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着前进与回归的双重变奏。上路的激情与回家的渴望同时塑造着人类的理想:没有创造和自我发展的欲望,我们可能还处于穴居生活中;而失去家园的守护,人生的旅程便成了有去无回的不归之路。
在农业文明时代,孔子在与弟子聊天时说,他最向往的生活莫过于此: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正因为有了“咏而归”的精神安顿,“治国平天下”的宏图才不会脱离人性的平衡、人本的关怀。
中国古代士人的生活亦常在“进”“退”“出”“处”之际寻求平衡,当仕进遭遇挫折,他们尚可辞官归隐,守拙园田: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在回归的行动之中,身与心、我与人、人与世界都复归于自然,人的生命由此而获得了一份难得的从容,透脱出生命醒悟的释然和自在。
随着近代工业、科技革命带来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进入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阶段,其集中体现便是不断扩大的城市文明。在层层推进的城市化浪潮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已逐渐隐退为桃花源式的理想,遭遇种种生活压力的现代都市人,既不能“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无法“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那么,失却田园和自然的现代人,其身心该向何处安顿?当有一天,“家乡”只能萎缩成字典上的一个词汇时,人类的生命靠什么回归?
回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会发现它是人类创造性的载体和自我发展的结果,有学者甚至称:“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生活逐渐都市化的历史,也就是文明人类趋向于聚集居住的历史。”(德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第2页,文汇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城市的出现和发达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必然。然而,城市领域的不断扩张、城市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以及城市文明成果的海量涌现,却有意无意地造成对精神安顿和心灵回归的忽视,种种身心的失衡、自他的矛盾、个体与团体及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紧张、焦虑、恐惧、抑郁、隔阂感、疏离感等精神困境,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的贫乏无依形成鲜明对照。人类在不断满足自己的创造欲和进步追求的过程中,慢慢忘记了最初的起点,从而也迷失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正如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深刻反省的西方学者所言,“我们时代的文明正在失去人的控制,正在被文明自身的过分丰富的创造力所淹没”。(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第37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版)
失落了田园的现代都市人,注定也要丧失精神的家园吗?怎样避免让“现代人的历史”沦为“现代人和自己的成就作斗争的历史”?(德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引言)考察城市形成的最初起源,会发现人类聚居生活的重要源头,是充满精神感召力和情感交流色彩的宗教仪轨活动:“城市最早是作为一个神祇的家园:一个代表永恒的价值和显示神力的地方。”(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第586页)也就是说,在城市的起源中,本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内驱力。我们是否能让都市重回其原初的、精神性的本质?这取决于对现代文明性质与走向的深刻省思。
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意义,其背后都是由某种价值观念决定的,不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由此也推动着人类命运的殊异走向。现代人频发种种都市病、精神困扰,正说明我们的价值体系出现了问题,以此体系为基础的文明类型有很大缺陷和偏失。18世纪以来,“进步”成为西方现代化的一个中心观念。然而,这种“进步”到底是物质和技术的进步,还是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二者是否能相互混同或替代?许多现代西方文明的缔造者并未慎思详辨。“进步”的背后更多的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征服、改造(包括破坏),而鲜少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反省与超越。单纯致力于外部世界的改造,就会出现精神提升的水平远远跟不上物质发展的速度,最后导致人的精神世界被过度发达的物质世界压垮的后果。这样的“进步”观反映的是重物质轻精神、求外在忘内在的价值偏向,由此形成的现代城市文明必然会令人难以安顿身心,感到精神空虚。
包括佛教在内的东方文明,从一开始便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启发人的内在超越与自我觉悟,将价值体系的源头、核心安置于每个人心中,这样,自我的觉悟和精神成长,便成了实现外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禅宗更将“明心见性”视为人生第一要务,看作每个人的本分事。《维摩诘经》中,舍利弗见大地秽恶充满,而佛陀以足指按地,三千大千世界皆为震动,百千珍宝处处周遍,光明严净,难以言喻。佛对舍利弗说:“若人意清净者,便自见诸佛佛国清净。”这则公案明显地体现出大乘佛教身心不二、依正不二、万法唯心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国土平”,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恰恰落实于内心世界的净化、超越和完善。如此,每个人都可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每一天、每一个当下,都作为改变命运、改善世界的起点。
“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人所不能的,而“为长者折枝”则人人可为;同样,一个人想去改变世界乃至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都是很困难的,但是,反观内心、自我修持却正是做人的基础,由此推己及人,便会起到净化环境、祥和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效果。希图通过改造外部世界而取得内心的充实和平衡,往往适得其反;天天刷新自己的内心,凭借道德的实践和心性的启悟,则会拥有无穷的生命动力和精神活力。如《大学》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月异的起点正在我们活泼泼的一颗心。“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终须回归到此时、此地、此人。
当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时,也许这样的话可以让改天换地的手有一个冷静的停顿——“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第586页)城市的主体功能不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爱的功能、关怀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以此唤醒人的觉悟,点亮人们思想的光辉——彰显人类作为高级生命的特殊价值。这样的功能由何体现?启动每个人心中的自觉之源,找到精神的回家之路,或许奇丽的风景便在我们明智的转身之后。
在农业文明时代,孔子在与弟子聊天时说,他最向往的生活莫过于此: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正因为有了“咏而归”的精神安顿,“治国平天下”的宏图才不会脱离人性的平衡、人本的关怀。
中国古代士人的生活亦常在“进”“退”“出”“处”之际寻求平衡,当仕进遭遇挫折,他们尚可辞官归隐,守拙园田: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在回归的行动之中,身与心、我与人、人与世界都复归于自然,人的生命由此而获得了一份难得的从容,透脱出生命醒悟的释然和自在。
随着近代工业、科技革命带来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进入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阶段,其集中体现便是不断扩大的城市文明。在层层推进的城市化浪潮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已逐渐隐退为桃花源式的理想,遭遇种种生活压力的现代都市人,既不能“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无法“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那么,失却田园和自然的现代人,其身心该向何处安顿?当有一天,“家乡”只能萎缩成字典上的一个词汇时,人类的生命靠什么回归?
