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播音员\主持人如何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54gh4h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事件又称紧急事件,是指人们难以预测或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某种客观情况或事件。按其性质可将其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灾”,如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后者即我们所说的“人祸”,如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灾害报道,又分预警报道、灾害中报道和灾害后报道。所有的媒体都明白一个道理:灾情绝不会因为传播而变得更加严重,却因信息的公开透明而赢得了更多的补救机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52分钟后,推出了24小时直播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新闻频道历史性的停止了所有常规节目,一直播出了100多个小时。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和使用了央视的电视信号。
  在这系列节目中,主持人演播室的主持在节目进程中充当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和各种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主持人在演播室除了播报、连线采访(和记者视频连线、和记者电话连线)外,还要对专家进行访谈(演播室嘉宾采访、通过电话或视频对现场人物进行采访)。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主持人的语言功力是节目成功的关键。主持人语言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比如节目的开场白、结束语、中间的串联词、采访中的提问、插话与追问、临场的应变等等。有的主持人在演播室连线时只问一个问题:你在什么地方,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没有和现场记者真正的互动起来,也没有捕捉到有价值的点进行追问,节目比较死板。那么,主持人究竟怎样运用有声语言,才能更好地完成报道任务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语言,是电视媒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优美、生动、深邃、鲜明的电视语言,不但会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美的体验,同时也会引发他们深深的思考和无尽的想象。
  一、主持人要淡定、从容,真情流露,为节目添彩
  我们在2008年抗震救灾节目中,我们记住了赵普和张泉灵。原因是他们在主持节目时哭了,这个哭是真情的哭,是动容的哭。我们没有觉得虚假和作做,反而也跟着流泪了。5月14号,赵普在主持《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系列节目时,感动得留下了男儿泪,他的热泪也打动了亿万观众,大家对赵普的行为更多的是赞扬。事后采访赵普时,他说:“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传媒人。”这是他的真情流露,所以也感动了我们。
  再看白岩松的节目,他的表情、说话的语气和节奏,这些都和他的思想感情、情绪是分不开的。他的眼神是关切的,声音也适当的提高了,语气是急切的,节奏是快速的。语气、节奏、声音的变化都是和主持人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正是他自己的感情外露,为节目增添色彩。
  二、运用类比思维、增加生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具有感染力
  类比思维是跨越多种思维形式的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在播音、主持实践当中,主持人时常需要利用类比思维在事物与属性、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之间穿梭,将两个或两类事物放在对比中来进行思维和表达。类比思维的好处就是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解释一种事物。
  白岩松在主持《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系列节目时,采访现场的嘉宾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前几天我们进行了奥运火炬的传递,今天我们将要进行生命的传递。”用传递一词把奥运火炬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生命”一词显得不那么抽象而像奥运火炬一样显得非常具体,即生动又形象。在地震发生的头些日子,“救人”是最关键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抢险部队、当地政府以及各类参与救灾的人员都在紧张地进行着生命的接力赛。5.12地震的前夕恰好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主持人白岩松很巧妙地将“火炬的传递”过渡到“生命的传递”, 我们的救人就像奥运火炬一样,一个接一个的传递,生命显得多么的珍贵,这样的语言多么有感染力。
  5月14日21:30分的节目,白岩松有一段的开场白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50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依然心急如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心急如焚”这个词恰当的描述了我们每一个人当时的心情,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这样就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5月15日白岩松在和前方记者连线结束以后,回到演播室,他是这样说的:“王司长,我注意到刚才她说到,当她在空中看到的情况时,您又特别揪心地看了一下……”白岩松注意观察,透过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等细节,发现人物内心世界。抓住了现场的细节,用揪心这个词来形容王司长当时的心情。这一细节是我们观众看不到的,通过他的描述,我们看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心和老百姓是连在一起的。
  三、用词的精准
  语言的精准对于主持人来说非常的重要。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从受众的角度、视听的客观规律出发,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要准确。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对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准确地传递给受众。
  白岩松在主持《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前几天我们看电视是看不到画面的,我们是听电视,因为我们进不去现场,没有画面,只能听声音。”从传统意义上的“看电视”到“听声音”,主持人用词非常的精准,我们在没有拍摄画面的情况下,听就非常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全国电视观众无法看到灾区情况的现状,同时也将本报道视角一下子扩大了,“听”一词就赋予了报道极大的灵活性。地震发生以后,连接地震灾区的道路交通全部被切断,抗震救灾各路人马尝试了许多种方式,始终不能打通通往灾区的通道。灾区的受灾情况如何,人员伤亡的情况等等,一切无从得知。灾区的一切都是未知,所以观众只能是听声音的、而没有画面。白岩松一个精准的“听”字,就把这些全都概括了。
  记得白岩松在演播室连线前方记者时,那位记者介绍了一个非常感人的场景:有一个父亲参与了救援工作,别人问起他的亲人时,这位父亲回答不知道。在救援过程中有一个小男孩被救起,这位父亲没有认出自己的孩子,说了一句:“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像我儿子。”叫了一声孩子的名字,孩子就叫“爸爸!爸爸”,这位父亲才意识到这确实是他的儿子,多么感人的场面。更凑巧的是后面又碰上了同样参加救援工作的孩子的妈妈,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这位女记者说:“这个场景令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感动。”白岩松马上说:“这何止是感动,应该说是震动。”就这一个字,使我们每一个收看节目的人,心灵马上为之震撼。同时也看出了白岩松作为一名主持人有着很强的形象感受能力,虽然他不在现场,主持人用他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来体味所发生的一切,用心来体味,好像他就在现场感受到的一样,受之于心。
  四、抓点追问、增大信息量
  追问: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对没有解释清楚又必须弄清的事实和观众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刨根问底式的提问方法。好处是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增加了一定的信息量。
