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新课改思想方法 调控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angru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用生物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同时,生物方法、生物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学生运算简捷、推理机敏,是提高生物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物思想方法 思维品质 教学原则
  一、高中复习中生物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
  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它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试题新而不偏,活而不过难;着眼于对生物思想方法、生物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这种积极导向,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生物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运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加强生物思想方法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生物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和应试能力。
  高中复习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生物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的基础上的生物复习课,也是在学生基本认识了各种生物基本方法、思维方法及生物思想的基础上的复习课生物。其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综合性强的练习中进一步形成基本技能,优化思维品质,使学生在多次的练习中充分运用生物思想方法,提高生物能力。高考复习是学生发展生物思想,熟练掌握生物方法理想的难得的教学过程。
  二、高中复习中生物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
  1. 把知识的复习与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纳入教学目的原则。各章应有明确的生物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教案中要精心设计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
  2. 寓思想方法的教学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于教学问题的解决之中的原则。知识是思想方法的载体,生物问题是在生物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知识、方法“加工”的对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具体的生物活动的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可能的。
  3. 适当章节的强化训练与贯通复课全程的反复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生物思想方法与生物知识的共存性、生物思想对生物活动的指导作用、被认知的思想方法只有在反复的运用中才能被真正掌握这一教学规律,都决定了成功的思想方法和教学只能是有意识地贯通复课全程的教学。特别是有广泛应用性的生物思想的教学更是如此。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生物的几乎全部的知识中,处处以生物对象的直观表象及深刻精确的数量表达这两方面给人以启迪,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简洁明快的途径。它的运用,往往展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数形和谐完美结合的境地。
  在某种思想方法应用频繁的章节,应适当强化这种思想方法的训练。如在生物归纳法一节,应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组题,在问题解决中提炼并明确总结联合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生物归纳法解题这一思想方法,在学生能熟练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运用,才能形成自觉运用的意识。
  三、高中复习中生物思想方法教学的途径
  1. 用生物思想指导基础复习,在基础复习中培养思想方法。
  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要充分展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揭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生物思想方法。如遗传概率计算公式的推导体系,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及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只有通过展现遗传类型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并同时形成系统的条理的推导线索,才能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生物家的创造思维进程,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生物思想,掌握生物方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注重知识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的纽带作用。运用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三块知识可相互为用。注意总结建构生物知识体系中的教学思想方法,揭示思想方法对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运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等生物活动中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运用化曲线间的关系为对应动点之间的关系的转化思想及求相关动点轨迹的方法统一处理,得出图像变换的一般结论。深化学生图像变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观点。
  生物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练习,在问题解决中运用生物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自觉运用生物思想方法的意识。注意分析探求解题思路时生物思想方法的运用。解题的过程就是在生物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联想提取相关知识,调用一定生物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及知识,逐步缩小题设与题断间的差异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运用化归思想的过程,解题思想的寻求就自然是运用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注意生物思想方法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如解题中求疾病变异大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在遗传类型中寻找或作出遗传代数树状图。这个通法就是在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的转化思想的指导下求得的。其中树状图原理在构图中的运用,也是分析、联想等生物思维方法运用之所得。
  调整思路,克服思维障碍时,注意生物思想方法的运用。通过认真观察,以产生新的联想;分类讨论,使条件确切,结论易求;化一般为特殊,化抽象为具体,使问题简化等都值得我们一试。分析、归纳、类比等生物思维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等生物思想是走出思维困境的武器与指南。
  用生物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对习题灵活变通,引申推广,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抽象性;组织引导对解法的简捷性的反思评估,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对同一生物问题的多角度的审视引发的不同联想,是一题多解的思维本源。丰富的合理的联想,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类比、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生物思想运用的必然。生物方法、生物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我们运算简捷、推理机敏,是提高生物能力的必由之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摘 要】许多教师提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新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带出课堂的问题过旧、问题价值低、问题数量多”等原因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剖析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扼杀的原因,并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研究,指出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培养方法,旨在教学中正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课堂 学生 问题  “问题意识”法,是指老师在解决完课堂问题的
期刊
【摘 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画一画,用五彩的画笔画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画出对语文独到的理解,这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以画助读 教学助燃气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通过形象认识世界。”语文教学如果具备了鲜明的形象性,学生就能感受真切,才能引起对课文人物和事件的关注,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中,以画助读,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传统内容,以往的教材对周长概念的建构不够重视,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上,而新课标修订教材中对周长概念的教学就是整整一节课,它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体验过程, 在实践探究活动过程中建构周长的概念。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
期刊
【摘 要】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高低对于后续探究中数据的收集展示、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这些环节能否正常进行至关重要,这就迫切需要教师能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偿教学。本文尝试在《蚂蚁的觅食行为》这个探究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工作单,以此来有效评价学生设计生物探究方案的能力。  【关键词】设计探究 方案 工作单 评价  一、背景  科学探究可分成提出问题和假
期刊
【摘 要】秦牧说过:“想象是一副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写好想象作文,对于开阔视野、丰富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小天使的放飞不是大雁的跟随,它是每一个天使心灵个性的表达。教师应注意为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表达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习作 想象 激发 兴趣 放飞 个性 创造  一、创造个性 提升空间  雨果说得好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学生普遍觉得作文“没劲”。改革中学作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当下作文教学日益忽略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扭曲了作文的本来面目。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无论从作文题目的限定、思想内容的规定
期刊
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学校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个理念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国家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下放给授课的教师。于是,一些学校依据各校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制定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满足了学生多层面的发
期刊
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串灿烂的珍珠,那么师生的提问就是串珠的那一根美丽的红线;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首动听的歌,那么,师生的提问就是歌中跳动的旋律;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段活跃的化学反应,那么老师的提问就是绝好的催化剂。因此,好的提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教学的质量。  一 、课前的提问。提问的作用主要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这种提问要设置悬念,注意趣味性,要符合青少年身心的特点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成为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教育离不开教学,教学离不开课堂,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们都在进行探索,不断进行反思,努力将先进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一、注重导入,吸引学生融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维持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因
期刊
【摘 要】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教育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这个急剧的竞争中,不仅成人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连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们也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