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的写生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大师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深入生活以写生为基础,从写生习作中提炼、概括、夸张、强化而成为感人的艺术品。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画出的自由奔放、充满活力、超越一切力量的骏马,是他经过长时期无数处对马写生的结果。齐白石老爷爷画虾栩栩如生、跃跃欲跳,简直是前无古人。这是他长期对虾写生的结晶,可见绘画写生之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要尽可能地运用自然环境资源,探索并开发出有效的美术资源,使学生养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同时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理解美术的多元化,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以提高自身美术基本的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绘画;写生教学
  写生是绘画创作的基础,是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和概括生活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穿插了对学生写生练习的指导,增加了写生课,学生兴趣浓厚,我也从中收获很多,现将教学中的得与失与大家交流。
  一、内容的选择
  在写生教学中,首先要由易到难,慢慢提升学生的写生能力,其次要精选内容,激活学生的内心需要,最后要降低写生标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观察表现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小学生写生由于受环境和年龄水平所限,不能像专业画家那样游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但可以因地制宜,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写生计划。本学期的写生对象,我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事物(如: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玩具、交通工具等)和人物指导他们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通过写生,让学生感悟到一切美的东西都源于生活,周围的一事一物都常常会闪耀着美的光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良好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学的方法
  俗语说“教无定法”,写生教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但我认为写生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敏锐而正确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训练创造能力为重点,启发他们用视觉、触觉学会比较,认识不同物体的外形特征。教学时,我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沉闷气氛,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观摩、讨论、提出问题、表达感受,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引导和启发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轻松、学得舒畅。老师在巡视作业时应多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有节奏的线条作画,这样,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会宽些,心境会轻松些,情感会真切些,画面会体现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三、我们的收获
  提起写生,学生显得异常兴奋。这可能是写生的东西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可能是新鲜、舒畅、无拘无束,大有舒展自己思维空间的余地。在写生课中,我是采取尊重孩子们自然纯真的感受,而不强求他们如摄影般的描写,毕竟儿童的审美角度与成人不一样。在写生教学中,我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触摸、比较,慢慢感受着物体形状、颜色的美,诱发美的升华,从而达到热爱美、创造美的目的。每次开展写生课,学生就显得像小鸟般的欢乐,带着画具欢蹦乱跳,有说不完的兴奋。坐下来画的情景更是动人,学生按自己的角度选择、取舍、概括,线条肯定、落笔干脆,无拘无束,信心十足。虽然它们的画面无成年人画家那样慢慢推敲,注意准确的透视和比例,但是孩子们表现的是确切的童真,是按儿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这正是区别于儿童画与成人的根本所在。儿童在写生练习中得到的思维训练是多层次的,得到的欢乐感受是真切的,在写生中他们情感投入,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心情兴奋,被生活中的美吸引着、打动着,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这种激动可拼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现在,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现将几幅学生作品与大家共同欣赏。写生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快乐,我也被这种快乐的气氛感染着,感受着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相信在今后的写生道路上,我和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赵霞.关注自然 表现生活 体验快乐:关于美术写生教学的实践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3(11).
  [2]管艷.追求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2(7).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目
作为桐城派诗论家,方东树在清中期诗坛实有重要地位。在性灵、格调互为攻讦的背景下,方东树继承并改造沈德潜的格调说,既平亭冲突,更突显自身理论特点。在对待唐宋诗的态度、强调
随着课程改革的普及和深入,课改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的教学轰轰烈烈,风景亮丽、精彩纷呈。而实际教学往往很难像公开课、观摩课那样进行,教师平时的上课,都是常态下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