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语文教学“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现代社会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口头表达能力也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只要孩子开口说话,就是在进行口头表达。当孩子们课堂上三缄其口时,教师可以转移“战场”, 就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一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生”聊天也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一、见缝插针,使师生情感更加融洽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对教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情绪。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仅限于课堂,教师对学生来说高高在上,都不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亲生”聊天,改变了这一状况。课间、午餐后,教师要见缝插针,和学生聊各种话题,比如禽流感、地震救援、神舟十号飞天、昨晚一道好吃的菜、路上看到的一种奇特的花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聊天,师生之间的距离渐渐缩小,师生之间更加平等、民主。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师学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情感融洽了,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二、天南海北,促生生互动营造氛围
  课堂,不仅是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怎样变学生与教师的单线交流为生生、师生的全方位交流?怎样变喊叫的交流方式为谈话?还是让聊天来帮忙。
  1.合适话题,激发交流欲望
  聊天,天南地北、天文地理,无所不谈。孩子们注意的焦点是什么呢?教师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聊天中来。比如,中秋节后,和孩子们聊吃月饼、赏月;下雾后,和他们聊上学路上的见闻;聊妈妈的爱好,聊电视剧的情节……合适的话题激发了学生交流的欲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匣子纷纷打开,彼此之间互相交流,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时间一长,学生也学会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聊天,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2.全面关注,吸引弱势学生
  聊天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开口说话。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在聊天中处于弱势,他们在一边听着,却不会主动加入谈话。教师要对他们多加关注,适时将话题引到他们的身上。我们班的小晴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她在一边听着,笑着,可是一直都不说话。有一次,我找了一个机会,问她:“你昨天在新闻中看到了什么内容?”小晴开心地说起来,加入了谈话。
  3.适时调控,拨正话题方向
  孩子的性格不同,聊天的影响也会不一样,有时还会形成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有一次,聊天时谈到了一种新式笔,在学生中造成了攀比之风。我察觉后,随即在班会活动时进行了主题教育。在聊天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调控,拨正话题的方向,使聊天真正达到教师需要的效果。
  三、旁征博引,让课外阅读不再困难
  厚积才能薄发,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还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学生课余在家沉迷于电视和电脑游戏,虽多次引导他们读课外书,但效果都不明显。有些孩子仅仅看些漫画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也很困难,经常憋得满脸通红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给学生推荐好书,不一定都要举行好书推荐会,在聊天中就能不知不觉进行了。聊天中,我发挥语文老师的优势,旁征博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慢慢地,学生“抛弃”了漫画,离开了电视和电脑游戏,爱上了叶圣陶、曹文轩、郑渊洁、沈石溪……他们会这样说:“我喜欢《草房子》里……”“我觉得《爱的教育》这本书……”看到他们这样的改变,我的心里非常欣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变了:爱看课外书的多了,上课积极发言的多了,关心时事的多了……课外功夫课内得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现在,他们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他们会说:“我不赞同××同学的看法。课文第四自然段开头就写‘这时’,这明显是一个时间的分界点。”他们会说:“对××同学的看法我想补充。法布尔是因为心爱的小动物要被扔了才‘难过’的。” 他们还会说:“抖、伸、仰、扑、抽,这一连串的动作,就像放电影一样,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蝉就在我的眼前脱壳。”通过“亲生”聊天,我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嘴边的那把“锁”。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驰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简评:柳宗元在答复韦中立欲拜他为师的信中,主要谈了师道和写作两个问题。他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者以明道”,反对过度藻饰雕琢的文风,认为文章应当严谨流畅,言之有物,才能更好地阐发义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教学细节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对指导学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教师和语文课程的融合教学,是新时期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辅导学生能力发展过程中,班主任和语文学科共同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定位、方法、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使课堂教学和管理更具效率和科学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教育融合;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断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们对朗读的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朗读方法,开展丰富有趣的朗读活动,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研究]  教
[摘 要: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也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内涵深刻、形式多样、方法各异等特点,进而再加上大学英语课程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使得大学英语课程成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场所、阵地之一。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英语;思想政治建设]  新型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英语课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培养高中生诵读兴趣以及借助诵读理解文本提升素养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学生关于语文的悄悄话:  “真没劲,早读课上读课文,上了课还要读,烦死了。”  “是啊,读来读去又读不出什么花儿来,一遍就好了哇。”  读不出花儿来?这句话让我觉的脑子里什么地方突然亮了一下。  与小学生不同,高中生不喜欢读课文。对他们来说
由于阅读量少、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原因,许多学生感到“做作文头疼”,甚至害怕写作。笔者曾统计了一篇当堂完成的学生作文,只有15%的学生作文是优秀的,至少有50%的学生作文是需要修改的。但是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的评语、批改根本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不妨千次磨,教育专家叶圣陶认为“评改的优先权应当属于写作的本人”。
初中语文教师最头疼的,恐怕就是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胡编乱造了。即使是一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往往只有“浓墨重彩”而无真情实感、只有流畅语言而无深刻见识。单纯的基本功、写作技巧训练,只是练了“外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而创作的源泉一个来自生活,一个来自心灵。因此,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培养其内心丰富的感情,塑造独立的个性、宽阔的胸襟、广博的知识面、开拓的视野,才是提
学生阅读和教学的实施都要有审问意识。“审问”一词,最早见于《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慎重地进行质疑问难,然后逐一解决之。反映到教学上,教师要善于审问,设计探究问题,组织学生走入文本、深入文本,获得心灵感悟。  一、审问要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鉴赏文本以激探究  在语文学科中,什么样的问题最接近学生的“发展区”?毫无疑问,是以文本语句鉴赏为
摘要:语文课作为中职学校文化的必修课,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学习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但是有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思想观念过于落后,更要及时作出改善,使自己的教学方案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方案;学生学习效率;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作为特定的基础文化课是不可替代的,语文课让同学们能具有很强的语言功底,更能加强自己的人文
在史铁生的写作中,有一个关键词频繁出现——宿命,如《原罪·宿命》。这一关键词也出现在《我与地坛》中,在第一部分第二段,作者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第四段“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什么是宿命?史铁生在一次访谈中谈道:“命运的力量相当大,人很根本地有一种宿命。所谓命运它不是人可以改变的,人只能在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往往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设置为教学目标,从而把它们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只充当一个毫无发言权的,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他们的主观感受、思想情感根本无法得到真实的表达。而新课程倡导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实、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师生在教学中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过程,教师不但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