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口述史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式,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访谈法作为教育口述史研究中重要的收集资料的手段,在教育口述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教育口述史的研究中,研究者掌握了解受访者、营造良好氛围、注意倾听和善于回应等访谈技巧就显得极其必要。
关键词 教育口述史 访谈 倾听
在进行教育口述史的研究过程中,一旦确定了研究的主题,研究者就必须决定需要收集什么信息来阐释这个主题,以及怎样可以更好地收集到这些信息。教育口述史与传统史学的史料获取方式截然不同,它不是从众多的历史文献中直接找寻历史,而是通过与历史亲身体验者的交谈来获取历史材料,这就决定了教育口述史独特的获取方式——访谈。访谈作为教育口述史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直接影响到所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度。因此,对于研究者来说,掌握一定的访谈技巧是进行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条件。
1 了解受访者
在进行访谈之前,研究者须具有问题意识,带着研究问题去寻找亲历历史的人,了解受访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社会阶层和价值观等。例如,在对明清时期晋商家庭教育的口述史研究中,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和亲自走访等方式确定访谈对象,然后通过其朋友、亲人或邻居来了解访谈对象的文化水平、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所提问题应与受访者的现有知识水平相匹配,在开始的时候,最好避免使用自己特定学科取向的技术性的行话、术语和概念,问题需要使用受访者熟悉的语言,“使用对受访者而言有意义的语言,或者在话语中反应受访者的观点等都可以提升访谈所获得的数据的质量。如果对影响受访者的特定言语缺乏足够的敏感性,所得到的答案可能根本没有意义,或者根本就得不到回答”。①对于研究者来说,如果受访者的语言是完全生疏的另一种语言,那么研究者可以找懂当地语言的人当翻译或者可以学习当地的语言。
2 营造良好氛围
营造良好的氛围是访谈得以顺利进行的催化剂。因此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在物质氛围方面,一般来说,访谈应在受访者最能放松的地方进行,通常是在家里。而且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整个空间保持安静,避免其他人在场,因为第三者的在场,可能会对访谈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尤其在对女性进行采访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尤其是男性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受访者的思维与语言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精神氛围方面,研究者应尽可能地建立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氛围。在进行访谈时,首先,访谈者可以通过对受访者日常生活结构的提问,如,谈论天气、饮食等,将访谈引入一种自然的状态中,找到受访者谈话的兴奋点,从而掌握一些双方得以共同对话的基本知识,最终营造出一种相互信任的轻松融洽的气氛。其次,因为访谈是一种社会人际的互动,所以研究者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访谈中不管受访者的立场和观点与研究者的信念或价值观之间有多么对立,访谈者都需要对受访者的知识持一种中立态度,要确保受访者不受访谈问题的威胁。再次,如果受访者缺乏回答的动机,但因为受到了访谈的影响,“或者把他或她自己理解为名人来回答,提供的是社会上普遍接受的或专业上具有优先性的答案,而不涉及任何真实的情感。”②研究者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来检验受访者前后回答问题的一致性。最后,对于一些敏感而比较难问的问题,研究者可以避开中心问题,迂回影射,也可提树立靶子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以“有些人认为”开头,如,“有些人认为留级对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来说是公正的,你会怎么对他们说呢?”这样的问法实际上降低了问题个人化的程度,然而回应大多数是受访者个人关于事件的观点或感觉。
3 注意倾听
注意倾听、善于倾听是掌握访问进程的必然条件。因此,在访谈时,研究者应该掌握一定的倾听技巧,这种倾听技巧主要包括:第一,在受访者发言时要注意倾听。倾听那些未被明确说出来而只是暗示出来的东西,倾听受访者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调,以及注意沉默的意义。如受访者在回溯一段历史的过程中,声音突然提高或降低,语速猛然变缓,都可能对我们进一步深化访谈提供必要的线索。第二,提问要适时。即使你发现问题很想立即提问,也不要打断对方,可先把问题记录下来,等受访者说完再提问。如果被访者发言冗长或不得要领或纠缠细节或离题太远,影响了访谈的进行,可以借助他停顿的时候提问。如有的受访者年龄已大,记性差、无用的话多,这时采访者不应产生厌倦心理,而应耐心妥当地提问与引导。第三,注意受访者的非口语行为。在采访时,研究者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受访者在言语表达时所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给予一定的关注,就会使访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要求研究者在访谈中细心观察受访者的这些非口语行为,并核对受访者的这些非口语行为与其言语表达是否矛盾。总之,访谈者要调动自己所有的触觉和情感去感受对方,去积极主动地、有感情地与对方交往。
