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证券公司老板们高兴地看着效益翻番的时候,证券公司的CIO们却如坐针毡:已经四五年没怎么投入的陈旧系统,是否能经得起如此严峻的交易峰值的考验?
现在的情况下,谁都不能让系统停下来,只要一停,交易就全部不能进行。系统只能作调整,或者凭经验进行判断,调整系统的峰值承受能力,保持必要的冗余,才能尽量保证系统不出问题。
从2006年到2007年,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热门的谈资,恐怕就是飞涨的股票和牛气冲天的股市了。随着2006年中国股市的一路飘红,沉寂了许久的中国股民们一夜之间活跃起来,证券行业也在一夜之间进入火红的年代。从2006年开始,在证券公司收入水涨船高的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民族证券的CIO马光悌,陷入了忙碌和紧张焦虑之中。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作为金融行业的一分子,证券公司的CIO们可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制造业的很多同行,他们没那么缺钱,比起银行业的同行,他们又显得有些囊中羞涩。
记者:作为证券公司的CIO,您的工作与其他行业的CIO有什么不同?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又有什么特点?
马光悌:在我看来,CIO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科技企业的CIO,需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而另一类是其他行业的CIO,虽然对新技术的要求不那么迫切,但还是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去不断改进信息化系统。
证券行业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信息系统,一个用于交易所,一个用于证券公司。就像菜市场里的管理员和小贩一样,由于管理员和小贩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以管理员和小贩对信息化系统的要求也不一样。
交易所的信息化系统主要任务是“撮合”,把来自各个证券公司的订单进行排序、对接,从而完成交易;而在证券公司,核心的功能是“处理”,要把来自客户的不同订单进行检查和处理,比如检查交易是否合法、账户是否还有余额等等,然后把订单汇总发到交易所。
作为金融行业的CIO,我们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其他行业的CIO,证券行业的CIO还不算缺钱,但是比起银行的CIO,我们还是比不上。前几年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投入,随着这两年市场的红火和需求的加大,证券行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投入高峰。
老系统 新需求
从去年开始,证券行业的潜在客户一夜之间仿佛都被激活,证券公司信息化系统开始经历系统峰值不断被刷新的考验,忙碌的业务不给系统做大型变更的时间,CIO们全都头痛不已。
记者:这两年证券行业特别火爆,这对公司的信息化提出了什么考验?
马光悌:这个问题让我们很头疼。因为核心的交易系统是证券公司的命脉,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在抛出的时候,证券交易一刻也不能延迟。当用户在网上提交了订单却没有及时反应,或者出现死机的状况,我们是要被骂的。所以系统一刻也不能出问题。当老板们高兴地看着效益翻番的时候,CIO们却如坐针毡:大多数系统已经四五年没怎么投入了,老系统是否能经得起如此严峻的交易峰值的考验,都让我们时刻担心。
记者:难道不能进行系统升级或者建立新的系统吗?
马光悌:现在的情况下,谁都不能让系统停下来,只要一停,交易就全部不能进行,系统只能作调整,或者凭经验进行判断,调整系统的峰值承受能力,保持必要的冗余,这样才能尽量保证系统不出问题。要用过去的系统满足现在的需求是很大的考验。过去证券公司有80万用户,可能只有20万是活动的,但是现在如果证券公司有80万用户,可能这80万个用户都是活动的。再加上新的规定:各地分公司的订单都要汇总到总公司进行处理,对总公司系统的压力就更大。以民族证券为例,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份里,有时一天的交易笔数能达到330笔每秒,交易量每天超过千亿。系统必须要能顶住这样大的压力。
从周一忙到周日
系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CIO也变得格外忙碌,信息部门的员工除了周一到周五每天开市的时间时刻都要处在紧张当中,周六、周日还要抓紧时间做系统维护。
记者:现在市场这么红火,CIO是不是也会变得很忙?
