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场官司,发生在近一百年前的上海滩!
由麒麟童(周信芳,京剧“麒派”)领衔出演的连台本京戏《封神榜》,从1928年9月14日“头本”起,在湖北路、浙江路、南京路交界处的“老天蟾舞台”,连演连满,票房一路飘红,轰动了上海滩。
今日夜场,是第九本《封神榜》的首演。天色还没暗下来,剧场正门的南京路,已经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目睹人头济济的盛况,老板顾竹轩心情大好,跟着人流一起进场看戏。当戏演至一半,大徒弟乔耀山急匆匆地走了过来,俯身耳语,秉告说:“四爹爹(在顾氏兄弟中,他排行第四)出事了!”
原来,刚刚得到巡捕房耳报,说是永安公司郭家串通公共租界工部局,意欲吃下“天蟾舞台”这块地皮。顾竹轩听罢,轻轻一笑,没当回事。结果隔日上午,相隔不到10米的永安公司就派人送来一纸通告:“剧场租期已满,请‘天蟾舞台’,着即搬迁走人。”
一打听,明白了。郭氏的理由、证据俱全:此块地皮,原属永安公司所有。十五年前,义记公司老板、原“丹桂第一台”主许少卿盘下“新新舞台”时,曾与郭家签过一纸为期15年的租约,至1931年2月租赁期满。更为紧迫的是,郭氏计划建造的“永安新楼”,从大楼的设计、施工洋行,到建材采购,都已进入实际运作中。“天蟾”,必须即刻就搬迁!
令人震惊的消息从天而降,不啻给正沉浸在剧场天天红火、大洋赚得盆满钵满的顾竹轩,当头浇了一桶凉水。当今世界,讲法治,人家有凭有据,你纵有上万徒子徒孙,也不能霸住此地不走。怎么办呢?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管家冯三和气喘吁吁地赶到,急急地拿出一纸契约,说:“四爷,您老放心,我找出了这张契约……没事的!”
顾竹轩接过一看,面色顿时就由阴转晴。原来,这是1921年底,他从许少卿手里盘下戏院时,同时与租界工部局签订的一纸15年期的地契及营业执照。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英国注册”的条文,盖着印鉴。这是他的恩公、名贯上海滩的大人物、人称“阿德哥”的虞洽卿特地关照的。眼下离契约到期,还有七年之久。这张直接与租界当局签约的一纸文书,比起许少卿与永安公司草签的合同,更具有法律效力。
顾竹轩平复了情绪,但他毕竟是老江湖,晓得大意不得。虽有租约在手,但永安有租界当局做靠山,敢于硬逼,肯定有隐情。乔耀山也不无担忧,猜测英国佬多半是得了永安的好处。顾竹轩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嘱咐爱徒让手下人不要轻举妄动。
几天后,公共租界的官员将一纸公文送达顾竹轩的寓所“顾家花园”。这张由工部局总裁费信惇签署的文告,虽潦潦几句,意思却简约明了:“天蟾舞台戏院地产原属公共租界工部局所有,现收回,另作他用。工部局发给五百银元,以兹补偿。”
面对一纸公文,顾竹轩不由怒火中烧。不几天,外出打探消息的乔耀山道出了事件的原委:毗邻天蟾舞台的永安公司建成十年来,生意兴隆,六层的百货楼已不相适应,便意欲扩展,这是其一;更紧迫的是,广东人郭氏之所以要借洋人的势力强夺“老天蟾”的地皮,因为1916年郭氏在建造永安百货大楼时,向地产商、犹太人哈同租得这块地皮,其条件相当苛刻:年租金5万两白银,30年租期满后,须将地皮连同永安公司大楼一并归于哈同。为了不至于失去永安基业,郭氏便把主意打到了几番易主的隔壁邻居“天蟾舞台”身上。意欲吃下这块地皮,在公司东侧修建一幢19层高的永安新百货大楼(解放后,改名华侨商店,即今“九重天”宾馆、酒楼所在地),以一劳永逸。
俯首听命乖乖地就范吗?顾竹轩心有不甘。是啊!经营红火的戏院就这么让人给拆了,岂不做了一回冤大头。况且,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他顾竹轩好歹也是上海滩青帮势力最大的“江淮兴武四”中“通”字辈的人物,又是“崇德堂”堂主,还身兼闸北保卫团监察主委,岂能为一纸公文恫吓,就拍拍屁股走人?没面子哎!
