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中所用的语言,它具有模糊性,而它的模糊性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这就是模糊美。它是一种艺术性的美。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解读文学语言的模糊美,即用词、形式、意境、形象。
【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美;用词;形式;意境;形象
文学创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如作者对描写对象在认识理解上的模糊,作者对自身心理活动诸如情绪、欲念等意识上的模糊,以及作者在具体创造实践中的模糊控制等,必然使得模糊语言渗透在作品中。黑格尔曾说过“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1]。文学作品属于艺术作品,因而它表现出模糊性是理所当然的。而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而它的模糊性又是通过模糊语言体现出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不同于其他模糊语,它是一种“艺术性模糊语言”,它是指语词既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又具有“由朦胧产生一时费解,由一时费解走向豁然”的阅读效应[2]。它表现的是情感信息,而不是或很少是理性信息,因而它所发挥的是审美功能。
而文学语言从狭义上讲,它是指“文学作品里所用的语言”[3]。从而研究文学语言的模糊美主要是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模糊美。模糊美是模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模糊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美学新学科,它的产生,避免了以往只追求确定不变的美的定义的偏颇,旨在探究隐藏在确定性、清晰性身后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的模糊美。美,固然有它的形象性、鲜明性,但也有它的模糊性、不确定性[4]。文学语言所表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就体现了它的一种模糊美。文学语言的模糊美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来,即用词、形式、意境和形象。
1、模糊美之一——用词
文学语言的经典之笔“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从逻辑的角度看,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的词要精确,它的内涵必须丰富,外延要小;从现代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看,词的能指与所指要固定。而“绿”是一个类概念,它的内涵较小,外延相当宽广。在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红杏枝头”是没有情感的树木,它是不会“闹”的,所谓的“闹”是人的情感与动作,就“闹”一词而言,它的能指与所指是不一致的,在这里“闹”的语义发生了一个移位,创作主体有意识地模糊了人与植物的界限,把主体的情感与行为迁移到了客体,因而“绿”和“闹”都是模糊概念。但是一个“绿”字把江南两岸的春色写得淋漓尽致,一个“闹”字则用拟人的手法将红杏枝头在春天竞相生长的景象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能不说诗人的用词是多么美嘛?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萧萧”和“滚滚”都用得恰到好处,给人以美感。又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和“万里”都只是一个概数,也是典型的模糊语,但是这两个词却用得非常妙,不仅把当时的情景完美地再现,而且让读者产生了无限的联想。模糊词美就美在能唤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
2、模糊美之二——形式
文学语言的模糊美表现在形式上的美,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的形式能适应人的感官快感的形式,作用感官,引起审美感受。文学语言的形式美具有深层的意蕴,就是说语言的形式美通过读者的审美欣赏,能引起想象、联想、象征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直到表情达意的深层,从而获得美感。下面我们来看看陆游《钗头凤》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美。
原文:红酥手,黄藤油,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凤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销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此词是在陆游与唐婉分别几年后再次相遇时所作,他们在父母的逼迫之下而分开的,文中没有正面描写彼此见面时的场景,而是通过描写自然,用相当隐晦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思念和悔意。特别是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还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呢?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 莫!莫!莫!也是三字成一叠句,低徊幽咽,肝肠欲断,是无奈的叹息?还是在劝慰他人呢?这也只有当事人才能明了。错!错!错!和 莫!莫!莫!这两句用得非常巧,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大有有恸不忍言、有恸不能言的情致,形式上也给人带来了美感,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除此之外,回文诗如“重重青山抱绿水,弯弯绿水绕青山”,以及李清照笔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是形式美的典范,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久久萦绕心中。再如夏立君《天问》中有这样一句“书本,是供他驰骋的宇宙,宇宙是供他驰骋的大书。在书本中,他实现了自由和谐,心灵宁静,在宇宙中,他寻觅人生的真谛,体验人生的壮美,超越庸常与卑俗。”这里“书本”变形为“宇宙”,就模糊了书本与宇宙的概念,他们本是两个没有联系的概念,然这种表达是对客体反映的变形性的艺术语言,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其结构形式不仅具有独特性,而且达到了一种形式上的美。
3、模糊美之三——意境
