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巨蟒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野生动物官员已经和至少数万条缅甸巨蟒对峙多年。来自东南亚的缅甸巨蟒,看来已经在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及怫州其他地方永久定居,并且对当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物种入侵连累鳄鱼也遭殃


  成年缅甸巨蟒的长度超过3.6米,而体长超过6米、重量超过110千克的也不是闻所未闻。这种蟒蛇繁殖迅速,如今它们不仅已经遍布大沼泽地国家公园,而且在佛州分布面积超过2590平方千米。该公园里原生的狐狸和兔子看来已经消失,浣熊、鹿、负鼠和山猫也都快要销声匿迹,一些鳄鱼和涉水鸟也沦为缅甸巨蟒的盘中餐。从陆地迁徙到基拉戈的巨蟒,令当地的林鼠陷于灭绝危机。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意识到缅甸巨蟒对佛罗里达州的环境改变将远远超出人们想象。作为宠物被引进美国的缅甸巨蟒被放野,其实只是问题之一。美国充满入侵物种,它们已经对当地野生动物和植物造成重创。入侵物种名单很长,其中造成侵害最多的包括:大啖海龟蛋的阿根廷泰加蜥蜴;以当地鱼种为食、有毒的亚洲狮子鱼;喜欢吃青蛙和鳄鱼蛋的非洲尼罗巨蜥;侵害水道、伤害水生植物的俄罗斯斑马贝;威胁北美五大湖区环境平衡的亚洲鲤鱼。

成灾原因养宠物又怕麻烦


  佛罗里达州之所以引起大量关注,是因为该州大量的沼泽地和热带气候为许多入侵物种提供了绝佳庇护地。与其他入侵物种(北美大陆本身没有的物种)一样,缅甸巨蟒也是通过宠物贸易来到美国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进口或走私进入美国的蟒蛇(包括蟒、水蟒和巨蟒)超过200万条,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是宠物蟒非法交易的中心地。

  缅甸巨蟒的一大问题是,人们通常在它们身长只有大约30厘米时买下它们,但它们很快就会长到2.5米、3.7米,以至5米、6米。由于难以对付这些庞然大物,人们干脆把它们丢到野外,甚至哪里方便就丢哪儿。佛罗里达州南部的缅甸巨蟒就这样最终爬进了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它们在那里多次繁殖,最新的估计是它们的数量已达13万条以上。一些专家指出,当地野生动物不可能很快意识到缅甸巨蟒对它们来说是一大威胁,毕竟之前1800万年来佛州当地从未有过大得足以吞噬浣熊的蛇。
  虽然缅甸巨蟒直接威胁的是当地的鸟类和其他动物,但巨蟒攻击人的事件也有发生。2009年,佛州北部一名两岁女孩被她妈妈的男友所养的一条缅甸巨蟒缠杀。这条身长2.5米的巨蟒后来被发现严重营养不良,并且因看管不严而逃出,结果害死了小女孩。小女孩的母亲及其男友最终被判入狱12年。

更大担忧两种巨蟒联姻了


  佛羅里达有关方面试图让缅甸巨蟒的数量得到控制。为此他们采取了多种举措,但收效不大。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承认,一旦入侵的蟒蛇在美国野外安营扎寨,就难以清除它们。一些专家说,大量杀死入侵缅甸巨蟒的最佳办法或许是在佛州南部出现长时间寒潮。然而,要是这样的话,佛州的柑橘产量也将剧减。
  2018年8月,科学家宣布了更令人担忧的一项研究结果。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大沼泽地国家公园的科学家检测了2001~2012年在佛州抓捕的大约400条缅甸巨蟒的尾巴组织,发现其中13条巨蟒携带印度岩蟒的线粒体DNA(通过母系遗传)特征。这两种蛇很可能在缅甸巨蟒称为佛州入侵物种之前很久就杂交过,杂交有可能发生于它们的自然栖息地或被抓捕状态下。这两个蛇种各有让自己提高存活率、增加栖息地和栖息环境数量的基因特点。例如,印度岩蟒比缅甸巨蟒小些,动作更迅速。缅甸巨蟒喜欢栖息在丛林和沼泽地带,印度岩蟒则喜欢干燥的高地。两者杂交,就能让缅甸巨蟒既适应沼泽也适应高地,而缅甸巨蟒本身就善于隐藏,这样一来抓捕缅甸巨蟒的难度更大。
  美国其他地区是否也面临缅甸巨蟒入侵呢?一些科学家预测,缅甸巨蟒将占领美国至少1/3的面积,甚至可能在2100年到达纽约市。虽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耸人听闻,但美国政府已经禁止进口和在国内运输多种蟒蛇:缅甸巨蟒、黄水蟒、北非蟒、南非蟒、网纹蟒和绿水蟒等。这一禁令实际上也是在提醒美国人:蟒蛇成灾,其实是一些美国人自找的。