顾竹轩拍台子骂道:“老子就是豁出性命,也要跟他干!”乔耀山捋起袖子转身就要去发动手下,却被冯三和一把拉住。管家冯三和很冷静,说:“四爷,永安与租界洋人的合谋,看起来找不出破绽。但对付租界工部局,有一个人倒是可以帮上大忙的。”顾竹轩急切地问:“哪一个?”冯三和一字一吐:“虞、先、生!”顾竹轩听罢,不由地兴奋了:“那是我的恩公哎!”当年顾竹轩来上海滩头闯荡,就是得到这位商界大佬虞洽卿的扶持,事业才渐入佳境。此公非但是上海总商会的会长,也是工部局的华董,若能从中斡旋,或许会有转机。况且上海人都晓得,“阿德哥”也曾是一位抗击洋人的英雄,从大闹会审公廨对抗英国佬,到为保四明公所发动市政罢工对付法国人,他从没有忌惮过洋人,是个有胆有识的“大好佬”。虞洽卿之所以能在上海滩有着“一品百姓”之尊称,就是因为有一颗敢于和洋人相抗衡的爱国之心。想到此,顾竹轩精神为之一振,一把扯着冯三和,嘴里吐了一个字:“走!”
在虞氏府第,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阿德哥”也心潮难平。他虽然身为公共租界工部局五人华董之一,但对工部局此举也愤愤不平。对“永安”这种仗势欺人的做法,虞洽卿更是义愤填赝。况且,地段如此之好、规模如此之大的戏院,地契、执照铁证如山,工部局说废就废,仅以区区500块银元作价收回,实在太霸道了。虞氏清楚得很:这件事,表面看上去只是地租之争,却有关顾竹轩的名声与事业,更关乎今后国人如何在租界立足。作为顾竹轩在上海滩崛起的扶持人,虞洽卿当然是义不容辞。
他拍了拍顾竹轩的肩,安抚说:“小四,侬不必担忧!工部局的一纸公文,漏洞百出,我会帮侬的,大不了,就打一场官司嘛!”顾竹轩站起身,双拳合抱,说:“先生,不论官司成败,小四先在这里给你磕头了!”虞洽卿一把将他拉起,说:“小四,当初我帮你,那是看你做事仗义、上路。眼下这件事,是永安与洋人有違法理。我帮你,也是出于道义。”这一番话,说得顾竹轩心里暖洋洋的,他行了礼,拉起冯三和,作别虞府。
顾竹轩走了,虞洽卿却陷入了沉思:这场官司,在所难免。但身为工部局五华董之一的虞洽卿毕竟有所顾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贸然出面。怎么办? 有了!他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其女婿、时下上海滩的当红大律师江一平。由他出面,身份相宜,且还有缓冲的余地。 说起虞洽卿的这位乘龙快婿江一平,倒有点来头。其父江梦花,系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的文职巡捕,堪称家学渊源。江一平先后就读于圣约翰、复旦、东吴几所名牌大学,读书时是个思想活跃激进的风云人物,毕业后以高才生的身份任职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律师,才华毕露,成为沪上法律界的标志性人物。
江一平当然有能力接办此案,但他怕影响下一届工部局华董职事积聚的人气,不想与工部局发生正面冲突。不过,他对老岳丈的差遣也不能违拗。思忖再三,决定请老朋友、在“二马路(今九江路)”开设事务所的意大利籍英国人穆安素律师帮忙,出面接讼。此人,原系徐世昌担任大总统的“安福政府”御用律师。一来,此公思维敏捷、辩诉有方;二来,他是意籍英人,凭一张洋面孔可以左右逢源。若愿意接过这件官司的话,还是很靠谱的。
穆安素原本不想接此案,因为对手是公共租界当局,怕惹来麻烦。可是,由于在当年轰动全国的“侮辱大总统”一案中辩护失败,当下,他也只能接一些民事诉讼的小案子,需要咸鱼翻身的机会。眼下这件讼案,一是油水肯定不少;二是有虞洽卿、江一平暗中帮衬,他力单却势不孤。况且,天蟾舞台的地契是“英国注册”,且租期未满,工部局擅自主张收回地产权,显然有违相关法律。所以,此案还是有一定胜算。于是,他决定接讼。
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穆安素以“诉工部局违反合同,强迫拆迁,以请求赔偿”为由,将一纸诉状递进了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接到状纸后,不由一愣:一介“土大亨”居然敢告大英帝国所辖的工部局,岂非天方夜谭?不过,白纸黑字,中英文各一份,有理有据,工部局的过失,也是昭然若揭。这场官司,倘使打起来,麻烦也不小。但,这是自有租界以来破天荒的事,若败诉,则有损“日不落帝国”的名声,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况且,这个中国顾姓老板居然开出如此条件:“一、我不动迁,也不向你们索取任何赔偿;二、如果一定要动迁也可以,一定要在市中心给我盖一座三层楼的戏园。不然,我要继续与你们打官司……二者必居其一!”言辞凿凿,信心满满!工部局总裁费信惇赶紧让经办人员查明根底。当他看了存案上确有的“英国注册”的一纸契约,这才感到事情有点棘手。即刻命令手下办事处员拟了一道批文,下达给顾竹轩。批文写得相当圆滑:“该地皮原系工部局产业,当年虽卖给商人黄楚九并沿用至今,但因工部局另有他用,现收回,赎价500银元,也不无不当。”
穆安素收到后,约请江一平一起商议。江一平一看就明白这是在偷换概念,这份换汤不换药的批文,实属霸道。但他毕竟是在法学上很有造诣的大律师,深谙个中道理:此批文必须经由北京公使或大使级外交官的批示,方能生效。因此,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他便将这一消息告知岳父大人。虞洽卿一听就鄙夷了:“摆‘野人头(沪语,搞欺骗)’嘛!”翁婿俩就将顾竹轩约来,商议下一步怎么走。顾竹轩当然是要打赢这场官司。于此,江一平再三申言:“跟洋人打官司,恐怕很费周章,费用也不菲。你看……”顾竹轩决心已定:“一平兄,凡事有一得,就有一失。我既然请你帮忙,就不惜一切代价,要将这场与工部局洋人的官司打到底!”
