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纸质考试为主的选拔机制下,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最简单的方法不是把握好课堂内的时间,就是争抢课堂外的时间。同班级不同教师之间的竞争,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竞争,在课时一定的条件下,自然就会把目光盯住课余的时间。
笔者可以描述一下学生在学业任务上之所以产生负担的主要原因。比如,语文学科布置半小时的作业不多,数学布置半小时的作业不多,还有英语、物化生、政史地等,当每个学科都在布置作业时,累加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就是过重的负担。过多的作业,当学生不得不需要完成时,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其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要么抄袭,要么草率完成。因为教师没有精力认真批阅学生所有的作业,只好在课堂上以对答案的方式处理所布置的任务,学生也因为课下疲于应付任务,课堂上没有精力专注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真正需要在课堂上处理的重要问题,却丧失了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教师也无法顺利完成自己已经预设好的任务,于是教师就会以课下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这样,就形成了低效往复,甚至无效循环的恶性生态,致使课堂效益低下。课下作业繁多,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一系列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就诞生了。
学生负担过重原因很复杂,比如来自家庭方面的,来自社会方面的。当然,中国的考试制度与考后选拔机制,以及我国优质资源供求不够均衡等问题,也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这对于一所学校和一个教师来说,有些因素是自己左右不了的,只有自身具有了自觉的态度,去主动寻找更加专业的减负策略,才能让学生的负担真正降下来,实现学生快乐高效的学习。
上面主要分析了学校内来自时间博弈方面给学生造成的负担因素,其实最根本的因素,其主要来源还有,有些教师没有做到按标准教学,把握不好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管理评价等一系列专业方面的科学依据与有效操作,使课堂效率不高,老师不知道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多数致力于行政推动,能够真正从专业方面进行有效清晰引领的能力和策略也欠缺。
减负即减轻负担,是指减轻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不要学生的学习努力。减负的同时需要增效,也就是教师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把握课标,驾驭教材,读懂学情,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精准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会导致低效重复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从而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产生焦虑情绪。
我一直认为,对于减负的方方面面的政策与措施,只是在围绕着一个内核的外围行动,当学校或教师不去积极采取行动,对减负问题不去进行细致的研究,减负问题只会出现隔靴搔痒的现象,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
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好减负问题呢?我一直的观点,也是我一直的行动,就是要有一定的教育自觉,采取专业的减负行动。什么是教育自觉呢?就是各个学校自觉行动起来,而不是依赖外部的力量。什么是专业的减负呢?其路径之源头就是课堂的效益。追求课堂的高效益,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由重教到重以学习者为中心,重问题的生成、思维的碰撞、精彩观念的诞生,重当堂的反馈与达标。当该完成的任务在课堂就能解决时,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就会减少,教师就会自觉设计分层次作业,设计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研究性的作业,甚至不布置课下书面作业。学生因轻松而会愿意学习,享受学习劳动的乐趣。
学校会采取措施,协调各个学科之间、各个教师之间的作业布置的质量与数量,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题、精心批阅、精心讲解,进行课堂变革,要求教师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各种素养。还会组织各种活动、鼓励教师开发精彩课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创设优雅轻松的环境与文化,积极培训教師,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等,为减负做好各种支撑条件。
繁重的课业负担,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其实它是在毁掉孩子的美好童年,毁掉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对责任的承担。其实,看似存在即合理的负担背后,有着很多荒谬的逻辑。人们总是假设负担,如课下作业,可能给学生带来较高的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如自律和责任等良好习惯,可以让父母了解学校的想法、课程内容,有助于改善学习技巧,做好时间管理,保持学生乃至学校竞争力的基础与持续力,等等。
但是,当过多的课业负担,特别是过多的课业负担汇成了题海,使之成为了应付考试的常规战术的时候,教育就成了一种单纯的训练,成了一种纯工具性的机械的练习和训练,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而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逻辑,却是如此,比如对待课下作业问题,当前几乎所有的学校的内定政策,即规律地习惯地指派家庭作业,给孩子一些功课回家是规则、是常态,没有家庭作业则是例外,甚至被视为不负责任。在这种内定政策下,布置作业是成立的逻辑,否则,就是错误的逻辑。
说起减负问题,有太多沉重的话题需要倾诉,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与策略也会有很多。但是笔者认为,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渠道,而在明晰产生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本源以及在专业减负自觉的状态下,有效的教学改革才会发生。笔者倡导并实践的“全学习”教改实践即是基于此理念的行动研究。