抓捕缅甸巨蟒


  虽然清除入侵巨蟒不可能,但磨炼抓捕巨蟒的技术仍然会行之有效。
  在美国佛州西南部,缅甸巨蟒有时候会聚集在哥法地鼠龟挖的洞里。2015年,科学家伊安在寻找巨蟒时接到他在一条巨蟒(绰号柯克)身上安装的无线电跟踪仪发来的信号。他和团队迅速找到了柯克所在的乌龟洞。这个洞里不仅有柯克,还有另一条被跟踪的雄蟒,以及其他3条雄蟒和一条身长超过4米的雌蟒。被困在洞底的乌龟得到拯救。伊安团队会在巡逻中抓捕遇到的每一条巨蟒。这样的团队有多个,每年在佛罗里达野外和公路上都会有几百条巨蟒被抓捕。

抓捕巨蟒真的不容易

  缅甸巨蟒很会隐藏自己。就算你站在它身上,它也不会暴露自己。一条4.6米长、68千克重的巨蟒,可完全隐身子一小块草皮下。因此,要想准确估计佛州巨蟒数量难度颇大。2002~2017年,光是从大沼泽地国家公园抓捕的缅甸巨蟒就超过2000条。抓捕数量相对于巨蟒总量来说微不足道。只需一些雌蟒,就能产卵填补一年中被抓捕的蟒蛇数量。但即便如此,还是得尽量抓捕。
  科学家和志愿者用来发现巨蟒的方法很简单。在闷热潮湿的夏夜,人们驱车上路,希望发现横穿道路的巨蟒。巨蟒在冬季不太活跃,但有时候它们会在水道两旁和防洪堤上晒太阳。为了真正控制巨蟒,就必须让它们容易被发现。科学家招来探查犬,还利用蛇皮和蛇粪中的基因材料——DNA来探查巨蟒是否已扩散到一个区域。就算看不见巨蟒,DNA碎片也可能发出早期预警。

  在繁殖期,追逐雌蟒的雄蟒之多堪称兵团。近年来,科学家开始把无线电发射器装到一些雄蟒身上,以跟踪巨蟒幽会。在巨蟒繁殖期——12月到次年4月,科学家乘坐小型飞机采集雄蟒的无线电定位,然后徒步前往雄蟒所在位置看它是否己找到伴侣。这一趟地面旅途很不容易,因为要在沼泽中行走,锯齿草很可能让你的腿难受。不过,如果蟒蛇所在位置很远,不可能徒步前往,科学家就会招来直升机。这种方法比在道路上找巨蟒成本高得多,但这种方法在冬季巨蟒不会爬上路面时也有用。
  通过雄蟒追踪其他巨蟒这种方法效率较高,例如通过一条雄蟒抓捕了另外13条巨蟒,通过另一条雄蟒抓捕了3条处于繁殖季的雌蟒。找到巨蟒是一回事,抓捕巨蟒则是另一回事。一旦发现,必须快速从巨蟒后颈处牢牢抓住它,否则巨蟒就会逃走。若巨蟒在水中则必须把它抓出水面。有时候,抓一条巨蟒需要3人合力,而就算这样依然费力。抓到的巨蟒通常被送入实验室实施安乐死。