江一平不再说什么了。他再次委托穆安素,上诉到北京英国公使馆。
这种公文旅行是相当烦琐而拖沓的。况且,那时的交通并不发达。顾竹轩久等不见回音,便再请江大律师敦促穆安素着力追问。穆大律师也急,作为著名律师,他当然掂得出这件讼案的分量。如果胜诉,那他咸鱼翻身就有了資本!穆安素动用了当年京、津法律界的老关系,帮忙打探,却一直迟迟没有得到确切的回音。总这么拖着,不行!江一平也觉得不能总是站在幕后袖手旁观,遂认真地对此案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法院之协定》的条款中,也规定了中国法律适用于该租界。便以此为由,请岳父大人联合工部局另外四位华董,一起向英方施压。虞洽卿觉得女婿的主意不错,但他也深知英国人的秉性,别看表面上高傲强势,实质上也是欺软怕硬!
还是江一平的脑子活络,他建议:“四爷!先来他个敲山震虎,怎么样?”顾竹轩立马就会过意来。这个主意正中他的下怀。这样做,既可以震慑对手,又可以趁机显示顾门实力。在租界,不!在上海滩亮出顾门的家底,让全上海的各界人士都睁开眼看一看上海滩崛起的一颗新星——“江北大亨”的力道。他高兴地说;“这事好办,不就是让我的人闹一下嘛!” 虞洽卿也同意,但嘱咐:“小四啊!闹一下,可以,但千万不要太出格,闯大祸!”
顾竹轩一声号令,顾门在闸北、虹口、沪西、宝山、浦东的徒子徒孙,悉数出动,在上海滩闹了一场地震:喏!几百辆黄包车将南京路、湖北路、浙江路一带,围堵得水泄不通;上千个短打、赤膊的汉子蜂拥而至,起哄、吵闹,将这一商业闹市,弄得行人怯道,汽车绕行,就连翘着辫子的电车也被堵得如同一只只大铁箱子,瘫痪在道路当中。当然,尽管闹了“地震”,但不伤人、不毁物!一切由顾门“崇德香堂”乔耀山、郑长春、王兴高等“三大高徒”负责指挥调度;魏守林、郭桂茂、李公才、柳小二子、陈克武、王东樵等一班头目指挥调度;徒孙辈的邵银海、邱志善、韩竞顺等,负责操控住顾门徒孙辈的情绪。这种和平示威的方式,让巡捕房抓不住把柄。况且,这些人是以去“老天蟾舞台”看戏,给师父捧场为名,既通情达理,又不犯法!由此,一条南京路上的商家没了顾客,交通被阻断;正常的社会秩序全都乱了套!顶顶要命的是:近在咫尺的永安公司四扇大门,被堵得严严实实。顾客根本进不去,也出不来;那些店员谁都不敢出面交涉,郭氏兄弟更是惧怕吃拳头、挨铁棍,甚至丧了性命!郭氏见情况不妙,便打电话给工部局。总巡费信惇也觉得棘手,表示无能为力。是啊!弄不好,就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骚乱,岂不是更糟?
虞洽卿趁机力邀徐新六、刘鸿生、贝淞荪(当年9月辞职后,由胡孟嘉补任)、袁履登等华人董事,一起对新上任不久的工部局新总董麦克诺登,施加压力,敦促紧急向北京公使发文催促。不几日,北京英国公使传来回文,表示:此事不能由公使馆裁决,只能上诉至英国伦敦大理院(最高法院)作最后裁决。 这当然是推诿之下的缓兵之计!
