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研究领域在世的泰斗里,严家炎算一个。他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多年,与著名文学家唐弢(音同涛)一同主编过《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直到现在,这部书仍然是大学中文系里最权威的教材。2013年11月,恰逢严家炎八十华诞,人民日报出版社的《问学集——严家炎自述》也即将出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前往严先生家中采访。眼前的老人,目光沉稳,个性谨慎,说话却不失风骨,内里坚守一个“士”字。
“你不知道你写出来的东西,将来会被别人认为成什么”
严家炎从小就喜欢文学,这也许是来自于祖父的熏陶。他的祖父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在严家炎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认字读诗。严家炎5岁时,祖父去世,父亲专门请了私塾先生,一直教到他上小学。
“我最初很喜欢小说和诗歌,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作家。”严家炎说。读高中时,他就在上海地方报纸《淞声报》上发表过两篇短篇小说《巳生嫂》、《不堪回首》。前者写了一个贫苦的农村妇女,后者是一个爱情故事。他还写过一篇以国民党逃兵为题材的《青青草》,因为带点政治性题材,没能发表。
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那年暑假,严家炎所在的吴淞中学高中部八九个喜欢文学的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文学小组,阅读和讨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邵荃麟、葛琴编的《解放区短篇小说选》,16岁的严家炎内心的革命激情一下子被这些文字点燃了。“那时我们都相信:有出息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因此,第二年高中毕业时,严家炎不顾母亲让他报考复旦大学的愿望,选择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热火朝天地“闹革命”:参加四期土改,去农村建互助组,参与铜矿扩建改建。那段岁月很辛苦,连续6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读书、动笔,积累了大量素材和笔记,写了一部分作品草稿。
正当文学的种子在心里酝酿时,一件事让严家炎心生寒意。1955年,“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风暴突然降临。“我极度震惊。我实在无法理解,一群向来被公认为进步的作家,其中还有不少党员,他们谈的、讨论的都是文艺问题,何以一夜之间都成了反革命?”严家炎越想越觉得可怕,“你不知道你写出来的东西,将来会被别人认为成什么。”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严家炎撕毁了自己的草稿和笔记。恰好第二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向科学进军”,动员知识青年读大学、读研究生,严家炎便在这年9月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文艺理论方向的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从此由文学创作转向学术研究。
“无论为学或做人,都需要有一点‘傻子’精神”
1958年10月底,因中文系急需教师,严家炎被半途从研究生岗位上调出,为学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他的研究领域也转入了现代文学史。
据传当年教书时,严家炎被学生们称为“严加严”。他给学生作业打过零分,抓出过个别留学生的作弊问题。无论多么品学兼优的学生,见了他都有点紧张,不敢表露出一点对学问的轻慢之心。有弟子说严家炎身上有一种“儒者风范”,“他的文章具有一种‘方而不割’、‘光而不耀’的浩然之气。”
回顾以往的学术研究,严家炎对记者说:“从我的本心来讲,从创作转而研究学术问题,本来是想要躲开一点尖锐的政治性问题的,但这绝对不是不敢说话。”
的确,严家炎是学问上敢于冲破樊篱的人。从1958年开课、1960年任讲师,到1978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教授、中文系主任,这一路上,他的学术道路既坚实,也坎坷。他对五四文学革命的研究,现在的人都认为有“敢讲真话的学术勇气”,他还指出了解放区文学“贡献与弱点并存”。他对柳青《创业史》的评价,曾遭到全国百余篇文章的围攻,甚至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感到其中许多论点不符合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指示精神,许多观点是资产阶级的”。上世纪90年代,一些人把金庸小说当成“地摊文学”时,他率先研究金庸,在北大开课讲金庸,并评价他的小说“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为此又被有的人误解为媚俗。
对那些围攻和批评,如今严家炎早已风清云淡。他一直说:“无论为学或做人,都需要一点‘傻子’精神,即不计利害,脚踏实地,坚守良知,只讲真话,吃得了苦,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必要时还得勇于承担,甘愿付出更大的代价。太‘聪明’,太势利了,就做不好学问,也做不好人。所谓‘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就既是一种治学态度,又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严家炎的家人眼里,这种“傻子”精神更多的是几分可爱。岳母给他起了个“书虫”的“雅号”。妻子卢晓蓉也曾经问过严家炎,是否知道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地位日渐低下。他一如既往慢条斯理地说:“知道,怎么不知道。我从来不赶潮流。”说完,仍埋头读书。
“对文学的未来也有忧虑,但不那么悲观”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一位研究了多年文学史的学者,您觉得学术上如果要做出成绩,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严家炎:坚韧不拔,实事求是,这两点是最基本的。另外,读大量的材料、史料,研究这个世界上真正优秀的作品,从它们里面吸取营养。
环球人物杂志:对文学作品及文学家的评价能否摆脱政治立场?
