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戒》的海报最终确定时,李安在“色”与“戒”之间加上了一条分隔线,代替了原来的“,”。他觉得,张爱玲的原意,应该是这样的:“她只是把它区分;它原来应该是个句点,当时,出版商因为以前用过这种用法,所以为了要区隔,就给它打了一个逗点。我觉得,应该按照她的意愿做一个区隔。”
这个符号加上去后,李安却看出了另外一种意思,他觉得这两个字,就是一本书,上一页可能是“色”,下一页就是“戒”;或者上一页是“戒”,下一页就是“色”。“我觉得对我来说,‘色’好像是感性,‘戒’好像是理性,有一个辩证的味道在里面。”李安说。
“色,是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情感,一切着色相;戒,是怎样能够适可而止,怎样能做好,不过分,不走到毁灭的地步。”——李安
从《断背山》到《色·戒》
“一个普通的女孩,却被赋予了一项不平凡的任务——去刺杀一个敌人——她必须捕获他的心,同时毁灭自己。”这是《色·戒》在首款预告片里的用语。
《色·戒》完成于1950年,1983年收入《惘然记》结集出版,这是张爱玲最后一个短篇集。故事原型被认为是当年轰动一时的郑苹如刺丁案。30年心血凝成的故事,起初并不显眼,过了几年,才慢慢有导演看中。
第一个看中的是杨德昌。杨德昌从故事里看出的是忠诚和背叛,他把小说给他的感觉形容为“似包涵在温柔中兴奋状态那样的张力”。他给电影想好的名字是《暗杀》,想过让蔡琴出演,后来又想用林青霞,还希望张国荣能出演汪精卫。让杨德昌棘手的是易先生,他觉得小说里给这个人提供的线索太弱。结果剧本进展不顺利,他先拍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再过几年,回头又想起这个故事时,他和蔡琴已黯然分手,张爱玲也已病逝美国。
接下来是女导演胡安。胡安从小说里看出来的是“冷艳”和“苍凉”。在她的设想里,易先生是姜文,王佳芝是章子怡,后来确定的是舒淇。剧本写好后,却传来小说改编权已经被别人买下的消息。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李安出现。李安喜欢这个故事,他把这个故事和他刚看到《断背山》时的感觉相提并论:最初读时不觉得什么,过了几天,故事却依然在脑海里回旋,怎样也放不下。他甚至觉得:“张奶奶在叫我。”
他会把自己想象成角色
在李安的弟弟、台湾雷公电影发行公司的负责人李岗看来,《断背山》与《色·戒》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电影。而在李安的研究者、台湾的李达翰看来,从《断背山》到《色·戒》,有一脉相承的东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杰克与恩尼斯无法永远停留在那座山上,只能频频回顾;而王佳芝则总想要回到那座‘断背山’,却必须要面对真实的世界。”
“他每次拍不同的角色,都会觉得他是谁谁。一个角色就是他心里的一种化身。”李岗说,“这次是好几个角色在里面。”
李安自己承认,王佳芝这个角色身上,投射了他自己的影子。李岗说,李安非常喜欢张爱玲为王佳芝设定的背景:学校话剧团的当家花旦。“李安也是念艺专的。”李岗说,那时候的情形,很像王佳芝那个时代。
李岗眼中的李安,是一个在理性与感性中辗转的人:“他内心其实是个浪漫的人,但这种浪漫受到了压抑,三纲五常,中国人是被压抑了。”
家庭对李安的影响
李安的父亲是校长,自律甚严,以传统士大夫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是个自律甚严、很严肃的人。”李岗说,“父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每天写几小时毛笔字,每天写日记。他养生做得非常好,不该吃的东西不吃。我们觉得他最后十几年阳寿都是他自己攒下来的。”
父亲的自律一度让李安兄弟觉得父亲很无趣。一家人出去玩,正玩得兴起,父亲忽然说,要走了,5点钟必须到家。他们都觉得,被父亲爱到,是件很累的事。
在台湾,每年过年,父亲都会写许多字条在墙上,都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半是自律的东西,有一半是感恩惜福的东西。”李岗说。那时,兄弟俩都觉得,那些字条就像道士的符咒一样。“人的心里都有很多妖,那些就像符一样,贴在我们心里,但有时候还是镇不住”。
李安兄弟俩,其实先天都是有顽童心性的人。但家里还是中原文化、士大夫的理念:“小孩也一样,我爸爸从小对我们讲,满帆的船才会倒,小孩子太骄傲了,就像皮球一样给他泄点气;你没气就帮你打点气。”