文学语言通常通过其模糊之美来营造一种氛围,一种灵动而虚幻的审美空间,并使读者在这种灵动、迷离的审美空间里神思飞动,自由想象,感受到一种不确定的模糊美体验。它能开拓新的意境,激活读者的丰富联想力。例如:
是云?是雾?是烟?裹着苍茫的港湾;是烟?是云?是雾?压着港湾的高出。
是雾还是云?是烟还是雾?或许还是三者兼而之?这些都很难下结论,但正是这种似是又非、似非又是的界限游移,启发读者想象出港湾哨所黎明时分云雾缭绕、色彩神奇的画面,感受到一种缥缈朦胧的美。
文学语言意境模糊表现的主要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使“物色带情”。作者的主观情思不直露,而代入到景物描写中,景色成为情思的代替或寄托物,这种间接表现、隐曲表现就是一种模糊表现。文学语言能创造出一个飘缥朦胧的意境,能使读者在空灵飘逸、似有若无中与作者所设置的情境相融合。这种模糊意境就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其境界和情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如李白的《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秀颊,
江火似流萤。
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好像少女秀丽的脸颊;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闪闪烁烁,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两句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而在此的比喻又是模糊的,本、喻体相似的程度没有量化的标准,然而正是有了这样模糊的比喻才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唤起人们的美感。
文学语言构置出的意境的审美情趣全在模糊朦胧之中,读者在接受这祥的文学语言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融入一个多元复杂而神妙的语言张力网之中,从而使自身的才智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表现出的意境光从诗的表面是无法体会的,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它朦胧而唯美。落霞能飞吗?不能,而在作者的眼里,它能和孤鹜一起飞,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壮观、漂亮!秋水是什么颜色,天又是什么颜色,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根据作者的描写,我们只能想象他们交相辉映,而成一体。
4、模糊美之四——形象
栩栩的形象常常诞生于模糊,诞生于模糊的笔触或表述,这是实实在在的艺术现象及规律。而形象思维是产生模糊形象的基石,王明居曾提到“艺术家形象思维时的信息流,必然是多义的、交错的、模糊的。其最后凝成的艺术品结晶体,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采、情调、韵味。它模糊朦胧,含蓄不尽”。[4]齐白石笔下的虾,只只“跃然纸上”,徐悲鸿笔下的马,匹匹形如“赤兔”,但是,近距离的端详,你会惊异地发现:国画大师的运笔竟是如此“粗陋”,着墨如此“粗犷”,寥寥数笔,神似压倒了形似;简单勾勒,远胜浓墨重彩。在模模糊糊之间,形象更加逼真;在朦朦胧胧之际,形象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绘画艺术如此,语言艺术亦如此。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家通过模糊的文学语言使读者产生的模糊印象。作者将作品的艺术信息传递给读者,读者接受了作品信息,在心里唤起类似的感受和体验,并调动起大脑库存的有关信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作品提供的形象、信息进行补充、挖掘、丰富和创造,于是一个新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学形象,就诞生在作家与读者通过作品所进行的交流过程中[5]。如鲁迅先生是这样写少年闰土的外貌: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简短的三言两语,直接写闰土的相貌的,仅一句(紫色的圆脸),但是令人称奇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形象却能长久地存在于读者的记忆之中。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呢?那是采用了模糊语言,这也是模糊语言的魅力所在。
《红楼梦》中描写宝玉时,用了这样一段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面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若中秋之月”写出了宝玉脸形的圆润、丰满:“面若桃瓣”写出了宝玉脸色的红润、健康,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宝玉形象。我们通过想象能描绘出宝玉的形象,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画出一模一样的宝玉。每位读者头脑里出现的这个宝玉大概总是自己曾经见过的某一个美男子,或者是自己认为的这样的美男子。曹雪芹的高明与成功在于:他能够让读者在读了这段模糊描述之后,能激活读者的联想,放任读者的闭目即能想见宝玉形象图来,其结果是,一千个读者恐怕就有一千个宝玉来。
文学语言创造的形象美功能是精确语言望尘莫及的,《三国演义》用“卧蚕眉”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关羽的形象,透露出他的大丈夫气概,具有一种模糊的形象美。而“倾国倾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是用来形容女子之美的。还有李清照那首脍炙人口的《入梦令》对“雨”、“风”、“海棠”的描写“雨疏风骤”、“绿肥红瘦”,可谓“一字千金”,这些都是运用模糊语言的完美体现。
5、结语
文学语言需要模糊,因为模糊语言可以让文学文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学就是让人产生联想,进入作者所创作的意境当中去。如果文学语言都像电报码一样精确无误、一览无余,那么它所构建的虚构的世界就是单一的,艺术也就不成为艺术了。正是文学语言的模糊特性, 才使文学艺术成为具有空白的艺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阅读视野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25.
[2]丁国旗,范武邱,毛荣贵.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40.
[3]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5]毛荣贵,范武邱.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J].外语教学,2005(6):6.