顾竹轩是横下一条心要将这场官司打到底了。8月14日,他在《申报》刊登一则《启事》:“敝台内外墙壁戏幕广告,现已收回自办。如荷各界惠登,请于每晚九时移玉敝台广告部与曹君接洽,价格克己,服务异常周到,定能满足赐顾者之雅意也。”由此,既削减了开支,又增加了收入。总之,他以最大的财力去打赢这场上海滩有史以来的第一件“华洋诉讼案”。为了争这口气,他决定孤注一掷,请穆安素将诉状投递英国伦敦大理院,作殊死一搏。
诉状寄出后,几个月依旧没有消息,顾竹轩有点坐不住了,想再请穆大律师亲赴英国伦敦。为此,他准备变卖天蟾玻璃厂、德胜茶楼及大江南旅馆、茶楼和饭店,甚至不惜卖私家花园住宅,筹足钱款作殊死一搏。虞洽卿闻讯后,劝他不能操之过急。伦敦至上海,海路迢迢,还需耐心等待。这时,江一平传来好消息:“伦敦法律界的朋友电告,此案已有松动的迹象。”果然,如江大律师所言:伦敦大理院在重重压力下,不得不认真地审看了诉状,觉得工部局既然早先已与“天蟾”立有契约,而在约期未满就又与“永安”新签一纸租地合同,岂非一女二嫁?不过,考虑到英国在上海的颜面,“天蟾”是一定要搬迁的。怎么办?让“永安”出钱,息事宁人;既买回公共租界工部局的面子,“永安”也能得遂其愿!
中秋节那天,英国伦敦大理院的裁决书副本终于寄到,上书:“顾竹轩经理:你的上诉经本院终审裁定,工部局违约拆迁不合法,应赔偿损失费十万元,由你择新址,重新修建天蟾舞台。”
冯三和手捧裁决书,快步来报:“四爷,四爷。官司……胜啦!”顾竹轩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叫道:“从五百到十万,大把的银子从天上掉下来了哎!”租界当局赔付款额的差距,如此之大,真是匪夷所思。要晓得,这是一笔数目相当大的赔款。那时,几百块钱就能置一处房产。这十万雪花银,对于顾竹轩来说:乖乖龙的冬!岂不是可以大大地做出一番事业?
虞洽卿觉得洋人能做出这个决定,当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也算是一种低头吃了瘪。他对顾竹轩说:“小四啊!你打赢了‘洋官司’,挣了面子,还得了十万大洋的赔款,面子夹里,都有了。恭喜啊!”顾竹轩是聪明人,这笔赔偿金,足足可以选址,新开一家新戏院。还不就坡下驢,拿钱走路,息事宁人?他赶紧说:“先生,我听你的!我一个江北土佬,能打赢这场洋官司,还得了十万大洋,面子、夹里,刀切豆腐,两面光哎!”
至此,一场历时半年多的租界华洋诉讼案,以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的胜诉而告终。顾竹轩的官司是打赢了,然而搬迁之事并未画上句号。工部局为了保全颜面在暗中施压,又请虞洽卿出面,让顾竹轩做些表面文章,给租界洋人一个台阶下。顾竹轩不傻,得了这十万银元,在任何地段接盘一家高档大戏院都绰绰有余,他将来的事业还是在公共租界,总得给洋人留点面子,不能搞得太僵。更何况,作为华商之一的大佬虞洽卿在这次事件中,多多少少也让工部局恼火,也要让“阿德哥”有个下台阶。
1930年10月12日《申报》第12版刊登一则《顾竹轩启事》,申言:“鄙人滥竽剧界,设天蟾舞台,十稔于兹。其间,迭排益世新戏,亦所以符辅助教育不足之旨,历荷邦人君子踊跃垂青,曷胜荣幸感激,顷奉工部局谕,房屋期限已满,爰遵于国历十月十三日闭幕。今日日夜将演最著名之佳剧,藉资临别纪念。业另设天声舞台,广聘平角,各演杰作,并积极排演第十一本封神榜。”
此则广告式的启事,也算是给租界当局留了一点面子。
1930年秋,“天蟾舞台”老板、青帮“江北大亨”的顾竹轩诉公共租界工部局强迁天蟾舞台一案,几经周折,以胜诉而画上了句号。这是上海自开埠以来,租界华人打胜洋人的第一件讼案。“土大亨”打胜了“洋官司”,消息不胫而走,令饱受洋人欺侮的上海各界人士拍手叫好!这真是:永安天蟾两相邻,何苦仗势欺同仁;土佬不惧洋官司,赢得胜诉慰国人。
(插图/杨宏富)
由麒麟童(周信芳,京剧“麒派”)领衔出演的连台本京戏《封神榜》,从1928年9月14日“头本”起,在湖北路、浙江路、南京路交界处的“老天蟾舞台”,连演连满,票房一路飘红,轰动了上海滩。
今日夜场,是第九本《封神榜》的首演。天色还没暗下来,剧场正门的南京路,已经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目睹人头济济的盛况,老板顾竹轩心情大好,跟着人流一起进场看戏。当戏演至一半,大徒弟乔耀山急匆匆地走了过来,俯身耳语,秉告说:“四爹爹(在顾氏兄弟中,他排行第四)出事了!”