4 善于回应
回应是指在受访者陈述完某些问题后研究者的再提问或者评论,这主要体现出研究者作为主要研究工具的意义。“回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它们可以是静默、声音、单个单词或者完整句子”。静默,“通常被明智地运用,非常有用而且容易做到,如被大量用于各种场合的话语‘哦、嗯’,有些时候还伴随着点头。‘对,对’是另外一个良好的表达方式,在不同场合下同样是有效的”③但是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切记不要不停地说“是”“对”,当你对受访者的话语表示赞同时,可以点点头、笑一笑或者扬扬眉头。好的回应有助于研究者对意义深刻的东西或者更有价值东西的挖掘。如受访者在语言表达时语音突然发生变化,这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在您说话的某些时刻,声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等对受访者进行回应和追问,以此挖掘受访者话语中潜在的丰富蕴藏。但是这些回应不可能事先确定下来,因为他们取决于参与者如何回答问题。总之,在回应时,研究者都应避免表达得太生硬或太快。
教育口述史研究资料的收集都必须要透过受访者以概念或命题形式呈现的思想话语来进行。这些话语不仅可以揭示受访者的历史意识,而且为我们进一步审视教育历史和深化教育历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尊重受访者的个人意愿,与受访者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耐心聆听受访者的陈述,以适当合理的回应方式来充分调动受访者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访谈的顺畅进行与所获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注释
① Patton,M. Q.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M].Thousand Oaks,Calif,1990:312.
② [美]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③ Glesne ,C., and Peshkin , A.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 An Introduction. White Plains,N.Y.:Longman,1992:85-86.
关键词 教育口述史 访谈 倾听
在进行教育口述史的研究过程中,一旦确定了研究的主题,研究者就必须决定需要收集什么信息来阐释这个主题,以及怎样可以更好地收集到这些信息。教育口述史与传统史学的史料获取方式截然不同,它不是从众多的历史文献中直接找寻历史,而是通过与历史亲身体验者的交谈来获取历史材料,这就决定了教育口述史独特的获取方式——访谈。访谈作为教育口述史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直接影响到所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度。因此,对于研究者来说,掌握一定的访谈技巧是进行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条件。
1 了解受访者
在进行访谈之前,研究者须具有问题意识,带着研究问题去寻找亲历历史的人,了解受访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社会阶层和价值观等。例如,在对明清时期晋商家庭教育的口述史研究中,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和亲自走访等方式确定访谈对象,然后通过其朋友、亲人或邻居来了解访谈对象的文化水平、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所提问题应与受访者的现有知识水平相匹配,在开始的时候,最好避免使用自己特定学科取向的技术性的行话、术语和概念,问题需要使用受访者熟悉的语言,“使用对受访者而言有意义的语言,或者在话语中反应受访者的观点等都可以提升访谈所获得的数据的质量。如果对影响受访者的特定言语缺乏足够的敏感性,所得到的答案可能根本没有意义,或者根本就得不到回答”。①对于研究者来说,如果受访者的语言是完全生疏的另一种语言,那么研究者可以找懂当地语言的人当翻译或者可以学习当地的语言。
2 营造良好氛围
