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没有未来感的未来不够未来?
只要没有走向沙文主义,很多概念其实都有极大的讨论余地。在科幻领域,因为未来感的似是而非,讨论就变得更加宽泛而难以定论。其中,社会科学系科幻的核心常常被论及:在未来世界,人类的身份究竟该如何界定?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如今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呢?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民族属性。尽管在人类学的界定中,民族属性究竟该如何厘清是个极为细致和专业的问题,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被归类、被暗示、被形塑为一种民族类型,我们懂得:“我们”是有别于“他们”的。
这样的“我们”,实际上是很难彻底跳出自己的身份去审视地球上全体族群的。初读《基里尼亚加》时,可能会因为它时间线的贴近而感觉“不过瘾”:为什么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为什么没有天花乱坠的自创名词?故事设定在大约一百年后,难道一百年间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就没有突飞猛进吗?或许很多野心勃勃、渴望展现宏大图景的科幻作品热衷于上帝视角,尽可能以无政府主义式的透明人状态去考虑全局。毕竟,这些东西听上去就血脉贲张,好似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主角设定为路人都能拯救全局。
可怜,恰巧是这样的膨胀自大才可悲,盲目追求热烈场面的科幻和为了票房硬是要卖3D版本的烂片一样阴损。它们都在丢失科幻之为科幻的根本,读者想知道的,是基于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未来,乐观或悲观甚至都暂时无所谓,重要的是,何为我们,我们何为。
如果我们脚踏大地、头顶银河,生而为人,却仅仰望而非自省,那真是对一具三维空间躯壳的浪费。
假使我们没有忘记那个失败了的“生态圈二号”试验,就不该奢想人类移民异星球时会是完全崭新的生存模式。迈克·雷斯尼克的文字带领读者进入这类沉思,细想来,从远古的图腾、神鬼、偶像,到今日存在的A.I.,我们所制造的,哪怕可以将我们取代,也还是带着人类自身的烙印。可想而知,最真实贴近的太空移民,就应该是对现世的复制。
科幻世界中所创造的新大陆,从来不是由零开始的。只要有建立者,就会附着建立者的一切设计背景。有些设计,是和地球时期的运作相似的,但实际的运转,尽可以逃逸出原有社会制度的引力范围,在茫茫宇宙中,创造出精神黑洞。
二、噬咬与反噬咬
万物造人,人造万物。彼此互相倚赖的关系是现实世界更是科幻世界里有进步亦有敬畏的原因。在宗教寓言里,引领人类去探索自我意识的那条伊甸园之蛇,或许比上帝更能教会我们认识到一些普遍真理。
被噬咬后的开悟,会走向两种道路:一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谨小慎微,全力规避再次被咬的可能性;另一种则会从噬咬中理解周遭究竟存在哪些危险与机遇,从而有舍有得,甚至会勇猛到开始具备反噬咬的能力。
从伊甸园到乌托邦,没有理想居所真能容得下全部的甜美。存在者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价值与生存可能,就要充分认识过去为何溃败。从飞船抵达新大陆,从封闭舱形成小社会,一切闪亮的开始都值得警惕,过度乐观只是一时的止疼剂。
《基里尼亚加》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姑娘卡玛莉就是一个喊出“疼”的人。她聪敏、善思,有着年轻人的韧劲,还有着惊人的创造力。这就使得她不满足世界的解释只能由蒙杜木古(巫医)决定。纵然蒙杜木古设定新世界为纯粹的原始部族社会,依旧有许多规则缝隙会被发现。破绽一旦显现,再木然的人也会开始怀疑,就渐渐成为会思想的苇草。一整片新鲜的苇草在彼此的共鸣中开始摇摆,一场风暴就要来临。
时空是承载人的容器,诞生在新世界里的,似乎就是为着打破旧秩序而生,年轻人日渐滋长的怀疑松动着这个权威体系:那些确凿的、唯一的、坚固的,是不是绝对自洽和完美?或许那些未曾谋面的部分,更接近世界的真相?
雷斯尼克用这本小说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我们跟随他置身其中。究竟是保有族群的差异化特,还是积极融入整个新世界?我们是否应该把传统交给少数人去封存,而大步迈进融合的未来?
你要当心,问这堆问题前别忘了先考虑一道哲学问题:十年前的你,是不是现在的你?
