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游戏化,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更能让美术教学和游戏作用得到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的价值,促进幼儿“美美与共”,快乐成长。
一、充分感知,在游戏前看
(一)浸染: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充满亲近和尊敬,如果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讲解和实践,有限的活动空间和教学时间一定会制约幼儿良好美术素养的养成。幼儿在宽松、愉快、平等的条件下,能够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美术作品才会真正具有情感体现。“你的色彩搭配真漂亮”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等。总有积极的鼓励,不缺真诚的赞美,沉浸于向上向善,感染于积极互信,让幼儿相信自己能行,自己很独特,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美术游戏活动充满向往。
(二)助力:提供丰富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物质材料。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是实现课程游戏化的必要物质条件。
建构区:在园户外游戏活动场地中,设置了移动的储物架,大量收集硬纸板、雨伞、脸盆、坛子、蒲扇等废旧材料。
创作区:各种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毛笔、刷子、调色桶等工具,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材料尽情地涂鸦、作画、装饰。
展示区:一楼走廊,利用麻绳和扭扭棒拼成运动小人营造梦幻风;二楼走廊,利用树枝和自制毛线绳灯笼营造自然风;三楼走廊,利用尼龙绳和废旧相框自制盘扣营造中国风。
绳艺区:结合市级园本特色课题,编织中国结;提供尼龙绳编织网,幼儿玩攀高蹦跳;提供稻草编织草帘子,幼儿开展各种创意游戏等。
(三)创作: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操作与创作的共存状态。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丰富的游戏材料和操作工具,让幼儿可以痛快地玩、尽情地玩、享乐地玩。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是基于视觉刺激,幼儿容易缺失参与激情,容易忽略幼儿游戏时迸发的那些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于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有美丽的花园、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海底世界、有可爱的机器人……活动后,孩子更为这一大幅纸板画惊叹不已,孩子们还为自己的成果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长廊画”。
二、共生共享,在游戏中做
美術活动中渗透着游戏的宽松自主,通过游戏化的情境,让幼儿边玩边做,边做边学,避免了灌输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嫌疑,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做,不但艺趣共生,而且快乐共享。例如在“小鲤鱼的泡泡”活动时:1.音乐导入。小班剪纸活动“小鲤鱼的泡泡”,活动一开始就用音乐游戏的形式导入,教师吹出了很多泡泡,让幼儿追泡泡、抓泡泡,引导幼儿音乐声中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等。2.儿歌介入。“吹呀吹泡泡吹呀吹泡泡,吹出许多五彩泡,有大有小真漂亮,飞呀飞呀飞上天。”幼儿用儿歌小结,可见对泡泡充满了兴趣。3.动画引入。组织幼儿观看幼儿非常熟悉的动画片段《小鲤鱼历险记》,观察小鲤鱼吐出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4.操作投入。教师再将小鲤鱼的投影到黑板上,让幼儿为小鲤鱼添上泡泡,幼儿饶有兴趣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剪出了大大小小的、颜色不一的泡泡,并将泡泡送给小鲤鱼。
教师、幼儿、文本三者在美术活动游戏化中的互动与对话,让共生和开放的美术课堂消除了“教师中心”“幼儿中心”与“文本中心”。
三、审美引导,在游戏后评
美术融入游戏,游戏卷入美术,有利于幼儿表达、交流、评价自己对美术甚至艺术的见解和认知。根据美术活动内容,要设计不同的游戏及其相应的评价方式,而不要以一种成人的、专业的、唯美的眼光来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好不好。例如:美术活动《绳子的畅想》中,孩子利用绳子的跳跃,蘸取颜料在纸上自主创作。“哇,这副画看上去好亮啊,你看那金黄的稻子,好像在发光呢!”手工活动《可爱的动物》中,请幼儿参观动物园,幼儿做得有趣,演得大胆。“你做的这只小兔子像是会动呢!”“看到你高兴的表情,就知道你特别高兴!”综合活动《多变的名字》中,请孩子艺术性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并引导幼儿说出美化的意义。
点赞,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用幼儿的眼光解读幼儿的画作。美术的构图、形象、线条、色彩,因为有游戏,评价会多种多样;因为在游戏,评价会多维互动。
“美术就是一种快乐的游戏”。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日常保教保育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成为幼儿园统整的特色课程和素养习得工场,符合美学标准。游戏化的幼儿美术活动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完善幼儿美术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更能有效提升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立发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锋旗
