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文艺评论家沈鸿鑫先生继《海派戏剧研究的时代印记——沈鸿鑫戏剧论集》和《海上曲艺研究的历史帆影——沈鸿鑫曲艺论集》之后,最近又出版了《文化审美研究的海派情怀——沈鸿鑫艺文论集》这部90余万字的宏著。三部著作从戏剧、曲艺和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描绘和探究了近两百年来海派文化的精神面貌及其发展规律。由于三部著作的书名里都有一个“海”字,作者戏称为“三海经”,三本大作凝聚着“工匠精神”。日前,有关专家集聚文艺会堂,针对“沈鸿鑫的海派文化审美研究”及其折射的意义进行了有益研讨,此次研讨会是在市文广局和市文联指导下,由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以及上海三联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尚长荣(著名戏剧家):亲爱的沈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老朋友了。沈老师这三本大书在海派艺术研究领域里的份量是十分了得的,他是几十年海派文化的见证者、文艺前沿的思考者,也是客观、谦和、不乏深度和力度的重量级评论家。沈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文艺评论的第一线,以扎实的文学功底、过硬的艺术素养和紧跟时代的触角,及时地为文艺创作和文艺现象看诊把脉,他下笔的速度之快,见解之深,令人钦佩。我们深知这是一个孤独的被称作为“冷板凳”的职业,没有聚光灯,没有大众的关注,也很少获得光鲜的喝采。但是他几十年坚守其中,见证着文艺创作的起起伏伏,目睹了许多伟大作品的诞生的全过程,也和诸位文艺大家有过直接的密切接触。通过他的思考和笔耕,将这些历史和细节一一记录下来,这是他文艺理想和信念的集中体现,也是留给舞台创作者们的一笔宝贵艺术财富。从宏观到微观,由点及面,触类旁通,他的文章有思考、有文采,却没有与世隔绝的“书斋气”,多种艺术的融汇、视野的开拓对舞台创作有着极大的启发。沈老师是文艺评论界坚守几十年的领军人才,但我们也深知,有艺术热情、专业素养、长远眼光和批评胆魄的文艺评论人才还是太少太少。希望借这次研讨会的契机,期盼有更多的艺术人才不断出现。
戴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沈老师的新作93万字,247篇,还有四大编,开始有点忧郁,能否看完?但是真的打开一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可以说是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我深深地敬佩上戏的老校友沈鸿鑫老师,他一生只做这件事——搞文学艺术的评论研究工作,50多年勤勤恳恳、专心致志、心无旁鹜、锲而不舍,以工匠的精神耕耘在艺术文化园地里,他的性格不张扬、不浮躁、不显山露水,很沉稳、谦虚,但是他又是有个性的,坚持真理,不媚俗,不随波逐流。他看戏、看书、访古论今,做学问又不古板,不是书呆子气。我觉得这三大本书能出来是上戏的光荣和骄傲,应该向这样的校友致敬。这本书非常庞大,但都离不开文化审美,美学欣赏是这本书的一条明晰的主线,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美学修养和他的兴趣广泛。文与智兼备,思考和文才并重,这是这本书很大的特色。书里面引用了郑板桥的两句话,“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化作淋漓墨”,我想稍微改两个字给沈鸿鑫先生:“我有胸中十万书,一世化作淋漓墨”,不知道是否妥当?