原来,刚刚得到巡捕房耳报,说是永安公司郭家串通公共租界工部局,意欲吃下“天蟾舞台”这块地皮。顾竹轩听罢,轻轻一笑,没当回事。结果隔日上午,相隔不到10米的永安公司就派人送来一纸通告:“剧场租期已满,请‘天蟾舞台’,着即搬迁走人。”
一打听,明白了。郭氏的理由、证据俱全:此块地皮,原属永安公司所有。十五年前,义记公司老板、原“丹桂第一台”主许少卿盘下“新新舞台”时,曾与郭家签过一纸为期15年的租约,至1931年2月租赁期满。更为紧迫的是,郭氏计划建造的“永安新楼”,从大楼的设计、施工洋行,到建材采购,都已进入实际运作中。“天蟾”,必须即刻就搬迁!
令人震惊的消息从天而降,不啻给正沉浸在剧场天天红火、大洋赚得盆满钵满的顾竹轩,当头浇了一桶凉水。当今世界,讲法治,人家有凭有据,你纵有上万徒子徒孙,也不能霸住此地不走。怎么办呢?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管家冯三和气喘吁吁地赶到,急急地拿出一纸契约,说:“四爷,您老放心,我找出了这张契约……没事的!”
顾竹轩接过一看,面色顿时就由阴转晴。原来,这是1921年底,他从许少卿手里盘下戏院时,同时与租界工部局签订的一纸15年期的地契及营业执照。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英国注册”的条文,盖着印鉴。这是他的恩公、名贯上海滩的大人物、人称“阿德哥”的虞洽卿特地关照的。眼下离契约到期,还有七年之久。这张直接与租界当局签约的一纸文书,比起许少卿与永安公司草签的合同,更具有法律效力。
顾竹轩平复了情绪,但他毕竟是老江湖,晓得大意不得。虽有租约在手,但永安有租界当局做靠山,敢于硬逼,肯定有隐情。乔耀山也不无担忧,猜测英国佬多半是得了永安的好处。顾竹轩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嘱咐爱徒让手下人不要轻举妄动。
几天后,公共租界的官员将一纸公文送达顾竹轩的寓所“顾家花园”。这张由工部局总裁费信惇签署的文告,虽潦潦几句,意思却简约明了:“天蟾舞台戏院地产原属公共租界工部局所有,现收回,另作他用。工部局发给五百银元,以兹补偿。”
面对一纸公文,顾竹轩不由怒火中烧。不几天,外出打探消息的乔耀山道出了事件的原委:毗邻天蟾舞台的永安公司建成十年来,生意兴隆,六层的百货楼已不相适应,便意欲扩展,这是其一;更紧迫的是,广东人郭氏之所以要借洋人的势力强夺“老天蟾”的地皮,因为1916年郭氏在建造永安百货大楼时,向地产商、犹太人哈同租得这块地皮,其条件相当苛刻:年租金5万两白银,30年租期满后,须将地皮连同永安公司大楼一并归于哈同。为了不至于失去永安基业,郭氏便把主意打到了几番易主的隔壁邻居“天蟾舞台”身上。意欲吃下这块地皮,在公司东侧修建一幢19层高的永安新百货大楼(解放后,改名华侨商店,即今“九重天”宾馆、酒楼所在地),以一劳永逸。
俯首听命乖乖地就范吗?顾竹轩心有不甘。是啊!经营红火的戏院就这么让人给拆了,岂不做了一回冤大头。况且,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他顾竹轩好歹也是上海滩青帮势力最大的“江淮兴武四”中“通”字辈的人物,又是“崇德堂”堂主,还身兼闸北保卫团监察主委,岂能为一纸公文恫吓,就拍拍屁股走人?没面子哎!
