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29对黄瓜根际功能细菌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29对黄瓜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和化学杀菌剂(百菌清)灌根处理黄瓜根际土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对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后,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在第10、20天显著增加,第30、40天恢复到与对照一致;施用百菌清处理后,在第10、20天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在0.01水平显著低于枯草芽孢杆菌B29处理组,至第30、40天恢复到与对照一致。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对黄瓜根际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呈现同样趋势。 [结论] 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不仅促进黄瓜根际功能细菌的生长,而且提高土壤酶活性。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B29;根际功能细菌;土壤酶
  中图分类号S4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07-04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Bacillus subtilis B29 on rhizospere bacteria and soil enzymes. [Method] Bacillus subtilis B29 and pesticide(chlorothalonilon) were used to treat the soil around cucumber root in a field experiment. [Resul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pulations of rhizospere functional bacteria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nitrous acid bacteria and aerobic cellulose decomposing bacteria) and the activity of cucumber rhizospere soil enzyme (urease, catalase , sucr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10 d and 20 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 B29, but the quantities were restored to control at 30 d and 40 d. After chlorothalonilon poured into the cucumber rhizospere soil, the populations of rhizospere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nitrous acid bacteria and aerobic cellulose decomposing bacteria exhibited notably decrease at 10d and 20, much lower than Bacillus subtilis B29 group, until 30 d or 40 d the quantities were restored to control. [Conculsion] Bacillus subtilis B29 promoted the growth of rhizospere functional bacteria and the activity of rhizospere soil enzyme.
  Key wordsBacillus subtilis B29; Rhizosphere functional bacteria; Soil enzymes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枢纽,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体,担负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加快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循环和提高土壤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也是预防土传病害的关键所在[1]。土壤中一切物质转化都有酶的参与。土壤酶大部分来自于土壤微生物,因此与土壤微生物有密切关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因素也必然影响酶的活性。
  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不仅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而且灌根施用后可使黄瓜根际土壤向“细菌型”土壤转化[2]。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探讨了该菌株对黄瓜根际几种主要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为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微生态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液的制备。枯草芽孢杆菌B29是由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黄瓜根围土壤中分离、纯化、保存。将活化好的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按2%接种量转接于50 ml的NYD液体培养基中,30 ℃150 r/min条件下培养48 h,采用平板稀释计数法测定菌数为5.75×108 cfu/ml,备用。
  1.1.2供试植株。哈尔滨市群力开发区小西屯保护地春季移栽黄瓜。
  1.2方法
  1.2.1试验处理。
  春季黄瓜移栽时,随机分为3组。
  ①生防菌B29菌剂处理组,将B29菌原液稀释至5.75×107 cfu/ml,灌根处理,每株灌根250 ml,共处理60株;
  ②化学农药处理组,将浓度75%百菌清4 g加水稀释至25 L,灌根处理,每株灌根250 ml,共处理60株;
  ③空白对照组,每株黄瓜用清水灌根250 ml,共处理60株。
  自黄瓜移栽当天算起,移栽后10、20、30、40 d分别取土样。将植株根围表土除去,取3~6 cm深且靠近植株根系土壤约40 g。每个实验组随机采取10株黄瓜根际土样,分别装到已消毒的封口袋中,做好标记,-20 ℃保存,待测。   1.2.2黄瓜根际部分功能细菌数量的测定。
  1.2.2.1氨氧化细菌数量的测定。
  先将氨氧化细菌培养液加到试管中,每个试管加5 ml,共25个试管,再将已稀释好的土壤菌悬液(5个梯度,每个梯度5次重复)1 ml加到装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放在28~30 ℃培养箱中培养28 d后,向每只试管中滴入Griess.Ilosvay试剂1~2滴,若由红色变为褐色,则说明该试管中有氨氧化细菌生长,采用最大或然数法计算出土壤样品中氨氧化细菌数量。
  1.2.2.2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的测定。
  先将亚硝酸氧化细菌培养液加到试管中,每个试管加5 ml,共25个试管,再将已稀释好的土壤菌悬液(5个梯度,每个梯度5个重复)1 ml加到装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放在28~30 ℃培养箱中培养9 d后,向试管中加0.3 ml浓硫酸和0.3 ml硫酸联苯胺溶液,若呈现深蓝色,则说明没有发生脱氮作用,记录变色试管数,采用最大或然数法计算出土壤样品中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
