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进行考释,共计四条,第一条考证“公曰:‘敢问民事。’”之“公”应为“鲁定公”;第二条分析“不寅颈之辠”之“”字应为“雘”字;第三条对“勇者喜之,巟者悔之。”之“巟”提出商榷,主张“巟”应读为“慌”;第四条指出“行凄”之“凄”当读为“栖”。
[关键词]上博四 楚竹书 校释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四册于2004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上博四》)。第四册包括《采风曲目》、《逸诗》、《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柬大王泊旱》、《内豊》、《相邦之道》、《曹沫之阵》七篇简文。
出土文字数据的研究,文字释读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上博四》公布以来,对其文字进行考释的文章很多,但其中仍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偶有心得,故撰文以就教于方家。《相邦之道》一篇简文是反映孔子和鲁国的某位国君就“相邦”的一段对话。整理者张光裕先生注释“告子贡曰:‘吾见于君。’”说:“‘君’虽未明指为何君,然揆诸先秦文献,多有鲁哀公问于孔子之记载,且问答之间,孔子亦有径称‘哀公’为‘君’者,如《荀子•哀公》:‘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人之问也。”因疑本篇所称“公”、“君”,或当指鲁哀公而言。”
整理者称“因疑本篇所称‘公’、‘君’,或当指鲁哀公而言。”态度甚为审慎。众所周之,孔子一生(公元前551-前479年)历经鲁昭公(公元前541-前510年)、鲁定公(公元前509-前495年)和鲁哀公(公元前494-前468年)三朝,简文中虽未明确指明时君“公”为谁,但从文中出现子贡,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其为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少孔子三十一歳,十八岁师从孔子,其时子贡已经师从孔子,说明此事当发生在孔子四十九虽之后;孔子周游回到鲁国之后,致力于教学和《春秋》的编纂,不再过问政事,知其事当发生在孔子周游之前,故知其事当发生在孔子四十九虽和五十六岁(是年,孔子去鲁周游)之间,即公元前502-前495年,其时鲁君当为鲁定公。故整理者认为“公”是鲁哀公,恐非。
在《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第七简有“不寅颈之辠”的简文,整理者陈佩芬先生注释说:“寅颈之辠,‘’,《说文》所无,读作‘获’。”整理者隶作“”之字,原版图作,其中字之左旁“”整理者看成是“冫”旁。楚文字中今隶作“冫”旁的偏旁其类似两短横的线条中间没有连缀的线条,因此此字隶作“”,很明显不准确,因其左与简边相连之处有一明显的连缀的线条,说明这类似两点的部分右边尚有连缀之线条。与此字形体象类似的字还有《上博四•曹沫之陈》第六十三简的,而通过将此字右旁与之右旁相比较,可以看出其笔势大体相仿,故知此连缀之线条为一“丿”,故此字亦当隶作雘。雘,从丹,只声,“雘”之省文。字亦见于包山和天星观等楚简。此读“获”,动词,得到,收获。获,《说文•犬部》:“获,猎所获也。从犬,蒦声。”《诗•大雅•皇矣》:“其政不获”郑玄笺:“获,得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获陈夏啮。”杜预注:“获,得也。”
在《曹沫之陈》的第六十一简有“勇者喜之,巟者悔之。”整理者注:“巟者”,或读“亡者”,疑即上文“葸者”。《说文•川部》:“巟,水广也。从川,亾声。《易》曰:包巟用冯河。”“巟”从“亡”得声,“巟”、“亡”可通。读“亡”,逃跑。《说文•亾部》:“亡,逃也。从入,从。”《战国策•中山策》:“中山君亡”高诱注:“亡,走也。”因“葸”有“畏惧”等义,因畏惧而逃跑,乃其必然结果。于音论之,“巟”从“亡”得声,二者音近可通,文献中“亡”可与“荒”通用,而“巟”亦可与“荒”通用,《易•泰》:“包荒”,《释文》:“荒本亦作巟”。《书•微子》:“天毒降灾荒殷邦”《史记•宋微子世家》作“天笃下菑亡殷国”。按:“亡”读“慌”似亦可,因“葸”而慌乱,况军队有军队严明的军纪,一般不可能会出现大量的“亡者”,而简文中将“勇者”与之对举,说明其人数不在少数,故读“慌”亦未尝不可。
在《曹沫之陈》的第四十三简有“行凄”整理者读为“济”,陈剑、李锐、白于蓝、陈斯鹏等诸家皆从之。按:字亦见于郭店、九店等简,或读为“济”,或读为“斋”,这大约是诸家读为“济”的原因之一,其次,“”、“ ”互文,意义相近,“行”为动词,故读“凄”为“济”。但以文意论之,此“凄”字,读为“栖”似乎更加准确。“散果”,诚如董珊先生所言为冲破敌人的包围之意,依此,则军队行军和止息均要注意视野必须开阔,因此有“行”(行军)和“凄”之说,于古音论,二者同为清纽脂部字,可通,《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释文:“凄本亦作栖。”于意义论,“栖”有止息于高处之意,《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韦昭注:“山居曰栖。”《山海经•大荒西经》:“江山之南栖为吉”郭璞注:“山居为栖。”《读书杂志•战国策第一秦》:“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王念孙按:“凡居一高处谓之栖,因而所居之处亦谓之栖。”
以上是笔者在研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故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 188.237. 283.271.
[2]陈剑.上博竹书《曹沫之陈》新编释文.简帛研究网,2005-2-12.
[3]白于蓝.上博简《曹沫之陈》释文新编.简帛研究网,2005-4-10.
