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地市级主流媒体承担着重要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同时,又面临着融媒体带来的传播生态挑战,地市级主流媒体如何坚守媒体属性并放大资源效应,在变局中开新局,本文将基于《威海日报》的相关举措加以探讨。《威海日报》依托“记者蹲点报道”这一讲好故事的形式,通过开掘政务资源,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紧合度,以用户思维全媒体推广蹲点报道产品,打造亮点经验样本,并尝试为决策汇聚意见,促进区域发展。
关键词:主流媒体;蹲点报道;全媒化体验;亮点样本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76-03
一、深耕政务资源背后的“故事驱动”
地市级主流媒体首先要讲好本区域的好故事。在传播竞争力瓶颈凸显的现状下,地市级主流媒体要把故事讲得春风化雨、润物無声,最大程度地画好“同心圆”,还需要讲好故事的新模式赋能。
《威海日报》认为,时政信息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资源,而基层政务存在未被深耕的部分。深耕这一部分资源,既可与当地党委政府建立较好的紧合度,也能捕捉到基层经济社会最鲜活的脉动,并听取民声民意,履行地方主流媒体的责任。但是,如何使这一连接富有深度,报道和调研不流于浅显和表面化?《威海日报》探索建立了“记者蹲点报道”的形式,重点通过记者蹲点调研,推出深度报道,发现基层亮点,推动区域难点问题的解决。“记者蹲点报道”这一模式自2018年推出至今,《威海日报》蹲点区域覆盖全市8个区市和60多个乡镇,推出相关报道500多篇,社会反响热烈。
地市级主流媒体抓住了区域政务资源开掘的切口,但如何保证常态运行非常重要。“记者蹲点”运行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驻点,一种是根据策划要求短期派驻。蹲点记者要与所驻点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调研。同时,在深入蹲点的基础上,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做好蹲点故事的“后半篇”文章。这种做法,深入契合了所蹲点区域党委政府的政务需求,建立起与报道对象的信任和互动,使蹲点工作和此后的议题设置进入良性循环。
二、蹲点报道注重权威性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记者蹲点报道聚焦的是区域政务中体现的新气象、新问题。要做到方向不偏,就要紧跟时政热点、捕捉基层群众的重要关切,两者要实现无缝衔接。由此,蹲点的故事才能接地气,调研才能有看点。
(一)紧跟时政热点,蹲点报道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可读性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威海日报》第一时间开设了“十九大精神在基层 记者蹲点报道”专栏。蹲点报道记者走区市、进乡镇、到企业,呈现出抓全会精神落实的深度和热度。如冒着热气、带着泥香的“小山村的辣椒火辣辣”等“蹲点故事”,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如何落地生根;再如2019年春节期间,《威海日报》选取了总书记新年献词里“牵挂”的人物,以“基层滋味、奋斗滋味、幸福滋味”为主题,用第一人称讲述威海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报道刊发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被大量转发,刷新了读者对日报“材料味浓”的印象。甚至有网友转发时还评论:“这样的稿子谁不愿意读?”
