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35-0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中成绩优秀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都选择到县城中学去就读了,另有一小部分“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托付给别人监护,使得他们有空子可钻,养成了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打游戏机上网成瘾等恶习。为了适应农村初级中学这一复杂的教育现状,顺利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我曾在语文教育教学这一块作过一些摸索,其中特别针对“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尝试,现简单阐述如下:
一、激发创作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作文时如果能处在一种强烈的亢奋的情感状态中,则文如泉涌,一气呵成;相反,则思路阻塞,语言枯燥。学生写好作文,固然主要还在于平素多积累、多练笔,但如果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能够通过某些有效途径激发学生情感,掀起感情波澜,激发起学生作文激情,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写”的表达欲望,那么对于学生更快更顺利地完
1、以情激发。教师在作文指导时用浓烈的感情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情绪,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支配下激发起写作热情。可选用如下方法:①选用具有强烈抒情意味的范文。作文前教师诵读几篇题材类似的范文,便于激起学生感情。这一点可与课文紧密结合。比如讲读朱自清《背影》后,学生被文中父子亲情深深打动,这时可抓住时机布置一篇写亲情的习作。②利用生活中发生的激动人心的真人真事。我校初一韩亚航同学不幸被柴油烧伤,伤势很重。师生们听到消息后心情很沉重,有的学生当时就哭了。听说治病需要一笔可观的医药费,大家纷纷捐款,场面十分感人。事后我趁热打铁,立即布置学生根据这一场面,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效果非常好。
2、以趣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作文便成功了一半。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尽力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这样学生容易激起写作热情。这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更培养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陶冶了他们美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累作文素材
每每问及作文之事,同学们总会诉苦:没啥可写!这说的也是实话——他们年龄小、阅历尚浅、生活面窄、感悟能力欠缺;加之阅读资料缺乏。农村中学即使有阅览室,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了应付某些验收而建,之后便成为摆设,几乎不向学生开放。农村家庭也谈不上藏书,更重要的是一部分同学不善于积累作文素材。所以写作时像挤牙膏似的,即使勉强成文,也是缺血少肉,干巴巴的几句话。解决这一难题的关建是修筑作文素材的仓库,然后去充实它、丰富它。那么如何去积累作文素材呢?
1、加强阅读,注重积累。农村中学生缺乏阅读资料,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语文课本来积累文质兼美的句子或段落。那些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那些闪耀着哲理光辉的名言警句,都可以作为语言材料积累起来。积累多了,写作时信手拈来,既可以为文章增色,又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作如下积累:
①积累美段。
小说中细腻写人的段落,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祥子拉车感受的段落;散文中展示多种感受的文字,如《听潮》的第三段;戏剧中的精妙台词;还有典型的议论文段、说明文段,都可以储备起来,并可以从中理出写作技法。这里以一个写景文段为例,浅谈如何揣摩精巧的文段。
②积累名言警句。
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恨读书迟。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③积累句式。
固定的句式能表达复杂的意思。如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的句式,表意既经济又深刻,平时阅读时注意积累。
2、要坚持写日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可写的东西,但由于学生缺乏细心观察,许多写作素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留心贯察和分析周围事物。从自己的观察体会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积累生活素材的最好办法是坚持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三、重视学生修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俗话说:“学生怕作文,教师怕改文”,即使是教师殚精竭虑地评改,多数学生无动于衷,往往只看得分,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模式,使作文教学举步维艰。总之,还给学生修改作文权,让学生人人动手,会评改作文,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1、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改作文能力。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成功而喝彩,让学生感到我能自主,我能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同时,让学生对修改作文产生愈来愈浓的兴趣,教师可有意识地反复地让学生把修改前后的作文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到百改不厌,不仅自己改,还能帮别人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学生修改作文的形式。①分类指导。作文自改需要搀扶,分类指导就是为了更有效地搀扶。把习作水平接近、情况类似,适当分组,分别指导。如把错别字多、语言毛病多的学生分在一组,指导自改时则首先把解决这两大问题作为着力点。②分别记分。作文自改,学生能否真正获益,关键在他们能否认真、持久地坚持下去。对此,既需要鼓劲,也需要一定的约束。写与改分别记分既是对认真自改的学生的鼓励,也是对态度不端正学生的约束。每次作文,学生交来以后,先按照预先规定的写作要求记一次分,然后提出自改的重点,自改后再记一次分。两次记分之和,就是这次作文的成绩。③自建“病历卡”。学生要想通过作文自改提高水平,培养能力,不是单纯改改就能奏效的,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指导学生自建作文“病历卡”,卡中记载的栏目有:篇次、题目、主要问题、原因、自改体会等。每次自改完毕即逐项填写,然后与作文本一同交给老师。④集体修改。可把较差的习作用投影仪呈现出来,让学生集体修改,这样对习作的互改也起到了训练的作用。
