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善引,让引并重,和谐共生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根本”的这一信条式教育命题,既是新课程理念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语,又是新时期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和主抓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措施。那么,如何秉承这一核心理念并积极开展高质效的课程活动呢?一言以蔽之,就在于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让学引思”这篇主题文章。
  所谓“让学引思”,就是教师应始终坚持“生本学主”指导思想,善于把“让学”与“引思”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前因后果、和谐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是基本前提和有效手段,后者是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就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来说,如何做到“能让善引、让引并重”呢?
  一、以“读中学法”为抓手,让小学生读写在教学点滴处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其意重在强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在语文课程活动中,我们只有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坚持做到常规化,才能从潜移默化中赢得“1+1>2”的实实在在的效益。比如“批注式”读写法,这是一种以“画、注、批”和“读写体会”为主要形式的语文读写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组织并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类“批注式”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他们的读写互动意识,并且有利于不断放大“读中学法”的良好效应。
  以《姥姥的剪纸》课文为例,在1~6自然段自主阅读中,引导小学生作如下批注: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排比、比喻等)还采取了哪些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你在自主阅读中理解并体悟到了哪些重要字词?(如“刁难、耍赖、嗬”等)其中的省略号是什么作用?(列举方法的省略)还有什么样的重要句式?(六个“剪”)……教师善于把“传导方法”与“思维训练”融为一体,能够不断促进小学生的积累和积淀。
  二、以“读中生情”为抓手,让小学生读写在情感飞扬处
  南北朝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是说,無论观文者的“读”,还是缀文者的“写”,如果其中缺乏“情感”这一灵魂要素,都是难以成功或者不完美的。这与“没有情感,任何笔调都无法打动人心”有着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读写互动”之情呢?
  以《海伦·凯勒》课文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播放了“特殊学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场实况;然后,让大家摆出自己的笔和本,并且紧闭着双眼,跟随老师听写“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以至于小小的指头都摸出了血”这一语段。当大家睁开眼睛,面对眼前的“蛇形蚯迹、交错叠影”,忍俊不禁者有之,感觉惭愧者有之,脸色凝重者有之……在如此丰富复杂的心境下,让全班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当堂写一写各自的阅读体会。小学生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情真意切。“让学引思”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三、以“读中明理”为抓手,让小学生读写在个性认知处
  客观而又公正地说,小学生群体之所以普遍存在“习作难、难习作”的不良心态,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根本因素就是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和体悟不足,难以从较高的角度去激趣、立意和体悟,从而直接地导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轮回现象。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借助日常教学中的“人物、故事、情景”等,善于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与理解”“体悟与把握”中进行审美实践和情感实践,以不断增强他们的实践认知,逐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个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为读写互动注入活力、打好基础。
  以《蝉和狐狸》这一课文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环节,本着以“同一主题”为中心的导向策略,组织并引导小学生把《狐狸和乌鸦》这一语言引入课堂之中,积极开展“求同以拓宽,求异以深化”的群文类比阅读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联系与类比”,让小学生不仅能够较好地明白其中的事理现象,深化了自我认知,而且能够产生不尽相同的个性化思想元素。接着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大家把“个性化认知”落实在笔墨纸砚上。学生们“不用扬鞭自奋蹄”,而且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以“读中知事”为抓手,让小学生读写在相机补白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不仅如此,凡是编排在基础教材中的“例子”,要么是精髓语篇,要么是经典之作。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何种体裁,还是何种题材,其中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遗、漏、省、缺”的现象。有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诸多“空白之处”为重要抓手,组织并引导小学生开展与之相应的“相机补白”活动。如此而为,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思维,而且有利于把他们逐步引向“读写互动”的良性发展之路。
  以袁枚的《所见》小诗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就“牧童捕蝉的经过和结果”为题,激励并要求小学生结合各自的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开展寓教于乐的读写训练活动。再以《狼和小羊》课文为例,该篇文中的结句写道:“(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既然课文中没有明确交代“小羊的最终命运如何”,教师可以此“空白”现象,让小学生尽情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他们有所想象并能够“自圆其说”,我们对这种读写互动都应予以珍视和保护。
  五、以“链接生活”为抓手,让小学生读写在内外互动处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知识及其课程活动始终难以摆脱或远离社会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作为贯穿在语文活动任何方面和环节的“阅读与习作”,更是如此。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有利于让他们从中逐步体悟语文学习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更加有利于为教学相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小学生生活阅历简单,实际认知浅显,内在情感空乏,要想让他们“用手写心、用情写真”却又谈何容易呢?有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生活链接”为重要路径,自主并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课内外互动”活动。