  1.2.2.3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测定。
  先将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加到试管中,每个试管加5 ml,共25个试管,再将已稀释好的土壤菌悬液(5个梯度,每个梯度5次重复)1 ml加到装有培养液的试管中,然后将备用的滤纸贴于试管内壁,一半浸入培养液内,一半在培养液外,放在28~30 ℃培养箱中培养5 d后,观察且记录结果,而后按稀释比率法计数。
  1.2.3黄瓜根际部分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脲酶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显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滴定法测定法测定;酸性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3]。
  2结果与分析
  2.1根际功能细菌数量变化
  2.1.1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细菌又被称亚硝酸细菌,是土壤中氮素转化的重要参与菌株。它可将氨氧化成亚硝酸,是硝化作用的第一步,也是限速步骤。氨氧化细菌是土壤中氮素循环的关键氧化物质,在土壤氮素转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
  由图1可知,在黄瓜移栽后10、20 d时,经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处理过的黄瓜根际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0.01水平显著;百菌清药液处理后黄瓜根际的氨氧化细菌数量在第10天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在0.01水平显著。比较化学杀菌剂处理组与菌剂处理组根际氨氧化细菌数量,可以看出在黄瓜移栽后10、20 d,生防菌剂处理组数量要明显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差异在0.01水平显著。在处理第30、40天时,氨氧化细菌数量在各处理组间已无明显差异,此时氨氧化细菌数量已基本不受百菌清药液的影响,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处理组此时对氨氧化细菌的生长已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B29的施加在黄瓜生长前期可以促进黄瓜根系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生长,并且能及时地供给植物所需氮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化学杀菌剂的施加不利于氨氧化细菌的生长,在施加一段时间后氨氧化细菌数量已基本恢复到初始时的数量。
  2.1.2亚硝酸氧化细菌。
  亚硝酸氧化细菌又称硝酸细菌,可将土壤中的亚硝酸盐氧化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硝酸盐,进而提高了土壤中可被利用氮素的含量。图2为不同处理组黄瓜根际土壤中亚硝酸细菌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从生防菌B29菌剂处理后的10、20 d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生防菌B29菌剂处理过的黄瓜根际土壤中亚硝酸氧化细菌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在0.01水平显著,说明短时间内生防菌B29施加能促进黄瓜根系土壤中亚硝酸细菌的生长;在10、20 d时,化学杀菌剂处理组的亚硝酸细菌数量要明显低于生防菌B29处理组,且差异在0.01水平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在10、20 d时化学农药处理组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要低于空白组,在10 d时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且差异在0.05水平显著,由此可知化学农药的施加会抑制亚硝酸氧化细菌的生长;在处理30 d后,各组差异不显著,此时生防菌B29和化学农药对亚硝酸氧化细菌的影响已基本解除。
  2.1.3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
  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是土壤中一种主要的功能细菌。它可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解产物葡萄糖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可以从侧面反映土壤中有机碳源的含量,是土壤肥力的一个生物指标。
  图3表示不同处理黄瓜根际土壤中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在施加生防菌后第10、20天测得的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均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在0.05水平显著,随着好气性纤维素菌数量的增多,土壤内有机碳含量也会相应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同时为植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在处理30 d后,各处理组好气性纤维分解菌数量差异不显著,此时生防菌B29菌剂对好气性纤维分解菌已无影响。在处理后不同时间段,化学杀菌剂处理组的好气性纤维分解菌数量均与对照组无差异。
  2.2不同处理后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
  2.2.1脲酶。
  脲酶是氮转化的关键酶。它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和植物代谢,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5]。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见图4。生防菌B29菌剂的施加能促进提高脲酶活性,在处理后第10、20天生防菌B29处理组脲酶活性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且差异均在0.01水平显著,说明生防菌B29的施加在黄瓜生长前期有利于提高脲酶活性;化学杀菌剂处理组土壤中脲酶活性在黄瓜生长前期(移栽后10、20 d)在0.01水平显著低于生防菌剂处理组和对照组,在黄瓜生长后期(移栽后30~40 d)化学杀菌剂处理组与其他两组中的脲酶活性已无明显差异,此时化学杀菌剂和生防菌B29对脲酶活性都已无明显影响,说明化学杀菌剂在黄瓜生长前期(移栽后10、20 d)内会降低土壤中脲酶活性,后期脲酶活性恢复到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   2.2.2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酶是一种稳定的氧化物分解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进而解除过氧化氢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不同处理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见图5。在施加生防菌B29后,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短期内(10、20 d)在0.01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百菌清药液处理组,且为百菌清药液处理组酶活性的1.7倍以上;随着黄瓜的生长发育,生防菌B29处理组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略有下降;在施用30 d后,生防菌B29处理组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此时生防菌B29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已无显著影响;百菌清药液处理后10 d,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01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对黄瓜根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化学杀菌剂则对黄瓜根际过氧化氢酶活性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2.2.3蔗糖酶。