[4]陈斯鹏.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曹沫之陈》释文校理稿.简帛研究网,2005-2-20.
[5]见董珊.《曹沫之陈》四种复战之道.简帛网,2007-6-6.
[关键词]上博四 楚竹书 校释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四册于2004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上博四》)。第四册包括《采风曲目》、《逸诗》、《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柬大王泊旱》、《内豊》、《相邦之道》、《曹沫之阵》七篇简文。
出土文字数据的研究,文字释读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上博四》公布以来,对其文字进行考释的文章很多,但其中仍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偶有心得,故撰文以就教于方家。《相邦之道》一篇简文是反映孔子和鲁国的某位国君就“相邦”的一段对话。整理者张光裕先生注释“告子贡曰:‘吾见于君。’”说:“‘君’虽未明指为何君,然揆诸先秦文献,多有鲁哀公问于孔子之记载,且问答之间,孔子亦有径称‘哀公’为‘君’者,如《荀子•哀公》:‘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人之问也。”因疑本篇所称“公”、“君”,或当指鲁哀公而言。”
整理者称“因疑本篇所称‘公’、‘君’,或当指鲁哀公而言。”态度甚为审慎。众所周之,孔子一生(公元前551-前479年)历经鲁昭公(公元前541-前510年)、鲁定公(公元前509-前495年)和鲁哀公(公元前494-前468年)三朝,简文中虽未明确指明时君“公”为谁,但从文中出现子贡,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其为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少孔子三十一歳,十八岁师从孔子,其时子贡已经师从孔子,说明此事当发生在孔子四十九虽之后;孔子周游回到鲁国之后,致力于教学和《春秋》的编纂,不再过问政事,知其事当发生在孔子周游之前,故知其事当发生在孔子四十九虽和五十六岁(是年,孔子去鲁周游)之间,即公元前502-前495年,其时鲁君当为鲁定公。故整理者认为“公”是鲁哀公,恐非。
在《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第七简有“不寅颈之辠”的简文,整理者陈佩芬先生注释说:“寅颈之辠,‘’,《说文》所无,读作‘获’。”整理者隶作“”之字,原版图作,其中字之左旁“”整理者看成是“冫”旁。楚文字中今隶作“冫”旁的偏旁其类似两短横的线条中间没有连缀的线条,因此此字隶作“”,很明显不准确,因其左与简边相连之处有一明显的连缀的线条,说明这类似两点的部分右边尚有连缀之线条。与此字形体象类似的字还有《上博四•曹沫之陈》第六十三简的,而通过将此字右旁与之右旁相比较,可以看出其笔势大体相仿,故知此连缀之线条为一“丿”,故此字亦当隶作雘。雘,从丹,只声,“雘”之省文。字亦见于包山和天星观等楚简。此读“获”,动词,得到,收获。获,《说文•犬部》:“获,猎所获也。从犬,蒦声。”《诗•大雅•皇矣》:“其政不获”郑玄笺:“获,得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获陈夏啮。”杜预注:“获,得也。”
在《曹沫之陈》的第六十一简有“勇者喜之,巟者悔之。”整理者注:“巟者”,或读“亡者”,疑即上文“葸者”。《说文•川部》:“巟,水广也。从川,亾声。《易》曰:包巟用冯河。”“巟”从“亡”得声,“巟”、“亡”可通。读“亡”,逃跑。《说文•亾部》:“亡,逃也。从入,从。”《战国策•中山策》:“中山君亡”高诱注:“亡,走也。”因“葸”有“畏惧”等义,因畏惧而逃跑,乃其必然结果。于音论之,“巟”从“亡”得声,二者音近可通,文献中“亡”可与“荒”通用,而“巟”亦可与“荒”通用,《易•泰》:“包荒”,《释文》:“荒本亦作巟”。《书•微子》:“天毒降灾荒殷邦”《史记•宋微子世家》作“天笃下菑亡殷国”。按:“亡”读“慌”似亦可,因“葸”而慌乱,况军队有军队严明的军纪,一般不可能会出现大量的“亡者”,而简文中将“勇者”与之对举,说明其人数不在少数,故读“慌”亦未尝不可。
在《曹沫之陈》的第四十三简有“行凄”整理者读为“济”,陈剑、李锐、白于蓝、陈斯鹏等诸家皆从之。按:字亦见于郭店、九店等简,或读为“济”,或读为“斋”,这大约是诸家读为“济”的原因之一,其次,“”、“ ”互文,意义相近,“行”为动词,故读“凄”为“济”。但以文意论之,此“凄”字,读为“栖”似乎更加准确。“散果”,诚如董珊先生所言为冲破敌人的包围之意,依此,则军队行军和止息均要注意视野必须开阔,因此有“行”(行军)和“凄”之说,于古音论,二者同为清纽脂部字,可通,《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释文:“凄本亦作栖。”于意义论,“栖”有止息于高处之意,《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韦昭注:“山居曰栖。”《山海经•大荒西经》:“江山之南栖为吉”郭璞注:“山居为栖。”《读书杂志•战国策第一秦》:“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王念孙按:“凡居一高处谓之栖,因而所居之处亦谓之栖。”
以上是笔者在研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故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 188.237. 283.271.
[2]陈剑.上博竹书《曹沫之陈》新编释文.简帛研究网,2005-2-12.
[3]白于蓝.上博简《曹沫之陈》释文新编.简帛研究网,2005-4-10.
[4]陈斯鹏.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曹沫之陈》释文校理稿.简帛研究网,2005-2-20.
[5]见董珊.《曹沫之陈》四种复战之道.简帛网,20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