单跃进(上海京剧院院长):以前我一直觉得我是读沈老师书比较多的人,刚入行的时候《上海京剧史》出来了,然后沈老师又给我《周信芳传》等一系列的书,后来他出书基本上都给我这个学生,所以我以为我读他的书比较多。这次给我惊了一下,还有这么多东西没有读过,某种意义上来讲,沈老师在我面前就是一座“高山”。我出了一个对子,“察万象、观百态,中正平和;摆事实,讲道理,坦然自若”,加一个横批“海派不海”——我觉得这蛮像沈老师的。沈老师身在上海,海派艺术风起云涌什么都有,真的是没有不进入他的眼睛的。他对这些东西都有一个非常平和、非常周正的眼光去观察,这个眼光是沈老师长期历练的结果。现在有些评论家善于鉴貌辨色,过多考虑上边是如何意思,周边是如何意思,但是艺术审美是主观和客观的一种对撞,我们有责任发出我们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过于投机、过于鉴貌辨色,这是很令人担心的现象。这个时候再来回顾沈老师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你会发现这种中正平和、坦然自若的态度是多么重要。为什么重要?这就是一个人的定力。定力就是有一个正念,一个坚固的理念,不随物流,不为经传,磊落无私,持之以恒,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心地清静,不为假像迷惑,不为利益所动,有耐心、意志力,才能有抵抗诱惑的能力,才能做到不妄论、不轻言。
端木复(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副会长):沈鸿鑫老师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个老师,他对郑板桥的研究,对周信芳的研究,很多方面他说得准,准确是深入的结果,大量占有材料,然后加以精心选择,才有这样一个结果。另外他没有给海派文化瞎戴帽子,这些年我们看到太多的海派研究文章,都是急功近利地将海派文化地位瞎抬高,先是上溯到董其昌,董其昌不够?再往前溯到陆机《平复帖》……沈老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上海有影响,有地位,不过就是短短两百年的故事,回过头来看上海的历史,海派文化不是独立的分支,郑板桥、扬州八怪都是海派的前身,海派的祖宗。沈老师搞研究就是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的海派学者精神,尊重历史是最重要的。
王琪森(国家一级文学编辑):文化是一个系统,它是一种综合的取向,沈老师的书里从戏剧、书法、园林、戏文、影视、乐舞,乃至茶文化都包含在内,他对某些专业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和扎实的人文功底,比如他能够把京剧研究得那么精深,那么广博,这跟他知识面有着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精神高贵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学习情怀的体现。这种学习精神包括他的自学精神在当代是一种很宝贵的文化取向,值得我们尤其是年轻人学习。他在书中还把上海的文脉作为地域文化加以重视,从陆机的《平复帖》到明朝的董其昌,到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海派文化的总体繁荣,书里涉及到很多海派文化的标志性人物,甚至是里程碑的体现,比如鲁迅、巴金、丰子恺、周信芳、梅兰芳、田汉,他对这些文化人物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性、时代性,而且带有他个人的独特视角。沈老师的研究深入而细致,对上海文化的梳理和上海文化事件的研究,相当有条理和逻辑性,比如对陆机的《平复贴》的研究。 他很关注一种学术情怀和人文形态的研究,读他的文章不枯燥,不生硬,不仅仅是文化的背景很广阔,而且为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我觉得这本书是海派文化研究的一个丰硕成果,在这个水平线上,海派研究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升华。 吴孝明(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沈老师身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对文化的求知欲,一个是对文化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一般是在青少年时发生的,恰恰沈鸿鑫老师身上一直保持着,正是这份对文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开这个研讨会,重要意义就是要弘扬这种文化工匠精神。沈老师多年来耐得住寂寞,坚守在文化岗位上,他既是艺术家,也是专家,更是一个“杂家”,他的视野、视角宽、深、厚。他从生活中寻找闪光点,去寻找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做文化的有心人。我们城市缺这种艺术家,缺这种文化杂家和文化大家。他既是我们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践行者,也是推动者,好多人基本上都是批评少,赞美多,听不进去批评了。在这种情况下,沈老师有他自己的艺术追求,相当难能可贵,而且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从他身上看见了艺术的青春长在。在座那么多艺术家、评论家和研究这座城市的老一辈艺术家,我们这座城市文化能发展到今天,和在座各位那么多年的坚守和努力分不开。所以你们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座城市的宝贝,圈外的人可能不知道,我们要很好地宣传,这也是宣传上海的文化精神。