  蔗糖酶又称“转化酶”,是糖苷酶之一,可将蔗糖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的一种分解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体内,主要受温度、底物浓度的影响。从图6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在黄瓜生长初期(10、20 d),生防菌B29处理组测蔗糖酶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2组处理,且差异在0.01水平显著,说明生防菌B29菌剂施加一定时间(20 d)内可以提高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在黄瓜生长初期(10 d),施加化学杀菌剂组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在0.05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中蔗糖酶活性,说明化学杀菌剂的施加抑制了蔗糖酶活性,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养分吸收。随着处理后时间的推移,生防菌B29和化学杀菌剂对黄瓜根际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均不再体现。
  2.2.4磷酸酶。
  土壤中的磷酸酶是一类能参与土壤中有机磷化合物合成的一种酶,其活性主要由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种类及植被所影响。磷酸酶活性是鉴定土壤肥力一项重要指标。从图7可以看出,在施加生防菌B29后30 d内磷酸酶活性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说明生防菌的施加促进土壤内无机磷盐的溶解,提高土壤肥力,进而缓解植物在生长期对磷元素的需求;在施用40 d时,磷酸酶活性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说明此时生防菌B29已不再影响磷酸酶活性。施加化学杀菌剂组的磷酸酶活性在10 d时在0.01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此时化学农药对磷酸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以后的时间段(20、30、40 d)其酶活性与空白组无差异。
  3讨论
  研究表明,施加枯草芽孢杆菌B29后,前期(10、20 d)土壤内氨氧化细菌数量要明显高于空白组,后期(30、40 d)其数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亚硝酸氧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变化规律亦是如此。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B29的施加能促进黄瓜根际土壤中功能细菌的生长。化学杀菌剂处理组土壤中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的数量在前期(10、20 d)时在0.05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该结果与张桂山[6]在多菌灵、呋喃丹对湖南红壤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效应的研究结果一致,即施加多菌灵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土壤中硝化细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则受影响不大,在整个生长周期中与空白组数量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化学杀菌剂的施加对土壤中部分功能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而施加枯草芽孢杆菌B29有利于提高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这些土壤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先升高后降低。该结果与王辉[7]辣椒疫病生防ASD菌株对土壤微生态调控机理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ASD菌株施加到辣椒根围土壤后,土壤脲酶
  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及脱氢酶活性均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只有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不显著。罗珍等[8]在接种AM真菌对玉米秸秆降解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
  性的影响中指出,接种AF真菌到玉米根际,对土壤中酸性磷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
  形成明显不同于非根际的微生物区系。刘慧芬[9]在刺槐根瘤固氮菌放氢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刺槐根瘤固氮放氢能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强度,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等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升高。魏海燕[10]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对黑土微生物的生态影响中指出,各质量分数处理的春雷霉素对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且25 000、50 000 mg/kg处理组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由此得知生防菌的施加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间接地促进微生物生长,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健康程度的增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中,化学杀菌剂百菌清施用后10、20 d,黄瓜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要显著低于空白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在处理10 d时在0.05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说明化学杀菌剂对土壤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主要参数之一。土壤酶活性降低也间接导致土壤质量肥力变差,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尽量避免施加化学杀菌剂,以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由此可知,生防菌不仅抑制病菌的繁殖,而且可以有效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它作为植保新途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DORAN J W,COLEMAN D C,BEZDICEK D F,et al.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1995,10:46-47.
