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情感这种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知识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处理,却能对教学活动起促进或阻滞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情感教育,对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历史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优化情感因素,注重情感作用,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呢?
一、 发掘情感因素,适时恰当启情
在历史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悉心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注意寻找教学内容中的启情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历史教材貌似冰冷、无声无息,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学因素:首先,各项科技成果光辉灿烂,中国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堪称世界奇迹等。其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无数的爱国志士为着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哀民生之多艱”而“上下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勤奋刻苦敢于钻研的牛顿,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布鲁诺等,都是活生生的情感教学材料,它们最能撩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教师还应把寓于历史教材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情感因素发掘出来进行比较,例如在大力讴歌岳飞、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时,可对秦桧、叶志超等出卖民族利益的奸佞之徒加以有力的抨击。再如,讲唐朝由盛转衰时可采用对比教学,有意识地选取唐玄宗在开元与天宝年间的几则典型情感材料进行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贤良,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后期重用奸人,宠爱杨贵妃,以致出现了“安史之乱”,通过分析,学生对唐玄宗其人和唐朝衰落的原因有了真切的了解,其情感也发生了变化,真正达到了知情意相统一的目标。
二、 注重情感投入,奉献无私爱心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列宁说过:“没有对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作为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心,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薄弱、能力欠佳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思想感情极为丰富,心灵尤其敏感和脆弱。如果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不满情绪势必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一句生硬的回答,一个鄙视的眼神,都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一来哪谈得上什么师生的情感交流,更不用说课堂效益的提高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的爱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接受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以自己的真心、热心、爱心、诚心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以达到师生间情感的和谐共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丰富教学情感,锤炼教学语言
历史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外,还要有深厚的教学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是以教态、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来表现的。教师态度的和蔼可亲、语言的恰到好处、动作的自然协调、表情的沉着稳定就构成了教师深厚的教学情感。深厚的教学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用当今新课程理念来武装自己,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情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在教学情感组成的诸方面中,教师尤其要运用好语言这一表情达意的工具,认真锤炼教学语言。讲课时应根据需要把握好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语调要抑扬顿挫。比如,讲南京大屠杀能声泪俱下,义愤填膺;讲郑和下西洋能绘声绘色,满怀豪情;讲红军长征能感情饱满,由衷敬佩;讲四大发明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加上动作、神态再辅之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定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烘托出浓浓的感情氛围,从而达到师生情感上的交融,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再如,在讲授《巴黎公社》这一内容时,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播放《巴黎公社成立》场景的同时,教师可先以欢快激动的心情对雄壮的《马赛曲》、轰鸣的礼炮声、喜悦的公社万岁声,披着红色绶带的公社委员,排列整齐的国民自卫军,挥动着军帽和白手套的人群等情景作生动的描述,继而愤怒地谴责“五月流血周”中反动军队对公社社员的残杀,同时表达对公社社员的由衷钦佩,最后极其痛惜地阐述公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随着教师感情由“欢快——愤怒——崇敬——痛惜”的跌宕起伏,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特定的情感氛围,犹如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之中,真正达到了“我他同一”、“物情同一”的境界,新课改所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性评价目标也真正得到了落实。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历史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学机制,确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它既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教育;又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如果将“知识”和“情感”视作文和情,情感教学法就是一种“文情并茂”的好方法。
一、 发掘情感因素,适时恰当启情
在历史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悉心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注意寻找教学内容中的启情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历史教材貌似冰冷、无声无息,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学因素:首先,各项科技成果光辉灿烂,中国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堪称世界奇迹等。其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无数的爱国志士为着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哀民生之多艱”而“上下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勤奋刻苦敢于钻研的牛顿,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布鲁诺等,都是活生生的情感教学材料,它们最能撩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教师还应把寓于历史教材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情感因素发掘出来进行比较,例如在大力讴歌岳飞、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时,可对秦桧、叶志超等出卖民族利益的奸佞之徒加以有力的抨击。再如,讲唐朝由盛转衰时可采用对比教学,有意识地选取唐玄宗在开元与天宝年间的几则典型情感材料进行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贤良,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后期重用奸人,宠爱杨贵妃,以致出现了“安史之乱”,通过分析,学生对唐玄宗其人和唐朝衰落的原因有了真切的了解,其情感也发生了变化,真正达到了知情意相统一的目标。
二、 注重情感投入,奉献无私爱心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列宁说过:“没有对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作为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心,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薄弱、能力欠佳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思想感情极为丰富,心灵尤其敏感和脆弱。如果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不满情绪势必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一句生硬的回答,一个鄙视的眼神,都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一来哪谈得上什么师生的情感交流,更不用说课堂效益的提高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的爱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接受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以自己的真心、热心、爱心、诚心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以达到师生间情感的和谐共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丰富教学情感,锤炼教学语言
历史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外,还要有深厚的教学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是以教态、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来表现的。教师态度的和蔼可亲、语言的恰到好处、动作的自然协调、表情的沉着稳定就构成了教师深厚的教学情感。深厚的教学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用当今新课程理念来武装自己,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情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在教学情感组成的诸方面中,教师尤其要运用好语言这一表情达意的工具,认真锤炼教学语言。讲课时应根据需要把握好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语调要抑扬顿挫。比如,讲南京大屠杀能声泪俱下,义愤填膺;讲郑和下西洋能绘声绘色,满怀豪情;讲红军长征能感情饱满,由衷敬佩;讲四大发明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加上动作、神态再辅之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定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烘托出浓浓的感情氛围,从而达到师生情感上的交融,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再如,在讲授《巴黎公社》这一内容时,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播放《巴黎公社成立》场景的同时,教师可先以欢快激动的心情对雄壮的《马赛曲》、轰鸣的礼炮声、喜悦的公社万岁声,披着红色绶带的公社委员,排列整齐的国民自卫军,挥动着军帽和白手套的人群等情景作生动的描述,继而愤怒地谴责“五月流血周”中反动军队对公社社员的残杀,同时表达对公社社员的由衷钦佩,最后极其痛惜地阐述公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随着教师感情由“欢快——愤怒——崇敬——痛惜”的跌宕起伏,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特定的情感氛围,犹如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之中,真正达到了“我他同一”、“物情同一”的境界,新课改所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性评价目标也真正得到了落实。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历史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学机制,确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它既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教育;又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如果将“知识”和“情感”视作文和情,情感教学法就是一种“文情并茂”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