李惠康(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一个人的写作离不开经历,沈鸿鑫从华师大毕业,又去读研究生,然后在上海市文化局工作,再到艺术研究所,这么多经历,他是搞文化的,不是来当官的,他是搞学问的人。他大量接触艺术工作者,接触相当广泛,兴趣相当广泛,他的这三部书五十年代就开始写了,从不同的角度,文章厚积薄发。我跟他一起共事很多年,我比他退休早三年,我们两个人平常不大讲话,为什么呢?他没有工夫多讲话,而是埋头做学问,现在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他是有心人,一天到晚想着一件事情,望今思古,有所发散的去想,有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眼光。他既有比较好的洞察力,同时又有鉴赏力,这两种力量才可以写出这么多好文章。
陈甦萍(长宁沪剧团团长):在我从事演艺工作38年以来,为一个演员、为一个编剧、为一出戏开研讨会,很常见;但是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评论家开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很少的,我平生是第一次参加,觉得特别有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文化领域比较浮躁的形势下就更有意义,可以说是功德无量。我认识沈老师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我们出了一部沪剧方面的书,沈老师帮我们写了一个前言。那时候我才20岁,我不知道沈老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但是我从他的前言中看出,这个前辈对沪剧流派有那么多的了解,通过这样一本书我开始慢慢了解沈老师。我觉得沈老师既是一个海派文化的耕耘者,更是一个海派文化研究的引领者。他研究广泛,是我们海派文化研究的国宝级人物,我觉得真是这样。现在报纸上的所谓评论文章大都是记者看了一出戏或者电影写的报道,像沈老师这种评论在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已经不多见了,但是他坚守了那么多年,不管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总是那样执着地在写评论,在研究戏剧,研究上海的海派文化,我觉得真的特别不容易。我从沈老师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这是我们晚辈所要学习的,做海派文化的传承者、坚守者、倡导者。
方立平(上海三联出版社编审):我们连续推了沈老师的三本书,这三本书具有标志性:我们本身是一套“重塑中国记忆文库”,其真正含义是中国标杆文库,但是不能这么提,不过我们在出版说明里表达了这个意思。现在出版也很浮躁,但到底哪一些能够留存下来?我们希望做“多少年以后回头看还能留下来”的出版,于是我这个出版人就特别关注沈鸿鑫老师。中国记忆文库已经推了十几本,但是沈老师一人推了三本。其实理论和评论可以有两个模式进行,一种是本人自己进行经验性总结加上拓展,一个是由社会共同探讨,把它看成一个个案,而沈老师身上两个都具备。沈老师值得我们探讨、研究:能不能复制?至少是精神上的复制,这个完全都是可以的。三本出来以后,沈老师绝对是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在海派文化建设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作为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到底有多大,我们不讲量,讲质。举一个例子,沈老师研究周信芳、梅兰芳,他的视野不一样,我是读了他的《周信芳评传》等著作的,真是厉害,这100年海派文化中间“梅周”很重要,而他的研究是非常独到的。顺便说一句,我是搞出版的,三联崇尚的就是学术,学术就是学术精神,凡是对时代有独到贡献的个案,我们都会关注和研究,然后让它成型,这对我们而言是很快乐的事情。
吴双(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我以前报读过华师大的汉语言专业,大专文凭是从那里读下来的。人们往往只在意了解你的技能如何,缺少对心智和情怀的关心,只有心智安静下来了,情怀扩大出去了,把自己投身进去了,释放出去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天在京剧院开会看到周信芳的一句话:“戏剧非之一人之戏剧,也非一部分之戏剧,而是需要所有人全神贯注才能称之为戏剧。”当时作为一个在十里洋场演戏、整天为剧场票房考虑的艺术大家,他所考虑的最大问题是戏剧到底是什么,是我一个人的艺术吗?不是的。像沈老师这本书里说的海派情怀,我觉得用我们的观演来说,你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海派是能够发现观演关系存异变化,并且更善于改观这种状态,引领良好、有序的观演关系继续发生发展下去的。我认为海派文化最终就六个字“万变不离其宗”,海派一直在变化,但是从来没有丢掉一个根本,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无论西方文化如何进来,始终以根为出发点融汇贯通去变化的。今天顺便感谢沈老师:您在上海昆剧团成立不多久的时候写了一篇短文,谈上海昆剧团《牡丹亭》,这篇文章给我们新生的昆剧团打了气,这里汇报一下:我们近期“临川四梦”的巡演获得很大成功,《牡丹亭》更是一票难求,在这里向您表示感谢。