顾竹轩拍台子骂道:“老子就是豁出性命,也要跟他干!”乔耀山捋起袖子转身就要去发动手下,却被冯三和一把拉住。管家冯三和很冷静,说:“四爷,永安与租界洋人的合谋,看起来找不出破绽。但对付租界工部局,有一个人倒是可以帮上大忙的。”顾竹轩急切地问:“哪一个?”冯三和一字一吐:“虞、先、生!”顾竹轩听罢,不由地兴奋了:“那是我的恩公哎!”当年顾竹轩来上海滩头闯荡,就是得到这位商界大佬虞洽卿的扶持,事业才渐入佳境。此公非但是上海总商会的会长,也是工部局的华董,若能从中斡旋,或许会有转机。况且上海人都晓得,“阿德哥”也曾是一位抗击洋人的英雄,从大闹会审公廨对抗英国佬,到为保四明公所发动市政罢工对付法国人,他从没有忌惮过洋人,是个有胆有识的“大好佬”。虞洽卿之所以能在上海滩有着“一品百姓”之尊称,就是因为有一颗敢于和洋人相抗衡的爱国之心。想到此,顾竹轩精神为之一振,一把扯着冯三和,嘴里吐了一个字:“走!”
在虞氏府第,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阿德哥”也心潮难平。他虽然身为公共租界工部局五人华董之一,但对工部局此举也愤愤不平。对“永安”这种仗势欺人的做法,虞洽卿更是义愤填赝。况且,地段如此之好、规模如此之大的戏院,地契、执照铁证如山,工部局说废就废,仅以区区500块银元作价收回,实在太霸道了。虞氏清楚得很:这件事,表面看上去只是地租之争,却有关顾竹轩的名声与事业,更关乎今后国人如何在租界立足。作为顾竹轩在上海滩崛起的扶持人,虞洽卿当然是义不容辞。
他拍了拍顾竹轩的肩,安抚说:“小四,侬不必担忧!工部局的一纸公文,漏洞百出,我会帮侬的,大不了,就打一场官司嘛!”顾竹轩站起身,双拳合抱,说:“先生,不论官司成败,小四先在这里给你磕头了!”虞洽卿一把将他拉起,说:“小四,当初我帮你,那是看你做事仗义、上路。眼下这件事,是永安与洋人有違法理。我帮你,也是出于道义。”这一番话,说得顾竹轩心里暖洋洋的,他行了礼,拉起冯三和,作别虞府。
顾竹轩走了,虞洽卿却陷入了沉思:这场官司,在所难免。但身为工部局五华董之一的虞洽卿毕竟有所顾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贸然出面。怎么办? 有了!他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其女婿、时下上海滩的当红大律师江一平。由他出面,身份相宜,且还有缓冲的余地。 说起虞洽卿的这位乘龙快婿江一平,倒有点来头。其父江梦花,系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的文职巡捕,堪称家学渊源。江一平先后就读于圣约翰、复旦、东吴几所名牌大学,读书时是个思想活跃激进的风云人物,毕业后以高才生的身份任职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律师,才华毕露,成为沪上法律界的标志性人物。
江一平当然有能力接办此案,但他怕影响下一届工部局华董职事积聚的人气,不想与工部局发生正面冲突。不过,他对老岳丈的差遣也不能违拗。思忖再三,决定请老朋友、在“二马路(今九江路)”开设事务所的意大利籍英国人穆安素律师帮忙,出面接讼。此人,原系徐世昌担任大总统的“安福政府”御用律师。一来,此公思维敏捷、辩诉有方;二来,他是意籍英人,凭一张洋面孔可以左右逢源。若愿意接过这件官司的话,还是很靠谱的。
穆安素原本不想接此案,因为对手是公共租界当局,怕惹来麻烦。可是,由于在当年轰动全国的“侮辱大总统”一案中辩护失败,当下,他也只能接一些民事诉讼的小案子,需要咸鱼翻身的机会。眼下这件讼案,一是油水肯定不少;二是有虞洽卿、江一平暗中帮衬,他力单却势不孤。况且,天蟾舞台的地契是“英国注册”,且租期未满,工部局擅自主张收回地产权,显然有违相关法律。所以,此案还是有一定胜算。于是,他决定接讼。
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穆安素以“诉工部局违反合同,强迫拆迁,以请求赔偿”为由,将一纸诉状递进了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接到状纸后,不由一愣:一介“土大亨”居然敢告大英帝国所辖的工部局,岂非天方夜谭?不过,白纸黑字,中英文各一份,有理有据,工部局的过失,也是昭然若揭。这场官司,倘使打起来,麻烦也不小。但,这是自有租界以来破天荒的事,若败诉,则有损“日不落帝国”的名声,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况且,这个中国顾姓老板居然开出如此条件:“一、我不动迁,也不向你们索取任何赔偿;二、如果一定要动迁也可以,一定要在市中心给我盖一座三层楼的戏园。不然,我要继续与你们打官司……二者必居其一!”言辞凿凿,信心满满!工部局总裁费信惇赶紧让经办人员查明根底。当他看了存案上确有的“英国注册”的一纸契约,这才感到事情有点棘手。即刻命令手下办事处员拟了一道批文,下达给顾竹轩。批文写得相当圆滑:“该地皮原系工部局产业,当年虽卖给商人黄楚九并沿用至今,但因工部局另有他用,现收回,赎价500银元,也不无不当。”
穆安素收到后,约请江一平一起商议。江一平一看就明白这是在偷换概念,这份换汤不换药的批文,实属霸道。但他毕竟是在法学上很有造诣的大律师,深谙个中道理:此批文必须经由北京公使或大使级外交官的批示,方能生效。因此,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他便将这一消息告知岳父大人。虞洽卿一听就鄙夷了:“摆‘野人头(沪语,搞欺骗)’嘛!”翁婿俩就将顾竹轩约来,商议下一步怎么走。顾竹轩当然是要打赢这场官司。于此,江一平再三申言:“跟洋人打官司,恐怕很费周章,费用也不菲。你看……”顾竹轩决心已定:“一平兄,凡事有一得,就有一失。我既然请你帮忙,就不惜一切代价,要将这场与工部局洋人的官司打到底!”
