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112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到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56)与综合护理组(n=56),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药物外渗发生率与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中10例药物外渗、综合护理组中3例药物外渗,后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在治疗情况上,综合护理组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化疗药物外渗 护理干预 分析
恶性肿瘤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常常要采用化疗法,由于化疗时间长,很容易出现化疗药物外渗问题,化疗药物外渗会导致患者局部、皮下组织红肿、疼痛、起疱,甚至会出现坏死的问题,为了避免药物外渗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112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到本研究,其中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例数分别为41、38、20、13,男49例,女63例,年龄为5~58岁,平均年龄为(20.6±7.8)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56)与综合护理组(n=5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2 护理措施
1.2.1 常规护理组
对于本组患者在TDP照射、冰敷、热敷、理疗基础上不采取其他护理措施。
1.2.2 综合护理组
对于本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将各项护理流程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好药物外渗的判断标准,冰敷方式,宣传教育内容等等。在化疗之前,对患者的认知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让患者对化疗产生正确的认知,明白化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升患者的依从性[1]。
在操作时,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在静脉输注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查看注射周围组织的皮肤颜色、肿胀情况、疼痛情况、针眼、静脉色泽、疏松度等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药液外渗的问题,要及时停止用药,更换部位。
此外,要合理选择好化疗通道,避开手(足)背、腕部掌侧关节位置,在注射通道上,首选CVC与PICC,避免直接使用钢针注射,保护好患者的血管,降低静脉炎发生率。若患者出现药物外渗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冰敷和封闭处理,立即停药,用指腹按压皮肤与穿刺点,使用注射器将药液吸收干净,并详细记录好渗漏时间、渗漏部位以及渗液量[2]。
1.3 评估标准
药物外渗:若患者局部组织有刺痛、肿胀,在外渗后的2~3d后,受损血管出现变红与肿胀,则判断患者出现药物外渗。
疗效评估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皮肤病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种,治愈即疼痛与红肿消失,患者无明显感觉;好转即大部分红肿消失,但是依然出现轻微疼痛和局部麻木感,但是皮肤未发生糜烂、破裂以及渗出问题;无效即未达到以上效果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护理组中10例药物外渗、综合护理组中3例药物外渗,后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在治疗情况上,综合护理组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药物外渗与治疗情况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外渗与治疗情况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恶性肿瘤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重大的威胁,其治疗也往往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目前,化疗是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其疗效已经得到肯定,但是也有着一定的副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药物外渗问题。导致药物外渗的因素是非常多样的,有解剖因素、生理因素、药理因素、注射位置、输液时间等等,为了避免药物外渗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3]。本研究对于综合护理组患者采用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药物外渗的问题制定出了规范的护理流程,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可以按照标准、规范的方式来开展护理工作,让患者对化疗有正确的认识。本组研究显示,常规护理组中10例药物外渗、综合护理组中3例药物外渗,后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在治疗情况上,综合护理组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谌永毅,曾元丽,钟平. 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护理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16(07):298-299.
[2] 汤月英. 地塞米松联合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12(03):173-174.
[3] Thakur Jagdeep S,Chauhan C G S,Diwana Vijay K,Chauhan Dayal C,Thakur Anamika.Extravasational side effects of cytotoxic drugs: A preventable catastrophe. Indian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Plastic Surgeons of India . 2008
【关键词】 化疗药物外渗 护理干预 分析
恶性肿瘤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常常要采用化疗法,由于化疗时间长,很容易出现化疗药物外渗问题,化疗药物外渗会导致患者局部、皮下组织红肿、疼痛、起疱,甚至会出现坏死的问题,为了避免药物外渗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112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到本研究,其中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例数分别为41、38、20、13,男49例,女63例,年龄为5~58岁,平均年龄为(20.6±7.8)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56)与综合护理组(n=5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2 护理措施
1.2.1 常规护理组
对于本组患者在TDP照射、冰敷、热敷、理疗基础上不采取其他护理措施。
1.2.2 综合护理组
对于本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将各项护理流程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好药物外渗的判断标准,冰敷方式,宣传教育内容等等。在化疗之前,对患者的认知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让患者对化疗产生正确的认知,明白化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升患者的依从性[1]。
在操作时,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在静脉输注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查看注射周围组织的皮肤颜色、肿胀情况、疼痛情况、针眼、静脉色泽、疏松度等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药液外渗的问题,要及时停止用药,更换部位。
此外,要合理选择好化疗通道,避开手(足)背、腕部掌侧关节位置,在注射通道上,首选CVC与PICC,避免直接使用钢针注射,保护好患者的血管,降低静脉炎发生率。若患者出现药物外渗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冰敷和封闭处理,立即停药,用指腹按压皮肤与穿刺点,使用注射器将药液吸收干净,并详细记录好渗漏时间、渗漏部位以及渗液量[2]。
1.3 评估标准
药物外渗:若患者局部组织有刺痛、肿胀,在外渗后的2~3d后,受损血管出现变红与肿胀,则判断患者出现药物外渗。
疗效评估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皮肤病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种,治愈即疼痛与红肿消失,患者无明显感觉;好转即大部分红肿消失,但是依然出现轻微疼痛和局部麻木感,但是皮肤未发生糜烂、破裂以及渗出问题;无效即未达到以上效果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护理组中10例药物外渗、综合护理组中3例药物外渗,后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在治疗情况上,综合护理组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药物外渗与治疗情况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外渗与治疗情况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恶性肿瘤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重大的威胁,其治疗也往往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目前,化疗是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其疗效已经得到肯定,但是也有着一定的副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药物外渗问题。导致药物外渗的因素是非常多样的,有解剖因素、生理因素、药理因素、注射位置、输液时间等等,为了避免药物外渗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3]。本研究对于综合护理组患者采用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药物外渗的问题制定出了规范的护理流程,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可以按照标准、规范的方式来开展护理工作,让患者对化疗有正确的认识。本组研究显示,常规护理组中10例药物外渗、综合护理组中3例药物外渗,后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在治疗情况上,综合护理组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谌永毅,曾元丽,钟平. 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护理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16(07):298-299.
[2] 汤月英. 地塞米松联合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12(03):173-174.
[3] Thakur Jagdeep S,Chauhan C G S,Diwana Vijay K,Chauhan Dayal C,Thakur Anamika.Extravasational side effects of cytotoxic drugs: A preventable catastrophe. Indian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Plastic Surgeons of India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