马光悌:是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和下午开盘的两个小时,都紧张得像打仗一样,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系统一定不能出问题。可是在下午休市后,我们又要开始一些清算、维护的工作,如果碰上一些新的条例要求进行系统改造,那样就要加班到三更半夜。等到周六、周日,经常夜里也不能休息,因为平时开市的时候不能做系统维护和调试,到周六、周日的时候,我们往往都要赶去交易所做系统的调整工作,周一开市之前再匆匆赶回来。
記者:那您在这种忙碌的状态当中如何进行调整?
马光悌:信息部的工作人员会进行倒班的轮换制度,毕竟不能连轴转。但有些时候很多事情是没办法的,我一定要亲自去。比如要去各地分公司看系统运行的情况。我曾经一周内飞了7个不同的地方,连我的老板都觉得很吃惊,但是实际上,即使如此,还是有好几个分公司没有跑到。我们同行在一起开会的时候也感叹,现在开行业会基本上都聚不齐人,因为大家都太忙,在公司里开会也是一样。这个行业里,每个信息部门的人现在都忙得不可开交。
忙中更要有序
忙中容易出错,在这种大家都忙成一团的环境当中,更加需要防范企业内外部风险。马光悌说,内审对于现在忙成一团的证券公司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记者:在这样大的压力和这样忙碌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不出错?
马光悌:我曾经说过,越是在这样忙乱的时候,我们越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梳理流程,避免犯低级错误。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客户账户里的180万元没有了,就直接投诉客户经理,大家都不知道这笔钱哪里去了,甚至考虑到了起诉的问题。但是当时我考虑的则是另一个方向,我考虑到现在这笔钱是否还在那个账户上,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显示。最后我们从账户上卖出了一股,卖出之后就发现,那笔钱在账户上显示出来了,钱还在账户里,没有动。原来是在办理账户的时候在存入的手续上有一些问题,导致数额在账面上没有显示出来。这是存入流程发生的一些问题导致的低级错误。内审,包括IT内审手段,能够在这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记者:现在民族证券在这些方面有什么举措吗?
马光悌:我们在逐步完善一些内部制度,建立内部流程的管理制度,并且增加一些监控手段。比如现在一个操作人员的旁边会多配备一个监控的人,负责检查他的操作流程是否合理,提醒他改正等等。这个监控的职位是新增的,就像工厂里的检验科和生产工人一样,是平级的,但是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下,谁都不能让系统停下来,只要一停,交易就全部不能进行。系统只能作调整,或者凭经验进行判断,调整系统的峰值承受能力,保持必要的冗余,才能尽量保证系统不出问题。
从2006年到2007年,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热门的谈资,恐怕就是飞涨的股票和牛气冲天的股市了。随着2006年中国股市的一路飘红,沉寂了许久的中国股民们一夜之间活跃起来,证券行业也在一夜之间进入火红的年代。从2006年开始,在证券公司收入水涨船高的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民族证券的CIO马光悌,陷入了忙碌和紧张焦虑之中。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作为金融行业的一分子,证券公司的CIO们可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制造业的很多同行,他们没那么缺钱,比起银行业的同行,他们又显得有些囊中羞涩。
记者:作为证券公司的CIO,您的工作与其他行业的CIO有什么不同?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又有什么特点?
马光悌:在我看来,CIO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科技企业的CIO,需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而另一类是其他行业的CIO,虽然对新技术的要求不那么迫切,但还是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去不断改进信息化系统。
证券行业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信息系统,一个用于交易所,一个用于证券公司。就像菜市场里的管理员和小贩一样,由于管理员和小贩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以管理员和小贩对信息化系统的要求也不一样。
交易所的信息化系统主要任务是“撮合”,把来自各个证券公司的订单进行排序、对接,从而完成交易;而在证券公司,核心的功能是“处理”,要把来自客户的不同订单进行检查和处理,比如检查交易是否合法、账户是否还有余额等等,然后把订单汇总发到交易所。
作为金融行业的CIO,我们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其他行业的CIO,证券行业的CIO还不算缺钱,但是比起银行的CIO,我们还是比不上。前几年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投入,随着这两年市场的红火和需求的加大,证券行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投入高峰。
老系统 新需求
从去年开始,证券行业的潜在客户一夜之间仿佛都被激活,证券公司信息化系统开始经历系统峰值不断被刷新的考验,忙碌的业务不给系统做大型变更的时间,CIO们全都头痛不已。
记者:这两年证券行业特别火爆,这对公司的信息化提出了什么考验?