营造良好的氛围是访谈得以顺利进行的催化剂。因此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在物质氛围方面,一般来说,访谈应在受访者最能放松的地方进行,通常是在家里。而且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整个空间保持安静,避免其他人在场,因为第三者的在场,可能会对访谈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尤其在对女性进行采访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尤其是男性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受访者的思维与语言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精神氛围方面,研究者应尽可能地建立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氛围。在进行访谈时,首先,访谈者可以通过对受访者日常生活结构的提问,如,谈论天气、饮食等,将访谈引入一种自然的状态中,找到受访者谈话的兴奋点,从而掌握一些双方得以共同对话的基本知识,最终营造出一种相互信任的轻松融洽的气氛。其次,因为访谈是一种社会人际的互动,所以研究者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访谈中不管受访者的立场和观点与研究者的信念或价值观之间有多么对立,访谈者都需要对受访者的知识持一种中立态度,要确保受访者不受访谈问题的威胁。再次,如果受访者缺乏回答的动机,但因为受到了访谈的影响,“或者把他或她自己理解为名人来回答,提供的是社会上普遍接受的或专业上具有优先性的答案,而不涉及任何真实的情感。”②研究者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来检验受访者前后回答问题的一致性。最后,对于一些敏感而比较难问的问题,研究者可以避开中心问题,迂回影射,也可提树立靶子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以“有些人认为”开头,如,“有些人认为留级对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来说是公正的,你会怎么对他们说呢?”这样的问法实际上降低了问题个人化的程度,然而回应大多数是受访者个人关于事件的观点或感觉。
3 注意倾听
注意倾听、善于倾听是掌握访问进程的必然条件。因此,在访谈时,研究者应该掌握一定的倾听技巧,这种倾听技巧主要包括:第一,在受访者发言时要注意倾听。倾听那些未被明确说出来而只是暗示出来的东西,倾听受访者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调,以及注意沉默的意义。如受访者在回溯一段历史的过程中,声音突然提高或降低,语速猛然变缓,都可能对我们进一步深化访谈提供必要的线索。第二,提问要适时。即使你发现问题很想立即提问,也不要打断对方,可先把问题记录下来,等受访者说完再提问。如果被访者发言冗长或不得要领或纠缠细节或离题太远,影响了访谈的进行,可以借助他停顿的时候提问。如有的受访者年龄已大,记性差、无用的话多,这时采访者不应产生厌倦心理,而应耐心妥当地提问与引导。第三,注意受访者的非口语行为。在采访时,研究者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受访者在言语表达时所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给予一定的关注,就会使访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要求研究者在访谈中细心观察受访者的这些非口语行为,并核对受访者的这些非口语行为与其言语表达是否矛盾。总之,访谈者要调动自己所有的触觉和情感去感受对方,去积极主动地、有感情地与对方交往。
4 善于回应
回应是指在受访者陈述完某些问题后研究者的再提问或者评论,这主要体现出研究者作为主要研究工具的意义。“回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它们可以是静默、声音、单个单词或者完整句子”。静默,“通常被明智地运用,非常有用而且容易做到,如被大量用于各种场合的话语‘哦、嗯’,有些时候还伴随着点头。‘对,对’是另外一个良好的表达方式,在不同场合下同样是有效的”③但是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切记不要不停地说“是”“对”,当你对受访者的话语表示赞同时,可以点点头、笑一笑或者扬扬眉头。好的回应有助于研究者对意义深刻的东西或者更有价值东西的挖掘。如受访者在语言表达时语音突然发生变化,这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在您说话的某些时刻,声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等对受访者进行回应和追问,以此挖掘受访者话语中潜在的丰富蕴藏。但是这些回应不可能事先确定下来,因为他们取决于参与者如何回答问题。总之,在回应时,研究者都应避免表达得太生硬或太快。
教育口述史研究资料的收集都必须要透过受访者以概念或命题形式呈现的思想话语来进行。这些话语不仅可以揭示受访者的历史意识,而且为我们进一步审视教育历史和深化教育历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尊重受访者的个人意愿,与受访者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耐心聆听受访者的陈述,以适当合理的回应方式来充分调动受访者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访谈的顺畅进行与所获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注释
① Patton,M. Q.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M].Thousand Oaks,Calif,1990:312.
② [美]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③ Glesne ,C., and Peshkin , A.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 An Introduction. White Plains,N.Y.:Longman,199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