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活血解毒利湿退黄在治疗肝硬化早中期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肝硬化病患100例,将此100例病患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在治疗组中应用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是采用西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中的病患仅有2例恶化,7例为无效,另外14例病患病情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7例病患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总有效率大约为95.62%(93.02%至96.69%为95%的可信区间);对照组中恶化的病例有9例,无效病例为26例,有效病例为11例,显效病例为4例,只达到了37.50%的总有效率(28.13%至47.78%为95%的可信区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数据得知,采用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明显要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治疗方法(差异值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单纯使用西药的治疗方法出现病情恶化的危险性要明显高于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结论:在进行肝硬化早中期临床治疗的时候,采用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活血解毒利湿退黄;早中期肝硬化;应用
肝硬化是由于肝脏长时间反反复复受到各种各样治病因子的侵害,致使肝脏中细胞出现弥漫性的再生、坏死、变性的现象,进而破坏了肝脏自身的结构,逐渐形成假小叶,并最终出现肝硬化。此疾病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与肝功能损害。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方面都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随机抽取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肝硬化病患100例,并将此病患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与西药治疗方法的比对,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0例病例都来自我院的门诊病例,其中男性患者有81例,女性患者为19例,二者之间的比例大约为4.3:1。男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8岁,29岁为男性最小的病例,有48例病患都是超过了50岁,平均年龄为46.57±0.7岁;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2岁,32岁为女性病患中最小的年龄,共有11例女患者的年龄超过了50岁,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8±0.6岁。在这100例患者中,病程最长的病患为4年,病程最短的为3年,平均病程为2.4±0.4年。将此100例病患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在治疗组中应用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是采用西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两组病例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各种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两个小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值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在选取的100例病患中都有长时间喝酒又或者是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历史;也都有门静脉高壓与某种程度的肝功能损坏的表现,利用B超发现这些患者在肝脏部门都有弥漫性回声增强的现象,脾脏的静脉内径>1.2厘米,而门脉内径也>1.5cm,这些相关症状都已经达到了我们国家关于肝硬化诊断的标准。
1.3排除标准
还有些病例虽然已经达到肝硬化的诊断标准,然而由于病患已经出现严重的腹水,又或者是存在心脏功能不全的现象,还有的是存在肝脏与脑病合并的案例都排除在此次研究之外。
2 治疗方式
2.1对照组的治疗方式
在对照组病患中每天口服的药物包括肌苷片、维生素C、维生素B2、肝太乐,这几种药物均是每天口服三次,剂量每种药物每次0.1克。
2.2治疗组的治疗方式
在治疗组中采用的药方基础是我国国家著名老中医吴林鹏的经验中药方子,并在此其经验中药方子中选出10种中药定为此次治疗组的基础治疗方。10种中药分别为藤李根、连翘、木灵芝、红花、八月札,这五种中药均是每方10克,枸杞子、黄芪则是每方15克,另外还要分别加上30克的赤芍与丹参;假设病患出现有明显的黄疸,则在药方中加上10克的茵陈;而出现腹胀的病患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10克的大腹皮;如果有胁痛症状的病患则必须在药方中加入10克的郁金;而病患的脾脏肿大明显的病患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10克的鳖甲。治疗组的病患均是每天一副药方,使用水煎服。
两个小组的疗程均是一个月,一个疗程过后间隔6天再开始下一个疗程,3个月之后进行疗效的观察。疗程结束6个月之后进行随访调查。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根据我们国家相关标准制订疗效标准。假设病患的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硬化症状已经不再出现,且病患门脉内径明显减小,腹水也要减少2/3则确定为显效;假设肝硬化症状有所缓解,门脉内径数值没有明显变化又或者是稍有缩小,肝功能也逐渐转为正常,腹水也有明显的减少;而如果腹水、肝功能、门脉内径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状,则判定为无效;而腹水、肝功能、门脉内径等情况都有明显加重,且有并发症发生,则判定为恶化。
3.2治疗结果
3.2.1疗效比较
3.2.2两组ALT疗效比较,见下表:
3.2.3两组A/G倒置疗效比较,见下表:
3.2.4两组半年内出现并发症比较,见下表:
4 讨论
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鼓胀等病范畴.《内经》有单腹胀、症瘕等记载传统认为,该病多因肝郁脾虚、肾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从而形成虚实错杂证。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活血解毒利湿退黄在治疗肝硬化早中期的方法比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要好,这是因为肝硬化属正虚、热毒、瘀血并存的虚实错杂病证,而最主要的环节是热毒。我们认为该病治疗应以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为主,尤以清热解毒为贯穿始终的原则,活血、退黄、利湿应以不助热为宗旨。
参考文献:
[1] 吕广振.中药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杜,2007.
