿的台基相连,并由石栏环护。正殿作为整个王府建筑群中的中心建筑,无疑是整个王府建筑中地位最突出,等级最高的建筑。王府正殿一般仿造皇宫金銮殿建造,多为七开间的大型歇山顶建筑,是王府礼仪活动的中心。在王府建筑中,房屋的屋顶有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歇山顶和庑殿建筑形式多用在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有单檐和重檐之分,是等级较高的建筑形式;而硬山顶和悬山顶则多用普通百姓的民居和次要建筑,是等级较低的建筑形式。王府正殿檐下通常施五至七彩斗拱和龙锦彩画。殿内的中心位置放有一组绘有五爪的三開金云龙屏风和“高八尺,广十有一尺,修九尺”的宝座。[7]
王府正殿作为中心礼仪建筑,主要用于举行大型礼仪活动,例如册封、宣读圣旨等。此外,亲王的“册宝”都存放在王府正殿之中。恭王府正殿——银銮殿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后出廊的歇山顶建筑,其原建筑因上元节燃放烟火导致火灾而损毁,只留下基座。该庭院建筑群体主次分明,以正殿基址为中轴线,东西两侧置套殿(耳房),南段置前墀(月台)、丹陛,前墀东西置抄手台阶,正殿北端置台阶。庭院两侧置配殿。该庭院内各殿堂基址的修筑形式即为《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中的“满堂红”式基础。[8]现今恭王府正殿是在考古发掘的基址之上按原样复原而成,正殿五开间,歇山顶饰绿色琉璃瓦,脊上安吻兽,东西配殿五开间,硬山顶覆本色筒瓦。在王府正殿之后即后殿,王府的后殿一般作为王府的神殿,用于萨满教祭神祭祖的地方。恭王府后殿——嘉乐堂是一座面阔五间硬山顶出廊建筑,其东西配殿的转角处用廊庑相接,属于清代王府常用的建筑形式。后殿东南方遗有神杆基石一座,为萨满教祭祀时使用。后殿东配殿廊下道光帝御笔石碑一块,上刻道光帝笔画两幅。此外,东西配殿屋脊之上还有砖雕——“雀衔花”图案脊饰,是恭王府独有建筑特色之一。
除去上述建筑特色外,建筑装饰也是王府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屋顶的形制——硬山顶、歇山顶、悬山顶,还是屋顶的修饰单檐、重檐、坐吻、脊兽,或是房屋的修饰——彩画、包木、承柱、梁枋雕刻,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以及高超的建筑技术。
三、王府建筑现状的改善
从清朝初年王府开始建造至今,350多年的历史风雨已经使昔日王府由华丽走向沧桑,时至今日保存下来的王府屈指可数。纵观王府衰落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但最根本的是由于清王朝的覆灭带来的制度变化缘故。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而王府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随着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王府的主人也不断更迭,王府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作用也必然随着新主人的兴趣和用途而改变,如当做学校、医院、博物馆、私人住宅或是政府办公地等。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王府被新的政府机关占据,更有甚者沦为寻常百姓家,融入社会的大杂院,或者是只剩下断壁残垣。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北京尚存的清朝王公府邸有22座,而保存较好的有8座,恭王府就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一批王府旧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7月,恭王府正式对公众开放;2008年,恭王府府邸及花园实现全面开放。
参考文献:
[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4701.
[2]文安.大清王府[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224.
[3]贾洪波.中国古代建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21-22.
[4]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96.
[5]伊桑阿编.康熙会典[M].卷130.
[6]楼庆西.装饰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2.
[7]大清会典则例[M].卷127.
[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清代恭王府银安殿基址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2008(3)30-31.
