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进党必掣肘,后续工作仍不易;五都选举在即,“大选”亦可期,成效对蓝绿双方都至关重要。
6月29日,第五次“陈江会谈”在重庆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朝制度化与自由化方向迈出重要且关键一步。“ECFA牵涉部门之广泛、内容之丰富、问题之复杂、时程之紧凑、协调之艰难,在两岸协商史上极为少见”,海协会长陈云林以“一条充满鲜花和荆棘的道路”来形容此次两会协商之路。
反对空间缩小
两岸根据平等互惠原则签署具有两岸特色的ECFA,是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互惠互补、相互依存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陆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以来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的重要历史性突破,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ECFA的签署和实施将对台湾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国民党和民进党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产生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民进党在未进行实质改革的前提下,仅靠蔡英文走理性务实路线及马英九执政困境,相继赢得多场地方性选举,实现止跌回升,党内对2012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的企图心大增。然而,民进党重返执政仍然面临其两岸政策上的深层困境。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行和平、开放、合作的大陆政策,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先后成功达成14项重要协议,推动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过程中,国民党在岛内基本主导两岸关系的话语权,民进党的“台独”属性使其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潮流中陷入日益被边缘化的危机。蔡英文原拟通过“十年政纲”务实调整两岸政策,但在“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强力牵制和反弹下,很难迈出实质步伐,因而也难以借此争取更多中间选民的支持。
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这种两难也反映到ECFA问题上。岛内政党归属感和意识形态相对较淡的中间选民多从事情的本质看待ECFA,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多持肯定态度,直接压缩了民进党和“独派”势力操弄ECFA议题的空间。为摆脱困境,民进党不仅鼓噪ECFA将直接侵害岛内“三中”群体(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的现实利益,还片面夸大对中产阶级的负面冲击,企图将ECFA议题操弄成阶级对立和贫富矛盾,将其自身塑造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以期达到既巩固深绿又扩大中间选民支持的政治目的。然而事实上,民进党只是将反ECFA作为其“反马反中”的政治工具,其与“独派”势力联手发动的“ECFA公投”及“反一中、要公投”游行被岛内舆论指称“纯粹是为反对而反对”,很难获得主流民意认同。尽管操弄空间缩小,民进党和“独派”势力仍不会罢休,势将拉长战线,采取各种激烈手段对ECFA加以杯葛阻挠。
首先,利用“立法院”审议ECFA过程制造事端。目前,国民党在“立法院”占据大多数席次,在国民党团保持一致立场的情况下,ECFA在“立法院”审议通过几无悬念。但由于ECFA问题的特殊性,台“立法院”对协议的审议方式和“立法”程序缺乏明确法律依据,也无任何先例可循。马英九当局和国民党一致主张比照条约审查方式,“广泛讨论、全案表决、二读通过”,要求“只能准驳、不能修正”。马英九称,比照条约审查ECFA,“不用碰触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却能找出双方可以接受又不伤尊严的方案”。相反,民进党反对包裹式表决,坚持对条文进行逐条、逐项审查,主张“立法院”有权增修或删减,并要求三读通过。民进党为向深绿民众交待,即使挡不住协议审查通过,也试图阻挡、修正个别条文或寻求以“立法院”声明的形式宣示其监督立场。如民进党声称将纳入“终止条款”,即“ECFA签署一年内,若台无法对外签署FTA,或经济成长不如预期、失业率上升、薪资下降,则启动终止条款”。此外,民进党为强化对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制衡监督权,要求在“立法院”成立“两岸事务监督小组”,制定“两岸订定协议处理条例”,以及成立“ECFA调阅委员会”,声称要对协议签署过程、官方评估与报告进行严格审阅。在民进党和“独派”势力的强烈反制下,ECFA很可能将拖至8月“立法院”第二次临时会上审议。