荣广润(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评论家有很多,有的是属于气吞山河、叱嗟风云的评论家,一张口就是高屋建瓴的气势压人,沈老师是非常平和,写的文章也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这种踏踏实实的学风、文风真的很值得敬佩。我觉得沈老师的研究非常平实,很多文章很像是科学家写的科普文章,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科普文章,中间的考证,对知识领域的钻研与掌握,没有根基写出来就是浮光掠影的。我觉得艺术评论家应该是真正博学的人,这样才能写出一种平实、深入浅出的文章。很多艺术家和团长都希望得到评论家对作品的真正批评,这样才能让艺术传达到广大的观众当中,人们很需要这样的东西,我觉得沈老师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可贵的贡献。这样的艺术评论,这样的艺文研究水准,也许讲起来名气或者声势不如别的评论家,但是他的贡献绝对不会比别的评论家小,而且更值得我们学习。
沈鸿鑫(文艺评论家,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我几十年来的写作研究并没有什么计划,可以说是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里面很多带着盲目性,今天的专家们帮我梳理、分析,对我自己学术研究和写作道路,有了更清晰的分析和方向。这次研讨会的立意很高,并不是就事论事探讨我个人的成果,而是以点带面关照整个研究海派文化历史、现状和发展,探讨趋势的深度和广度。领导和专家对我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和较高评价,其实我愧不敢当,我把这些都看作是对我的鞭策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尽一些微薄的力量。
尚长荣(著名戏剧家):亲爱的沈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老朋友了。沈老师这三本大书在海派艺术研究领域里的份量是十分了得的,他是几十年海派文化的见证者、文艺前沿的思考者,也是客观、谦和、不乏深度和力度的重量级评论家。沈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文艺评论的第一线,以扎实的文学功底、过硬的艺术素养和紧跟时代的触角,及时地为文艺创作和文艺现象看诊把脉,他下笔的速度之快,见解之深,令人钦佩。我们深知这是一个孤独的被称作为“冷板凳”的职业,没有聚光灯,没有大众的关注,也很少获得光鲜的喝采。但是他几十年坚守其中,见证着文艺创作的起起伏伏,目睹了许多伟大作品的诞生的全过程,也和诸位文艺大家有过直接的密切接触。通过他的思考和笔耕,将这些历史和细节一一记录下来,这是他文艺理想和信念的集中体现,也是留给舞台创作者们的一笔宝贵艺术财富。从宏观到微观,由点及面,触类旁通,他的文章有思考、有文采,却没有与世隔绝的“书斋气”,多种艺术的融汇、视野的开拓对舞台创作有着极大的启发。沈老师是文艺评论界坚守几十年的领军人才,但我们也深知,有艺术热情、专业素养、长远眼光和批评胆魄的文艺评论人才还是太少太少。希望借这次研讨会的契机,期盼有更多的艺术人才不断出现。
戴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沈老师的新作93万字,247篇,还有四大编,开始有点忧郁,能否看完?但是真的打开一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可以说是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我深深地敬佩上戏的老校友沈鸿鑫老师,他一生只做这件事——搞文学艺术的评论研究工作,50多年勤勤恳恳、专心致志、心无旁鹜、锲而不舍,以工匠的精神耕耘在艺术文化园地里,他的性格不张扬、不浮躁、不显山露水,很沉稳、谦虚,但是他又是有个性的,坚持真理,不媚俗,不随波逐流。他看戏、看书、访古论今,做学问又不古板,不是书呆子气。我觉得这三大本书能出来是上戏的光荣和骄傲,应该向这样的校友致敬。这本书非常庞大,但都离不开文化审美,美学欣赏是这本书的一条明晰的主线,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美学修养和他的兴趣广泛。文与智兼备,思考和文才并重,这是这本书很大的特色。书里面引用了郑板桥的两句话,“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化作淋漓墨”,我想稍微改两个字给沈鸿鑫先生:“我有胸中十万书,一世化作淋漓墨”,不知道是否妥当?
单跃进(上海京剧院院长):以前我一直觉得我是读沈老师书比较多的人,刚入行的时候《上海京剧史》出来了,然后沈老师又给我《周信芳传》等一系列的书,后来他出书基本上都给我这个学生,所以我以为我读他的书比较多。这次给我惊了一下,还有这么多东西没有读过,某种意义上来讲,沈老师在我面前就是一座“高山”。我出了一个对子,“察万象、观百态,中正平和;摆事实,讲道理,坦然自若”,加一个横批“海派不海”——我觉得这蛮像沈老师的。沈老师身在上海,海派艺术风起云涌什么都有,真的是没有不进入他的眼睛的。他对这些东西都有一个非常平和、非常周正的眼光去观察,这个眼光是沈老师长期历练的结果。现在有些评论家善于鉴貌辨色,过多考虑上边是如何意思,周边是如何意思,但是艺术审美是主观和客观的一种对撞,我们有责任发出我们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过于投机、过于鉴貌辨色,这是很令人担心的现象。这个时候再来回顾沈老师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你会发现这种中正平和、坦然自若的态度是多么重要。为什么重要?这就是一个人的定力。定力就是有一个正念,一个坚固的理念,不随物流,不为经传,磊落无私,持之以恒,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心地清静,不为假像迷惑,不为利益所动,有耐心、意志力,才能有抵抗诱惑的能力,才能做到不妄论、不轻言。