一、王府的起源与清朝封爵制度
北京城是一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国古典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城市,这座城市沿袭了几千年来横平竖直,东西南北相互交错的棋盘式结构。其中,王府建筑群对于北京城市格局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是王府呢?简单来说,王府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帝王收藏财物或文书的府库;二是指王爷的府邸。现在多指第二个意思。王即封建时代的最高封爵。王府即封爵为王的人的居所。亲王、郡王、公主(下嫁亲王、郡王)的居所才可称为府,而贝勒、贝子以下居所只能称第、邸或宅。
虽然在元代之前的许多文献中都出现了“王府”一詞,但要探寻北京的王府起源,还应从元代说起。在元代熊梦祥所撰写的《析津志》中有:“文明门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元代的哈达门就是今天的崇文门,哈达门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门内有一座哈达大王府,这也是历史文献中关于北京王府最早的记录。明朝采取封爵而不建国的方式,将成年后的皇室子弟派往各自封地以抵抗外敌侵扰,监督地方官员。明成祖朱棣就将元大都的皇室内殿改造成了燕王府,并在迁都北京后在城内东安门附近建造王府十余座,以便暂时安抚那些占据四方的诸侯王。
清军入关后采取“凡诸王授封以素行”的方法,取消了授予封地的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得益于这一制度,北京城的王府数量大增,为今天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清朝统治者在北京城实行“旗、民分成居住”政策,规定北京内城(原东城区、西城区)只准八旗驻防,而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全部迁往外城(原崇文区、宣武区),人为地将北京内城划分为一个宗室社会。因此,今天北京城内所存的王府旧址多为清代王府。
那么,如此数量众多的王府是否都是一样的呢?事实上并非如此,王府的建制与府主人的级别有密切关系。按照清初的规定,朝廷对于宗室和满、蒙、汉异姓贵族进行封爵,其中宗室爵位共有九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而异姓贵族则分为王、公、伯、子、男等爵位。到了清朝定都北京之后,顺治皇帝在原有的封爵制度基础之上,从镇国公和辅国公中分出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两个等级,同时增加了奉恩将军一爵,形成十二等爵位。而到了康熙时期,又制定了后世子孙可以承袭先辈爵位的制度。至此,清朝的封爵制度便形成了四种形式并存的局面:
一是功封。指“宗室王公有勋绩受封者”。如最初因战功卓越而被封为八大铁帽子王的均属于功封。
二是恩封。指“以天潢近支得封者”。皇子年满十五岁,由宗人府奏请皇帝封爵。由于恩封非常设,后发展成为“非国有大庆,不得恩封。”[1]
三是袭封。指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宗室贵族缺出时,每代总有一个嫡子继承一定等级的爵位。据《大清会典》中的规定,爵位缺出时,由宗人府“选其子嗣内人才,骑射、清语优者数人,无论嫡庶,引荐钦定。”袭封又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世袭罔替”是指封王的子孙后代,每次袭爵均有一人按原爵袭封,只罪其人,不削其爵。“世袭递降”是指封王之后,每次袭爵必须降一等级,但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后就不再降了。除此之外还有因袭爵次数用尽而被列为闲散宗室,按品级领取俸禄的情况。
四是考封。指亲王以下各王公“除一子袭封外”,其余诸子“至二十岁时,例得推封”,宗人府在人数达10名以上时,奏请钦派王大臣考试骑马、步箭、翻译三项,考试合格者方授一定等级爵位。除此之外,亲王余子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亲王侧福晋子封二等镇国将军,别室所生居妾媵子封三等辅国将军。郡王余子封一等镇国将军,依次类推。
虽然清朝制定了完善的封王封爵制度,但是仍有王室宗亲置宗法于不顾,在府邸建造上不遵循既定的等级制度,因此皇帝不得不颁布“王府营建,悉遵定制”的条令,以规范王府的建造。
二、王府建筑的建制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王府作为分封给亲王、郡王、公主的住宅,其建造、使用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和制度规定。《大清会典》中有府邸制度的相关记载,其后各朝均有修纂,使得对于王府建筑的制度不断地完善与细化。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对于王府建制的规定都体现出“等级鲜明、区别明确”的特点,符合封建社会发展及等级制度森严的特征。顺治四年郑亲王就因建造王府的正殿地基踰制,又擅用铜狮、鹤等,被罚银两千两。区别于普通民居,王府建筑装饰仿造宫廷样式,造型华丽,形式多样,且色彩鲜艳、色调优美,除个别限制使用的装饰题材外,几乎可以见到所有种类的建筑装饰题材。本文将以恭亲王奕訢的王府为代表详细介绍清代王府的建筑文化。
