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插图“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ye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位差的测量及电位差曲线的形成原因,测量过程中灵敏电流计偏转方向与电位差曲线之间的关系是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难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涉及最多的高频考点。基于此,分析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插图“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的知识背景、电位差图像成因、相关知识的拓展和深化等方面,以帮助学生拨开迷雾,突破难点,提高学习和备考效率。
  [关键词]插图;电位差;灵敏电流计;神经纤维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4-0079-02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可用于辅助教学的各种插图,每一种插图都承载了特定的教学信息,有些信息是明面上的,要求学生通过识图或思考插图后的“思考与讨论”内容掌握插图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能力要求;但也有一些信息是隐含信息,对图像的成因、背景知识交代得很模糊。它们的出现,按编者的原意,只是用来说明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但它们却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门素材,像这样一些插图,一旦以原型或变化后的模式图出现在试题中,可涉及的知识点、可考查的角度都大大超出了编者的设计意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多加关注图形素材,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插图“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插图直观表明,当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受到适宜刺激时,可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来反映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过程。分析插图信息可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神经纤维上电流计两电极之间的电流方向一致。因此,学生也习惯性地接受: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总是和两电极之间的电流方向一致。但是,若要将该插图进一步挖掘和变式来进行考查,如将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来反映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情况的问题,转化为考查相同情景下随时间变化神经纤维上电流计两极之间电势差曲线的变化问题时,就会发现,神经纤维上电流的方向居然常常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教材插图信息有误?当然不是,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和解析。
  一、插图后的知识背景
  该插图信息的获得涉及了一个学生不熟悉的灵敏电流计的使用问题(如图2)。
  使用灵敏电流计不但可测量神经纤维上电流的方向,还能测量神经纤维的同一点的膜内处或神经纤维上膜外不同点及膜内不同点之间的电位差的变化;而电流的方向与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则与电流计被接人的情况有关。当用灵敏电流计检测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同一侧不同点的电势差时(属弱电流),可以直接将灵敏电流计串联入被测电路,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以及指针的偏转方向则取决于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以及电流流入电流计时的情况。如果电路中有电流从电流计的“ ”接线柱流向“—”接线柱,则指针向有偏转;如果电路中有电流从电流计的“—”接线柱流向“ ”接线柱,则指针向左偏转。简而言之,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从哪里流入就向哪里偏转。”
  二、电位差图像成因
  综上所述,若教师在讲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问题时,就神经表面电位差测量过程中涉及的灵敏电流计的使用、测量方法稍加拓展,或者能出示簡单的测量图解,学生就自然能理解教材插图所示的测量结果,甚至还能将其转换成相同情景下神经纤维上电流计两极之间电位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灵敏电流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上文已有论述,结论是:神经纤维上电流方向与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否一致,完全取决于灵敏电流计被接入电路的情况,也就是完全取决于采取的测量方法。因此,在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时,若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连接方法如图3所示,则可在静息状或给予适宜刺激时,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得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时电流的流动方向以及两点间电位(势)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即教材插图)。教材插图所隐含的信息就可以被揭晓,同时还可从教材插图着手,变式并获得该过程中的电位差变化曲线图,如图4所示。
  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明白了上述原理,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或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就均可使用灵敏电流计进行测量,测量的范围和方法常被拓展和深化,而这种拓展和深化则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自然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的重点。比如,当我们把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同一点(或不同点)的膜的内外侧时,就可获得由静息电位产生动作电位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全过程中电位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该过程中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可分别用如图5和图6表示。其他类型的深化与拓展情况与之大体相似,不再赘述。
  总之,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材中的各类图形素材,善于深入挖掘和分析其中隐含的各种教学信息,并进行相应拓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甘肃省高中教育省级立项课题“高中生物图示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l548)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以“金属与水的反应”教学为例,探索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发展动手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关键词]实验探究;核心素养;教学设计;金属与水的反应[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0-0064-0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
[摘 要]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借力“互联网 ”技术,可以实现海量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多维感受化学;促进学生灵活多样的互动,增强其探究能力;整合微课资源,突破重难疑点;活用多维平台,深度反馈成效,最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讨论启蒙学科——初中化学开学第一课如何上才能发挥最佳育人价值,特别要关注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学习的深刻影响。为此,根据“首因效应”,在初中化学开学第一课安排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为学生开启化学殿堂的大门。[关键词]首因效应;叶脉书签;学习兴趣;学科素养;初中化学第一课[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应以教学活动为载体,牢抓教学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以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征为切入点,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根据,来解释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最后引領学生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摘要]研究高考数学试卷中平面向量的考查内容、考点分布和考查要求,研究试题特点和命题意图,从而有针对性地利用“微专题”进行平面向量的复习,这对教师指导考生搞好平面向量高考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关键词]平面向量;高考;复习[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4-0003-02开展第二轮复习时,采取“微专题”复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对高考有导向作用,同时,高考也反过来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有积极引导作用.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分析研究2019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数学中核心素养的构成、试题特点和趋势,研究发现,基于现行高考的时长和题量,素养分布合理,注重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的考查,弱化机械运算,对应用问题的考查不断提升,增加了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問题.  [关键词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能让深度学习落到实处呢?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落实任务主导、学情主导、目标主导、问题主导、评价主导等多元主导,促进多元对话的深入开展,并以深度对话引导学生深度思维。文章以粤教沪科版初中物理《怎样才叫做功》教学片段为例,探析初中物理深度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关键词]初中物理;对话交流;深度学习 
[摘要]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高,是物理教育的目标,是物理教学设计的核心。科学探究素养是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加速度”为例,从巧设探究实验、加强师生互动、加强生生交流、改进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谈谈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关键词]科学探究;物理教学;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4-0038-02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探讨初中化学趣味课堂的构建意义与具体实操方法,可有效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环境,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为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4-0074-02  初中化学
[摘要]对现行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中的小资料部分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课外拓展性实验来探究不同生物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观念。[关键词]胆汁;脂肪;乳化作用;健康生活[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4-0077-03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