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精神的维度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king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所携带的文化内蕴是极为宽广的,而以汉字为基点,以充满灵性的思维创作出由汉字衍生出的带有个人人生轨迹与思考的文学作品,则更拥有丰富与多义的迷人。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正是在对文字意象的延伸中,通过历史的追溯与文化的链接、孩子的视角、本土风俗画的描绘、结构的突破,实现了对生活本身耐人寻味的关照。
  [关键词]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文字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34-02
  一部读来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应当是单纯的,也应当是错综复杂的,而如何统筹两者,往往需要作者对生活最本真的体悟,并能够将这些思维的辐射面恰如其分地统筹在一定的精神维度之内。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以“字”作为切入点,将它的本体意义及延伸出的文化载体意义、汉字接受者的经验、个人生活经验浑然天成融合在一起,大胆实现了结构的突破,从而立体地展现文化与生活的生动形态。可以说,在文学创作上是一种有益的开拓。
  一、文字的历史追溯与文化链接
  《这些字,那些事》中,选取的汉字往往以历史渊源追溯的方式为开篇,利用图式刻画出甲骨文、金文、小篆及楷书的演变,将汉字传统中对字的历史意义和今天的意义作以对比阐释。孙海芳几乎将涉及的每一个字的产生与特有的文化传统相联系,并能将视野延伸,呈现神话传说、典故,甚至西方文化的不同侧面。如在描写“虹”这一字时,以拜伦《唐璜》关于彩虹的描写为引题,从孩子们常将“虹”写作“红”的惯性思维开始叙述,论述甲骨文中“虹”的象形意义,继而描述中国文化中“虹”具有的吉祥含义:“中国文化中可窥见,虹是一种吉祥和善的动物,或者说是一种对世间灾难的拯救……”而与此同时,又引出西方文化《圣经》中关于彩虹的记载:“西方文化认为虹的形状相似于一座桥,那么她重要的作用就是沟通上天和下地,是人神关系的媒介。”这种贯通古今、中西对比、信马由缰但又形散神不散的写作手法,有着晚清以来小品文的特征,不禁令人想到周作人《秉烛谈》、《风雨谈》、《药味集》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无需激情喷发,也不用辞藻堆叠或纷繁的修饰运用。可以说是郁达夫评价周作人时用到的“湛然和蔼”。
  孙海芳有着对围绕一个主旨生成的文化或生活意象很高的把握能力,这与她平日教学中的感悟与思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她说:“无所谓功利,就是想,在这三尺讲台上一站便是十年,一生里最美好、青春的日子在一根根粉笔一点点的勾画中悄然流逝。岁月被分割成若干个段落,一年,一个学期,一周,一节课,一个环节,忙碌着,恍惚着,日子就一点一点地溜走。意义的追寻,化作了文字。”也正因如此,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字生发而来的创作,结合广泛的知识结构,构成对汉字全面、完整而又带有个人印记的诠释。
  二、接受者的经验——儿童视角的记录
  汉字的文化内蕴博大精深,但一个字若能引出一段充满童趣的故事,瞬时便让人觉得这种抛开稍显严肃的汉字的学理性,从儿童的视角去诠释的情节,更能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跳跃、简单如白纸的单纯,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字与文章本真的含义。孙海芳对自身环境所给予的经验有着极好的把握和运用,这些特有的感悟,有着意想不到的力度。如在“那些话”中所谈到的和小朋友关于国籍的对话:“荷兰好还是中国好?”“荷兰——风车其实不好看。”“你是中国人还是荷兰人?”“中国人。”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丝毫不会掩饰的率真,是一个孩子在接受成人世界的信息后,又有着孩童特有的的理想主义的表达。
  同时,一些语言又能反映出当代的儿童在接受媒体和多种信息来源后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质的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不同于人们所理解的“人云亦云,被教育僵化”的孩子的思维,一些对话直接但不乏睿智。如书中记述,有篇阅读理解叫《夸父追日》,最后一个题目是“你想对夸父说点什么”,小田同学的回答是:“夸父,你有意思吗?”又如在问到“乌鸦发奋练习唱歌,立志要超过百灵鸟。你想对乌鸦说点什么”时,有孩子答道:“你再练,你还是乌鸦!”