回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会发现它是人类创造性的载体和自我发展的结果,有学者甚至称:“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生活逐渐都市化的历史,也就是文明人类趋向于聚集居住的历史。”(德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第2页,文汇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城市的出现和发达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必然。然而,城市领域的不断扩张、城市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以及城市文明成果的海量涌现,却有意无意地造成对精神安顿和心灵回归的忽视,种种身心的失衡、自他的矛盾、个体与团体及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紧张、焦虑、恐惧、抑郁、隔阂感、疏离感等精神困境,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的贫乏无依形成鲜明对照。人类在不断满足自己的创造欲和进步追求的过程中,慢慢忘记了最初的起点,从而也迷失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正如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深刻反省的西方学者所言,“我们时代的文明正在失去人的控制,正在被文明自身的过分丰富的创造力所淹没”。(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第37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版)
失落了田园的现代都市人,注定也要丧失精神的家园吗?怎样避免让“现代人的历史”沦为“现代人和自己的成就作斗争的历史”?(德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引言)考察城市形成的最初起源,会发现人类聚居生活的重要源头,是充满精神感召力和情感交流色彩的宗教仪轨活动:“城市最早是作为一个神祇的家园:一个代表永恒的价值和显示神力的地方。”(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第586页)也就是说,在城市的起源中,本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内驱力。我们是否能让都市重回其原初的、精神性的本质?这取决于对现代文明性质与走向的深刻省思。
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意义,其背后都是由某种价值观念决定的,不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由此也推动着人类命运的殊异走向。现代人频发种种都市病、精神困扰,正说明我们的价值体系出现了问题,以此体系为基础的文明类型有很大缺陷和偏失。18世纪以来,“进步”成为西方现代化的一个中心观念。然而,这种“进步”到底是物质和技术的进步,还是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二者是否能相互混同或替代?许多现代西方文明的缔造者并未慎思详辨。“进步”的背后更多的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征服、改造(包括破坏),而鲜少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反省与超越。单纯致力于外部世界的改造,就会出现精神提升的水平远远跟不上物质发展的速度,最后导致人的精神世界被过度发达的物质世界压垮的后果。这样的“进步”观反映的是重物质轻精神、求外在忘内在的价值偏向,由此形成的现代城市文明必然会令人难以安顿身心,感到精神空虚。
包括佛教在内的东方文明,从一开始便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启发人的内在超越与自我觉悟,将价值体系的源头、核心安置于每个人心中,这样,自我的觉悟和精神成长,便成了实现外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禅宗更将“明心见性”视为人生第一要务,看作每个人的本分事。《维摩诘经》中,舍利弗见大地秽恶充满,而佛陀以足指按地,三千大千世界皆为震动,百千珍宝处处周遍,光明严净,难以言喻。佛对舍利弗说:“若人意清净者,便自见诸佛佛国清净。”这则公案明显地体现出大乘佛教身心不二、依正不二、万法唯心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国土平”,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恰恰落实于内心世界的净化、超越和完善。如此,每个人都可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每一天、每一个当下,都作为改变命运、改善世界的起点。
“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人所不能的,而“为长者折枝”则人人可为;同样,一个人想去改变世界乃至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都是很困难的,但是,反观内心、自我修持却正是做人的基础,由此推己及人,便会起到净化环境、祥和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效果。希图通过改造外部世界而取得内心的充实和平衡,往往适得其反;天天刷新自己的内心,凭借道德的实践和心性的启悟,则会拥有无穷的生命动力和精神活力。如《大学》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月异的起点正在我们活泼泼的一颗心。“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终须回归到此时、此地、此人。
当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时,也许这样的话可以让改天换地的手有一个冷静的停顿——“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第586页)城市的主体功能不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爱的功能、关怀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以此唤醒人的觉悟,点亮人们思想的光辉——彰显人类作为高级生命的特殊价值。这样的功能由何体现?启动每个人心中的自觉之源,找到精神的回家之路,或许奇丽的风景便在我们明智的转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