(二)聚焦问题试点,深入基层抓到“活鱼” 对地方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威海日报》注重发现试点乡镇解决问题的好做法。例如,针对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点工作攻坚突破行动”,《威海日报》就以蹲点报道的方式发现了试点的好故事。如农村如何以特色方式引才?记者针对这一问题,蹲点探析乡镇的高端人才局部聚集现象,专题策划“田野追梦人”系列报道引发好评。其中“清华博士扎根小镇大水泊” “花支书的一天”等报道引来了大量“粉丝”;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贫困区域变化有多大?《威海日报》推出“记者蹲点报道.驻村记”,通过“山里人的‘幸福日记’”等一个个通过蹲点在田间、炕头、村中所获得的生动故事,呈现脱贫攻坚成就,可读性强,同时报道脱贫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三)坚持问题导向,蹲点调研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地市级主流媒体要在推动城市发展中起到营造氛围、舆论引领的作用,主动设置议题非常关键。记者蹲点报道积极探索,例如,农产品难卖问题如何解决?记者通过解剖部分乡镇做法,推出蹲点报道“‘薯西施’卖地瓜 一年卖出500多万斤”,提供了政商联合发展电商的思路;又如乡村振兴中产业提升遇到瓶颈怎么办?记者蹲点荣成企业,推出蹲点报道“‘三顾’袁隆平”,提供了转型“答案”。而在全市“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中,针对“如何改作风”的问题,《威海日报》记者采取蹲点报道方式,推出“干部入户遍访12万户居民,实际解决问题711条”等一系列报道,看作风改进成效,呈现“群众出题,干部答卷”的场景,赢得各方点赞。
三、以全媒体化体验培育受众“获得感”
以用户意识和产品思维推进记者蹲点报道,带来全媒体化体验。所谓全媒体化体验,是运用丰富的报道形式,尽可能满足受众的体验诉求。这一诉求包括沉浸式新闻、低延时高速率的音频新闻和视频新闻等受欢迎的信息呈现方式[1]。“受众、用户”是其中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
(一)提供参与感,满足用户需求
在《威海日报》的蹲点报道中,传播形式不仅是纸媒,还有直播、视频号等方式。特别是直播,其因场景化与深度嵌入的互动效应成为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直播场景、主流话语及公共议程三方面的有效融合”[2],备受广大受众欢迎。如在乡村振兴主题宣传中,《威海日报》对荣成市农村“暖心大食堂”的“花式”直播吸引了数十万粉丝关注。依托报社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威海日报》记者蹲点报道传播矩阵中有纸媒,还有客户端、微信、微博,以及“人民号” “头条号” “新华号”等助攻产品。其中,依托与社内“hi威海客户端”联动,对外传播总流量突破1亿人次。在这一传播体系中,新媒体承担着快速融合的作用,精准快捷的差异传播放大了产品的直达率,而报纸则在深度、厚度上使内容更加丰满,对部分高端用户具有新的吸引力。 (二)主流媒体的内容胜出,带出强烈“获得感” 通过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媒体竞争中,地市级主流媒体真正“胜出”的仍然是内容生产能力,在关注内容的同时,受众“获得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获得感有的是获得了权威信息,如《威海日报》推出的“寻觅网红打卡地”等蹲点活动,提供系列全域旅游惠民政策“大礼包”。同时,《威海日报》推出的参与性体验活动也是蹲点报道的新兴方式,让受众在参与政府部门的活动中“刷”出存在感。如在2020年的“世界儿童日”,《威海日报》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出“重绘明日梦想,点亮儿童未来”主题点亮活动,活动参与者亲自点亮城市主体建筑物。这一活动得到国际儿童基金会的关注,在宣传城市国际化形象的同时,《威海日报》也收获了一批新的“拥趸”。
四、依托蹲點报道打造亮点样本
记者蹲点报道要营造良好反响、持续产生影响力,除了报道本身的权威性、公信力之外,还要逐步放大品牌效应,打造亮点以至经验样本。特别是对此前不被关注或者偏远的次区域,这种倍数影响极具魅力。实现这一目标,蹲点报道要突破报道本身,瞄准特色社群和创意之举,深挖品牌亮点,快速实现衍生价值。
(一)助力蹲点区域构筑特色社群,推动区域乡村振兴 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在对所蹲点区域深入调研后,《威海日报》会持续挖掘亮点。而部分区域在打造亮点的过程中,囿于条件制约,在人才、策划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迫切需要外界支持。基于此,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威海日报》组织团队参与构筑社群、提供策划、助力所在区域的乡村振兴等相关重点工作。例如,参与大水泊镇“耕读小镇”社群组织,助力清华大学教授在《威海日报》蹲点区域构筑“圆梦圈”,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做好人才落地工作,帮助镇区构筑起动漫村、围棋村等社群,这些举动在乡镇中都产生了很大反响,也引来了更多乡镇希望与“记者蹲点报道”团队合作。
(二)持续关注亮点,塑造蹲点品牌
蹲点报道推出后,需形成持续关注效应,才能形成政务亮点。《威海日报》的做法是丰富策划,通过不同角度深化报道层次。例如,对“耕读小镇”大水泊的亮点打造,不仅推出“‘二次元’世界带着小村跑”等新闻报道,还组织“初家村的‘新村民’带来了什么”专题理论研讨,并带领作家、画家、歌唱演员等采风团,深入其乡村采风创作,推出专题作品。通过系列生动活泼、丰富有力的表现形式,让“耕读小镇”品牌迅速叫响。
伴随着参与“耕读小镇” “西洋参小镇” “康养小镇”等系列特色乡镇的推广,《威海日报》记者蹲点报道的衍生价值不断放大,品牌影响力持续凸显,打造出系列亮点样本。
五、思考:“蹲”下来还要“跳”出去——蹲点报道的决策参考作用
