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来源 :中国建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et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施工过程中各主要环节及硬花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检测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Ai ze zi·A bu du re xi ti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o deal with the raw materials of concrete, mixing ratio, the major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broccoli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concrete; quality testing
  1.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检测
  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包括混凝土拌和硬花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两个部分。各种混凝土拌和物均应检验其稠度。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检验其含气量,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胶水比或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1.1和易性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通常采用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来评定,坍落度或维勃稠度受骨料表面含水率、砂细度模数、粗骨料超孙径和配料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应符合施工配合比的规定。每个工作班在拌和机卸料的首尾两部分各取一个试样,每个试样不少30,至少应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两次。
  1.2 含气量的稳定性。掺引其剂的混凝土,对含气量的控制更应注意。因为含气量超过规定的数量,将会引起混凝土强度的降低,造成质量事故。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1.3 灰比的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胶比或水灰比有很大关系。由于水泥质量可以精确称量,保持同一水胶比或水灰比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控制用水量的问题。解定这一问题的关键主要根据骨料表面含水率的变化而调整拌和加水量。由于混凝土强度与胶水比或灰水比呈线性关系,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水胶比或水灰比进行控制,也就间接地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了控制。
  2.混凝土施工的控制
  2.1 拌和:拌和设备投人混凝土生产前,应安经批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最佳投料顺 和拌和时间的试验。混凝土拌和必须按照试验部门签发并经审核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合格料处理;错用配料单已无法补救,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质量要求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出机口混凝土均落度超过最大允许值。
  2.2 运输:先择混凝土运输能力,应与混凝土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相适应。所用的运输设备及运输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同时运输两种以上强度等级、级配或其他特性不同的混凝土时,应设置明显的区分标志。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及减少转运次数。因故停歇过久,混凝土已疑或已失去塑性时,应作废料处理。严禁在运输途中卸料的加水。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混凝土运输工具应设置遮盖或保温设施,以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1.5m。超过时,应采取缓降或其他措施,以防止骨料分离。用汽车、侧翻车、侧翻车、侧卸车、料罐车、搅拌车及其他专用车辆运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运输混凝土的汽车应为专用,运输道路应保持平整。装载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40CM,车厢应平滑密闭不漏浆。每次卸料,应将所载混凝土卸净,并应适时清洗车厢(料罐)。运输和卸料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分离,严禁向溜筒(管、槽)内加水。当运输结束或溜筒(管、槽)堵塞经处理后,应及时清洗,具应防止清洗水进人新浇混凝土仓内。
  2.3 浇筑:建筑物地基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仓面准备工作。清洗后的岩基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保持洁净和湿润。在混凝土覆盖前,应做好基础保护。
  基岩面和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可铺水泥砂浆,小级配混凝土或同强度等级的富砂浆混凝土,保证新混凝土与基岩或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
  混凝泥土的浇筑,可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应按一定厚度、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台阶法施工的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在压力钢管、竖井、孔道、廊道等周边及顶板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应对称圴匀上升。混凝土浇筑坯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为30~50cm。如采用低塑性混凝土及大型强力振捣设备时,其浇筑坯层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
  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应遵守下列规定:
  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淮,应避免欠振或过振。严禁振捣器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在预埋件特别是止水片、止浆片周围,应细心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固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应避免外来水进人内,严禁在模版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应随时情除粘附在模版、钢筑和预埋件表面的砂浆;应有专人做好模版维护,防止模版位移、变形。
  混凝土浇筑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如因故超过允许间歇时间,但混凝土宁周末、能重塑者,可断续浇筑。
  浇筑仓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浇筑;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偏差值,并在1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内。
  浇筑仓面混凝土料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子 除;错用配料单已无法补救,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质量要求;拌和不圴匀或夹带生料;下大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长时间不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2.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前宜避免太阳光曝晒。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养护。混凝土应连读养护,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 表面保持温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其他文献
摘 要:试验检测技术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控制参数,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本文将始终围绕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这个主题,以在建的某工程缺陷为切入点,从工程质量试验检测手段的角度,主要分析探讨一下工程缺陷产生的原因,如何切实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在建二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1.项目简介  某在建市政公路工程位于四川省行政管辖范围,一期工程设计起点K0+7
期刊
摘 要: 结合校园公寓楼特点及使用现状,对低温地板辐射在校园公寓楼改造中的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一些弥补措施,主要在节能和舒适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得出,低温双向散热辐射地板,在校园公寓楼供暖改造中节能高效、舒适环保、技术可行,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校园公寓楼;低温地板辐射供暖;双向散热;地下热源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building fe
期刊
摘 要:根据沱江特大桥的工程概况和施工监控的必要性,建立施工控制体系,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施工控制计算模型,采用设计计算的主要参数和设计计算中假定的施工工序进行了施工阶段控制验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测量数据对这些参数进行了分析拟合。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对桥墩、主梁结构线形和截面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本桥主梁应力监测断面的实测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基本吻合,数据变化较有规律,这也反映出该桥的预应力钢束
期刊
科学的实践观,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们改变世界、变革现实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改造世界或变革现实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能耗日益剧增与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其中建筑能耗所占比例巨大,解决建筑节能的问题刻不容缓。虽然目前国内各城镇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已进行保温节能改造,但对于能耗量不容小觑的农村住房重视不够。本研究通过对扬州市邗江区瓜州镇冻青村既有农村住房节能现状的走访调查,发现既有住宅节能措施以及住户节能意识均较差。针对现状,提出了可行的节能建议。  关键词: 美丽乡村;
期刊
摘 要: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调整和控制,应在时间参数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地在于使工期、资源和资金取得一定程度的协调和平衡。根据优化目标的不同,人们提出了各种优化理论、方法和计算程序。施工进度的调整和控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施工进度; 调整和控制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adjustment and control  Ai hai ti
期刊
摘 要: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导致普遍存在实际成本难以精确控制、内部价值链难以优化组合的成本管理问题。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以成本动因为媒介,通过对作业的动态追踪,选择合适的资源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企业各项作业所耗用的资源,再以作业量为基础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关键词: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成本
期刊
摘 要:裂缝是堤防工程最常见的一种险情,它有时很可能是其他险情(如滑坡,崩岸等)的前兆。而且由于它的存在,洪水或雨水很容易于人侵堤身,常会引起其他险情,尤其是横向裂缝,往往会造成堤身土体的渗透破坏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堤身裂缝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堤防裂缝;抢护方法  The causes of cracks on embankment and repair methods  A yi
期刊
摘 要:建筑生态不仅关注建筑与人的关系,同时也关注资源消耗与资源使用效率的关系,但最为关键的是建筑与人居系统安全、和谐的共生优化系统。本人就这些问题作简单阐述。  关键词:建筑生态;策略设计  建筑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目的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针对建筑的地域、气候、环境及使用功能,考虑投资及经济性,进行设计方法的选择及各项技术的集成,是常规建筑设计的前奏。  1.建筑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建筑的生态
期刊
摘 要:在已建的规划区内进行项目扩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桩基工程施工必须要严格防止因群桩施工的挤土效应而造成对临边已建构筑物或装置设施的破坏。宁波万华二期工程煤气化区域桩基工程施工中,由于采取应力消散沟和消散孔及沉桩方向、沉桩速率等有效的预防措施,挤土效应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了河边蒸汽管廊的安全。  关键词:软土地基; 挤土效应; 应力消散孔  Soft ground static pressu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