作者简介:
龚兴艳(1981—),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唐红芳,女,湖南浏阳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美;用词;形式;意境;形象
文学创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如作者对描写对象在认识理解上的模糊,作者对自身心理活动诸如情绪、欲念等意识上的模糊,以及作者在具体创造实践中的模糊控制等,必然使得模糊语言渗透在作品中。黑格尔曾说过“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1]。文学作品属于艺术作品,因而它表现出模糊性是理所当然的。而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而它的模糊性又是通过模糊语言体现出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不同于其他模糊语,它是一种“艺术性模糊语言”,它是指语词既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又具有“由朦胧产生一时费解,由一时费解走向豁然”的阅读效应[2]。它表现的是情感信息,而不是或很少是理性信息,因而它所发挥的是审美功能。
而文学语言从狭义上讲,它是指“文学作品里所用的语言”[3]。从而研究文学语言的模糊美主要是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模糊美。模糊美是模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模糊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美学新学科,它的产生,避免了以往只追求确定不变的美的定义的偏颇,旨在探究隐藏在确定性、清晰性身后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的模糊美。美,固然有它的形象性、鲜明性,但也有它的模糊性、不确定性[4]。文学语言所表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就体现了它的一种模糊美。文学语言的模糊美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来,即用词、形式、意境和形象。
1、模糊美之一——用词
文学语言的经典之笔“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从逻辑的角度看,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的词要精确,它的内涵必须丰富,外延要小;从现代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看,词的能指与所指要固定。而“绿”是一个类概念,它的内涵较小,外延相当宽广。在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红杏枝头”是没有情感的树木,它是不会“闹”的,所谓的“闹”是人的情感与动作,就“闹”一词而言,它的能指与所指是不一致的,在这里“闹”的语义发生了一个移位,创作主体有意识地模糊了人与植物的界限,把主体的情感与行为迁移到了客体,因而“绿”和“闹”都是模糊概念。但是一个“绿”字把江南两岸的春色写得淋漓尽致,一个“闹”字则用拟人的手法将红杏枝头在春天竞相生长的景象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能不说诗人的用词是多么美嘛?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萧萧”和“滚滚”都用得恰到好处,给人以美感。又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和“万里”都只是一个概数,也是典型的模糊语,但是这两个词却用得非常妙,不仅把当时的情景完美地再现,而且让读者产生了无限的联想。模糊词美就美在能唤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
2、模糊美之二——形式
文学语言的模糊美表现在形式上的美,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的形式能适应人的感官快感的形式,作用感官,引起审美感受。文学语言的形式美具有深层的意蕴,就是说语言的形式美通过读者的审美欣赏,能引起想象、联想、象征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直到表情达意的深层,从而获得美感。下面我们来看看陆游《钗头凤》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美。
原文:红酥手,黄藤油,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凤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销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此词是在陆游与唐婉分别几年后再次相遇时所作,他们在父母的逼迫之下而分开的,文中没有正面描写彼此见面时的场景,而是通过描写自然,用相当隐晦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思念和悔意。特别是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还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呢?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 莫!莫!莫!也是三字成一叠句,低徊幽咽,肝肠欲断,是无奈的叹息?还是在劝慰他人呢?这也只有当事人才能明了。错!错!错!和 莫!莫!莫!这两句用得非常巧,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大有有恸不忍言、有恸不能言的情致,形式上也给人带来了美感,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除此之外,回文诗如“重重青山抱绿水,弯弯绿水绕青山”,以及李清照笔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是形式美的典范,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久久萦绕心中。再如夏立君《天问》中有这样一句“书本,是供他驰骋的宇宙,宇宙是供他驰骋的大书。在书本中,他实现了自由和谐,心灵宁静,在宇宙中,他寻觅人生的真谛,体验人生的壮美,超越庸常与卑俗。”这里“书本”变形为“宇宙”,就模糊了书本与宇宙的概念,他们本是两个没有联系的概念,然这种表达是对客体反映的变形性的艺术语言,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其结构形式不仅具有独特性,而且达到了一种形式上的美。
3、模糊美之三——意境
文学语言通常通过其模糊之美来营造一种氛围,一种灵动而虚幻的审美空间,并使读者在这种灵动、迷离的审美空间里神思飞动,自由想象,感受到一种不确定的模糊美体验。它能开拓新的意境,激活读者的丰富联想力。例如:
是云?是雾?是烟?裹着苍茫的港湾;是烟?是云?是雾?压着港湾的高出。
