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结果,分析了独立学院实行英语分级教学的分级依据、分级标准、分级模式及分级效果,旨在提出分级教学优势,推广分级教学模式,使所有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分级教学 四级考试 教学优势
一、引言
随着国内医学类院校越来越受学生及家长青睐,本院的招生质量及招生人数年创新高。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每个年级需面临三千名左右学生,由此带来的是班级管理及教师的巨大压力,一度出现了大班上课,一个班有一百甚至两百的学生上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大班上课必然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四六级考试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对一个重要任务,大班教学难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程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在报名考试时,若全部学生参加考试考场数量难以全部满足,考试通过率也会大幅降低。探索分级教学,使分级教学形成一种成熟模式并推广下去已经刻不容缓。
二、分级教学依据
随着大学的普及化,大学生人数逐年攀升,学生的程度也参差不齐,若仍秉持大班教学将严重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分级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本学院外语系在2015年9月新生入学期间首次进行了英语分级考试,以此分级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ABC三级划分。此次分级考试旨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与接受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三、 分级教学标准
外语系参考新生高考成绩,并依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成绩,2015级各专业新生分为A、B、C三个类别。A班为成绩较优秀班级(包含卓越班,即高考成绩拔尖者),占该专业学生比例约为30%;B班为成绩中等班级,占该专业学生比例约为40%;C班为成绩相对较差班级,占该专业比例约为30%。
该分级标准既可以满足各种程度学生的学习要求,如A班在完成课内学习外可学习补充材料避免出现“吃不饱,不够吃”,B班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稳扎稳打力争上游,避免出现原地踏步走,C班教学进度可放缓,以学会为宗旨,必须实现教会学会学透,避免出现老师填鸭式教学、学生听天书学习。
四、 分级教学模式
在教学目的方面,无论对于哪个学生级别,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都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并学以致用。
在课程设置方面,A班的学生除了常规课程设置外,还增加口语课程及课外任务,辅助丰富原有课堂内容。C班的学生学习进度较缓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应稍微简单一些,让学生从成就感中认同自己,实现个人效能感,从而找到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管理方面,针对ABC三个级别的学生进行同级别不同专业横向对比及同专业不同级别可进行“动态升降级管理”。在每一学年的学业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层次进行再分配。学习成绩拔尖者可提升至更高一级,而成绩不符当前水平的学生需进入水平相当的级别进行学习。此动态管理可形成适当的竞争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水平也在流动当中保持基本平衡。
在学生反馈及教师反思改进方面,学校在学期中采取了诸多师生互动形式,随时进行实时评价,根据学生反馈,对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评价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标记为分级教学形成性评价档案。在期末考试及四级考试后,根据学生成绩对比统计,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一定的数据反映出来,标记为分级教学终结性評价。
五、分级教学效果
2016年,本学院共有八个A班共911人参与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平均通过率为33%。经过对比,小专业的班级像公共事业、市场管理、生物制药等通过率较低。通过分析可得出四级考试中失分率最高的是听力部分约73%,其次为翻译约54%,最后为阅读约47%。
与往年四级通过率较低相比,分级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分级教学承认了学生个体差异。分级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学习方式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分级教学能让优秀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程度中等及偏下的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了各个级别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分级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更为具体化。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指出语言输入必须是能够理解的,学习者只有把“输入”变成“吸入”以后,其内在机制才开始运行,语言习得机制才开始发挥作用,语言水平才有可能提高。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将知识从“输入”变成“吸入”,而分级之后老师更能随之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让学生能真正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
六、结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分级教学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分级教学模式的流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打破固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动态教学模式更能挖掘学生潜能。分级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实践的平台,自身通过对各级别学生教学的对比,可做出报告总结,所获得的准确数字可用于科研项目,真正地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使分级教学模式也得以完善。经过不断地实践发展,通过创新与改革注入新的理念与想法,分级教学模式也正在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en Press,1982.
【关键词】分级教学 四级考试 教学优势
一、引言
随着国内医学类院校越来越受学生及家长青睐,本院的招生质量及招生人数年创新高。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每个年级需面临三千名左右学生,由此带来的是班级管理及教师的巨大压力,一度出现了大班上课,一个班有一百甚至两百的学生上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大班上课必然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四六级考试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对一个重要任务,大班教学难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程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在报名考试时,若全部学生参加考试考场数量难以全部满足,考试通过率也会大幅降低。探索分级教学,使分级教学形成一种成熟模式并推广下去已经刻不容缓。
二、分级教学依据
随着大学的普及化,大学生人数逐年攀升,学生的程度也参差不齐,若仍秉持大班教学将严重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分级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本学院外语系在2015年9月新生入学期间首次进行了英语分级考试,以此分级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ABC三级划分。此次分级考试旨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与接受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三、 分级教学标准
外语系参考新生高考成绩,并依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成绩,2015级各专业新生分为A、B、C三个类别。A班为成绩较优秀班级(包含卓越班,即高考成绩拔尖者),占该专业学生比例约为30%;B班为成绩中等班级,占该专业学生比例约为40%;C班为成绩相对较差班级,占该专业比例约为30%。
该分级标准既可以满足各种程度学生的学习要求,如A班在完成课内学习外可学习补充材料避免出现“吃不饱,不够吃”,B班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稳扎稳打力争上游,避免出现原地踏步走,C班教学进度可放缓,以学会为宗旨,必须实现教会学会学透,避免出现老师填鸭式教学、学生听天书学习。
四、 分级教学模式
在教学目的方面,无论对于哪个学生级别,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都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并学以致用。
在课程设置方面,A班的学生除了常规课程设置外,还增加口语课程及课外任务,辅助丰富原有课堂内容。C班的学生学习进度较缓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应稍微简单一些,让学生从成就感中认同自己,实现个人效能感,从而找到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管理方面,针对ABC三个级别的学生进行同级别不同专业横向对比及同专业不同级别可进行“动态升降级管理”。在每一学年的学业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层次进行再分配。学习成绩拔尖者可提升至更高一级,而成绩不符当前水平的学生需进入水平相当的级别进行学习。此动态管理可形成适当的竞争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水平也在流动当中保持基本平衡。
在学生反馈及教师反思改进方面,学校在学期中采取了诸多师生互动形式,随时进行实时评价,根据学生反馈,对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评价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标记为分级教学形成性评价档案。在期末考试及四级考试后,根据学生成绩对比统计,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一定的数据反映出来,标记为分级教学终结性評价。
五、分级教学效果
2016年,本学院共有八个A班共911人参与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平均通过率为33%。经过对比,小专业的班级像公共事业、市场管理、生物制药等通过率较低。通过分析可得出四级考试中失分率最高的是听力部分约73%,其次为翻译约54%,最后为阅读约47%。
与往年四级通过率较低相比,分级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分级教学承认了学生个体差异。分级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学习方式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分级教学能让优秀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程度中等及偏下的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了各个级别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分级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更为具体化。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指出语言输入必须是能够理解的,学习者只有把“输入”变成“吸入”以后,其内在机制才开始运行,语言习得机制才开始发挥作用,语言水平才有可能提高。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将知识从“输入”变成“吸入”,而分级之后老师更能随之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让学生能真正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
六、结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分级教学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分级教学模式的流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打破固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动态教学模式更能挖掘学生潜能。分级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实践的平台,自身通过对各级别学生教学的对比,可做出报告总结,所获得的准确数字可用于科研项目,真正地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使分级教学模式也得以完善。经过不断地实践发展,通过创新与改革注入新的理念与想法,分级教学模式也正在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en Press,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