笔者可以描述一下学生在学业任务上之所以产生负担的主要原因。比如,语文学科布置半小时的作业不多,数学布置半小时的作业不多,还有英语、物化生、政史地等,当每个学科都在布置作业时,累加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就是过重的负担。过多的作业,当学生不得不需要完成时,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其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要么抄袭,要么草率完成。因为教师没有精力认真批阅学生所有的作业,只好在课堂上以对答案的方式处理所布置的任务,学生也因为课下疲于应付任务,课堂上没有精力专注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真正需要在课堂上处理的重要问题,却丧失了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教师也无法顺利完成自己已经预设好的任务,于是教师就会以课下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这样,就形成了低效往复,甚至无效循环的恶性生态,致使课堂效益低下。课下作业繁多,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一系列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就诞生了。
学生负担过重原因很复杂,比如来自家庭方面的,来自社会方面的。当然,中国的考试制度与考后选拔机制,以及我国优质资源供求不够均衡等问题,也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这对于一所学校和一个教师来说,有些因素是自己左右不了的,只有自身具有了自觉的态度,去主动寻找更加专业的减负策略,才能让学生的负担真正降下来,实现学生快乐高效的学习。
上面主要分析了学校内来自时间博弈方面给学生造成的负担因素,其实最根本的因素,其主要来源还有,有些教师没有做到按标准教学,把握不好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管理评价等一系列专业方面的科学依据与有效操作,使课堂效率不高,老师不知道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多数致力于行政推动,能够真正从专业方面进行有效清晰引领的能力和策略也欠缺。
减负即减轻负担,是指减轻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不要学生的学习努力。减负的同时需要增效,也就是教师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把握课标,驾驭教材,读懂学情,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精准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会导致低效重复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从而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产生焦虑情绪。
我一直认为,对于减负的方方面面的政策与措施,只是在围绕着一个内核的外围行动,当学校或教师不去积极采取行动,对减负问题不去进行细致的研究,减负问题只会出现隔靴搔痒的现象,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
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好减负问题呢?我一直的观点,也是我一直的行动,就是要有一定的教育自觉,采取专业的减负行动。什么是教育自觉呢?就是各个学校自觉行动起来,而不是依赖外部的力量。什么是专业的减负呢?其路径之源头就是课堂的效益。追求课堂的高效益,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由重教到重以学习者为中心,重问题的生成、思维的碰撞、精彩观念的诞生,重当堂的反馈与达标。当该完成的任务在课堂就能解决时,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就会减少,教师就会自觉设计分层次作业,设计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研究性的作业,甚至不布置课下书面作业。学生因轻松而会愿意学习,享受学习劳动的乐趣。
学校会采取措施,协调各个学科之间、各个教师之间的作业布置的质量与数量,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题、精心批阅、精心讲解,进行课堂变革,要求教师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各种素养。还会组织各种活动、鼓励教师开发精彩课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创设优雅轻松的环境与文化,积极培训教師,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等,为减负做好各种支撑条件。
繁重的课业负担,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其实它是在毁掉孩子的美好童年,毁掉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对责任的承担。其实,看似存在即合理的负担背后,有着很多荒谬的逻辑。人们总是假设负担,如课下作业,可能给学生带来较高的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如自律和责任等良好习惯,可以让父母了解学校的想法、课程内容,有助于改善学习技巧,做好时间管理,保持学生乃至学校竞争力的基础与持续力,等等。
但是,当过多的课业负担,特别是过多的课业负担汇成了题海,使之成为了应付考试的常规战术的时候,教育就成了一种单纯的训练,成了一种纯工具性的机械的练习和训练,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而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逻辑,却是如此,比如对待课下作业问题,当前几乎所有的学校的内定政策,即规律地习惯地指派家庭作业,给孩子一些功课回家是规则、是常态,没有家庭作业则是例外,甚至被视为不负责任。在这种内定政策下,布置作业是成立的逻辑,否则,就是错误的逻辑。
说起减负问题,有太多沉重的话题需要倾诉,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与策略也会有很多。但是笔者认为,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渠道,而在明晰产生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本源以及在专业减负自觉的状态下,有效的教学改革才会发生。笔者倡导并实践的“全学习”教改实践即是基于此理念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