  如果说对汉字的理解,在以汉字的文化含义和《说文解字》的说服力的基础之上,加入对汉字的接受者相关思维的描述,就更能呈现一种立体的关照。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不仅有文字本身内涵的诠释,还生动地用图文并茂、极具说服力的儿童思维言语去印证,仿佛一个聪明的观察者在记录一场伟大的演讲时,不仅记录了演讲内容的深度、广度与振聋发聩的力量,也记述着接受者内心的微妙变化。
  三、本土风俗画的描绘
  用本土风俗画,尤其是用对兰州特有的往事与记忆诠释文字,是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中关于“事”的表达的重要维度。作为“老兰州”人,孙海芳对本土的方言、饮食、地理历史、民俗,有着极为广泛的接触,并有着深度的诠释,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在全书的创作中。如表现方言“立马悬蹄”,用到的母亲的话:“三十晚上借蒸笼呢,你立马悬蹄地用呢,你用着别人不用吗?”以及这样的记录——孩子说:“感谢你每天为我们备课到十二点。”作者说:“不带这么撅人的。”这种语言既亲和,又带有现代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智慧。
  在描写“梨”这一章,从教学故事开始,讲述兰州特有的软儿梨,既有关于梨子来历的传说,又有自己儿时的生动记忆:“……等果皮成了黑褐色,软儿梨就冻成了。三舅要拉到集市上变卖补贴家用,舅母拖着哭腔,又是祈求又是威胁的口气说:别的拉走卖去。软儿梨要给我留下一篮子呢。”而最后用到的张保和的快板“安宁的桃,青白石的瓜,北园的梨儿人人夸”,更是让熟悉的人会心一笑。在写到“刀”这一字时,引出的是解放前兰州武术界的往事,有当年兰州的镖局,也有传奇人物王天鹏的故事,还有父亲那把“王把式”留下的刀和背后承载的深刻情感。
  四、宽广的精神维度与结构的突破
  一个字的意象,即使是《说文解字》,也只能以汉字的造字规律为基础,就其本意而呈推演性的发散。而以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而言,“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这样,一个词所包含的意义其实介入了更为丰富的个体经验。但如何能将两个字面上几乎毫无关联的意象放在一起讲述,并让阅读者觉得浑然天成,这便只有拥有对情感维度的良好把握和诠释能力才能驾驭。   比如“兄”字这一章里,开篇提到“表哥”这一称谓的意味深长,然后从文字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析“兄”在中国人观念中的分量,辅以一篇日记、一篇随笔,仿佛一个圆点的几条射线,发散而又有内在的联系。这从体式而言,是文学创作的开拓。而选取的日记,描述自己与姐姐的情感,没有任何矫揉造作,虽仿佛由无兄的遗憾引发而来,读过之后,却是另一番暖意——“你得让着我,要不我就找娘去。她哭了。把你的吃的给我,要不我就找娘去,她哭了。我饿了,要不我找娘去,她哭了。有人说,妹妹长得像猪八戒,她也哭了。”
  这里,如若直接谈到“姐”这一文字,便有了直接性的人物刻画意图,与一般人物描写别无二致,正是在这一情感的共同性的统筹之下,才让不同的故事有机地统筹在一个大的具有更高文化内蕴的概念之下。
  在这样的精神维度里,一个字成为一个供阅读与关照的文本.。孙海芳的创作,正是对汉字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特殊审美精神活动,包着对汉字基本含义与特征的把握,但这样的把握超越了以汉字本身为中心的构思。根据20世纪70年代广泛兴起的的接受美学理论,其中“读者中心论”主张文本意义的生成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正如美学理论家姚斯所言:“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孙海芳的创作可以说在将汉字作为文本之后,联系自身观念中的意象群,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这种将文字作为关照对象并生成新文本的尝试,可以说是基于对生活细微的感触与思考,故能宕开一笔,将自身的触角伸展开来,涉及亲人、友人、事业以及记忆与生活的各个层面。也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这些年的喃喃自语,匪夷所思,飘忽情绪,瞬间思维,像大杂烩一样,出现在电脑的E盘里。一日复一日,看着一个个有着切肤经历的汉字,像排着整齐队伍的孩子一样,一列列逐渐增多,于是,进行下去的信心便日渐膨胀。”
  于此,时间的段落性并不是那么重要,由汉字延伸的意象既统一又更具灵活性。虽然,不得不指出的是,在一些篇章的内在结构衔接上还有生硬之处;而更需要看到的是,当代文学的创作,即使是先锋派,往往也都以时间为线索,讲求故事的连续性,而线性顺序往往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集体无意识”。简单的倒叙或有意识的突破时空顺序往往成为具有“实验性质”的呓语,具有一种片面的“深刻”,非所有读者能够理解接受。事实上,文学题材与文本结构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寻求新的突破,但并非一定要以情节的故意跳开或过于个人的叙述为方式。孙海芳的创作,在结构上不同于线性叙述,而是以文字为点,辐射出环形的语言场域,娓娓道来,毫无生涩难懂之处,任何人读之,也都是生动而亲和的。而这种文章结构的突破,依然可贵地维系了令人感动的文学性,可以说是孙海芳在文学创作文本结构上的有益探索。
  《这些字,那些字》对所选取的中国汉字的把握和诠释,可以说精微之处,深藏大意。这大意,如若以深刻的学术考据或说理去传达,往往失去了可爱,而站在思维广阔的平台之上,我们能够看到:文学可以以无限宽广的维度去诠释那些个人的却又能引人共鸣的意象。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3年4月26日,兰州市作家协会、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兰州铁路第一小学、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举办“孙海芳散文小品集《这些字,那些事》研讨会”。孙海芳现为兰州铁路第一小学教师、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特约记者,其散文小品集《这些字,那些事》于2012年12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这部散文小品集系作者多年的生活感悟与智慧结晶,创作手法新颖,立意高远,将文学创作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别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代画作中,屏风绘画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图像之一。由于屏风的角色多样以及身份模糊,从而为画家们的艺术修辞手法提供了多重选择。正如潘洛夫斯基所构建的三个体系图像学,①屏风的阐释框架也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类似这种体系并结合符号学理论来进行研究,在实物、绘画媒介以及绘画图像三者之间转换,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文本与文本之外的转换)。  [关键词]屏风图像;符号学;文本意义;符号修辞  