三、新世界在山的那边
学者阿姆斯特朗认为,文化惧外主义往往是某个社会从文化强势转为衰败的后续,这种主动的隔绝是一种堡垒心态。从信奉“理性”(logos)转至信奉“神话”(mythos):理性是一种未来导向的心态;神话则是一种保守主义,总是回头找寻基本教义信仰的引导,并引以为世界观。
其实恐惧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可堡垒或基本教义心态除了不仅将自我隔离于外界发生的动态影响之外,还有一项副作用:停止对外在世界产生影响。
在这运转恒常的宇宙中,假如一颗星星拒绝转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雷斯尼克在书里设计了一种脱离此地的方式,但离开就是正确的吗?
其实回过头来看整个故事,巧妙之处在于这其中没有绝对反面的角色,只是将不同人放置到不同层面与情境中时,一切行为是那样合理又不可控地推进着情节发展。要记得,优秀小说的特点是文本会渐渐变得不可控制,甚至渐渐比作者高明。基里尼亚加,这个含义为光之山,或曰“圣山”的所在,已经在两重空间里变得丰富起来:既回不去,又到不了,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像全宇宙最后的解药。
我总是很同情柯里巴(蒙杜木古)——不是在悲悯的意义上,而是在理解的语境里。其实,他的固执是政治正确的,是很人性的。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讲,证明人类存在的一定是文明,因而每种文明都要努力存活与延续。这个道理没人比他更懂得,面对越来越迷茫的未来,为了防止精神彻底陷入虚无,必须抓紧什么来证明自己。
只是,科幻文本不得不陷入某种纠结。微观层面上,每个个体的意义都需要用标记与分类的钉子牢牢钉住,但宏观层面,那要命的生存法则又会说:存在本身凌驾于一切存在意义。
如此一来,个体层面上完全没错的事,但一旦推广就有阻碍族群进步的嫌疑。这种生存定位的焦虑不仅普遍存在空间上,也在时间层面如影随形。
可焦虑归焦虑,留心简单评判进步与倒退又会落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捕鼠器里,在小说叙事里掺加绝对化评判从来都是不智的事情。科幻本就是表现未竟之事,试图盖棺定论反会降低层次。
因而,如何看待《基里尼亚加》所呈现的故事,以及其中的寓言,成了一组开放式命题。这样的科幻留有余味和呼吸,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初读时,或者我们会取笑柯里巴絮絮叨叨说着的寓言故事,可千万要记得,人类最早期的文本,就是这样充满故事趣味和哲理张力。
这本小说是对文明逻辑的复刻与延续。
(本书已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和科幻世界联合出版,邮购代号:S193,定价:28元)
只要没有走向沙文主义,很多概念其实都有极大的讨论余地。在科幻领域,因为未来感的似是而非,讨论就变得更加宽泛而难以定论。其中,社会科学系科幻的核心常常被论及:在未来世界,人类的身份究竟该如何界定?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如今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呢?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民族属性。尽管在人类学的界定中,民族属性究竟该如何厘清是个极为细致和专业的问题,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被归类、被暗示、被形塑为一种民族类型,我们懂得:“我们”是有别于“他们”的。
这样的“我们”,实际上是很难彻底跳出自己的身份去审视地球上全体族群的。初读《基里尼亚加》时,可能会因为它时间线的贴近而感觉“不过瘾”:为什么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为什么没有天花乱坠的自创名词?故事设定在大约一百年后,难道一百年间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就没有突飞猛进吗?或许很多野心勃勃、渴望展现宏大图景的科幻作品热衷于上帝视角,尽可能以无政府主义式的透明人状态去考虑全局。毕竟,这些东西听上去就血脉贲张,好似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主角设定为路人都能拯救全局。
可怜,恰巧是这样的膨胀自大才可悲,盲目追求热烈场面的科幻和为了票房硬是要卖3D版本的烂片一样阴损。它们都在丢失科幻之为科幻的根本,读者想知道的,是基于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未来,乐观或悲观甚至都暂时无所谓,重要的是,何为我们,我们何为。
如果我们脚踏大地、头顶银河,生而为人,却仅仰望而非自省,那真是对一具三维空间躯壳的浪费。
假使我们没有忘记那个失败了的“生态圈二号”试验,就不该奢想人类移民异星球时会是完全崭新的生存模式。迈克·雷斯尼克的文字带领读者进入这类沉思,细想来,从远古的图腾、神鬼、偶像,到今日存在的A.I.,我们所制造的,哪怕可以将我们取代,也还是带着人类自身的烙印。可想而知,最真实贴近的太空移民,就应该是对现世的复制。
