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小区门口总蹲着一个老头,他的面前铺了几张废报纸,上面随意地放着一些古铜钱、鼻烟壶及一些脏兮兮的碗碗罐罐,东西看上去有些年头了,都是古董的模样,让人想去淘淘宝。有意思的是,老头从不吆喝大家来看,也不招揽生意,只是淡定地抽根烟,闲来无事看看旧书,翻翻报纸,摆出一副愿者上钩的样子。
有一天路过,我随便问了一句:“你这些都是古董吧?”老头面无表情地说:“我也不当古董卖,反正都是从乡下收上来的。”
老头的话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印象中的卖假古董者,总会强调“古董之贵重”,可这老头明知是古董却“不当古董卖”。我虽然不爱收藏,但我的大哥喜欢古董,所以我还是问了几样东西的价钱。
价格都不是太贵,从十块到几十块不等。想起下个月就是大哥的生日,我正为生日礼物烦神哩,于是就盯着一只绿锈斑斑的小铜碗。老头挥挥手:“60块钱拿去吧。”我还价50,老头转脸就不睬我了。这反而令我高兴——看样子是买到真货了。行!60就60!我痛快地甩出钱,老头淡定地接钱,又叹了一句:“这哪是古董的钱啊!”
晚上,我就送“礼”到大哥家。大哥一看铜碗就乐了:“这东西我很熟,就是本地的铜工艺厂生产的。”见我发愣,大哥又补了一句:“不过,伪装得还可以。”说罢,就从藏柜里取出一只真正的古铜壶,一比较,果真就看出了差别。
我羞愧地回到家,第二天,就找到老头,愤怒地质问:“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卖假古董呢?”老头的语气依旧不紧不慢:“我早说过,这些东西,我从不当古董卖……”
我无言以对,老头的确从来就没说过这些是古董,是我自己误会了,想着吵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再说钱也不多,只能作罢。
几天以后的一个傍晚,我下班回家,见小区门口又冒出个地摊:一米见方的广告布铺在地上,上面印着三行放大了的伍分、贰分、壹分硬币圖案,对应标注着发行年份和收购价格,收购价格都不错,低的几十块,高的数百元。
我突然想起家里的柜中也有一罐弃用的硬分币,但分币的具体发行年份肯定是想不起来的。恰好白胡子老头摊主手里拿着一叠“广告纸”,内容与“广告布”一模一样。我笑着问:“师傅,能不能把你手里的纸给我一张?”白胡子笑道:“可以呀,不过,一块钱一张,收点成本费。”
我嘴里埋怨:“这成本也太高了!”心里却想:一块钱是小事,万一家里的分币有几枚上榜,可就远不止一块钱了。所以,爽快地掏出一元钢币,换来一张薄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将罐里的硬币倒在桌上,然后一枚一枚地校验,看得我眼睛都有点疼了,却没找到一枚上榜的分币——不是面值相差,就是年份相隔。最后,我气恼地将广告纸撕了个粉碎。
翌日下班,我又在小区门口见到白胡子,我琢磨着硬币挺难找的,这行也不好做,老头赚这么个辛苦钱也不容易啊。我好奇地问:“你每天能收购到多少符合条件的硬币?”白胡子上下打量了一下我,认出我是昨天买广告纸的人,他挥动着手里的广告纸,嘿嘿一笑:“硬币确实很难收到,但这小方纸,每天总要卖掉好几十张,我的收入呀,主要就靠这个。”
我顿时无语了。
离开的时候,又过来了几个人,在听白胡子忽悠……
有一天路过,我随便问了一句:“你这些都是古董吧?”老头面无表情地说:“我也不当古董卖,反正都是从乡下收上来的。”
老头的话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印象中的卖假古董者,总会强调“古董之贵重”,可这老头明知是古董却“不当古董卖”。我虽然不爱收藏,但我的大哥喜欢古董,所以我还是问了几样东西的价钱。
价格都不是太贵,从十块到几十块不等。想起下个月就是大哥的生日,我正为生日礼物烦神哩,于是就盯着一只绿锈斑斑的小铜碗。老头挥挥手:“60块钱拿去吧。”我还价50,老头转脸就不睬我了。这反而令我高兴——看样子是买到真货了。行!60就60!我痛快地甩出钱,老头淡定地接钱,又叹了一句:“这哪是古董的钱啊!”
晚上,我就送“礼”到大哥家。大哥一看铜碗就乐了:“这东西我很熟,就是本地的铜工艺厂生产的。”见我发愣,大哥又补了一句:“不过,伪装得还可以。”说罢,就从藏柜里取出一只真正的古铜壶,一比较,果真就看出了差别。
我羞愧地回到家,第二天,就找到老头,愤怒地质问:“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卖假古董呢?”老头的语气依旧不紧不慢:“我早说过,这些东西,我从不当古董卖……”
我无言以对,老头的确从来就没说过这些是古董,是我自己误会了,想着吵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再说钱也不多,只能作罢。
几天以后的一个傍晚,我下班回家,见小区门口又冒出个地摊:一米见方的广告布铺在地上,上面印着三行放大了的伍分、贰分、壹分硬币圖案,对应标注着发行年份和收购价格,收购价格都不错,低的几十块,高的数百元。
我突然想起家里的柜中也有一罐弃用的硬分币,但分币的具体发行年份肯定是想不起来的。恰好白胡子老头摊主手里拿着一叠“广告纸”,内容与“广告布”一模一样。我笑着问:“师傅,能不能把你手里的纸给我一张?”白胡子笑道:“可以呀,不过,一块钱一张,收点成本费。”
我嘴里埋怨:“这成本也太高了!”心里却想:一块钱是小事,万一家里的分币有几枚上榜,可就远不止一块钱了。所以,爽快地掏出一元钢币,换来一张薄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将罐里的硬币倒在桌上,然后一枚一枚地校验,看得我眼睛都有点疼了,却没找到一枚上榜的分币——不是面值相差,就是年份相隔。最后,我气恼地将广告纸撕了个粉碎。
翌日下班,我又在小区门口见到白胡子,我琢磨着硬币挺难找的,这行也不好做,老头赚这么个辛苦钱也不容易啊。我好奇地问:“你每天能收购到多少符合条件的硬币?”白胡子上下打量了一下我,认出我是昨天买广告纸的人,他挥动着手里的广告纸,嘿嘿一笑:“硬币确实很难收到,但这小方纸,每天总要卖掉好几十张,我的收入呀,主要就靠这个。”
我顿时无语了。
离开的时候,又过来了几个人,在听白胡子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