期刊
[摘要]孙海芳的散文集《这些字,那些事》由字延伸到生活,讲述了有关兰州的民俗、典故、传说,并加入了作者与字有关的感想与经历,温暖抑或伤感的文字让读者获得精神抚慰。她的散文创作注重对题材的开拓,深入挖掘主题,敢于走出书斋,接受瞬息万变的生活撞击,感情真挚、坦率,以情动人,语言清丽优美、晓畅明快,富有美感。  [关键词]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汉字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孙海芳老师的识字教学活动,探讨了识字教学所应具有的理想境界,即在一定《这些字,那些事》语文知识情境中,通过学生与汉字的对话,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汉字的文化精神浸润中,回归有温度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汉字;识字教学;《这些字,那些事》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通过对汉字进行陌生化处理的方式,从汉字的字形义推演至语言义,并将与这些汉字相关的民俗及文化以故事的形式镶嵌其中,对汉字工具论给文化造成的遮蔽做出了一定的纠正。小品文的图像选择显示了作者的严谨态度,图像作为文字语言的辅助角色出现,增强了小品文的修辞效果,也使得文化以抽象与具象的方式同步彰显。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符号学;汉字  [中图分类号]I207.6
期刊
[摘要]对于文艺作品,往往要求真、善、美的统一。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够深刻地反映生活真实,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本文将通过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方面来揭示《这些字,那些事》这部作品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真、善、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艺术和人生是没有隔阂的,人生就是一种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一个艺术作品,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塑造出上乘之作。本文从人格和艺术的完整性、修辞立其诚、人生的严肃主义、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四个方面对《这些字,那些事》的艺术价值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以此寻找文学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人生的艺术化;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本文借助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四要素理论,从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方面挖掘出作品中沉潜的人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作者孙海芳在《这些字,那些事》中将整本书分为“那些人”、“那些话”、“那些印象”、“那些事”四卷,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平实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谱写了一首动听的生活之歌,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意义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人与世界;文字世界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2002年上映的港产影片《无间道》与2006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无间行者》,是影像跨文化传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两部影片虽然源于同一剧情,却演绎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港版《无间道》与美版《无间行者》,既为华语电影参与国际化合作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和电影原创剧本的输出提供了良好示范,同时也为影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对象。本文即尝试在跨文化的视野中,对两部影片的叙事要素与
期刊
[摘要]河西地区嘉峪关、酒泉墓葬中出土的众多关于农耕、养殖、畜牧、出行、宴乐、庖厨、屠宰、衣着、生活用具、建筑等内容画像砖中,清楚地展现了河西走廊地区民众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本文以魏晋墓画像砖资料为切入点,考察、论述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