科幻世界中所创造的新大陆,从来不是由零开始的。只要有建立者,就会附着建立者的一切设计背景。有些设计,是和地球时期的运作相似的,但实际的运转,尽可以逃逸出原有社会制度的引力范围,在茫茫宇宙中,创造出精神黑洞。
二、噬咬与反噬咬
万物造人,人造万物。彼此互相倚赖的关系是现实世界更是科幻世界里有进步亦有敬畏的原因。在宗教寓言里,引领人类去探索自我意识的那条伊甸园之蛇,或许比上帝更能教会我们认识到一些普遍真理。
被噬咬后的开悟,会走向两种道路:一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谨小慎微,全力规避再次被咬的可能性;另一种则会从噬咬中理解周遭究竟存在哪些危险与机遇,从而有舍有得,甚至会勇猛到开始具备反噬咬的能力。
从伊甸园到乌托邦,没有理想居所真能容得下全部的甜美。存在者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价值与生存可能,就要充分认识过去为何溃败。从飞船抵达新大陆,从封闭舱形成小社会,一切闪亮的开始都值得警惕,过度乐观只是一时的止疼剂。
《基里尼亚加》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姑娘卡玛莉就是一个喊出“疼”的人。她聪敏、善思,有着年轻人的韧劲,还有着惊人的创造力。这就使得她不满足世界的解释只能由蒙杜木古(巫医)决定。纵然蒙杜木古设定新世界为纯粹的原始部族社会,依旧有许多规则缝隙会被发现。破绽一旦显现,再木然的人也会开始怀疑,就渐渐成为会思想的苇草。一整片新鲜的苇草在彼此的共鸣中开始摇摆,一场风暴就要来临。
时空是承载人的容器,诞生在新世界里的,似乎就是为着打破旧秩序而生,年轻人日渐滋长的怀疑松动着这个权威体系:那些确凿的、唯一的、坚固的,是不是绝对自洽和完美?或许那些未曾谋面的部分,更接近世界的真相?
雷斯尼克用这本小说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我们跟随他置身其中。究竟是保有族群的差异化特,还是积极融入整个新世界?我们是否应该把传统交给少数人去封存,而大步迈进融合的未来?
你要当心,问这堆问题前别忘了先考虑一道哲学问题:十年前的你,是不是现在的你?
三、新世界在山的那边
学者阿姆斯特朗认为,文化惧外主义往往是某个社会从文化强势转为衰败的后续,这种主动的隔绝是一种堡垒心态。从信奉“理性”(logos)转至信奉“神话”(mythos):理性是一种未来导向的心态;神话则是一种保守主义,总是回头找寻基本教义信仰的引导,并引以为世界观。
其实恐惧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可堡垒或基本教义心态除了不仅将自我隔离于外界发生的动态影响之外,还有一项副作用:停止对外在世界产生影响。
在这运转恒常的宇宙中,假如一颗星星拒绝转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雷斯尼克在书里设计了一种脱离此地的方式,但离开就是正确的吗?
其实回过头来看整个故事,巧妙之处在于这其中没有绝对反面的角色,只是将不同人放置到不同层面与情境中时,一切行为是那样合理又不可控地推进着情节发展。要记得,优秀小说的特点是文本会渐渐变得不可控制,甚至渐渐比作者高明。基里尼亚加,这个含义为光之山,或曰“圣山”的所在,已经在两重空间里变得丰富起来:既回不去,又到不了,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像全宇宙最后的解药。
我总是很同情柯里巴(蒙杜木古)——不是在悲悯的意义上,而是在理解的语境里。其实,他的固执是政治正确的,是很人性的。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讲,证明人类存在的一定是文明,因而每种文明都要努力存活与延续。这个道理没人比他更懂得,面对越来越迷茫的未来,为了防止精神彻底陷入虚无,必须抓紧什么来证明自己。
只是,科幻文本不得不陷入某种纠结。微观层面上,每个个体的意义都需要用标记与分类的钉子牢牢钉住,但宏观层面,那要命的生存法则又会说:存在本身凌驾于一切存在意义。
如此一来,个体层面上完全没错的事,但一旦推广就有阻碍族群进步的嫌疑。这种生存定位的焦虑不仅普遍存在空间上,也在时间层面如影随形。
可焦虑归焦虑,留心简单评判进步与倒退又会落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捕鼠器里,在小说叙事里掺加绝对化评判从来都是不智的事情。科幻本就是表现未竟之事,试图盖棺定论反会降低层次。
因而,如何看待《基里尼亚加》所呈现的故事,以及其中的寓言,成了一组开放式命题。这样的科幻留有余味和呼吸,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初读时,或者我们会取笑柯里巴絮絮叨叨说着的寓言故事,可千万要记得,人类最早期的文本,就是这样充满故事趣味和哲理张力。
这本小说是对文明逻辑的复刻与延续。
(本书已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和科幻世界联合出版,邮购代号:S193,定价: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