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稳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严峻的话题。但一直以来在课堂上学生或埋头品读、或奋笔疾书、或掩卷沉思,而教师或循循善诱,或春风化雨、或激扬文字,学生求知的眼睛盯着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教师。这似乎成了一种理想的课堂模式。然而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我逐渐明白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个僵化的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都属于教学艺术应用的范畴。教师的灵活性、创造性,这种讲求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教学艺术。教学法一方面要以科学做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教学艺术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完美统一的优化教学。教学艺术本质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科学性与艺术性,二是师生优化发展,三是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品味语文无穷魅力,从而探索个性课堂—挖掘形象美意,读写结合;突破学习疑难,整合教材;体悟哲理意蕴,渗透德育。
一、品尝语文之甘甜,挖掘形象美意,读写结合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蛮喜欢语文的,就是不喜欢语文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爱上语文这门课呢?语文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学生爱上它,要对语文课堂充满好奇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教师必须善于解读文本,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与其他学科的教材相比,语文教材有其独特的魅力。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这些文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那些古代名篇也都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或欣赏价值。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最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一起共鸣并得以升华,从而变得更加纯洁和高尚。作为语文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既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又能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去挖掘文章的魅力所在,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将使学生在美好的情感熏陶下,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堂语文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我们可以课前准备一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以简短的文字介绍给他们,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在这堂语文课上,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行动的鼓舞着。短短的45分钟变为了今后漫漫求知涯的开端。语文世界之甘甜,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块硕大无比的甜糕,令大快朵颐者享受无边。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七颗钻石》,语文老师可以摇身一变为一位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大王。当你用美丽的语言为学生描述着小姑娘为了妈妈能够喝到水而艰辛跋涉的善良时,课堂里溢满了真善美的气息。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短小的童话,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奇特的想象进行创作。于是“我从课文中学写作”的写作练习便可以开始启动。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的写作训练:续写《皇帝的新装》、扩写《“林中鸟”和“笼中鸟”》、改写一些古代寓言故事等。语文世界之甘甜,创作文学作品也使学生从阅读者的角色转换为写作者,令手捧铅字的小作家们快乐无边……
二、品味语文之奥妙,突破学习疑难,整合教材
在高年级的学生群体中流行一句话,“中学语文,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表面听起来有几分戏谑之意,实则有几分道理。语文老师需要做的是架桥人的工作。在艰涩难懂的文字、遥远的历史文字与90年代的学生间架设起一道桥梁。佛语有云:“桥能渡人”。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跋涉在语文的探幽之路上。课堂对话教师的引导是不可缺的,教师要把问题抛给学生,然后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牵引课堂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激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教师学着解疑,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要去解惑;课堂对话要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课文的阅读要让学生善于去发现疑惑,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话题”要比提出“问题”更具有思考、讨论的价值,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而不被标准答案禁锢。
例如,学习鲁迅的课文,纵观教材编排,我们可以进行“鲁迅课文三步走”的阅读计划。先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温情美文,可以补充《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目的是领略鲁迅少年时的童真、童趣;接着是《孔乙己》这类的观世间百态的小说,可以补充《风波》、《阿Q正传》,目的是体会鲁迅冷眼看社会的睿智;再接着是《故乡》、《藤野先生》这类评国人之貌的文章,可以补充《呐喊》、《彷徨》,目的是感受鲁迅的自省精神。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序列性的阅读教学,辅助以课外阅读的篇章,经由师生共同探讨,与鲁迅的距离不再遥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把那些阅读起来艰涩难懂的内容放入主动质疑的教学环节,根据学情适当增减,这样师生共同阅读的活动是可以消除学生对周树人的畏惧之心。在初中阶段能够认认真真读完几本鲁迅的书,这也可以为将来高中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学习的连贯性就决定了文言文教学的阶段性。如今跨入初三,历史人物增多,我们在课堂上要补充人物简介、背景资料等,以拉近古代人物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可以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为陈涉“首事反秦”的魄力所赞叹,也为曹刿缜密的心思所折服,更为诸葛亮一心为主的忠诚而感动。品味语文之奥妙,虽在方寸间,却有无穷意。
三、品悟语文之情理,体悟哲理意蕴,渗透德育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学科,由于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蕴籍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独特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实换一种眼光,我们的语文课堂便不再背负“文以载道”的沉重。放低身段,就是这样解释:语文课上总是要讲点道理的,不如把道理讲讲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有机体,是一系列工程,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众多方法通常处于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情势,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某些方法较为突出而已。但对于各种方法的使用我们都应注意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促进语文与德育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语文学科“辞章”和“义理”的联系,授业与传道的结合,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能力,思想上也得到长进,品德受到熏陶。此外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蕴藏的德育因素应做到在教学中自然流露,而不应刻意地去追求德育渗透,那样就使语文变成一节枯燥的政治说教课了。
在语文课上品悟哲理,可以存在如下三重境界:第一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著;第二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思;三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领悟。比如,物候学古诗四首,其中包含了诗人们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从而与气候变化相联系,有高寒之地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也有江南早春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气候不同,其中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更是将物候学知识解释得透彻,这是语文世界里的事物之理。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其中菲利普一家对于勒叔叔的情感态度变化几经波折,这是语文世界里的人情之道。还有《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怀,这是语文世界里的济世之道。品悟语文的情与理,这是古今中外优秀典籍中留给我们后世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更多时候是思想的启蒙者、精神的引领者。