从信息素入手另辟蹊径


  在加拿大中南部的马尼托巴湖,束带蛇每年春季都要聚集寻找配偶并形成交配球,其中每个球中有数十条雄蛇环绕一条雌蛇。科学家发现,是信息素促使蛇组成球的。科学家从雌蛇蜕的皮上提取信息素,希望以此为诱饵来抓捕蛇(包括巨蟒)。提取信息素的工作难度不小,因为要从大量不同的化合物中找到哪些化合物能吸引雄蛇。为提取信息素,要把蛇皮在己烷液体中浸泡一夜,这样就让信息素析出,而依然完好的蛇皮被取出来。蒸发己烷,一种黄色涂层就保留在烧瓶里,这就是信息素。它闻起来有花香味。
  在佛罗里达一个研究设施,科学家让雌蟒通过Y形迷宫,并拍摄雄蟒对雌蟒的追逐。雄蟒有时候会在迷宫中停留几小时,显得很犹豫。(束带蛇则不同,它们一嗅到性信息素就追过去。)通过仔细研究录像,科学家发现一条雄蟒在感知到雌蟒后变得更小心。雄蟒把头从地上扬起,有时候雄蟒会退一段距离再倒回来。雄蟒还会左右轻轻晃动脑袋,看来它是在尝试确定自己对准的确实是雌蟒的轨迹。
  雌蟒在自己滑行经过的地面上分泌信息素。科学家希望,最终能够通过喷洒信息素把巨蟒诱惑进陷阱。过去使用的食物陷阱用处不大,因为巨蟒是守株待兔的捕食者。科学家还在尝试将雌激素晶体植入雄性束带蛇体内,从而让雄蛇释放化合物让自己闻起来像雌蛇。结果,真的有雄蛇像追逐雌蛇一样追逐被植入晶体的雄蛇。对树蛇进行的这种实验也大获成功。不过,对缅甸巨蟒进行的实验仍在进行中。科学家承认,要想清除佛罗里达的缅甸巨蟒几乎不可能,但通过不断磨炼探测、抓捕巨蟒的各种新技术手段,依然能对经历了“浩劫”的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保护。

凶狠巨蟒被当宠物养


  按照身长或体重来衡量,缅甸巨蟒在全球五大蛇中排第四位。缅甸巨蟒体色黑暗,有许多褐色斑。有人认为这样的肤色很有魅力,所以有些人喜欢养这种巨蟒,皮革业则青睐巨蟒皮。有时候人们会混淆缅甸巨蟒和非洲岩蟒。事实上,虽然这两种蟒蛇的肤色相近,但它们的皮肤图案明显不同。

体重和身长可能不成比例


  总的来说,身长超过5米的缅甸巨蟒不多。野生缅甸巨蟒平均身长3.7米,已知最长的为7米。对于雌蟒来说,身长3.47米可能体重29千克,身长4米体重36千克,身长4.5米体重40千克,身长5米体重75千克。对于雄蟒来说,身长2.8米可能体重12千克,身長2.97米体重14.5千克,身长3米体重7千克,身长3.05米体重18.5千克。也就是说,身长和体重不一定成正比,雌蟒体重可能大于雄蟒。
  缅甸巨蟒在整个南亚和东南亚都有分布,其中包括印度东部、尼泊尔东南部、不丹西部、孟加拉国东南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大陆北部、中国(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香港、台湾)、印尼(爪哇、南苏拉威西、巴厘岛、松巴哇岛)。

一条巨蟒竟然怀有73枚卵


  到201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中85条缅甸巨蟒的消化道里已发现多达25种鸟的残骸。要想抓捕缅甸巨蟒,了解它们喜欢的栖息地类型很重要。现已知道缅甸巨蟒喜欢阔叶林和洪水少的地方。阔叶林包括柏树林、上层林冠和针叶林。虽然缅甸巨蟒在水生沼泽环境中容易捕食,但它们看来更偏好容易让它们避开被捕食的环境。在大沼泽地国家公园,缅甸巨蟒的可能天敌是短吻鳄、美洲鳄、黑熊和美洲豹。幼蟒也可能被鹰、浣熊和山猫捕食。不过,缅甸巨蟒被其他动物捕食情况仍不清楚。在佛罗里达,巨蟒喜欢比较高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能找到更好的筑巢地。缅甸巨蟒也喜欢边缘地带,因为在那里它们能更好地做到体温调节、筑巢和捕猎。2019年4月,科学家在佛罗里达的大柏树国家保护区捕捉并杀死一条身长超过5.2米、体重64千克、携带73枚正在发育中蛇卵的雌性缅甸巨蟒。