江一平不再说什么了。他再次委托穆安素,上诉到北京英国公使馆。
这种公文旅行是相当烦琐而拖沓的。况且,那时的交通并不发达。顾竹轩久等不见回音,便再请江大律师敦促穆安素着力追问。穆大律师也急,作为著名律师,他当然掂得出这件讼案的分量。如果胜诉,那他咸鱼翻身就有了資本!穆安素动用了当年京、津法律界的老关系,帮忙打探,却一直迟迟没有得到确切的回音。总这么拖着,不行!江一平也觉得不能总是站在幕后袖手旁观,遂认真地对此案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法院之协定》的条款中,也规定了中国法律适用于该租界。便以此为由,请岳父大人联合工部局另外四位华董,一起向英方施压。虞洽卿觉得女婿的主意不错,但他也深知英国人的秉性,别看表面上高傲强势,实质上也是欺软怕硬!
还是江一平的脑子活络,他建议:“四爷!先来他个敲山震虎,怎么样?”顾竹轩立马就会过意来。这个主意正中他的下怀。这样做,既可以震慑对手,又可以趁机显示顾门实力。在租界,不!在上海滩亮出顾门的家底,让全上海的各界人士都睁开眼看一看上海滩崛起的一颗新星——“江北大亨”的力道。他高兴地说;“这事好办,不就是让我的人闹一下嘛!” 虞洽卿也同意,但嘱咐:“小四啊!闹一下,可以,但千万不要太出格,闯大祸!”
顾竹轩一声号令,顾门在闸北、虹口、沪西、宝山、浦东的徒子徒孙,悉数出动,在上海滩闹了一场地震:喏!几百辆黄包车将南京路、湖北路、浙江路一带,围堵得水泄不通;上千个短打、赤膊的汉子蜂拥而至,起哄、吵闹,将这一商业闹市,弄得行人怯道,汽车绕行,就连翘着辫子的电车也被堵得如同一只只大铁箱子,瘫痪在道路当中。当然,尽管闹了“地震”,但不伤人、不毁物!一切由顾门“崇德香堂”乔耀山、郑长春、王兴高等“三大高徒”负责指挥调度;魏守林、郭桂茂、李公才、柳小二子、陈克武、王东樵等一班头目指挥调度;徒孙辈的邵银海、邱志善、韩竞顺等,负责操控住顾门徒孙辈的情绪。这种和平示威的方式,让巡捕房抓不住把柄。况且,这些人是以去“老天蟾舞台”看戏,给师父捧场为名,既通情达理,又不犯法!由此,一条南京路上的商家没了顾客,交通被阻断;正常的社会秩序全都乱了套!顶顶要命的是:近在咫尺的永安公司四扇大门,被堵得严严实实。顾客根本进不去,也出不来;那些店员谁都不敢出面交涉,郭氏兄弟更是惧怕吃拳头、挨铁棍,甚至丧了性命!郭氏见情况不妙,便打电话给工部局。总巡费信惇也觉得棘手,表示无能为力。是啊!弄不好,就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骚乱,岂不是更糟?
虞洽卿趁机力邀徐新六、刘鸿生、贝淞荪(当年9月辞职后,由胡孟嘉补任)、袁履登等华人董事,一起对新上任不久的工部局新总董麦克诺登,施加压力,敦促紧急向北京公使发文催促。不几日,北京英国公使传来回文,表示:此事不能由公使馆裁决,只能上诉至英国伦敦大理院(最高法院)作最后裁决。 这当然是推诿之下的缓兵之计!