端木复(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副会长):沈鸿鑫老师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个老师,他对郑板桥的研究,对周信芳的研究,很多方面他说得准,准确是深入的结果,大量占有材料,然后加以精心选择,才有这样一个结果。另外他没有给海派文化瞎戴帽子,这些年我们看到太多的海派研究文章,都是急功近利地将海派文化地位瞎抬高,先是上溯到董其昌,董其昌不够?再往前溯到陆机《平复帖》……沈老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上海有影响,有地位,不过就是短短两百年的故事,回过头来看上海的历史,海派文化不是独立的分支,郑板桥、扬州八怪都是海派的前身,海派的祖宗。沈老师搞研究就是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的海派学者精神,尊重历史是最重要的。
王琪森(国家一级文学编辑):文化是一个系统,它是一种综合的取向,沈老师的书里从戏剧、书法、园林、戏文、影视、乐舞,乃至茶文化都包含在内,他对某些专业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和扎实的人文功底,比如他能够把京剧研究得那么精深,那么广博,这跟他知识面有着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精神高贵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学习情怀的体现。这种学习精神包括他的自学精神在当代是一种很宝贵的文化取向,值得我们尤其是年轻人学习。他在书中还把上海的文脉作为地域文化加以重视,从陆机的《平复帖》到明朝的董其昌,到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海派文化的总体繁荣,书里涉及到很多海派文化的标志性人物,甚至是里程碑的体现,比如鲁迅、巴金、丰子恺、周信芳、梅兰芳、田汉,他对这些文化人物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性、时代性,而且带有他个人的独特视角。沈老师的研究深入而细致,对上海文化的梳理和上海文化事件的研究,相当有条理和逻辑性,比如对陆机的《平复贴》的研究。 他很关注一种学术情怀和人文形态的研究,读他的文章不枯燥,不生硬,不仅仅是文化的背景很广阔,而且为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我觉得这本书是海派文化研究的一个丰硕成果,在这个水平线上,海派研究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升华。 吴孝明(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沈老师身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对文化的求知欲,一个是对文化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一般是在青少年时发生的,恰恰沈鸿鑫老师身上一直保持着,正是这份对文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开这个研讨会,重要意义就是要弘扬这种文化工匠精神。沈老师多年来耐得住寂寞,坚守在文化岗位上,他既是艺术家,也是专家,更是一个“杂家”,他的视野、视角宽、深、厚。他从生活中寻找闪光点,去寻找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做文化的有心人。我们城市缺这种艺术家,缺这种文化杂家和文化大家。他既是我们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践行者,也是推动者,好多人基本上都是批评少,赞美多,听不进去批评了。在这种情况下,沈老师有他自己的艺术追求,相当难能可贵,而且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从他身上看见了艺术的青春长在。在座那么多艺术家、评论家和研究这座城市的老一辈艺术家,我们这座城市文化能发展到今天,和在座各位那么多年的坚守和努力分不开。所以你们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座城市的宝贝,圈外的人可能不知道,我们要很好地宣传,这也是宣传上海的文化精神。
李惠康(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一个人的写作离不开经历,沈鸿鑫从华师大毕业,又去读研究生,然后在上海市文化局工作,再到艺术研究所,这么多经历,他是搞文化的,不是来当官的,他是搞学问的人。他大量接触艺术工作者,接触相当广泛,兴趣相当广泛,他的这三部书五十年代就开始写了,从不同的角度,文章厚积薄发。我跟他一起共事很多年,我比他退休早三年,我们两个人平常不大讲话,为什么呢?他没有工夫多讲话,而是埋头做学问,现在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他是有心人,一天到晚想着一件事情,望今思古,有所发散的去想,有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眼光。他既有比较好的洞察力,同时又有鉴赏力,这两种力量才可以写出这么多好文章。
