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当前职业学校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重视知识传授与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师应主动担负起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任,因此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改革语文教学实践,对于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文教育 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教育理念
  1.人文教育的内涵及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分析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的确,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是“育人”。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生存状态、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加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盛行,教育也不免陷入诸入此类的怪圈,造成人文教育的缺失。就职业学校而言,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如下表现:所制定的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以知识传授与技能、能力的培养为主,忽视了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人文教育所设置的人文学科、学时和教学内容严重不足;就教学的模式而论,偏重智力教育,重视传统的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比较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等等。
  2.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内容和途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当前社会所需,学生发展所需,语文教学应主动担负起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任。
  2.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搭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桥梁。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差、底子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而大多数的教师对他们也存有不少偏见,致使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产生“挫败感”,导致学习自信心的丧失,更谈不上个性的发展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摒弃原有的偏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头脑灵活、表现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操作能力强;具有创新性,等等。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搭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桥梁,营造良好的、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促进个性发展。
  2.2树立人文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系统的转变。
  2.2.1教学目标的转变
  语文课一般设立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但在职业学校实际授课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将着眼点放在了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上,而忽视了情感目标的要求。例如中职课本第一单元第一课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情感目标为通过文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情感体验角度学习做人做事。如: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学会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学会修身养性,与人相处要忍让、真诚、热情;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磨砺坚毅的品质;体会生活环境对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等等。情感熏陶是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基础上的升华,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比前两个目标更为重要,语文教师应重视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教材中体悟生活、体悟人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升华,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尤为重要,由此可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2.2.2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职业学校语文课授课内容的选择和教授方式上也应该有所改变,传统语文课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成为摆设,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为教师“一言堂”“独角戏”,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完全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内心需要,把学生变成了死记硬背、机械理解记忆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避免“满堂灌”,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新颖、活泼的授课方式,通过即兴演讲、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创意设计、调查报告等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尽情发挥,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魅力尽情展现。
  2.2.3考核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应改善传统“一纸试卷定乾坤”的终结性学业评价系统,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定的“条条框框”久而久之必将禁锢学生的思想,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真实想法的反映和个体的发展成长。评价系统不仅要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状况、基本技能水平的掌握情况,并且也要能显示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加强人文素养的考查。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多种评价方法,以平时考核为主,以期末考核为辅,实现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过程性评价系统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学生的日常努力,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评定,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载体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树立人文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拥有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以乙草胺、精喹禾灵为有效成分,对溶剂、乳化剂和助剂进行筛选和配伍,确定15%乙草胺·精喹禾灵水乳剂最优配方为精喹禾灵5%、乙草胺10%、混合溶剂S16%、复配乳化剂9%、乙二醇
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29题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为引子,分别从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黄安年《美
摘 要: 教师的师风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师师风师德建设,有利于树立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以最优的姿态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关健词: 师风师德 教师形象  师德师风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师风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师师风师德建设,有利于树
摘 要: 本文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总目标出发,针对构建优化的课程体系、重视绪论教学和改革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机械制造基础》 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肩负着向生产实践的一线岗位输送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职教育正逐步向“工学结合”的教
快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任务愈加繁重。本文分析了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并从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有效开
摘 要: 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法关系也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在研究中法关系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法关系比较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而采用量化衡量更能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中法关系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 中法关系 跨文化交际 定量衡量  国家双边关系根本上是由国家间的事件表现出来的,要定量衡量国家双边关系就必须把事件量化。随着应用数学的快速发展,国家双边关系的量化研究在国外发展较早,开始于196
2007年春天,我们在整枝时,取下一根黄杨赘枝,干径约6厘米。扦插后适逢连续阴雨,成活得很顺利,当年出枝甚密而且健壮。由于管理精心,生长速度比移栽的苗还快,到起圃为止,正好
摘 要: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在发展中过多地强化自己的“职业”特色,急功近利,普遍存在着忽视语文教育作用的现象。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育一贯处境尴尬,甚至干脆沦为“副科”,致使职教的学生毕业后语文能力不强,文化底蕴薄弱,发展后劲不足。面对当今中职生源的素质,文章认为语文教学在中职教学中不应削弱,而应加强,关键是努力实施人文教育。  关键词: 中等职业 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语文是从
贾谊《过秦论》云:“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其军征讨四方,攻城略地,“诸国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秦王以强大的军力横扫六合,以排山倒海之势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强大的秦帝国,声名之赫,显于史册。然始皇既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二世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曾经强大的帝国竟于一夕之间轰然坍塌,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作者结合自身实践,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培育 策略  有人这样说过: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不缺乏聪明智慧,也不缺乏物质基础,他们缺乏的是精神品质与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指的就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修养,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