[2] 王筠黜中药药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2008.
【关键词】活血解毒利湿退黄;早中期肝硬化;应用
肝硬化是由于肝脏长时间反反复复受到各种各样治病因子的侵害,致使肝脏中细胞出现弥漫性的再生、坏死、变性的现象,进而破坏了肝脏自身的结构,逐渐形成假小叶,并最终出现肝硬化。此疾病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与肝功能损害。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方面都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随机抽取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肝硬化病患100例,并将此病患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与西药治疗方法的比对,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0例病例都来自我院的门诊病例,其中男性患者有81例,女性患者为19例,二者之间的比例大约为4.3:1。男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8岁,29岁为男性最小的病例,有48例病患都是超过了50岁,平均年龄为46.57±0.7岁;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2岁,32岁为女性病患中最小的年龄,共有11例女患者的年龄超过了50岁,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8±0.6岁。在这100例患者中,病程最长的病患为4年,病程最短的为3年,平均病程为2.4±0.4年。将此100例病患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在治疗组中应用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中药治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是采用西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两组病例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各种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两个小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值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在选取的100例病患中都有长时间喝酒又或者是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历史;也都有门静脉高壓与某种程度的肝功能损坏的表现,利用B超发现这些患者在肝脏部门都有弥漫性回声增强的现象,脾脏的静脉内径>1.2厘米,而门脉内径也>1.5cm,这些相关症状都已经达到了我们国家关于肝硬化诊断的标准。
1.3排除标准
还有些病例虽然已经达到肝硬化的诊断标准,然而由于病患已经出现严重的腹水,又或者是存在心脏功能不全的现象,还有的是存在肝脏与脑病合并的案例都排除在此次研究之外。
2 治疗方式
2.1对照组的治疗方式
在对照组病患中每天口服的药物包括肌苷片、维生素C、维生素B2、肝太乐,这几种药物均是每天口服三次,剂量每种药物每次0.1克。
2.2治疗组的治疗方式
在治疗组中采用的药方基础是我国国家著名老中医吴林鹏的经验中药方子,并在此其经验中药方子中选出10种中药定为此次治疗组的基础治疗方。10种中药分别为藤李根、连翘、木灵芝、红花、八月札,这五种中药均是每方10克,枸杞子、黄芪则是每方15克,另外还要分别加上30克的赤芍与丹参;假设病患出现有明显的黄疸,则在药方中加上10克的茵陈;而出现腹胀的病患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10克的大腹皮;如果有胁痛症状的病患则必须在药方中加入10克的郁金;而病患的脾脏肿大明显的病患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10克的鳖甲。治疗组的病患均是每天一副药方,使用水煎服。
两个小组的疗程均是一个月,一个疗程过后间隔6天再开始下一个疗程,3个月之后进行疗效的观察。疗程结束6个月之后进行随访调查。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根据我们国家相关标准制订疗效标准。假设病患的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硬化症状已经不再出现,且病患门脉内径明显减小,腹水也要减少2/3则确定为显效;假设肝硬化症状有所缓解,门脉内径数值没有明显变化又或者是稍有缩小,肝功能也逐渐转为正常,腹水也有明显的减少;而如果腹水、肝功能、门脉内径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状,则判定为无效;而腹水、肝功能、门脉内径等情况都有明显加重,且有并发症发生,则判定为恶化。
3.2治疗结果
3.2.1疗效比较
3.2.2两组ALT疗效比较,见下表:
3.2.3两组A/G倒置疗效比较,见下表:
3.2.4两组半年内出现并发症比较,见下表:
4 讨论
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鼓胀等病范畴.《内经》有单腹胀、症瘕等记载传统认为,该病多因肝郁脾虚、肾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从而形成虚实错杂证。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活血解毒利湿退黄在治疗肝硬化早中期的方法比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要好,这是因为肝硬化属正虚、热毒、瘀血并存的虚实错杂病证,而最主要的环节是热毒。我们认为该病治疗应以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为主,尤以清热解毒为贯穿始终的原则,活血、退黄、利湿应以不助热为宗旨。
参考文献:
[1] 吕广振.中药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杜,2007.
[2] 王筠黜中药药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