幼蟒一出壳就能自己捕猎


  缅甸巨蟒主要在夜间活动。幼蟒在地面和树上待的时间一样多,但随着体形增大,巨蟒在地面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缅甸巨蟒也是游泳高手,能在水下待半小时。绝大多数时间里,缅甸巨蟒都隐身灌木丛中。在印度的分布区,印度巨蟒(被认为是缅甸巨蟒的亚种)冬季会在洞里休眠数月,让身体器官为即将到来的繁殖季节做好准备。但对于缅甸巨蟒是否会休眠,目前仍有争议。

  缅甸巨蟒在早春繁殖,雌蟒在3、4月间产卵12~36枚,但也可能更多。它们会看护和孵卵,直到卵孵化。一旦幼蟒用卵齿咬破卵壳钻出来,雌蟒就不再照管幼蟒。幼蟒会在卵壳中一直待到准备好第一次蜕皮才钻出来,蜕皮后它们就能自行捕猎。所有蛇都是食肉动物,缅甸巨蟒也不例外,它们的主要捕食对象是大小适合它们的鸟和哺乳动物。缅甸巨蟒用向后勾的尖利牙齿咬住猎物,然后用身体卷住猎物,与此同时收缩肌肉杀死猎物。受猫、老鼠和其他一些动物的吸引,缅甸巨蟒经常出现在人类居住地附近。然而,缅甸巨蟒与人的亲近度和鸟儿及狗不相上下,所以有人把缅甸巨蟒当宠物养。与小得多的球蟒一样,缅甸巨蟒被认为一般而言性格怯懦而又很好相处,所以真的有主人与缅甸巨蟒宠物相处很好的事例。家养的缅甸巨蟒,通常被喂食宠物市场有售的鼠、兔、禽。特别大的家养缅甸巨蟒还要吃羊。

宠物巨蟒可能因肥胖致病


  家养的缅甸巨蟒长得很快,如果喂养得当,一年内它们的身长就超过2.1米。它们4岁时成年,一生中都会生长,但长得越来越慢。家养缅甸巨蟒的寿命可超过20年。虽然缅甸巨蟒看似很温顺,它们的杀伤力却很大,胃口也很大,所以通常要用特制的笼子来装它们。缅甸巨蟒是机会主义食客,即什么时候喂它们食物它们都会吃,因此家养缅甸巨蟒常会患上肥胖相关疾病。