马光悌:这个问题让我们很头疼。因为核心的交易系统是证券公司的命脉,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在抛出的时候,证券交易一刻也不能延迟。当用户在网上提交了订单却没有及时反应,或者出现死机的状况,我们是要被骂的。所以系统一刻也不能出问题。当老板们高兴地看着效益翻番的时候,CIO们却如坐针毡:大多数系统已经四五年没怎么投入了,老系统是否能经得起如此严峻的交易峰值的考验,都让我们时刻担心。
记者:难道不能进行系统升级或者建立新的系统吗?
马光悌:现在的情况下,谁都不能让系统停下来,只要一停,交易就全部不能进行,系统只能作调整,或者凭经验进行判断,调整系统的峰值承受能力,保持必要的冗余,这样才能尽量保证系统不出问题。要用过去的系统满足现在的需求是很大的考验。过去证券公司有80万用户,可能只有20万是活动的,但是现在如果证券公司有80万用户,可能这80万个用户都是活动的。再加上新的规定:各地分公司的订单都要汇总到总公司进行处理,对总公司系统的压力就更大。以民族证券为例,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份里,有时一天的交易笔数能达到330笔每秒,交易量每天超过千亿。系统必须要能顶住这样大的压力。
从周一忙到周日
系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CIO也变得格外忙碌,信息部门的员工除了周一到周五每天开市的时间时刻都要处在紧张当中,周六、周日还要抓紧时间做系统维护。
记者:现在市场这么红火,CIO是不是也会变得很忙?
马光悌:是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和下午开盘的两个小时,都紧张得像打仗一样,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系统一定不能出问题。可是在下午休市后,我们又要开始一些清算、维护的工作,如果碰上一些新的条例要求进行系统改造,那样就要加班到三更半夜。等到周六、周日,经常夜里也不能休息,因为平时开市的时候不能做系统维护和调试,到周六、周日的时候,我们往往都要赶去交易所做系统的调整工作,周一开市之前再匆匆赶回来。
記者:那您在这种忙碌的状态当中如何进行调整?
马光悌:信息部的工作人员会进行倒班的轮换制度,毕竟不能连轴转。但有些时候很多事情是没办法的,我一定要亲自去。比如要去各地分公司看系统运行的情况。我曾经一周内飞了7个不同的地方,连我的老板都觉得很吃惊,但是实际上,即使如此,还是有好几个分公司没有跑到。我们同行在一起开会的时候也感叹,现在开行业会基本上都聚不齐人,因为大家都太忙,在公司里开会也是一样。这个行业里,每个信息部门的人现在都忙得不可开交。
忙中更要有序
忙中容易出错,在这种大家都忙成一团的环境当中,更加需要防范企业内外部风险。马光悌说,内审对于现在忙成一团的证券公司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记者:在这样大的压力和这样忙碌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不出错?
马光悌:我曾经说过,越是在这样忙乱的时候,我们越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梳理流程,避免犯低级错误。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客户账户里的180万元没有了,就直接投诉客户经理,大家都不知道这笔钱哪里去了,甚至考虑到了起诉的问题。但是当时我考虑的则是另一个方向,我考虑到现在这笔钱是否还在那个账户上,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显示。最后我们从账户上卖出了一股,卖出之后就发现,那笔钱在账户上显示出来了,钱还在账户里,没有动。原来是在办理账户的时候在存入的手续上有一些问题,导致数额在账面上没有显示出来。这是存入流程发生的一些问题导致的低级错误。内审,包括IT内审手段,能够在这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记者:现在民族证券在这些方面有什么举措吗?
马光悌:我们在逐步完善一些内部制度,建立内部流程的管理制度,并且增加一些监控手段。比如现在一个操作人员的旁边会多配备一个监控的人,负责检查他的操作流程是否合理,提醒他改正等等。这个监控的职位是新增的,就像工厂里的检验科和生产工人一样,是平级的,但是能起到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