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往火星的信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在西方被称之为“战神玛尔斯”。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上到底有没有出现过生命?科学家们至今仍争论不休,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
  英国一名叫奥利弗的5岁男孩,坚信火星上有生命的存在。在2015年圣诞前夕,他准备给火星邮寄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火星的向往。如何邮寄给火星呢?奥利弗在父母的帮助下,给皇家邮政公司写了一封信。
  皇家邮政公司收到了奥利弗的信后,觉得非常惊讶,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奇特的要求,也从来没有给火星送过信。皇家邮政公司既不知道信件邮寄给火星需要多少天、多少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送达,这封信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
  奥利弗的问题看似滑稽、幼稚,但在此之前,的确已经有商业公司开始做“太空信件”的生意了。不过,这些信只是被运载火箭送到地球外层空间轨道绕着地球转,返回地球后盖上特别的邮戳“以示纪念”而已。
  到底要不要理会奥利弗的要求呢?面对这封来信,皇家邮政公司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员工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必大费周章,完全可以不予理会;另一种意见认为孩子的询问充满了好奇,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浇灭一颗好奇的心。
  为了给奥利弗一个准确的答复,不让他失望,皇家邮政公司的高级用户顾问安德鲁·斯莫特特意致函美国航天局的火星探测项目组咨询。经过认真研究,美国航天局向安德鲁详细解释了这笔巨额邮费的计算方法。
  给火星邮寄信当然可行,可燃料非常昂贵。如“好奇号”火星探测车最近一次的火星之旅,花费了大约7亿美元。由于火星往返的旅程为5亿6千700万公里,一封普通信件如果按重量100克计算,要把它送上火星,折合燃料费用为18000美元。按当日比价换算成英镑,再加上皇家邮政公司把信件用国际邮件转给美国航天局发射基地的费用为2.25英镑,一共是11602英镑25便士。如果是贴快件邮票,需要18416张;如果是贴慢件邮票,需要21466张。
  为此,安德鲁给奥利弗写了回信,告诉奥利弗,他错过了“上一班”寄往火星的航班,“下一班”飞往火星的航班计划在2020年,希望他耐心等待,不要错过了邮寄,并鼓励奥利弗,如果他长大了成为宇航员,还可以亲自把信送到火星上去。
  一封看似异想天开的邮件,却没有石沉大海。英国皇家邮政公司认为,好奇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好奇推动了人类的不断探索,必须呵护好每一颗好奇的心。
  资料来源:《知识就是力量》、腾讯新闻网等
其他文献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对防止情报与信息的泄露发挥着巨 大作用,然而,无论如何高明的防范措施也总可能会有不经意的泄密事件发生。在中外历史上不少军事事件的惨痛教训中,五花八门的泄密方式既 让人感叹“处处留心皆情报”,同时又提醒人们当心“一不留神就泄密”。  玩具泄密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秘密研制了“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因为这种武器可隐蔽在大洋深处向敌方战略目标发射导弹,所以美军方将其列为最高机密
清代的康熙皇帝无疑是屏幕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人们熟悉的康熙皇帝,完全是一个高大威 猛的帝王形象。但你可能根本想不到,真实的康熙讲话很可能和赵本山一样,是一个操东北口音的皇帝,这估计会让很多人大 跌眼镜。  中国方言众多,如果用方言交流,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以前国家并没有推广普通话,那么各地人怎么交流?以前虽然没有普通话,却有全国通用的官话,政府官员一般都讲官话。只是古代通讯交通均不发达,也
机器人凭借自身高效、准确等优点,已经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目前在医学领域,机器人一是用来诊断看病,二是对病人进行手术。  前者以沃森著称(沃森是一台具有庞大信息库和诊疗软件的电脑,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诊断),但尚未正式应用于临床;后者以达芬奇手术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闻名于世。  手术机器人的前世今生  机器人医生可分为内科医生和外科(手术)医生,或称手术机器人。由于沃森内科医生并未进入临床,尚无实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8日报道,近日,美国一对情侣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处海洋中举办了一场浪漫的订婚仪式,而这场订婚仪式的“见证人”也非同一般,是几条鲨鱼。弗洛里斯和凯西因热爱潜水运动,便决定举办一场海中订婚仪式。二人置身于唯美湛蓝的海水中,弗洛里斯跪在地上,从戒指盒中取出婚戒,戴在了凯西的手指上,凯西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随后,二人相拥,深情接吻。几条鲨鱼在他们身边徘徊,见证了这既浪漫又神圣的时刻。
明代才子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几乎人人都会有些特殊的癖好,诗人们写文章也不例外,这些小癖好,让他们更加可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只要能写出好文章,古人们拼了!  张若虚:在被窝里构思  张若虚写作并不勤奋,反倒有些嗜睡。他写诗时,喜欢先用厚厚的被子捂着,在被窝里构思,一身大汗后翻身而起,然后挥毫疾书。天气越热,效果越好。  李贺:骑驴捡诗  传说李贺写诗常常骑在毛驴上,背
皇族:光绪每天四点开练  康熙在与俄国进行《尼布楚条约》的谈判中,逐渐意识到培养精通俄语与拉丁语人才的重要性。回京后,于1708年设立“内阁俄罗斯文馆”,让八旗子弟“专习俄罗斯文字,以备翻译”。到雍正年间,又从四译馆中分出“西洋馆”,“招满洲青年专修拉丁文”,以《华夷译语·拉氐诺话》作为教材。《华夷译语》本是洪武年间官方编纂的一部蒙汉对译辞书,后来逐步扩充收录语种,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官
晴朝的夜空之所以那么美,是因為它上面点缀着明亮的星星。  ’
根据考古调查以及基因研究显示,人类的祖先在距今约260万年前开始,就以狩猎采集的方式,摄取大量动物性食物和必需营养。当时人类祖先的基因,直至今日仍保留在人类体内。然而由于1万年前人类开始发展农耕、畜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变革,逐渐食用不符合基因需要的食物,导致人类饱受各种慢性疾病的折磨,因而,今天的人们经常患有在我们的祖先中几乎不存在的腰酸背疼、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现代文明虽然让死亡率降到人类史上最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现在已经弄清蒸发一个人所需的能量,虽然这听起来神乎其神。你知道么?让一个人蒸发所需要的能量比一公斤的物体加速到地球的逃逸速度都高。《疯狂的科学家手册》带你学习究竟需要多少能量可以把你的敌人变成一阵原子雾。  恐怖的死亡射线            一束激光扫过,环顾四周你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消失了,突然你感到一阵剧痛,低头发现手指什么时候不见了。这是梦?还是真实发生了?是什么武器能够这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掌握两种语言能够防止认知减退和痴呆。  印度和英国的科学家们发现,在患有痴呆的人群当中,掌握双语种的病人相对于只懂得一种语言的人平均晚4.5年患病。这些结果适用于三种痴呆症,而且这是不受病人的教育背景和收入水平影响的。然而这项研究中的病人并不能代表每个人,研究人员声称,这些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适应于那些使用或者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每个人。  这项研究是由尼扎姆医学科学研究所的苏瓦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