  [2] 高吉坤,曹旭,于丽萍,等.枯草芽孢杆菌B29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2922-2923,2947.
  [3] 周礼恺,张志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J].土壤通报,1980(5):37-38,49.
  [4] 余泺,高明,慈恩,等.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3):733-738.
  [5] 潘丹丹,张志卿.四川丘陵区典型边坡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J].水土保持通报,2013(1):111-114.
  [6] 张桂山.多菌灵、呋喃丹对湖南红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效应及多菌灵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7] 王辉.辣椒疫病生防ASD菌株筛选及对土壤微生态调控机理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8] 罗珍,朱敏,王晓锋,等.分根装置中接种AM真菌对玉米秸秆降解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59-63.
  [9] 刘慧芬.刺槐根瘤固氮放氢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0] 魏海燕.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对黑土微生物的生态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  综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隐性灾害的加重趋势,总结了低温冷害、阴雨寡照、高温热害、阶段性干旱、渍害和收获期降雨等主要隐性灾害的危害和发生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隐性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并指出了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研发重点。  关键词隐性灾害;玉米;对策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16-03  Abstr
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适合河南鹤壁市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方法]对豫单606、金赛38等12个玉米品种(含对照郑单95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豫单606、玉迪216、美豫5号、金赛38产量表现较好、性状优良,适合鹤壁地区夏播大面积种植。[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为鹤壁地区推广优良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
期刊
摘要以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规划为例,立足田园风光的实际,从梳理乡镇学校三大特色景观统揽,着眼于宏观的功能、风格与构思理念,着手于质朴的田园耕读景观营造,收拢于“四性”的归纳与融合,探索乡镇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乡镇校园;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85-02  当前学校之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化能(DE)水平日粮对圩猪生长性能、肉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圩猪适宜的DE水平。[方法]选用24头体重为(38.7±4.91)kg的健康圩猪,随机分为高能组、中能组和低能组3个处理组,饲养于采食量和体重可实时自动记录的自动饲喂系统内,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比例3∶1。试验期分为生长期(35~60 kg)和育肥期(60~80 kg)2个阶段。生长期日粮粗蛋白(CP)为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广西的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果,各地涌现了许多成功的林下经济典型。为了更好地开发广西的林下经济产业,文章对广西林下经济模式的典型开展了系统调研总结,找出广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提出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为各地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模式;典型;建议;广西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65-
期刊
摘要  文章概述了林下经济概念、特点和现实意义。结合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将吉林省林下经济划分归纳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4种类型,并将4种类型细分为林药、林菌、林菜、林果、林禽、林畜、林蜂、林景等多种发展模式,找出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
期刊
摘要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种子植物共有56科246属618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占甘孜州被子植物科、属、种的35.90%、26.97%和13.08%,占四川被子植物科属种的29.79%、16.48%和6.21%;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多,涉及15个属的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40.24%,有一定的优势;区系的基本特点除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外,还具有起源古老及单
期刊
摘要通过对宝鸡市春季核桃展叶-花期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地面日最低温度等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宝鸡地区低温冻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宝鸡地区核桃春季低温冻害不同时期出现频率及分布特征,并利用GIS技术,以极端最低温度出现的范围确定指标,按照重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基本无风险区进行分区分析,为宝鸡地区核桃种植的趋利避害以及扩种的气候可行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核桃;低温冻害;变
期刊
摘要在湄潭县兴隆镇接官坪茶山选取观测点,进行茶树物候期、气象要素的收集,同时每隔3~4 d进行品质的测试,研究气象条件对绿茶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茶树从萌发初期到采摘期间相对提前10~20 d。  关键词绿茶;气象因子;物候期;影响;春季  中图分类号S1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89-02  AbstractSelecting observ
期刊
摘要  森林火灾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加强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我国森林火灾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评述,总结了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性,同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林火;发生规律;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