家里有父亲的压力,家外是联考的压力。父亲是校长,联考是两个儿子生活的中心和全部:“大家觉得考不上就完了。”李岗说。没有别的娱乐,只有看电影、看小说和打球。但其实看小说也是被禁止的,因为父亲会觉得孩子不用功,看闲书。恋爱更是没可能,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回忆,那时,他跟班上女同学都很好,女同学有心事都喜欢跟他讲,但他始终不敢谈恋爱。李安曾说,《喜宴》是一部他自己的电影,他的成长、教养,都在里面。但正是在《喜宴》里,李安自己也忍不住出场,说了一句台词:“那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性压抑。”后来,李安说,“这句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不吐不快”。一直到1977年李安到美国伊-利诺大学学习戏剧时才明白:“性是家庭的根源,家庭营造了合法的性关系。但在中国家庭里,性是一个禁忌,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讨论。”李安认为,1994年的《饮食男女》有趣地反映了中国人的状态:“吃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面下的东西,台面下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讨论。”2000年,李安把这种关系引入了《卧虎藏龙》:“男师父和女弟子,这种关系是有趣的。李慕白一心要收玉娇龙为徒,他收的是什么徒?但只有收徒,才是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说的。”
李岗将李安的电影总结为8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说,李安曾对他说过,他之所以能在美国立足,靠的就是他骨子里的中国特色。李安拍《色·戒》,某种程度上,是想给世界看另外一个中国:“他不做,那个时代就过去了,那段记忆就过去了——中国人曾经有过这样的高度。”
那个时代,是李岗父母曾经生活过的时代;那段记忆,也是李岗父母曾经有、也传承给他的关于中国的记忆:“我觉得华人文人,一代比一代差。康有为、孙中山的一代,刚刚接受西方的东西,多大的转折。再到‘五四’,文人中文底子很好,西方文化也很精通,胡适、徐志摩、钱钟书,理性感性兼具。那时的中国文人多精彩。”
那个世界如今已彻底消失。李岗说,父亲那一代,诗词歌赋都行,但到他和李安这代都已经不会写了,李安到拍《卧虎藏龙》时才知道中文不够用。李安曾想过重拍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却发现已经没人可以写出那么典雅的中文。
“他有一个关于文化中国的梦想。”李岗说。李安说过:“我一定要争气……因为要为群体争面子。”但其实,作为个人的李安,并没有那么强悍,他本来就是个爱哭的人。看电影的时候、朋友走的时候……他是个很真的人,也是个负责任的人。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这个符号加上去后,李安却看出了另外一种意思,他觉得这两个字,就是一本书,上一页可能是“色”,下一页就是“戒”;或者上一页是“戒”,下一页就是“色”。“我觉得对我来说,‘色’好像是感性,‘戒’好像是理性,有一个辩证的味道在里面。”李安说。
“色,是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情感,一切着色相;戒,是怎样能够适可而止,怎样能做好,不过分,不走到毁灭的地步。”——李安
从《断背山》到《色·戒》
“一个普通的女孩,却被赋予了一项不平凡的任务——去刺杀一个敌人——她必须捕获他的心,同时毁灭自己。”这是《色·戒》在首款预告片里的用语。
《色·戒》完成于1950年,1983年收入《惘然记》结集出版,这是张爱玲最后一个短篇集。故事原型被认为是当年轰动一时的郑苹如刺丁案。30年心血凝成的故事,起初并不显眼,过了几年,才慢慢有导演看中。
第一个看中的是杨德昌。杨德昌从故事里看出的是忠诚和背叛,他把小说给他的感觉形容为“似包涵在温柔中兴奋状态那样的张力”。他给电影想好的名字是《暗杀》,想过让蔡琴出演,后来又想用林青霞,还希望张国荣能出演汪精卫。让杨德昌棘手的是易先生,他觉得小说里给这个人提供的线索太弱。结果剧本进展不顺利,他先拍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再过几年,回头又想起这个故事时,他和蔡琴已黯然分手,张爱玲也已病逝美国。
接下来是女导演胡安。胡安从小说里看出来的是“冷艳”和“苍凉”。在她的设想里,易先生是姜文,王佳芝是章子怡,后来确定的是舒淇。剧本写好后,却传来小说改编权已经被别人买下的消息。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李安出现。李安喜欢这个故事,他把这个故事和他刚看到《断背山》时的感觉相提并论:最初读时不觉得什么,过了几天,故事却依然在脑海里回旋,怎样也放不下。他甚至觉得:“张奶奶在叫我。”
他会把自己想象成角色
在李安的弟弟、台湾雷公电影发行公司的负责人李岗看来,《断背山》与《色·戒》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电影。而在李安的研究者、台湾的李达翰看来,从《断背山》到《色·戒》,有一脉相承的东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杰克与恩尼斯无法永远停留在那座山上,只能频频回顾;而王佳芝则总想要回到那座‘断背山’,却必须要面对真实的世界。”