  像狗一樣,缅甸巨蟒经常也被捕捉来培育某些颜色、图案和大小的品种。白化的缅甸巨蟒最受欢迎。它们体色为白,但有奶黄色和亮橘色图案。同样,“迷宫”缅甸巨蟒也受欢迎,它们身上有绿色和大理石色迷宫图案。繁育者最近又把目光瞄准了一种海岛缅甸巨蟒变种,这种“侏儒”巨蟒的体色、图案与大陆品种略有区别,而且身长一般不超过2.1米。最受青睐的“侏儒”巨蟒为白蟒,它们浑身亮白色,没有图案,眼睛为蓝色。这种巨蟒是最近才繁育成功的。骆驼毛色的缅甸巨蟒身上有这种颜色的图案,巨蟒眼睛为牛奶巧克力色。
  (责任编辑程辉)
其他文献
2007年9月27日升空的“黎明号”,是第一艘一趟造访两颗星——灶神星和谷神星的航天器。2011年5月3日,“黎明号”在距离灶神星120万千米处对准灶神星拍摄了第一幅图像。在环绕灶神星13个月后,“黎明号”采用离子发动机转向,朝着谷神星飞去。2015年3月6日,“黎明号”在距离谷神星6.1万千米处被谷神星的引力捕捉。  不过,“黎明号”在就快要到达谷神星时遭遇宇宙射线袭击,不得不放弃直接靠近谷神星
据《柬埔寨观察》报道,柬埔寨国家交通安全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柬埔寨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15%,从而成为亚洲交通事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下属机构的相关人士称,今年1至7月接到交通事故报告3870起。其中受伤6839人,死亡956人。  交通事故共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76%,去年同期交通事故死亡833人。  以上述统计计算,2008年柬埔寨每天
日本的一项有关蔬菜意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最喜欢吃的蔬菜首选为西红柿,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喜欢吃西红柿的比例都在40%以上。  调查表明,男性喜欢“西红柿”的比例为44.2%,其次受欢迎的还有“马铃薯”(27.4%)和“卷心菜”(26.2%)。女性喜欢“西红柿”的比例为“43.2%”,其次为“茄子”(27.4%)和 “马铃薯”(26.0%)。孩子喜欢“西红柿”的比例为42.9%,其次为“黄瓜”(
它1997年离开地球前往土星。经过漫长飞行和探测之旅后,今年——  20年前,重达6吨的“卡西尼号”飞船(以下简称卡西尼号)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一座发射场升空,踏上穿越几乎整个太阳系的前往土星之旅。  7年后的2004年夏季,卡西尼号终于进入土星轨道。当时:美国总统候选人布什和克里正在鏖战;iPhone尚未问世;现在的超级巨星阿黛尔,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英国女孩。从那以后的12年里,卡西尼号对土星
从猿到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后来,一系列化石发现证实了达尔文的这一理论。  距今大约4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从猿到人的过渡物种——南方古猿(发现于非洲最南部,已灭绝),它们开始学会用双足行走。距今210万年前,第一个名字中带“人”字的动物——能人首次出现在非洲大陆上。成年能人的平均身高仅为1米。相比祖先南方古猿,能人的脑容量更大一些,牙齿则变得更小。
1837年,英国人库克(1806-1879)和惠斯登(1802-1875)发明了实用的电报机。他们不再使用冒泡的酸水,而是利用电流令磁针偏转,然后根据磁针偏转的方位,判断远方发送的信息。  这种电报机只需5条电线发送由拉丁字母组成的信函。这种机器有5根并列排成一行的磁针,磁针偏移的方位,受来自远方的电流控制,磁针上下两边各有一幅网格状的字母表;发报员按照文稿字母顺序按键,电流便使收报机上的磁针有规
鸢尾花也许是梵高在精神病院所选取的第一个创作主题,创作于第一次病情发作之前,因此画面看上去并没有他后来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明显的躁动与不安,此时他是满怀着敬意和喜悦在创作。  尽管画面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布局合理,井井有条,彼此呼应。中间是冷绿色, 上部与下部是鸢尾花的蓝色, 左上角与左下角是红色的土地,远处则是温暖的绿色并夹杂着黄、橙、白几种颜色。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点位,而且个个色泽鲜艳。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之一的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离伦敦西南大约120千米一个叫作埃姆斯伯里的地方,是英国最著名的史前建筑遗迹。那里几十块巨石围成一个巨石阵,每块巨石高达四五米,重达50 吨左右,它们在一马平川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已经傲然矗立了几千年。  巨石阵建造的原因和方法在考古界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古人建立巨石阵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要建在那个特定的山丘处?  最近,
威廉·勃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虽不熟稔,但也算不上陌生。略带几分浪漫情怀的少男少女们,至少会在心中默念“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死昏沉”几句这样美丽的诗。    自然的恩惠 少年的幻梦    1865年叶芝出生在都柏林市桑迪蒙特大道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画师家庭。他自小喜爱诗画艺术,并对乡
特蕾莎的前男友安东尼很快就成为被怀疑对象。但他坚决否认自己与特蕾莎之死有关。案发一周多后,美国各地报纸都开始报道说,特蕾莎的眼球被取出、拍照,目的是从她的视网膜上提取凶手肖像。例如,1914年2月25日的《华盛顿时报》报道:“(对遇害人眼球)拍照提取凶手图像,是在当地一名眼科医生提议下进行的。这名医生对警方说,她(指特蕾莎)失去意识之前看到的最后一个物体,会显示在她的视网膜上。起诉安东尼的人已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