一、充分感知,在游戏前看
(一)浸染: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充满亲近和尊敬,如果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讲解和实践,有限的活动空间和教学时间一定会制约幼儿良好美术素养的养成。幼儿在宽松、愉快、平等的条件下,能够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美术作品才会真正具有情感体现。“你的色彩搭配真漂亮”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等。总有积极的鼓励,不缺真诚的赞美,沉浸于向上向善,感染于积极互信,让幼儿相信自己能行,自己很独特,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美术游戏活动充满向往。
(二)助力:提供丰富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物质材料。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是实现课程游戏化的必要物质条件。
建构区:在园户外游戏活动场地中,设置了移动的储物架,大量收集硬纸板、雨伞、脸盆、坛子、蒲扇等废旧材料。
创作区:各种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毛笔、刷子、调色桶等工具,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材料尽情地涂鸦、作画、装饰。
展示区:一楼走廊,利用麻绳和扭扭棒拼成运动小人营造梦幻风;二楼走廊,利用树枝和自制毛线绳灯笼营造自然风;三楼走廊,利用尼龙绳和废旧相框自制盘扣营造中国风。
绳艺区:结合市级园本特色课题,编织中国结;提供尼龙绳编织网,幼儿玩攀高蹦跳;提供稻草编织草帘子,幼儿开展各种创意游戏等。
(三)创作: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操作与创作的共存状态。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丰富的游戏材料和操作工具,让幼儿可以痛快地玩、尽情地玩、享乐地玩。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是基于视觉刺激,幼儿容易缺失参与激情,容易忽略幼儿游戏时迸发的那些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于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有美丽的花园、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海底世界、有可爱的机器人……活动后,孩子更为这一大幅纸板画惊叹不已,孩子们还为自己的成果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长廊画”。
二、共生共享,在游戏中做
美術活动中渗透着游戏的宽松自主,通过游戏化的情境,让幼儿边玩边做,边做边学,避免了灌输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嫌疑,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做,不但艺趣共生,而且快乐共享。例如在“小鲤鱼的泡泡”活动时:1.音乐导入。小班剪纸活动“小鲤鱼的泡泡”,活动一开始就用音乐游戏的形式导入,教师吹出了很多泡泡,让幼儿追泡泡、抓泡泡,引导幼儿音乐声中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等。2.儿歌介入。“吹呀吹泡泡吹呀吹泡泡,吹出许多五彩泡,有大有小真漂亮,飞呀飞呀飞上天。”幼儿用儿歌小结,可见对泡泡充满了兴趣。3.动画引入。组织幼儿观看幼儿非常熟悉的动画片段《小鲤鱼历险记》,观察小鲤鱼吐出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4.操作投入。教师再将小鲤鱼的投影到黑板上,让幼儿为小鲤鱼添上泡泡,幼儿饶有兴趣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剪出了大大小小的、颜色不一的泡泡,并将泡泡送给小鲤鱼。
教师、幼儿、文本三者在美术活动游戏化中的互动与对话,让共生和开放的美术课堂消除了“教师中心”“幼儿中心”与“文本中心”。
三、审美引导,在游戏后评
美术融入游戏,游戏卷入美术,有利于幼儿表达、交流、评价自己对美术甚至艺术的见解和认知。根据美术活动内容,要设计不同的游戏及其相应的评价方式,而不要以一种成人的、专业的、唯美的眼光来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好不好。例如:美术活动《绳子的畅想》中,孩子利用绳子的跳跃,蘸取颜料在纸上自主创作。“哇,这副画看上去好亮啊,你看那金黄的稻子,好像在发光呢!”手工活动《可爱的动物》中,请幼儿参观动物园,幼儿做得有趣,演得大胆。“你做的这只小兔子像是会动呢!”“看到你高兴的表情,就知道你特别高兴!”综合活动《多变的名字》中,请孩子艺术性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并引导幼儿说出美化的意义。
点赞,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用幼儿的眼光解读幼儿的画作。美术的构图、形象、线条、色彩,因为有游戏,评价会多种多样;因为在游戏,评价会多维互动。
“美术就是一种快乐的游戏”。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日常保教保育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成为幼儿园统整的特色课程和素养习得工场,符合美学标准。游戏化的幼儿美术活动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完善幼儿美术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更能有效提升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立发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