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明善教授,是集书画篆刻家、书论家、书法教育家于一身的大方之家。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在为中央电视台所拍的艺术片《墨舞》撰写的解说词中,这样写道:
书法家在绢素之上笔歌墨舞;舞蹈家在无涯的天地之间,以舞作书。舞与书在阴阳旋转的苍穹之下,交相辉映。在多元、多层次的意象思维空间的荧屏上,诗书乐舞化而为一了。是诗,是书、是乐,是舞,同时又是别的。在神情气息的流动中,舞蹈家、书法家的界限消失了。
书者,述也。述其情,述其意,述其志。书法是笔歌,是墨舞。舞蹈是书法家挥毫染翰运动过程的再现,是运动者的书法。书法是特殊形式的舞蹈。时间、空间在视觉运动中若合一契,随着舞蹈、作书而进入到了多维的境界。
笔歌明志,可见他对书法的认识多么深奥。
在这剑舞书扬的论述中,一个集诗、书、画、金石等多种艺术修养于一身的书坛大家形象,不由得让我们仰止。
1998年初夏,我去拜见钟先生。那天钟先生心情不错。在他交大的办公室里,他即兴挥毫泼墨,尽情书写。钟先生在书论中笔歌墨舞,用词极尽动感、极尽张扬之势。但我看钟先生自己在书写时,或是谈笑风生,或是不露声色,或是行云流水,或是提按顿挫,不管内心如何的“歌”与“舞”,神情上却是相当的儒雅、沉静,真不愧教授风范!并不似有些书家,只要写字,就要喝酒,就要扎腰带,就要有人在后头扶着腰,就要大吼一声吓人。
那日钟先生书写较多,还做了几幅画。乃至画就一幅墨竹图后,他问旁边的我们题什么字。说谁想出来,这幅画就归谁。我以画意,吟出以下四句:
一枝劲竹入云天,两声莺语催晓眠。清风吹来夏无汗,心静自然天地宽。
我说一句,钟先生写一句。题毕,见诗与画大体还算和谐。钟先生说:诗意虽浅了些,但可看出还是个文化人,这幅画归你了。我如获至宝。
因了职业的原因,我采访过西安市很多著名的书画家。但我从不轻易让这些书画家写字画画。一来我从内心里崇拜他们,敬仰他们,欣赏他们的作品;二来我又从内心里体谅他们教学、研究,以及社会活动之繁忙、辛苦。
近十年来,我与钟先生时而几年不见,时而又在朋友的聚会中碰面。我将仅有的两幅钟先生的字与画,时常闲来观赏,视若珍宝。去年,因孩子上学有求于人,人家点名要钟明善的字。钟先生近年字价一路看涨,想起自己与钟先生总是认识,虽平时不是常来常往,但与不至于吃闭门羹。于是用信封备好润格,预约前往。
记得那天下了2003年的第一场雪。我双脚跨进钟先生的书房,满脚的泥水,头发上尚有未融的雪花。
一见面,钟先生就怨我说:你这大记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我说:怕叨扰您嘛!为孩子上学的事,实在难以推脱了。
钟先生不仅按要求写了一幅四尺,还特意为我写了一副扇面,上书:“一声山鸟鸣,香梦忽唤醒。起来开竹扉,日上东峰顶。”
对这意外的收获,我自是欣喜不已。
关于钟先生的书法,评论的人已经很多了,我难以逾越。记下与钟先生认识的片段记忆,以表感念。
书法家在绢素之上笔歌墨舞;舞蹈家在无涯的天地之间,以舞作书。舞与书在阴阳旋转的苍穹之下,交相辉映。在多元、多层次的意象思维空间的荧屏上,诗书乐舞化而为一了。是诗,是书、是乐,是舞,同时又是别的。在神情气息的流动中,舞蹈家、书法家的界限消失了。
书者,述也。述其情,述其意,述其志。书法是笔歌,是墨舞。舞蹈是书法家挥毫染翰运动过程的再现,是运动者的书法。书法是特殊形式的舞蹈。时间、空间在视觉运动中若合一契,随着舞蹈、作书而进入到了多维的境界。
笔歌明志,可见他对书法的认识多么深奥。
在这剑舞书扬的论述中,一个集诗、书、画、金石等多种艺术修养于一身的书坛大家形象,不由得让我们仰止。
1998年初夏,我去拜见钟先生。那天钟先生心情不错。在他交大的办公室里,他即兴挥毫泼墨,尽情书写。钟先生在书论中笔歌墨舞,用词极尽动感、极尽张扬之势。但我看钟先生自己在书写时,或是谈笑风生,或是不露声色,或是行云流水,或是提按顿挫,不管内心如何的“歌”与“舞”,神情上却是相当的儒雅、沉静,真不愧教授风范!并不似有些书家,只要写字,就要喝酒,就要扎腰带,就要有人在后头扶着腰,就要大吼一声吓人。
那日钟先生书写较多,还做了几幅画。乃至画就一幅墨竹图后,他问旁边的我们题什么字。说谁想出来,这幅画就归谁。我以画意,吟出以下四句:
一枝劲竹入云天,两声莺语催晓眠。清风吹来夏无汗,心静自然天地宽。
我说一句,钟先生写一句。题毕,见诗与画大体还算和谐。钟先生说:诗意虽浅了些,但可看出还是个文化人,这幅画归你了。我如获至宝。
因了职业的原因,我采访过西安市很多著名的书画家。但我从不轻易让这些书画家写字画画。一来我从内心里崇拜他们,敬仰他们,欣赏他们的作品;二来我又从内心里体谅他们教学、研究,以及社会活动之繁忙、辛苦。
近十年来,我与钟先生时而几年不见,时而又在朋友的聚会中碰面。我将仅有的两幅钟先生的字与画,时常闲来观赏,视若珍宝。去年,因孩子上学有求于人,人家点名要钟明善的字。钟先生近年字价一路看涨,想起自己与钟先生总是认识,虽平时不是常来常往,但与不至于吃闭门羹。于是用信封备好润格,预约前往。
记得那天下了2003年的第一场雪。我双脚跨进钟先生的书房,满脚的泥水,头发上尚有未融的雪花。
一见面,钟先生就怨我说:你这大记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我说:怕叨扰您嘛!为孩子上学的事,实在难以推脱了。
钟先生不仅按要求写了一幅四尺,还特意为我写了一副扇面,上书:“一声山鸟鸣,香梦忽唤醒。起来开竹扉,日上东峰顶。”
对这意外的收获,我自是欣喜不已。
关于钟先生的书法,评论的人已经很多了,我难以逾越。记下与钟先生认识的片段记忆,以表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