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骨曲面铣削时,机器人在控制铣削深度的同时需调整刀具与骨面的夹角来确保手术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铣刀的振动模型,讨论了铣削时铣刀与骨切面的夹角对铣削振动的影响.其次利用固定在铣刀上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铣刀在铣削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并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从信号中提取出铣刀旋转频率谐波的幅值.然后通过先验实验拟合出切向加速度信号中的一次谐波幅值与深度的线性关系,同时得到轴向加速度信号中的一次谐波幅值随夹角变化的关系,证明这两种谐波幅值可作为控制深度和夹角的反馈量.最后利用PID(比例-积分-微分)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3223,U19132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骨曲面铣削时,机器人在控制铣削深度的同时需调整刀具与骨面的夹角来确保手术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铣刀的振动模型,讨论了铣削时铣刀与骨切面的夹角对铣削振动的影响.其次利用固定在铣刀上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铣刀在铣削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并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从信号中提取出铣刀旋转频率谐波的幅值.然后通过先验实验拟合出切向加速度信号中的一次谐波幅值与深度的线性关系,同时得到轴向加速度信号中的一次谐波幅值随夹角变化的关系,证明这两种谐波幅值可作为控制深度和夹角的反馈量.最后利用PID(比例-积分-微分)
其他文献
面向全自主内窥镜机器人诊疗系统,提出一种人体肠道内部结构体素地图构建方法,来实现内窥镜位姿的准确估计,同时构建可以用于手术机器人导航的体素地图.该方法使用单目内窥镜采集肠道内部图像序列,首先基于单目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方法估计内窥镜轨迹,同时针对肠道内部结构构建稀疏地图.然后基于稀疏特征点地图,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剖分的稀疏地图稠密化方案,构建具有稠密几何信息、利于手术器械路径规划的体素地图
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概率整体较高,而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也在持续提升,进而引发了人的生
目的:探讨食管癌护理临床路径对实施优质护理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行常
探讨了下肢外骨骼起坐动作辅助过程中截瘫患者对拐杖产生大压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建立人-外骨骼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患者对拐杖的压力作为一个外力引入模型中,探究了踝关节
针对外骨骼机器人在仿生性、便携性及人机交互性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驱动模块的腕部柔性外骨骼.首先,研究SMA弹簧的最大可回复拉伸长度与相变温度特性,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运用于脑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纳入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常
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入路的传统方法存在的手术潜在风险高、手术视野受限、手术一致性差等难以解决的临床问题,提出一种以从切口至圆窗的DCA(耳蜗直达路径)最短、植入过程损伤最小为目标的多约束多目标术前规划优化算法.首先对人工耳蜗精准植入机器人术像一体化手术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重建的3维手术视图作为作业空间,利用U-Net分割识别算法进行耳蜗和面神经部分的识别以提供矢量化功能分区与边界信息,通过对笛卡儿坐标系内的CT影像进行3维重建实现多目标多约束规划,遵循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入路设计
目的:本文主要以研究中医适宜技术的疗护作用为目的,讨论将其应用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影响,并分析其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00例在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同
目的:探究于初产妇临床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对其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初产妇100例,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
面向上肢康复与辅助运动,研制了一款基于气动人工肌肉(PAM)柔顺驱动的肘关节辅助机器人.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非线性极大降低了系统的运动精度.常见的基于离线辨识的迟滞补偿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系统状态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直接逆模型法与改进的自适应投影(MAP)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迟滞补偿策略:基于直接逆模型法,使用Prandtl-Ishlinskii模型创建系统的逆迟滞模型,并以该模型为迟滞补偿器;使用MAP算法实现逆迟滞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这种方法无须离线建模与求逆,且无须针对不同的轨迹调节控制器参数.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