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影响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回顾临床资料,总结影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的因素。结果:70例患者,成功止血52例,止血失败18例,成功率为7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止血成功与出血程度、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有直接关系。结论:出血程度、肝功能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改善PT、PTA为有效止血与预防再出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药物治疗;影响因素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肝硬化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病情凶险且病死率相对较高[1]。临床中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比较高,且预后改善作用不突出,所以并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属于目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干预方式,可以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且受约束因素比较少。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和内镜治疗技术相比,疗效相当且药物治疗风险比较少,被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2]。对此,为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期间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均通过消化内镜检查确诊,其中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2.34±8.64)岁;首次出血36例,占比51.43%,其余患者均为二次出血;肝功能应用Child-pugh分级:A级29例、B级33例、C级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常规禁食并补充血容量,急诊血管活性药物采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基于临床常规方式治疗,垂体后叶素以0.3 U/min静脉滴注,生长抑素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首次静脉注射0.1 mg,后续以25 g/h维持治疗,硬化剂注射应用常规肌肉注射方式实现急性止血,治疗后监测生命体征,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禁食6 h后进流食,患者出血停止后做好常规医护支持。
1.3 观察指标
总结影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的因素。止血成功判断标准:急诊止血治疗72 h后,血压10.6 kPa以上、血红蛋白70 g/L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例患者成功止血52例,失败18例,成功率7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止血成功与出血程度、肝功能、PT、PTA有直接关系。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存在隐匿性发病特征,肝硬化患者在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病死率会显著提升,临床中及时掌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影响因素显得非常重要[3]。垂体后叶素与生长抑素类药物可以有效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达到有效止血的治疗目的,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止血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准确掌握止血效果影响因素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70例患者成功止血者52例,失败18例,成功率74.29%;单因素结果显示止血成功与出血程度、肝功能、PT、PTA有直接关系。研究证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采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期间是否可以成功止血与肝功能、出血程度有直接关系,临床中对于肝功能较差、出血严重患者可以从改善PT、PTA着手,保障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出血程度、肝功能为预测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优化PT、PTA为有效止血与预防再出血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倪猛,张海洋.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及其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241-244.
[2]余中贵,林燕华,黄文峰,等.不同内镜方案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8):33-36.
[3]申力军,于晓莉,毕茜,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8,31(2):140-144.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药物治疗;影响因素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肝硬化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病情凶险且病死率相对较高[1]。临床中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比较高,且预后改善作用不突出,所以并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属于目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干预方式,可以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且受约束因素比较少。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和内镜治疗技术相比,疗效相当且药物治疗风险比较少,被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2]。对此,为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期间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均通过消化内镜检查确诊,其中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2.34±8.64)岁;首次出血36例,占比51.43%,其余患者均为二次出血;肝功能应用Child-pugh分级:A级29例、B级33例、C级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常规禁食并补充血容量,急诊血管活性药物采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基于临床常规方式治疗,垂体后叶素以0.3 U/min静脉滴注,生长抑素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首次静脉注射0.1 mg,后续以25 g/h维持治疗,硬化剂注射应用常规肌肉注射方式实现急性止血,治疗后监测生命体征,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禁食6 h后进流食,患者出血停止后做好常规医护支持。
1.3 观察指标
总结影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的因素。止血成功判断标准:急诊止血治疗72 h后,血压10.6 kPa以上、血红蛋白70 g/L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例患者成功止血52例,失败18例,成功率7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止血成功与出血程度、肝功能、PT、PTA有直接关系。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存在隐匿性发病特征,肝硬化患者在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病死率会显著提升,临床中及时掌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影响因素显得非常重要[3]。垂体后叶素与生长抑素类药物可以有效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达到有效止血的治疗目的,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止血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准确掌握止血效果影响因素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70例患者成功止血者52例,失败18例,成功率74.29%;单因素结果显示止血成功与出血程度、肝功能、PT、PTA有直接关系。研究证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采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期间是否可以成功止血与肝功能、出血程度有直接关系,临床中对于肝功能较差、出血严重患者可以从改善PT、PTA着手,保障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出血程度、肝功能为预测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优化PT、PTA为有效止血与预防再出血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倪猛,张海洋.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及其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241-244.
[2]余中贵,林燕华,黄文峰,等.不同内镜方案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8):33-36.
[3]申力军,于晓莉,毕茜,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8,31(2):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