恭王府的前身是朝廷一等忠襄公和珅的宅邸。在嘉庆四年(1799)和珅被抄家后,其宅邸除部分留给固伦和孝公主外,其余部分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1851),宣宗诸子分府,由于庆王后裔奕劻降袭辅国将军爵位,与王府等级不合,故迁至定阜大街大学士琦善旧宅。咸丰二年(1852),恭亲王奕訢入住恭王府,直到小恭亲王溥纬将恭王府出售。恭王府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王府,因此可以从中对王府建筑文化管窥一二。
(一)王府建筑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以木构架建筑形式为主,是土木建筑构造的代表。作为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宗法家族制度的产物,左右均齐、四合封闭的四合院,这种封闭的空间组合居住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同时也体现着封建社会礼制的要求和特点。因此,王府建筑也多以多进四合院落和花园组合而成。恭王府府邸建筑由三路多进四合院落组成,其主要建筑风格特点为:中路建筑庄严、东路建筑华丽、西路建筑典雅。由于其前身为和珅的私宅,固伦和孝公主和驸马丰绅殷德也居住于此,因此和珅在修建这座府邸时是按照朝廷一品大臣和郡王府的等级来修建的。
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北方房屋以坐北朝南为最佳。恭王府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向,王府正门朝南面向胡同,但王府正门一般不临街开设,故在府邸大门前用围墙圈出一片宽阔的区域作为前庭院,而在东西两侧临街的位置开两侧门,称为阿斯门。王府正门前通常置有象征身份等级的石狮子一对,故称狮子院,取意兽中之王,起象征性的护卫作用,并以其凶猛的形象以显示主人的威势。恭王府狮子院包括东西两座院落,西侧院落位于王府主体三路建筑前,院落南端建有两排倒座房,为王府办事机构用房,王府的总出入门开在狮子院的东墙之上。[2]那么,为何王府的门要开在东墙之上呢?北京的四合院整体呈长方形正向布置,门大多开在东南角,俗称“青龙门”。按照后天八卦方位,东南方向位于巽位,正房位于坎位,这种布置格局称为“坎宅巽门”,有取自“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意。另外,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也有利于保障房屋的隐蔽性,增加空间变化。[3]由于王府建筑在空间布局是呈左右对称,因此,在东、西两路建筑布局上,恭王府采用“前堂后寝”的布局,由多福轩、乐道堂构成穿堂客厅连接寝室式的东路建筑格局和由葆光室、锡晋斋构成的西路建筑格局。在多进四合院落的北端是一座贯通东西的后楼,通常用作仆人及堆放物品的房屋,同时起到将府邸与花园隔开的作用。作为王府的建筑组成部分,花园无疑也是各个王府的特色景观之一。故有“京师园林,以各府为胜,如太平湖之旧醇王府,三转桥之恭王府,甘水桥北岸之新醇王府,尤以二龙坑之郑王府为最有名,其园甚巨丽,奥如旷如,各极其妙。闻当年履亲王府之园亦甚美。”[4]但由于王府的花园没用统一的规定,且各具特色,在这里笔者就不作赘述。
(二)中心建筑群规格
王府建筑中最具有等级色彩的无疑是以正门、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所组成的中心建筑群。王府的正门位于前庭院的北侧,通常情况下正门不开,从两侧带有抱厦的侧门出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会开启。例如册封、皇帝颁布圣旨、大婚或皇帝莅临等,这在《红楼梦》中对黛玉从侧门进府及元妃省亲的描述也可看出。
王府的大门一般为五间启门的形式,多为单檐歇山顶,檐下施三至五彩斗拱,绘龙锦彩画。亲王府正门门钉横七纵九,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钉和琉璃瓦作为王府等级的标志之一,在王府建筑物文化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门钉和琉璃瓦的使用,清朝有着严格规定。门钉的使用数量视府主人爵位等级的高低而定:一般亲王府门钉数为横七竖九共63颗,郡王府门钉为横五竖九共45颗。王府的中路建筑上的主要建筑,如正门、正殿、寝殿等一般均用绿色琉璃瓦,其余建筑均用本色筒瓦装饰。“其正殿正门,覆以绿色琉璃瓦。”[5]我国古代琉璃瓦主要有红、黄、青黑、白五种基本颜色,分别对应天地间的五行方位。在封建礼法社会,黄色琉璃瓦成为皇室宫殿的专用之瓦,清朝还制定了非宫殿建筑不得使用黄色琉璃瓦的禁令[6]。因此,在北京很难看到普通百姓的居所使用黄色琉璃瓦。