顾竹轩是横下一条心要将这场官司打到底了。8月14日,他在《申报》刊登一则《启事》:“敝台内外墙壁戏幕广告,现已收回自办。如荷各界惠登,请于每晚九时移玉敝台广告部与曹君接洽,价格克己,服务异常周到,定能满足赐顾者之雅意也。”由此,既削减了开支,又增加了收入。总之,他以最大的财力去打赢这场上海滩有史以来的第一件“华洋诉讼案”。为了争这口气,他决定孤注一掷,请穆安素将诉状投递英国伦敦大理院,作殊死一搏。
诉状寄出后,几个月依旧没有消息,顾竹轩有点坐不住了,想再请穆大律师亲赴英国伦敦。为此,他准备变卖天蟾玻璃厂、德胜茶楼及大江南旅馆、茶楼和饭店,甚至不惜卖私家花园住宅,筹足钱款作殊死一搏。虞洽卿闻讯后,劝他不能操之过急。伦敦至上海,海路迢迢,还需耐心等待。这时,江一平传来好消息:“伦敦法律界的朋友电告,此案已有松动的迹象。”果然,如江大律师所言:伦敦大理院在重重压力下,不得不认真地审看了诉状,觉得工部局既然早先已与“天蟾”立有契约,而在约期未满就又与“永安”新签一纸租地合同,岂非一女二嫁?不过,考虑到英国在上海的颜面,“天蟾”是一定要搬迁的。怎么办?让“永安”出钱,息事宁人;既买回公共租界工部局的面子,“永安”也能得遂其愿!
中秋节那天,英国伦敦大理院的裁决书副本终于寄到,上书:“顾竹轩经理:你的上诉经本院终审裁定,工部局违约拆迁不合法,应赔偿损失费十万元,由你择新址,重新修建天蟾舞台。”
冯三和手捧裁决书,快步来报:“四爷,四爷。官司……胜啦!”顾竹轩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叫道:“从五百到十万,大把的银子从天上掉下来了哎!”租界当局赔付款额的差距,如此之大,真是匪夷所思。要晓得,这是一笔数目相当大的赔款。那时,几百块钱就能置一处房产。这十万雪花银,对于顾竹轩来说:乖乖龙的冬!岂不是可以大大地做出一番事业?
虞洽卿觉得洋人能做出这个决定,当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也算是一种低头吃了瘪。他对顾竹轩说:“小四啊!你打赢了‘洋官司’,挣了面子,还得了十万大洋的赔款,面子夹里,都有了。恭喜啊!”顾竹轩是聪明人,这笔赔偿金,足足可以选址,新开一家新戏院。还不就坡下驢,拿钱走路,息事宁人?他赶紧说:“先生,我听你的!我一个江北土佬,能打赢这场洋官司,还得了十万大洋,面子、夹里,刀切豆腐,两面光哎!”
至此,一场历时半年多的租界华洋诉讼案,以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的胜诉而告终。顾竹轩的官司是打赢了,然而搬迁之事并未画上句号。工部局为了保全颜面在暗中施压,又请虞洽卿出面,让顾竹轩做些表面文章,给租界洋人一个台阶下。顾竹轩不傻,得了这十万银元,在任何地段接盘一家高档大戏院都绰绰有余,他将来的事业还是在公共租界,总得给洋人留点面子,不能搞得太僵。更何况,作为华商之一的大佬虞洽卿在这次事件中,多多少少也让工部局恼火,也要让“阿德哥”有个下台阶。
1930年10月12日《申报》第12版刊登一则《顾竹轩启事》,申言:“鄙人滥竽剧界,设天蟾舞台,十稔于兹。其间,迭排益世新戏,亦所以符辅助教育不足之旨,历荷邦人君子踊跃垂青,曷胜荣幸感激,顷奉工部局谕,房屋期限已满,爰遵于国历十月十三日闭幕。今日日夜将演最著名之佳剧,藉资临别纪念。业另设天声舞台,广聘平角,各演杰作,并积极排演第十一本封神榜。”
此则广告式的启事,也算是给租界当局留了一点面子。
1930年秋,“天蟾舞台”老板、青帮“江北大亨”的顾竹轩诉公共租界工部局强迁天蟾舞台一案,几经周折,以胜诉而画上了句号。这是上海自开埠以来,租界华人打胜洋人的第一件讼案。“土大亨”打胜了“洋官司”,消息不胫而走,令饱受洋人欺侮的上海各界人士拍手叫好!这真是:永安天蟾两相邻,何苦仗势欺同仁;土佬不惧洋官司,赢得胜诉慰国人。
(插图/杨宏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