其次,联合台联党继续推动ECFA“公投”。在两岸商谈ECFA的整个过程中,民进党一直攻击马当局两岸谈判“黑箱作业”,“专断粗暴”,并利用部分岛内民众对ECFA的不了解和疑虑心理,将“公投”作为牵制马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的重要手段。继6月3日 “ECFA公投案”被台“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否决后,台联党于6月30日再次向台“中选会”递交“公投”提案,并妄称“若提案再遭否决,将继续递送,直到马英九下台为止”。民进党全力支持台联党推动“公投案”,并准备此案行不通时再提新案。“台独”势力不会轻易放弃操弄“公投”,“ECFA公投”争议很可能会持续到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届时将成为蓝绿阵营攻防的焦点议题。
再次,继续抹黑ECFA,误导岛内社会民众。在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的一再歪曲宣传下,岛内民众对ECFA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的疑惧心理一度有所升高。ECFA文本及早收清单公布后,大陆对台大幅“让利”,并严格兑现照顾岛内中小企业和基层民众利益的承诺,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包括中南部地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担忧。面对这种情势,民进党一方面继续“贩卖恐惧”,煽动弱势群体的不安全感,制造阶级对立。蔡英文声称,ECFA将造成台湾“贫富差距扩大,经济被锁进中国的产业链,中国将更全面介入台湾的政治和媒体”;另一方面,从“统独”层次上攻击马英九“亲中卖台”,称ECFA将台湾锁定“一中市场”,使台湾“港澳化”。
民进党及“台独”势力极力反对ECFA,不仅是其长期鼓吹“台独”论调的反射,也是其维系政治实力与能量的现实使然。
成效尤显关键
ECFA签署至2012年台湾“大选”相隔不到两年,马英九执政境况及竞选连任都将会与ECFA的实施效果直接相关。如何用好、用足机遇,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伤害最小化”,已成为马当局不得不正视和处理的重要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ECFA后续商谈,促进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制度化、自由化。ECFA本身是一个框架协议,其协商是一个不断推进和实现的过程,未来两岸还将陆续启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争端解决等单项协议的商谈。目前,有岛内舆论认为早期收获未充分列入台湾方面关注的石化、工具机、汽车产业等关键性产品。事实上,两岸目前根据小、易、快的原则将一小部分产品列入早期收获清单,只要双方本着互信互利的精神,其他产品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单项协议中进一步商谈解决。两岸建立和巩固互信是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若马英九和国民党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善意和务实地处理两岸分歧,未来两岸双方持续推动ECFA朝纵深方向发展是完全可期的。
二是充分发挥ECFA对岛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尽量减少负面冲击。大陆方面考虑到两岸经济条件和市场规模的差异,在早收清单中对台降税产品共达539项,贸易额达138.3亿美元,台湾降税产品267项,涉及金额28.6亿美元,无论项数和金额,台湾受益度均大幅优于大陆,这充分体现了大陆的善意和诚意。两岸签署ECFA后,包括美国、欧盟等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表示积极肯定,加上早收清单照顾到台湾中南部企业和基层民众的利益,且项目多集中于传统产业、服务业和农业,直接削弱了民进党反对ECFA的正当性。但ECFA是一把双刃剑,除逐步减少或消除两岸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亦会对岛内部分弱势产业和群体形成一定冲击。马当局已研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未来如何实现ECFA的最大化正面效应并让岛内民众切实获得实惠,同时有效保护和补偿受损群体的利益,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是妥善务实处理台湾对外洽签FTA(自由贸易协议)的问题,防止因处置不当破坏两岸互信。马英九当局为扩大岛内民众对ECFA的支持,一直宣传签署ECFA将有助于台湾对外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并宣示将亲自领军对外洽签FTA小组。众所周知,ECFA是两岸关于相互之间经贸关系的特殊安排,但台湾与外国签署FTA涉及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存在相当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大陆向来理解台湾出于经济发展需要希望与其他经济体签署经济协议的期望,已明确表示会“合情合理对待,务实妥善处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只要两岸双方持续保持良性互动,不断增进互信,就一定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6月29日,第五次“陈江会谈”在重庆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朝制度化与自由化方向迈出重要且关键一步。“ECFA牵涉部门之广泛、内容之丰富、问题之复杂、时程之紧凑、协调之艰难,在两岸协商史上极为少见”,海协会长陈云林以“一条充满鲜花和荆棘的道路”来形容此次两会协商之路。