  在进行重大新闻事件的演播室报道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把更多的信息传达出来,这也是在面对激烈的媒介竞争下新闻媒体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报道中,主持人访谈是最能体现信息量、挖掘信息量的环节。访谈中有没有尽可能地挖掘出新闻点,有没有尽可能多地加大节目所承载的信息量至关重要。
  白岩松和一位女记者的的连线过程中就运用了追问的方法。女记者说:“今天,我们进行了全城的大搜索。”然后又接着说别的情况了,白岩松马上打断说:“对不起,我必须要打断,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什么叫做全城的大搜索。”这位女记者又给我们详细的解释了一下。白岩松根据“全城”这个关键词进行了新的深追细问。我们观众也想了解“全城”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与前几天城里的搜索有什么不同,白岩松这一追问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信息量,挖掘出了新闻的深度和内涵。
  以上就是本人对播音员、主持人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的几点看法。重大突发事件由于其题材的特殊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要求非常高,即兴口语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媒体报道的可看性,受众的可选择性。遵循即兴口语的基本表达原则,要求主持人用词精准、善于在倾听中捕捉询问的亮点,以情感人,避免表情僵硬化、格式化。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主持人要表达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责任和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
   编辑/张铁辉
其他文献
摘要:图书馆的建设及现代化的服务模式,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柱和重要基础。本文具体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用户的特点;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基础;并提出了提供学科知识服务、实施专题知识服务、加强高层次读者知识服务等知识服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研究性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方向的变革,许多高校开始了由普通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过渡的进程。研究型大学除了要有高
期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理解“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首先要先弄明白什么是“本”?“人”的基本含义又是什么?《说文解字》中,许慎说道:“木下为本。”可见对于一棵大树来说,树根就是“本”,是最关键,最基础的部分,由此衍生出“根基”、“基础”、“根本”的意思。那么“人”又该如何理解呢?中国古代又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科学发展观中为什么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民为本”呢?“人”与“民”的区
期刊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在整个体系运作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认真研究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特点,观察其现象,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对整个企业的运作而言具有十分务实、深远的意义。在了解掌握之后,结合实际,提出落实相关理念的具体工作和目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推动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关键词:财务管理;改善;执行力;素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活动,涵盖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的法学教育始于清末,经历了萌芽、发展与变化。本文所要讨论的是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各个不同性质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下,以不同的发达国家为参照系数,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和被动地引进移植、学习借鉴,逐步吸收改造以至融合的中国近现代法学教育理念的确立。  关键词:近现代法学教育;教育理念  鸦片战争爆发后,自成一体的中华法系在近代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挑战下日渐解体,传统的儒家教育体制也逐步被
期刊
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坚强保证。“三型校园”建设作为黑龙江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尝试值得思考。“三型校园”是指以节约型校园建设、关爱型校园建设、文化型校园建设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会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我,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园整体建设、夯实校园育人基础、提升校园精神品
期刊
摘要: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出台后,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发挥高等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结合大庆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初步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高教强省    为了发挥我省高等教育的强大优势,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2008年9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高
期刊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可编程的处理器,是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DSP应用越来越广。因此,研究“DSP原理与应用”的教学方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C5402及其开发工具CCS进行了教学研究与探索。  一、“DSP原理与应用”课程特点  与其他一些课程相比,DSP这门课程有其自身
期刊
摘要:从民办院校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入手,分别阐述了在民办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民办院校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 民办院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对策    一、民办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人数增多,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传统的管理方式僵化,滞后于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本文剖析了高校管理工作的意义与目的,提出了人文管理的具体目标及如何实现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校;管理工作 ;人文素质;     “大学生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管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管理过程实际上是教育、引导、规范和服务的过程,既是一项
期刊
摘要:认知高校档案文化是确立高校档案文化新定位的观念基础,从而决定了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角色的新定位与职业角色信念的重建。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认知;角色信念  文化思考,与其说是学术性的、思想性的,还不如说是理念性的、权利性的,这种思考诉求一种要素公平、合理参与,从而打破一种要素独大、霸统、异化畸形的状态,主张文化要素互视为整体并加入整体,互助协调,共谋发展,共享文化发展的要素价值与利益。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