总之,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障碍较多,困难重重。本人认为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写作文,以写作文为乐,再辅以教师悉心指导;通过恰当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注重修改作文,方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中成绩优秀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都选择到县城中学去就读了,另有一小部分“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托付给别人监护,使得他们有空子可钻,养成了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打游戏机上网成瘾等恶习。为了适应农村初级中学这一复杂的教育现状,顺利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我曾在语文教育教学这一块作过一些摸索,其中特别针对“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尝试,现简单阐述如下:
一、激发创作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作文时如果能处在一种强烈的亢奋的情感状态中,则文如泉涌,一气呵成;相反,则思路阻塞,语言枯燥。学生写好作文,固然主要还在于平素多积累、多练笔,但如果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能够通过某些有效途径激发学生情感,掀起感情波澜,激发起学生作文激情,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写”的表达欲望,那么对于学生更快更顺利地完
1、以情激发。教师在作文指导时用浓烈的感情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情绪,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支配下激发起写作热情。可选用如下方法:①选用具有强烈抒情意味的范文。作文前教师诵读几篇题材类似的范文,便于激起学生感情。这一点可与课文紧密结合。比如讲读朱自清《背影》后,学生被文中父子亲情深深打动,这时可抓住时机布置一篇写亲情的习作。②利用生活中发生的激动人心的真人真事。我校初一韩亚航同学不幸被柴油烧伤,伤势很重。师生们听到消息后心情很沉重,有的学生当时就哭了。听说治病需要一笔可观的医药费,大家纷纷捐款,场面十分感人。事后我趁热打铁,立即布置学生根据这一场面,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效果非常好。
2、以趣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作文便成功了一半。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尽力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这样学生容易激起写作热情。这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更培养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陶冶了他们美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累作文素材
每每问及作文之事,同学们总会诉苦:没啥可写!这说的也是实话——他们年龄小、阅历尚浅、生活面窄、感悟能力欠缺;加之阅读资料缺乏。农村中学即使有阅览室,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了应付某些验收而建,之后便成为摆设,几乎不向学生开放。农村家庭也谈不上藏书,更重要的是一部分同学不善于积累作文素材。所以写作时像挤牙膏似的,即使勉强成文,也是缺血少肉,干巴巴的几句话。解决这一难题的关建是修筑作文素材的仓库,然后去充实它、丰富它。那么如何去积累作文素材呢?
1、加强阅读,注重积累。农村中学生缺乏阅读资料,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语文课本来积累文质兼美的句子或段落。那些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那些闪耀着哲理光辉的名言警句,都可以作为语言材料积累起来。积累多了,写作时信手拈来,既可以为文章增色,又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作如下积累:
①积累美段。
小说中细腻写人的段落,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祥子拉车感受的段落;散文中展示多种感受的文字,如《听潮》的第三段;戏剧中的精妙台词;还有典型的议论文段、说明文段,都可以储备起来,并可以从中理出写作技法。这里以一个写景文段为例,浅谈如何揣摩精巧的文段。
②积累名言警句。
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恨读书迟。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③积累句式。
固定的句式能表达复杂的意思。如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的句式,表意既经济又深刻,平时阅读时注意积累。
2、要坚持写日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可写的东西,但由于学生缺乏细心观察,许多写作素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留心贯察和分析周围事物。从自己的观察体会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积累生活素材的最好办法是坚持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三、重视学生修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俗话说:“学生怕作文,教师怕改文”,即使是教师殚精竭虑地评改,多数学生无动于衷,往往只看得分,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模式,使作文教学举步维艰。总之,还给学生修改作文权,让学生人人动手,会评改作文,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1、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改作文能力。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成功而喝彩,让学生感到我能自主,我能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同时,让学生对修改作文产生愈来愈浓的兴趣,教师可有意识地反复地让学生把修改前后的作文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到百改不厌,不仅自己改,还能帮别人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学生修改作文的形式。①分类指导。作文自改需要搀扶,分类指导就是为了更有效地搀扶。把习作水平接近、情况类似,适当分组,分别指导。如把错别字多、语言毛病多的学生分在一组,指导自改时则首先把解决这两大问题作为着力点。②分别记分。作文自改,学生能否真正获益,关键在他们能否认真、持久地坚持下去。对此,既需要鼓劲,也需要一定的约束。写与改分别记分既是对认真自改的学生的鼓励,也是对态度不端正学生的约束。每次作文,学生交来以后,先按照预先规定的写作要求记一次分,然后提出自改的重点,自改后再记一次分。两次记分之和,就是这次作文的成绩。③自建“病历卡”。学生要想通过作文自改提高水平,培养能力,不是单纯改改就能奏效的,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指导学生自建作文“病历卡”,卡中记载的栏目有:篇次、题目、主要问题、原因、自改体会等。每次自改完毕即逐项填写,然后与作文本一同交给老师。④集体修改。可把较差的习作用投影仪呈现出来,让学生集体修改,这样对习作的互改也起到了训练的作用。
总之,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障碍较多,困难重重。本人认为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写作文,以写作文为乐,再辅以教师悉心指导;通过恰当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注重修改作文,方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