  以《月光启蒙》课文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激发小学生回忆并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启蒙”故事,如爸爸妈妈教唱歌、家庭集体外出旅游、各类亲子游戏等;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发生在我与( )之间的故事”为题,开展喜闻乐见的读写互动活动。如此而为,既可有效激发小学生读写互动的情趣和信念,又能从根本上消除“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弊端。
  综上所述,“让学引思”是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有机统一的良好产物。在小学语文启蒙这一阶段,我们应当善于坚持“能让则让、能引善引”的指导思想,为促进小学生读写互动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211424)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每一单元都会有大量的古诗文,而这些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古诗文中有古代文人的绝世名篇,也有耳熟能详的文学佳作。为增强当下青少年的文化底蕴,应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古诗文,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其赏诗、懂诗的能力,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古诗文中的意境美。因此,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古诗文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文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但由于古诗产生的时代久远,其表达形式与白话文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纷繁复杂,一直以来,古詩文都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突出小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主体性,据笔者的调查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着眼于主动学,调动其学习
期刊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写作是一项相对较为困难的任务。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识字量还不足以支撑其文字表达,因而写出完整的语段难度较大。此外,对标点符号的学习也是低年级小学生所缺少的。总之,低年级小学生的习作锻炼是一个跨越式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难度,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从另一角度看,低年级小学生虽然对写话任务普遍感到困难,但小学生在绘画方面则普遍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因此就产生了绘画
期刊
从2017年开始,全国小学语文学科推行使用统编教材。全国小语会会长陈先云先生在多次统编教材培训中都提到,老师们要在实施统编教材的过程中加强六个意识,即“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体意识、读书意识、主体意识、科研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一线老师如何让这“六个意识”更好地“落地”,结合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为例,重点着眼“目标意识”与“主体意识”,阐述如何进行这一课的教
期刊
学习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个过程,尤其是语文阅读学习中,教师只有引导孩子静下来读书,才能确保孩子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在本文之中笔者以《黄果树瀑布》教学为例探讨静下心来教孩子学会阅读。《黄果树瀑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从所见、所闻、所感多个视角出发,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一篇少有的写景散文佳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十分重要。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融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活动成为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它能促进感知,调动情感,发展思维,拓宽知识面,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
期刊
长期坚持教学现场的观察,笔者发现课堂存在假装学习与虚假学习的现象。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把“学会学习”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笔者阅读团队教师的工作报告与阶段反思,通过大量课堂观察课例,发现部分学生出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游离课堂,或发呆,或玩学具、啃指甲,当教师纠正他,他却假装写字、假装读书、不懂装懂;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缺乏思考,敷衍对待;到了考试,成绩暴露出一大堆问题。“
期刊
教学目标:  1.读文比较阅读,感受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作品的创作风格。  2.预测比较阅读,发现新美南吉作品特点。  3.模仿创编阅读,练习编写童话,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应用不同的阅读形式与方法尝试群文阅读,培养搜集与整理文本信息的能力。  2.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同一作家的不同创作风格。  设计思路:  1.在阅读群文中走进“新美南吉的童话”,感受同一作家的不同風格,以
期刊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助力语文关键性能力的生长,其中在关乎学生语文综合性素养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中,朗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尤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是要将课文朗读正确流利。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体现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借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意识。笔者即以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四个太阳》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统整归类,借助组合拼音读通语句  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模式恰似三朵奇葩竞相开放,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思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三大”学习方法,并初见成效。  一、快乐的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逐步形成独特的见解,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进行选择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