反对空间缩小
两岸根据平等互惠原则签署具有两岸特色的ECFA,是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互惠互补、相互依存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陆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以来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的重要历史性突破,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ECFA的签署和实施将对台湾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国民党和民进党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产生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民进党在未进行实质改革的前提下,仅靠蔡英文走理性务实路线及马英九执政困境,相继赢得多场地方性选举,实现止跌回升,党内对2012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的企图心大增。然而,民进党重返执政仍然面临其两岸政策上的深层困境。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行和平、开放、合作的大陆政策,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先后成功达成14项重要协议,推动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过程中,国民党在岛内基本主导两岸关系的话语权,民进党的“台独”属性使其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潮流中陷入日益被边缘化的危机。蔡英文原拟通过“十年政纲”务实调整两岸政策,但在“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强力牵制和反弹下,很难迈出实质步伐,因而也难以借此争取更多中间选民的支持。
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这种两难也反映到ECFA问题上。岛内政党归属感和意识形态相对较淡的中间选民多从事情的本质看待ECFA,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多持肯定态度,直接压缩了民进党和“独派”势力操弄ECFA议题的空间。为摆脱困境,民进党不仅鼓噪ECFA将直接侵害岛内“三中”群体(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的现实利益,还片面夸大对中产阶级的负面冲击,企图将ECFA议题操弄成阶级对立和贫富矛盾,将其自身塑造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以期达到既巩固深绿又扩大中间选民支持的政治目的。然而事实上,民进党只是将反ECFA作为其“反马反中”的政治工具,其与“独派”势力联手发动的“ECFA公投”及“反一中、要公投”游行被岛内舆论指称“纯粹是为反对而反对”,很难获得主流民意认同。尽管操弄空间缩小,民进党和“独派”势力仍不会罢休,势将拉长战线,采取各种激烈手段对ECFA加以杯葛阻挠。
首先,利用“立法院”审议ECFA过程制造事端。目前,国民党在“立法院”占据大多数席次,在国民党团保持一致立场的情况下,ECFA在“立法院”审议通过几无悬念。但由于ECFA问题的特殊性,台“立法院”对协议的审议方式和“立法”程序缺乏明确法律依据,也无任何先例可循。马英九当局和国民党一致主张比照条约审查方式,“广泛讨论、全案表决、二读通过”,要求“只能准驳、不能修正”。马英九称,比照条约审查ECFA,“不用碰触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却能找出双方可以接受又不伤尊严的方案”。相反,民进党反对包裹式表决,坚持对条文进行逐条、逐项审查,主张“立法院”有权增修或删减,并要求三读通过。民进党为向深绿民众交待,即使挡不住协议审查通过,也试图阻挡、修正个别条文或寻求以“立法院”声明的形式宣示其监督立场。如民进党声称将纳入“终止条款”,即“ECFA签署一年内,若台无法对外签署FTA,或经济成长不如预期、失业率上升、薪资下降,则启动终止条款”。此外,民进党为强化对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制衡监督权,要求在“立法院”成立“两岸事务监督小组”,制定“两岸订定协议处理条例”,以及成立“ECFA调阅委员会”,声称要对协议签署过程、官方评估与报告进行严格审阅。在民进党和“独派”势力的强烈反制下,ECFA很可能将拖至8月“立法院”第二次临时会上审议。