“蹲”下来是为了接地气,更出彩,记者蹲点报道扩大了政务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形式,不能仅停留在方式的改变上,应回到其开掘政务资源的本源,使其可以延展的空间更加广阔。结合蹲点报道对乡村振兴基层探索的关注,《威海日报》思考如何将记者蹲点报道和为地方政府决策建言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威海日报》推出的“海平线”栏目和“理论与实践”专版中得以体现。
(一)记者蹲点报道关注民情,汇集民意
这一模式通过蹲点基层,了解一线信息,提供第一手材料,是独特的汇聚民声民意方式,同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问题,对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短板进行思考,站位较高,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威海日报》推出的“海平线”栏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作为时评栏目,其由相关政府部门主导,聚焦的是蹲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干部作风、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城市成长中的“烦恼”等。被关注的问题多数进入决策层面,政府部门随之推出相应举措,以解决问题。由此,蹲点报道切实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
(二)《理论与实践》专版则从理论层面升华了蹲点报道的思想价值 《威海日报》联合相关部门和专家推出《理论与实践》,着眼推进所在城市重点工作,结合民情民意,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研讨,提供决策咨询。例如,《威海日报》结合蹲点发现的问题,就社区治理、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提供思路和建议的同时,也对相关政策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毋庸讳言,记者蹲点报道作为一种目标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传播方式,还不够成熟,对受众不具有强烈黏性。有些观察仍然浮于表面,蜻蜓点水;有的问题研究水平不足,站位偏低,无法站在决策者的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无法起到参谋和专家的作用;还有的蹲点报道表达单一,深度不够,媒体功能价值浅显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化记者蹲点报道的组织、结构,提升思想内涵,建立与决策层面良性沟通的机制,培育传播品牌,打造长期影响力和引导力,未来需要继续探索和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妮.西方传统媒体的黏性用户策略创新[J].青年记者,2020(10):85-86.
[2]麦尚文,杨朝露.从议题互动到“场景融合”:网络直播的舆论功能与生态重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0(3):83-92.
[责任编辑:艾涓]
关键词:主流媒体;蹲点报道;全媒化体验;亮点样本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76-03
一、深耕政务资源背后的“故事驱动”
地市级主流媒体首先要讲好本区域的好故事。在传播竞争力瓶颈凸显的现状下,地市级主流媒体要把故事讲得春风化雨、润物無声,最大程度地画好“同心圆”,还需要讲好故事的新模式赋能。
《威海日报》认为,时政信息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资源,而基层政务存在未被深耕的部分。深耕这一部分资源,既可与当地党委政府建立较好的紧合度,也能捕捉到基层经济社会最鲜活的脉动,并听取民声民意,履行地方主流媒体的责任。但是,如何使这一连接富有深度,报道和调研不流于浅显和表面化?《威海日报》探索建立了“记者蹲点报道”的形式,重点通过记者蹲点调研,推出深度报道,发现基层亮点,推动区域难点问题的解决。“记者蹲点报道”这一模式自2018年推出至今,《威海日报》蹲点区域覆盖全市8个区市和60多个乡镇,推出相关报道500多篇,社会反响热烈。
地市级主流媒体抓住了区域政务资源开掘的切口,但如何保证常态运行非常重要。“记者蹲点”运行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驻点,一种是根据策划要求短期派驻。蹲点记者要与所驻点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调研。同时,在深入蹲点的基础上,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做好蹲点故事的“后半篇”文章。这种做法,深入契合了所蹲点区域党委政府的政务需求,建立起与报道对象的信任和互动,使蹲点工作和此后的议题设置进入良性循环。
二、蹲点报道注重权威性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记者蹲点报道聚焦的是区域政务中体现的新气象、新问题。要做到方向不偏,就要紧跟时政热点、捕捉基层群众的重要关切,两者要实现无缝衔接。由此,蹲点的故事才能接地气,调研才能有看点。
(一)紧跟时政热点,蹲点报道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可读性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威海日报》第一时间开设了“十九大精神在基层 记者蹲点报道”专栏。蹲点报道记者走区市、进乡镇、到企业,呈现出抓全会精神落实的深度和热度。如冒着热气、带着泥香的“小山村的辣椒火辣辣”等“蹲点故事”,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如何落地生根;再如2019年春节期间,《威海日报》选取了总书记新年献词里“牵挂”的人物,以“基层滋味、奋斗滋味、幸福滋味”为主题,用第一人称讲述威海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报道刊发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被大量转发,刷新了读者对日报“材料味浓”的印象。甚至有网友转发时还评论:“这样的稿子谁不愿意读?”