由于恭王府并非严格按照亲王府建制建造,其正门是三间硬山顶建筑,与定制不符。穿过正门则为一座五开间建筑——二宫门,二宫门并非王府建制中规定的建筑,但出于实际需求常常在王府建筑中出现,又称“仪门”。仪门以北则由高起的甬路与王府正殿的台基相连,并由石栏环护。正殿作为整个王府建筑群中的中心建筑,无疑是整个王府建筑中地位最突出,等级最高的建筑。王府正殿一般仿造皇宫金銮殿建造,多为七开间的大型歇山顶建筑,是王府礼仪活动的中心。在王府建筑中,房屋的屋顶有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歇山顶和庑殿建筑形式多用在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有单檐和重檐之分,是等级较高的建筑形式;而硬山顶和悬山顶则多用普通百姓的民居和次要建筑,是等级较低的建筑形式。王府正殿檐下通常施五至七彩斗拱和龙锦彩画。殿内的中心位置放有一组绘有五爪的三開金云龙屏风和“高八尺,广十有一尺,修九尺”的宝座。[7]
王府正殿作为中心礼仪建筑,主要用于举行大型礼仪活动,例如册封、宣读圣旨等。此外,亲王的“册宝”都存放在王府正殿之中。恭王府正殿——银銮殿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后出廊的歇山顶建筑,其原建筑因上元节燃放烟火导致火灾而损毁,只留下基座。该庭院建筑群体主次分明,以正殿基址为中轴线,东西两侧置套殿(耳房),南段置前墀(月台)、丹陛,前墀东西置抄手台阶,正殿北端置台阶。庭院两侧置配殿。该庭院内各殿堂基址的修筑形式即为《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中的“满堂红”式基础。[8]现今恭王府正殿是在考古发掘的基址之上按原样复原而成,正殿五开间,歇山顶饰绿色琉璃瓦,脊上安吻兽,东西配殿五开间,硬山顶覆本色筒瓦。在王府正殿之后即后殿,王府的后殿一般作为王府的神殿,用于萨满教祭神祭祖的地方。恭王府后殿——嘉乐堂是一座面阔五间硬山顶出廊建筑,其东西配殿的转角处用廊庑相接,属于清代王府常用的建筑形式。后殿东南方遗有神杆基石一座,为萨满教祭祀时使用。后殿东配殿廊下道光帝御笔石碑一块,上刻道光帝笔画两幅。此外,东西配殿屋脊之上还有砖雕——“雀衔花”图案脊饰,是恭王府独有建筑特色之一。
除去上述建筑特色外,建筑装饰也是王府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屋顶的形制——硬山顶、歇山顶、悬山顶,还是屋顶的修饰单檐、重檐、坐吻、脊兽,或是房屋的修饰——彩画、包木、承柱、梁枋雕刻,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以及高超的建筑技术。
三、王府建筑现状的改善
从清朝初年王府开始建造至今,350多年的历史风雨已经使昔日王府由华丽走向沧桑,时至今日保存下来的王府屈指可数。纵观王府衰落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但最根本的是由于清王朝的覆灭带来的制度变化缘故。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而王府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随着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王府的主人也不断更迭,王府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作用也必然随着新主人的兴趣和用途而改变,如当做学校、医院、博物馆、私人住宅或是政府办公地等。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王府被新的政府机关占据,更有甚者沦为寻常百姓家,融入社会的大杂院,或者是只剩下断壁残垣。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北京尚存的清朝王公府邸有22座,而保存较好的有8座,恭王府就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一批王府旧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7月,恭王府正式对公众开放;2008年,恭王府府邸及花园实现全面开放。
参考文献:
[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4701.
[2]文安.大清王府[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224.
[3]贾洪波.中国古代建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21-22.
[4]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96.
[5]伊桑阿编.康熙会典[M].卷130.
[6]楼庆西.装饰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2.
[7]大清会典则例[M].卷127.
[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清代恭王府银安殿基址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2008(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