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能指望消费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试图通过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这还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终于看到有学者站出来正式提出了这一问题。博鳌论坛2013年年会“中国改革议程: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分论坛上,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明确指出:“我不同意巴舍夫斯基女士的说法,她提到中国需要从投资转化为消费拉动型的增长,我们必须要理解中国消费在过去30年当中增长非常快;第二点,如果中国有一个消费拉动型的增长,这会出现像美国这样的危机。”
  不错。美国所谓的“次贷危机”实际最终引爆的“消费泡沫”。当时,美国的穷人买了房,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进行重复抵押,目的就是腾挪出现金,并以此作为消费的用度。这就是巨大的“消费泡沫”。美国正式依靠这种“消费泡沫”的不断吹胀去拉动经济增长。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消费在GDP中的占比高达73%,美国居民的储蓄率低至O,甚至负数。这是否正常?
  尤其在整个国家资产负债比率不断上升、总体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总利润不断减低一一财务报表不断恶化的过程中,如果强行拉动消费,结果一定是消费增长越快,财务恶化越快;反回头来,财务恶化越严重,消费制约越大。这一点,经济学论著中早有定论。但是,我们中国的许多学者不问青红皂白,居然以美国消费占GDP的73%为依据证明中国消费占比过低,我认为,这不是盲目,就是糊涂。
  糊涂学者的大致推理逻辑是: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在结构转型主张之下,继续靠出口和投资的增长不行,那只有靠消费了。殊不知,没有出口,没有投资,就没有消费。因为,消费是想要钱的,没有生产,钱从何而来?向美国一样“靠吹泡”赚钱?那中国经济比美国死得更快,因为人民币根本不具美元地位,中国更不具美国的金融势力和实力。
  正如林毅夫所说,中国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中国未来还有那些比较优势,并依此来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林先生看来,中国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创新、工业革新和结构转化”。
  中国人真有钱消费吗?不错,截止2012年底,中国老百姓的储蓄高达40.6万亿元。但按照银行存款“二八定律”计算,中国80%的人仅仅占有20%的储蓄,即8.12万亿元;按14亿人口计算,80%是11.2亿。也就是说,11.2亿人口仅拥有8.12万亿元储蓄,平均每人7250元。
  算算吧,这是何等可怜的数据。这样的人均储蓄额可以支撑一个“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拉动”的国家?更何况,多年来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已经蚕食了老百姓多少购买力?多年来财富效应的萎缩趋势,已经弱化了中产者多少消费能量?无视如此严酷的现实,一味拉动消费,想耗光中国老百姓储蓄账户上的“最后一滴油”吗。用不着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不管储蓄账户总体是否增长,只要老百姓消费能力被继续蚕食下去,中国危机必到无异。
  有人说,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大力度控制物价。那就“控”吧,只要你有这个本事。但我怀疑,因为你没有办法抑制“成本上升”。现在还不承认这些年的物价上涨是主要是成本因素吗?现在还不承认是成本上升推高了货币需求吗?如果还不承认,那必然用紧缩货币的手段抑制物价,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中国经济“滞胀”。对不起,在我看,“滞胀”就是危机。就是从美国开始的危机,到中国的危机结束,中国经济必遭国际金融资本洗劫。
  我痛恨这样的情况出现发生,希望中国政府明智。
其他文献
【关键词】绝育手术;心理;分析;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54-02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少生、优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更应将医学心理学应用到绝育者的当中去,女性绝育是一种安全、可靠、永久的避孕方法。绝育对象由于受到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摘 要] 随着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网络安全方面,由于网络已经深刻影响着医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以当前存在一些高职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因此,认真分析产生网络失范现象的原因,并根据产生的因素,构建一套完善的医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构建起防范体系,提高医药类高职大学生的医德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摘要】目的对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的特点、病理特征等进行观察。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3年2月19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于中青年群,其中最为多见的症状为胆固醇性息肉,有176例(88.9%),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特异性的症状。结论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展开有效的临床研究与分析,加强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与质量,依据临床与辅助检查,选取最佳的治疗措施,以便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