陈甦萍(长宁沪剧团团长):在我从事演艺工作38年以来,为一个演员、为一个编剧、为一出戏开研讨会,很常见;但是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评论家开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很少的,我平生是第一次参加,觉得特别有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文化领域比较浮躁的形势下就更有意义,可以说是功德无量。我认识沈老师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我们出了一部沪剧方面的书,沈老师帮我们写了一个前言。那时候我才20岁,我不知道沈老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但是我从他的前言中看出,这个前辈对沪剧流派有那么多的了解,通过这样一本书我开始慢慢了解沈老师。我觉得沈老师既是一个海派文化的耕耘者,更是一个海派文化研究的引领者。他研究广泛,是我们海派文化研究的国宝级人物,我觉得真是这样。现在报纸上的所谓评论文章大都是记者看了一出戏或者电影写的报道,像沈老师这种评论在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已经不多见了,但是他坚守了那么多年,不管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总是那样执着地在写评论,在研究戏剧,研究上海的海派文化,我觉得真的特别不容易。我从沈老师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这是我们晚辈所要学习的,做海派文化的传承者、坚守者、倡导者。
方立平(上海三联出版社编审):我们连续推了沈老师的三本书,这三本书具有标志性:我们本身是一套“重塑中国记忆文库”,其真正含义是中国标杆文库,但是不能这么提,不过我们在出版说明里表达了这个意思。现在出版也很浮躁,但到底哪一些能够留存下来?我们希望做“多少年以后回头看还能留下来”的出版,于是我这个出版人就特别关注沈鸿鑫老师。中国记忆文库已经推了十几本,但是沈老师一人推了三本。其实理论和评论可以有两个模式进行,一种是本人自己进行经验性总结加上拓展,一个是由社会共同探讨,把它看成一个个案,而沈老师身上两个都具备。沈老师值得我们探讨、研究:能不能复制?至少是精神上的复制,这个完全都是可以的。三本出来以后,沈老师绝对是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在海派文化建设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作为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到底有多大,我们不讲量,讲质。举一个例子,沈老师研究周信芳、梅兰芳,他的视野不一样,我是读了他的《周信芳评传》等著作的,真是厉害,这100年海派文化中间“梅周”很重要,而他的研究是非常独到的。顺便说一句,我是搞出版的,三联崇尚的就是学术,学术就是学术精神,凡是对时代有独到贡献的个案,我们都会关注和研究,然后让它成型,这对我们而言是很快乐的事情。
吴双(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我以前报读过华师大的汉语言专业,大专文凭是从那里读下来的。人们往往只在意了解你的技能如何,缺少对心智和情怀的关心,只有心智安静下来了,情怀扩大出去了,把自己投身进去了,释放出去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天在京剧院开会看到周信芳的一句话:“戏剧非之一人之戏剧,也非一部分之戏剧,而是需要所有人全神贯注才能称之为戏剧。”当时作为一个在十里洋场演戏、整天为剧场票房考虑的艺术大家,他所考虑的最大问题是戏剧到底是什么,是我一个人的艺术吗?不是的。像沈老师这本书里说的海派情怀,我觉得用我们的观演来说,你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海派是能够发现观演关系存异变化,并且更善于改观这种状态,引领良好、有序的观演关系继续发生发展下去的。我认为海派文化最终就六个字“万变不离其宗”,海派一直在变化,但是从来没有丢掉一个根本,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无论西方文化如何进来,始终以根为出发点融汇贯通去变化的。今天顺便感谢沈老师:您在上海昆剧团成立不多久的时候写了一篇短文,谈上海昆剧团《牡丹亭》,这篇文章给我们新生的昆剧团打了气,这里汇报一下:我们近期“临川四梦”的巡演获得很大成功,《牡丹亭》更是一票难求,在这里向您表示感谢。
荣广润(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评论家有很多,有的是属于气吞山河、叱嗟风云的评论家,一张口就是高屋建瓴的气势压人,沈老师是非常平和,写的文章也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这种踏踏实实的学风、文风真的很值得敬佩。我觉得沈老师的研究非常平实,很多文章很像是科学家写的科普文章,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科普文章,中间的考证,对知识领域的钻研与掌握,没有根基写出来就是浮光掠影的。我觉得艺术评论家应该是真正博学的人,这样才能写出一种平实、深入浅出的文章。很多艺术家和团长都希望得到评论家对作品的真正批评,这样才能让艺术传达到广大的观众当中,人们很需要这样的东西,我觉得沈老师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可贵的贡献。这样的艺术评论,这样的艺文研究水准,也许讲起来名气或者声势不如别的评论家,但是他的贡献绝对不会比别的评论家小,而且更值得我们学习。
沈鸿鑫(文艺评论家,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我几十年来的写作研究并没有什么计划,可以说是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里面很多带着盲目性,今天的专家们帮我梳理、分析,对我自己学术研究和写作道路,有了更清晰的分析和方向。这次研讨会的立意很高,并不是就事论事探讨我个人的成果,而是以点带面关照整个研究海派文化历史、现状和发展,探讨趋势的深度和广度。领导和专家对我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和较高评价,其实我愧不敢当,我把这些都看作是对我的鞭策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尽一些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