“品”字为三口,无论是品尝、品味,还是品悟,都需要我们老师踏踏实实地领着学生读几本好书,在好书中读到它们的颜如玉、黄金屋。在语文之甘甜间收获学习的快乐,在语文之奥妙中体会探幽的乐趣,在语文之情理中得到精神的升华……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都属于教学艺术应用的范畴。教师的灵活性、创造性,这种讲求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教学艺术。教学法一方面要以科学做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教学艺术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完美统一的优化教学。教学艺术本质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科学性与艺术性,二是师生优化发展,三是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品味语文无穷魅力,从而探索个性课堂—挖掘形象美意,读写结合;突破学习疑难,整合教材;体悟哲理意蕴,渗透德育。
一、品尝语文之甘甜,挖掘形象美意,读写结合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蛮喜欢语文的,就是不喜欢语文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爱上语文这门课呢?语文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学生爱上它,要对语文课堂充满好奇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教师必须善于解读文本,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与其他学科的教材相比,语文教材有其独特的魅力。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这些文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那些古代名篇也都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或欣赏价值。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最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一起共鸣并得以升华,从而变得更加纯洁和高尚。作为语文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既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又能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去挖掘文章的魅力所在,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将使学生在美好的情感熏陶下,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堂语文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我们可以课前准备一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以简短的文字介绍给他们,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在这堂语文课上,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行动的鼓舞着。短短的45分钟变为了今后漫漫求知涯的开端。语文世界之甘甜,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块硕大无比的甜糕,令大快朵颐者享受无边。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七颗钻石》,语文老师可以摇身一变为一位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大王。当你用美丽的语言为学生描述着小姑娘为了妈妈能够喝到水而艰辛跋涉的善良时,课堂里溢满了真善美的气息。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短小的童话,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奇特的想象进行创作。于是“我从课文中学写作”的写作练习便可以开始启动。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的写作训练:续写《皇帝的新装》、扩写《“林中鸟”和“笼中鸟”》、改写一些古代寓言故事等。语文世界之甘甜,创作文学作品也使学生从阅读者的角色转换为写作者,令手捧铅字的小作家们快乐无边……
二、品味语文之奥妙,突破学习疑难,整合教材
在高年级的学生群体中流行一句话,“中学语文,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表面听起来有几分戏谑之意,实则有几分道理。语文老师需要做的是架桥人的工作。在艰涩难懂的文字、遥远的历史文字与90年代的学生间架设起一道桥梁。佛语有云:“桥能渡人”。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跋涉在语文的探幽之路上。课堂对话教师的引导是不可缺的,教师要把问题抛给学生,然后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牵引课堂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激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教师学着解疑,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要去解惑;课堂对话要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课文的阅读要让学生善于去发现疑惑,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话题”要比提出“问题”更具有思考、讨论的价值,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而不被标准答案禁锢。
例如,学习鲁迅的课文,纵观教材编排,我们可以进行“鲁迅课文三步走”的阅读计划。先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温情美文,可以补充《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目的是领略鲁迅少年时的童真、童趣;接着是《孔乙己》这类的观世间百态的小说,可以补充《风波》、《阿Q正传》,目的是体会鲁迅冷眼看社会的睿智;再接着是《故乡》、《藤野先生》这类评国人之貌的文章,可以补充《呐喊》、《彷徨》,目的是感受鲁迅的自省精神。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序列性的阅读教学,辅助以课外阅读的篇章,经由师生共同探讨,与鲁迅的距离不再遥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把那些阅读起来艰涩难懂的内容放入主动质疑的教学环节,根据学情适当增减,这样师生共同阅读的活动是可以消除学生对周树人的畏惧之心。在初中阶段能够认认真真读完几本鲁迅的书,这也可以为将来高中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学习的连贯性就决定了文言文教学的阶段性。如今跨入初三,历史人物增多,我们在课堂上要补充人物简介、背景资料等,以拉近古代人物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可以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为陈涉“首事反秦”的魄力所赞叹,也为曹刿缜密的心思所折服,更为诸葛亮一心为主的忠诚而感动。品味语文之奥妙,虽在方寸间,却有无穷意。
三、品悟语文之情理,体悟哲理意蕴,渗透德育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学科,由于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蕴籍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独特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实换一种眼光,我们的语文课堂便不再背负“文以载道”的沉重。放低身段,就是这样解释:语文课上总是要讲点道理的,不如把道理讲讲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有机体,是一系列工程,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众多方法通常处于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情势,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某些方法较为突出而已。但对于各种方法的使用我们都应注意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促进语文与德育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语文学科“辞章”和“义理”的联系,授业与传道的结合,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能力,思想上也得到长进,品德受到熏陶。此外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蕴藏的德育因素应做到在教学中自然流露,而不应刻意地去追求德育渗透,那样就使语文变成一节枯燥的政治说教课了。
在语文课上品悟哲理,可以存在如下三重境界:第一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著;第二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思;三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领悟。比如,物候学古诗四首,其中包含了诗人们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从而与气候变化相联系,有高寒之地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也有江南早春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气候不同,其中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更是将物候学知识解释得透彻,这是语文世界里的事物之理。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其中菲利普一家对于勒叔叔的情感态度变化几经波折,这是语文世界里的人情之道。还有《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怀,这是语文世界里的济世之道。品悟语文的情与理,这是古今中外优秀典籍中留给我们后世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更多时候是思想的启蒙者、精神的引领者。
“品”字为三口,无论是品尝、品味,还是品悟,都需要我们老师踏踏实实地领着学生读几本好书,在好书中读到它们的颜如玉、黄金屋。在语文之甘甜间收获学习的快乐,在语文之奥妙中体会探幽的乐趣,在语文之情理中得到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