(二)聚焦问题试点,深入基层抓到“活鱼” 对地方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威海日报》注重发现试点乡镇解决问题的好做法。例如,针对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点工作攻坚突破行动”,《威海日报》就以蹲点报道的方式发现了试点的好故事。如农村如何以特色方式引才?记者针对这一问题,蹲点探析乡镇的高端人才局部聚集现象,专题策划“田野追梦人”系列报道引发好评。其中“清华博士扎根小镇大水泊” “花支书的一天”等报道引来了大量“粉丝”;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贫困区域变化有多大?《威海日报》推出“记者蹲点报道.驻村记”,通过“山里人的‘幸福日记’”等一个个通过蹲点在田间、炕头、村中所获得的生动故事,呈现脱贫攻坚成就,可读性强,同时报道脱贫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三)坚持问题导向,蹲点调研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地市级主流媒体要在推动城市发展中起到营造氛围、舆论引领的作用,主动设置议题非常关键。记者蹲点报道积极探索,例如,农产品难卖问题如何解决?记者通过解剖部分乡镇做法,推出蹲点报道“‘薯西施’卖地瓜 一年卖出500多万斤”,提供了政商联合发展电商的思路;又如乡村振兴中产业提升遇到瓶颈怎么办?记者蹲点荣成企业,推出蹲点报道“‘三顾’袁隆平”,提供了转型“答案”。而在全市“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中,针对“如何改作风”的问题,《威海日报》记者采取蹲点报道方式,推出“干部入户遍访12万户居民,实际解决问题711条”等一系列报道,看作风改进成效,呈现“群众出题,干部答卷”的场景,赢得各方点赞。
三、以全媒体化体验培育受众“获得感”
以用户意识和产品思维推进记者蹲点报道,带来全媒体化体验。所谓全媒体化体验,是运用丰富的报道形式,尽可能满足受众的体验诉求。这一诉求包括沉浸式新闻、低延时高速率的音频新闻和视频新闻等受欢迎的信息呈现方式[1]。“受众、用户”是其中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
(一)提供参与感,满足用户需求
在《威海日报》的蹲点报道中,传播形式不仅是纸媒,还有直播、视频号等方式。特别是直播,其因场景化与深度嵌入的互动效应成为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直播场景、主流话语及公共议程三方面的有效融合”[2],备受广大受众欢迎。如在乡村振兴主题宣传中,《威海日报》对荣成市农村“暖心大食堂”的“花式”直播吸引了数十万粉丝关注。依托报社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威海日报》记者蹲点报道传播矩阵中有纸媒,还有客户端、微信、微博,以及“人民号” “头条号” “新华号”等助攻产品。其中,依托与社内“hi威海客户端”联动,对外传播总流量突破1亿人次。在这一传播体系中,新媒体承担着快速融合的作用,精准快捷的差异传播放大了产品的直达率,而报纸则在深度、厚度上使内容更加丰满,对部分高端用户具有新的吸引力。 (二)主流媒体的内容胜出,带出强烈“获得感” 通过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媒体竞争中,地市级主流媒体真正“胜出”的仍然是内容生产能力,在关注内容的同时,受众“获得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获得感有的是获得了权威信息,如《威海日报》推出的“寻觅网红打卡地”等蹲点活动,提供系列全域旅游惠民政策“大礼包”。同时,《威海日报》推出的参与性体验活动也是蹲点报道的新兴方式,让受众在参与政府部门的活动中“刷”出存在感。如在2020年的“世界儿童日”,《威海日报》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出“重绘明日梦想,点亮儿童未来”主题点亮活动,活动参与者亲自点亮城市主体建筑物。这一活动得到国际儿童基金会的关注,在宣传城市国际化形象的同时,《威海日报》也收获了一批新的“拥趸”。
四、依托蹲點报道打造亮点样本
记者蹲点报道要营造良好反响、持续产生影响力,除了报道本身的权威性、公信力之外,还要逐步放大品牌效应,打造亮点以至经验样本。特别是对此前不被关注或者偏远的次区域,这种倍数影响极具魅力。实现这一目标,蹲点报道要突破报道本身,瞄准特色社群和创意之举,深挖品牌亮点,快速实现衍生价值。