其次,联合台联党继续推动ECFA“公投”。在两岸商谈ECFA的整个过程中,民进党一直攻击马当局两岸谈判“黑箱作业”,“专断粗暴”,并利用部分岛内民众对ECFA的不了解和疑虑心理,将“公投”作为牵制马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的重要手段。继6月3日 “ECFA公投案”被台“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否决后,台联党于6月30日再次向台“中选会”递交“公投”提案,并妄称“若提案再遭否决,将继续递送,直到马英九下台为止”。民进党全力支持台联党推动“公投案”,并准备此案行不通时再提新案。“台独”势力不会轻易放弃操弄“公投”,“ECFA公投”争议很可能会持续到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届时将成为蓝绿阵营攻防的焦点议题。
再次,继续抹黑ECFA,误导岛内社会民众。在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的一再歪曲宣传下,岛内民众对ECFA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的疑惧心理一度有所升高。ECFA文本及早收清单公布后,大陆对台大幅“让利”,并严格兑现照顾岛内中小企业和基层民众利益的承诺,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包括中南部地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担忧。面对这种情势,民进党一方面继续“贩卖恐惧”,煽动弱势群体的不安全感,制造阶级对立。蔡英文声称,ECFA将造成台湾“贫富差距扩大,经济被锁进中国的产业链,中国将更全面介入台湾的政治和媒体”;另一方面,从“统独”层次上攻击马英九“亲中卖台”,称ECFA将台湾锁定“一中市场”,使台湾“港澳化”。
民进党及“台独”势力极力反对ECFA,不仅是其长期鼓吹“台独”论调的反射,也是其维系政治实力与能量的现实使然。
成效尤显关键
ECFA签署至2012年台湾“大选”相隔不到两年,马英九执政境况及竞选连任都将会与ECFA的实施效果直接相关。如何用好、用足机遇,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伤害最小化”,已成为马当局不得不正视和处理的重要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ECFA后续商谈,促进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制度化、自由化。ECFA本身是一个框架协议,其协商是一个不断推进和实现的过程,未来两岸还将陆续启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争端解决等单项协议的商谈。目前,有岛内舆论认为早期收获未充分列入台湾方面关注的石化、工具机、汽车产业等关键性产品。事实上,两岸目前根据小、易、快的原则将一小部分产品列入早期收获清单,只要双方本着互信互利的精神,其他产品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单项协议中进一步商谈解决。两岸建立和巩固互信是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若马英九和国民党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善意和务实地处理两岸分歧,未来两岸双方持续推动ECFA朝纵深方向发展是完全可期的。
二是充分发挥ECFA对岛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尽量减少负面冲击。大陆方面考虑到两岸经济条件和市场规模的差异,在早收清单中对台降税产品共达539项,贸易额达138.3亿美元,台湾降税产品267项,涉及金额28.6亿美元,无论项数和金额,台湾受益度均大幅优于大陆,这充分体现了大陆的善意和诚意。两岸签署ECFA后,包括美国、欧盟等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表示积极肯定,加上早收清单照顾到台湾中南部企业和基层民众的利益,且项目多集中于传统产业、服务业和农业,直接削弱了民进党反对ECFA的正当性。但ECFA是一把双刃剑,除逐步减少或消除两岸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亦会对岛内部分弱势产业和群体形成一定冲击。马当局已研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未来如何实现ECFA的最大化正面效应并让岛内民众切实获得实惠,同时有效保护和补偿受损群体的利益,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是妥善务实处理台湾对外洽签FTA(自由贸易协议)的问题,防止因处置不当破坏两岸互信。马英九当局为扩大岛内民众对ECFA的支持,一直宣传签署ECFA将有助于台湾对外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并宣示将亲自领军对外洽签FTA小组。众所周知,ECFA是两岸关于相互之间经贸关系的特殊安排,但台湾与外国签署FTA涉及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存在相当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大陆向来理解台湾出于经济发展需要希望与其他经济体签署经济协议的期望,已明确表示会“合情合理对待,务实妥善处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只要两岸双方持续保持良性互动,不断增进互信,就一定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