“他每次拍不同的角色,都会觉得他是谁谁。一个角色就是他心里的一种化身。”李岗说,“这次是好几个角色在里面。”
李安自己承认,王佳芝这个角色身上,投射了他自己的影子。李岗说,李安非常喜欢张爱玲为王佳芝设定的背景:学校话剧团的当家花旦。“李安也是念艺专的。”李岗说,那时候的情形,很像王佳芝那个时代。
李岗眼中的李安,是一个在理性与感性中辗转的人:“他内心其实是个浪漫的人,但这种浪漫受到了压抑,三纲五常,中国人是被压抑了。”
家庭对李安的影响
李安的父亲是校长,自律甚严,以传统士大夫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是个自律甚严、很严肃的人。”李岗说,“父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每天写几小时毛笔字,每天写日记。他养生做得非常好,不该吃的东西不吃。我们觉得他最后十几年阳寿都是他自己攒下来的。”
父亲的自律一度让李安兄弟觉得父亲很无趣。一家人出去玩,正玩得兴起,父亲忽然说,要走了,5点钟必须到家。他们都觉得,被父亲爱到,是件很累的事。
在台湾,每年过年,父亲都会写许多字条在墙上,都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半是自律的东西,有一半是感恩惜福的东西。”李岗说。那时,兄弟俩都觉得,那些字条就像道士的符咒一样。“人的心里都有很多妖,那些就像符一样,贴在我们心里,但有时候还是镇不住”。
李安兄弟俩,其实先天都是有顽童心性的人。但家里还是中原文化、士大夫的理念:“小孩也一样,我爸爸从小对我们讲,满帆的船才会倒,小孩子太骄傲了,就像皮球一样给他泄点气;你没气就帮你打点气。”
家里有父亲的压力,家外是联考的压力。父亲是校长,联考是两个儿子生活的中心和全部:“大家觉得考不上就完了。”李岗说。没有别的娱乐,只有看电影、看小说和打球。但其实看小说也是被禁止的,因为父亲会觉得孩子不用功,看闲书。恋爱更是没可能,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回忆,那时,他跟班上女同学都很好,女同学有心事都喜欢跟他讲,但他始终不敢谈恋爱。李安曾说,《喜宴》是一部他自己的电影,他的成长、教养,都在里面。但正是在《喜宴》里,李安自己也忍不住出场,说了一句台词:“那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性压抑。”后来,李安说,“这句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不吐不快”。一直到1977年李安到美国伊-利诺大学学习戏剧时才明白:“性是家庭的根源,家庭营造了合法的性关系。但在中国家庭里,性是一个禁忌,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讨论。”李安认为,1994年的《饮食男女》有趣地反映了中国人的状态:“吃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面下的东西,台面下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讨论。”2000年,李安把这种关系引入了《卧虎藏龙》:“男师父和女弟子,这种关系是有趣的。李慕白一心要收玉娇龙为徒,他收的是什么徒?但只有收徒,才是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说的。”
李岗将李安的电影总结为8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说,李安曾对他说过,他之所以能在美国立足,靠的就是他骨子里的中国特色。李安拍《色·戒》,某种程度上,是想给世界看另外一个中国:“他不做,那个时代就过去了,那段记忆就过去了——中国人曾经有过这样的高度。”
那个时代,是李岗父母曾经生活过的时代;那段记忆,也是李岗父母曾经有、也传承给他的关于中国的记忆:“我觉得华人文人,一代比一代差。康有为、孙中山的一代,刚刚接受西方的东西,多大的转折。再到‘五四’,文人中文底子很好,西方文化也很精通,胡适、徐志摩、钱钟书,理性感性兼具。那时的中国文人多精彩。”
那个世界如今已彻底消失。李岗说,父亲那一代,诗词歌赋都行,但到他和李安这代都已经不会写了,李安到拍《卧虎藏龙》时才知道中文不够用。李安曾想过重拍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却发现已经没人可以写出那么典雅的中文。
“他有一个关于文化中国的梦想。”李岗说。李安说过:“我一定要争气……因为要为群体争面子。”但其实,作为个人的李安,并没有那么强悍,他本来就是个爱哭的人。看电影的时候、朋友走的时候……他是个很真的人,也是个负责任的人。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