(一)助力蹲点区域构筑特色社群,推动区域乡村振兴 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在对所蹲点区域深入调研后,《威海日报》会持续挖掘亮点。而部分区域在打造亮点的过程中,囿于条件制约,在人才、策划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迫切需要外界支持。基于此,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威海日报》组织团队参与构筑社群、提供策划、助力所在区域的乡村振兴等相关重点工作。例如,参与大水泊镇“耕读小镇”社群组织,助力清华大学教授在《威海日报》蹲点区域构筑“圆梦圈”,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做好人才落地工作,帮助镇区构筑起动漫村、围棋村等社群,这些举动在乡镇中都产生了很大反响,也引来了更多乡镇希望与“记者蹲点报道”团队合作。
(二)持续关注亮点,塑造蹲点品牌
蹲点报道推出后,需形成持续关注效应,才能形成政务亮点。《威海日报》的做法是丰富策划,通过不同角度深化报道层次。例如,对“耕读小镇”大水泊的亮点打造,不仅推出“‘二次元’世界带着小村跑”等新闻报道,还组织“初家村的‘新村民’带来了什么”专题理论研讨,并带领作家、画家、歌唱演员等采风团,深入其乡村采风创作,推出专题作品。通过系列生动活泼、丰富有力的表现形式,让“耕读小镇”品牌迅速叫响。
伴随着参与“耕读小镇” “西洋参小镇” “康养小镇”等系列特色乡镇的推广,《威海日报》记者蹲点报道的衍生价值不断放大,品牌影响力持续凸显,打造出系列亮点样本。
五、思考:“蹲”下来还要“跳”出去——蹲点报道的决策参考作用
“蹲”下来是为了接地气,更出彩,记者蹲点报道扩大了政务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形式,不能仅停留在方式的改变上,应回到其开掘政务资源的本源,使其可以延展的空间更加广阔。结合蹲点报道对乡村振兴基层探索的关注,《威海日报》思考如何将记者蹲点报道和为地方政府决策建言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威海日报》推出的“海平线”栏目和“理论与实践”专版中得以体现。
(一)记者蹲点报道关注民情,汇集民意
这一模式通过蹲点基层,了解一线信息,提供第一手材料,是独特的汇聚民声民意方式,同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问题,对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短板进行思考,站位较高,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威海日报》推出的“海平线”栏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作为时评栏目,其由相关政府部门主导,聚焦的是蹲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干部作风、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城市成长中的“烦恼”等。被关注的问题多数进入决策层面,政府部门随之推出相应举措,以解决问题。由此,蹲点报道切实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
(二)《理论与实践》专版则从理论层面升华了蹲点报道的思想价值 《威海日报》联合相关部门和专家推出《理论与实践》,着眼推进所在城市重点工作,结合民情民意,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研讨,提供决策咨询。例如,《威海日报》结合蹲点发现的问题,就社区治理、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提供思路和建议的同时,也对相关政策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毋庸讳言,记者蹲点报道作为一种目标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传播方式,还不够成熟,对受众不具有强烈黏性。有些观察仍然浮于表面,蜻蜓点水;有的问题研究水平不足,站位偏低,无法站在决策者的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无法起到参谋和专家的作用;还有的蹲点报道表达单一,深度不够,媒体功能价值浅显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化记者蹲点报道的组织、结构,提升思想内涵,建立与决策层面良性沟通的机制,培育传播品牌,打造长期影响力和引导力,未来需要继续探索和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妮.西方传统媒体的黏性用户策略创新[J].青年记者,2020(10):85-86.
[2]麦尚文,杨朝露.从议题互动到“场景融合”:网络直播的舆论功能与生态重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0(3):83-92.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