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化学实验特点及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化学实验在教材中的体现方式和目标与过去发生变化,并在地位、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绿色环保、贴近生活等六个方面呈现了新特点,因此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必须改变,要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和不同实验功能探索不同教学策略,否则将无法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实验 特点 策略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一、化学实验在新课程教材中的体现方式及目标
  新课程教材中化学实验的体现方式主要表现为典型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典型实验主要是学习基本操作、锻炼基本技能、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观察能力;科学探究主要是亲自体验过程、加深认识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实践活动主要是感受生活实际、应用化学知识、增强角色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二、化学实验在新课程中呈现的新特点
  新课程对教育理念设计、知识结构设计、培养方向设计等全方位进行了改革,化学实验在新课程中体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是地位更加强化。二是探究性趋势明显。三是开放性要求更高。四是更富有趣味性。五是更加强调绿色环保。六是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三、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不同实验类型的教学策略
  不同实验类型的教学目的不同,培养方向不同,教学策略必须有不同的侧重点,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典型实验”教学策略。总要求是严格规范,注重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目标要明确,操作要规范,同一反应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实验目的,每次实验针对性一定要强,同时要求对常用仪器的操作必须规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二是解说要及时,描述要准确,解说是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和看懂实验的关键,教师要边做边说,及时提醒,同时要求教师的描述要高度准确,不得随意增减字句,否则容易引起歧义,误导学生。三是观察要全面,结论要科学,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就是知识吸收的过程,也是结论准确与否的关键,因此要引导学生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状态顺序、感官顺序等多层面观察,同时实验得出的结论既要准确有定论,又要留有思考的空间。
  2.“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策略。总要求是强调预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要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准备要充分,预习要到位,教师要提前研究实验方案,做好仪器药品、意外事故处理等应急预案,为确保安全下好功夫,同时预习是学生实验的前提,预习不到位,根本无法实现科学探究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许多不安全因素。二是课前要辅导,课中要巡视。课前辅导不仅要讲解实验操作、实验原理,更要讲解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课中巡视要维持实验纪律、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实验探究、处理偶发事件。三是课后要总结,报告要评价,课后总结要从方案、过程、结论等方面进行,评出最优方案、最佳过程、最合理的结论,同时通过评价报告,鼓励实验效果好的,督促实验效果一般的,纠正实验结果错误的。
  3.“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策略。总要求是因地制宜,鼓励参与,落实实验的基本内容。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因地制宜,认真筹划,教师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策划,选择适合的场所、适宜的实验内容,考虑适当的器材和安全的实验方式。二是因材施教,鼓励参与。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现状,合理安排实验小组人员,鼓励人人积极参与,让所有学生亲自参与、有所收获才是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不同实验功能的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功能。适宜的教学情景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化学实验是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对一些抽象概念的形成、原理性知识的形成可以起到引发思考的重要作用。
  2.启迪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这里强调的便是“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它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事实、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等环节。
  3.训练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功能。科学方法论在科学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即为实验方法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论”的培养。具体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数据的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记录方法、数据的表格化和线图化处理等。
  4.发展学习兴趣、形成科学价值观的功能。实验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且要关注他们在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自觉型实验态度,提高和转化兴趣型和被动型实验态度。一是教材中的精彩实验一定要做给学生看,同时要补充一些吸引学生的小实验,例如钠与水的反应、焰色反应、蔗糖脱水反应、喷泉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反应、“燃烧的冰” 等。二是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尽可能转化为探究性实验,或者在装置、呈现等方面加以改善,避免将书本上已有的彩图作简单重复,否则会使学生失去观察实验的兴趣。三是注意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新知识新常识引入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还能获得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智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试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2,选修1.2.4.5.6
  [3].重庆市教科院选修模块学习说明
  
其他文献
电视录像集音响、图像于一体,能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同时它传递信息容量大、强度高,能以活动的图像逼真地、系统地表现事物及其变化发展过程,它直观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写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基础科目,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程,能够掌握基础的汉字、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地阅读等.本文主要从分析增效与减负二者联系出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特别是要关爱后进生,因为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只有让爱融入后进生的心房,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用后进生能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构建小组 ,明确责任   在构建合
一rn36号.这是一幢楼里的一个门牌号.在通知他的电话里,水厂总部的接线员小姐特意说了一下,是六楼.六楼,大清早的,要什么水.他在心里抱怨,他不能说出来,他也没有理由拒绝,他
摘要:班务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热情,真正的爱心,才能克服工作中的一些消极的东西而比较有成效。  关键词:班务 工作 八忌       要办好一件事,除了努力发扬它的积极因素以外,还要认真控制影响它正常发展的消极的一些东西,让它控而不发。这就是“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忌讳”。管理学生的班务工作,是一件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自然有不少的“忌讳”。那么,这些“忌讳”是什么呢?  一、忌懒  万事勤为先,不
目的:鳃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表现度多变,外显率较高,故临床异质性高。由于漏诊率高,如何提高诊断率成为研究重点,随着分子生物
摘要:班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讲究方法,让班级集体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本文总结了一些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  关键词:班主任;责任感;班干部;德育工作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主任
小学数学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数学的逻辑性非常强,并且其也有较强的开放性.因而让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教师把握数学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