是雾还是云?是烟还是雾?或许还是三者兼而之?这些都很难下结论,但正是这种似是又非、似非又是的界限游移,启发读者想象出港湾哨所黎明时分云雾缭绕、色彩神奇的画面,感受到一种缥缈朦胧的美。
文学语言意境模糊表现的主要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使“物色带情”。作者的主观情思不直露,而代入到景物描写中,景色成为情思的代替或寄托物,这种间接表现、隐曲表现就是一种模糊表现。文学语言能创造出一个飘缥朦胧的意境,能使读者在空灵飘逸、似有若无中与作者所设置的情境相融合。这种模糊意境就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其境界和情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如李白的《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秀颊,
江火似流萤。
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好像少女秀丽的脸颊;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闪闪烁烁,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两句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而在此的比喻又是模糊的,本、喻体相似的程度没有量化的标准,然而正是有了这样模糊的比喻才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唤起人们的美感。
文学语言构置出的意境的审美情趣全在模糊朦胧之中,读者在接受这祥的文学语言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融入一个多元复杂而神妙的语言张力网之中,从而使自身的才智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表现出的意境光从诗的表面是无法体会的,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它朦胧而唯美。落霞能飞吗?不能,而在作者的眼里,它能和孤鹜一起飞,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壮观、漂亮!秋水是什么颜色,天又是什么颜色,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根据作者的描写,我们只能想象他们交相辉映,而成一体。
4、模糊美之四——形象
栩栩的形象常常诞生于模糊,诞生于模糊的笔触或表述,这是实实在在的艺术现象及规律。而形象思维是产生模糊形象的基石,王明居曾提到“艺术家形象思维时的信息流,必然是多义的、交错的、模糊的。其最后凝成的艺术品结晶体,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采、情调、韵味。它模糊朦胧,含蓄不尽”。[4]齐白石笔下的虾,只只“跃然纸上”,徐悲鸿笔下的马,匹匹形如“赤兔”,但是,近距离的端详,你会惊异地发现:国画大师的运笔竟是如此“粗陋”,着墨如此“粗犷”,寥寥数笔,神似压倒了形似;简单勾勒,远胜浓墨重彩。在模模糊糊之间,形象更加逼真;在朦朦胧胧之际,形象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绘画艺术如此,语言艺术亦如此。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家通过模糊的文学语言使读者产生的模糊印象。作者将作品的艺术信息传递给读者,读者接受了作品信息,在心里唤起类似的感受和体验,并调动起大脑库存的有关信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作品提供的形象、信息进行补充、挖掘、丰富和创造,于是一个新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学形象,就诞生在作家与读者通过作品所进行的交流过程中[5]。如鲁迅先生是这样写少年闰土的外貌: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简短的三言两语,直接写闰土的相貌的,仅一句(紫色的圆脸),但是令人称奇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形象却能长久地存在于读者的记忆之中。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呢?那是采用了模糊语言,这也是模糊语言的魅力所在。
《红楼梦》中描写宝玉时,用了这样一段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面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若中秋之月”写出了宝玉脸形的圆润、丰满:“面若桃瓣”写出了宝玉脸色的红润、健康,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宝玉形象。我们通过想象能描绘出宝玉的形象,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画出一模一样的宝玉。每位读者头脑里出现的这个宝玉大概总是自己曾经见过的某一个美男子,或者是自己认为的这样的美男子。曹雪芹的高明与成功在于:他能够让读者在读了这段模糊描述之后,能激活读者的联想,放任读者的闭目即能想见宝玉形象图来,其结果是,一千个读者恐怕就有一千个宝玉来。
文学语言创造的形象美功能是精确语言望尘莫及的,《三国演义》用“卧蚕眉”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关羽的形象,透露出他的大丈夫气概,具有一种模糊的形象美。而“倾国倾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是用来形容女子之美的。还有李清照那首脍炙人口的《入梦令》对“雨”、“风”、“海棠”的描写“雨疏风骤”、“绿肥红瘦”,可谓“一字千金”,这些都是运用模糊语言的完美体现。
5、结语
文学语言需要模糊,因为模糊语言可以让文学文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学就是让人产生联想,进入作者所创作的意境当中去。如果文学语言都像电报码一样精确无误、一览无余,那么它所构建的虚构的世界就是单一的,艺术也就不成为艺术了。正是文学语言的模糊特性, 才使文学艺术成为具有空白的艺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阅读视野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25.
[2]丁国旗,范武邱,毛荣贵.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40.
[3]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5]毛荣贵,范武邱.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J].外语教学,2005(6):6.
作者简介:
龚兴艳(1981—),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唐红芳,女,湖南浏阳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