严家炎:文学和政治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大的背景下,比方说抗日战争,那跟全民族都有利害关系,我们当然要褒扬抗日文学。但正常情况下,我还是认为文学评价首先应该看文学上的成就,看形象是否鲜活,艺术和思想是否统一,文字是否活泼洗练,以及作品是否感人至深等。
环球人物杂志:怎样评价一些政治立场不同的作家?
严家炎:想一下近几年文学史怎样对待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的吧。对这类人物,无非是两条:第一,如实地承认和肯定他们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第二,指出他们后来向不好的方面发展变化的趋势。这两点归结起来,就叫做历史主义、实事求是。
其实,在现代文学史上,受政治影响而回避或不能适当评价的作家不止一个。后来情况有所好转。今后恐怕都应该从实际出发,还其历史上的本来面目。 环球人物杂志:您最欣赏的当代作家是哪一位?
严家炎:我喜欢张炜、莫言、王安忆、王蒙等多位作家。比如莫言,他是军队培养的作家,关心现实,作品相当大胆。比如早期短篇作品主人公的命运都很值得深思,这些事情,他敢写出来就不错;再比如,长篇作品《生死疲劳》里通过转世描写,吸收了民间的说法,很有创造性。当然,有人批评诺贝尔奖颁发给莫言,认为他是体制内的作家。但他确实很会写故事,很吸引人。
环球人物杂志:您从1995年春开始,就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考虑?
严家炎:说起来我“认识”金庸是相当被动的。上世纪80年代,有一天一个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有一个作家叫金庸,你知道吗?”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于是这位学生半开玩笑、半挑战性地对我说:“你不读金庸的作品,就不能说完全了解了现代文学。”他还告诉我,班上学生一致认为,金庸的作品比我在课堂上介绍的许多现代作品要有意思得多。
怀着好奇,我试读了《射雕英雄传》,竟然放不下来,后来甚至觉得不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既有愧于文学史研究者的责任,也辜负了学生的期待。其实,大陆对武侠通俗小说的误读很严重。上世纪30年代开始,新文学的不少作家就对传统武侠、志怪小说有着猛烈批评,把武侠小说当成“阻碍群众革命觉悟”的有毒之物。瞿秋白认为,武侠小说教人相信“济贫自有飞仙剑,尔且安心做奴才”,后果是不好的。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武侠小说不以为然。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可能不仅对武侠小说不以为然,对整个文学都不是很重视。您怎么看待文学在当代的发展?
严家炎:我对文学的未来也有忧虑,但不那么悲观。我相信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不仅不会带来文学的毁灭,还可以给文学和文学研究带来新的上升的动力。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人与人之间长期对立的战争环境和政治环境,给我们的现代文学研究蒙上不少非学术的特殊阴影,使文学和学术本身在一些重要方面失去了客观性,从而也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科学性。现在正是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走,经典作品一定会出现,只是需要等待。
知识分子要能抵御政治、商业诱惑
环球人物杂志:您刚才提到商品化、市场化对文学的冲击。这股浪潮对文化人的冲击其实也很大,有人说经济让文化人浮躁起来,您同意吗?
严家炎:经济对文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确实太可怜了,生活水平太低了,这会影响人的处世态度。但我想真正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影响的,自己有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即使在商业化浪潮中,这种品格不应该改变,也应该有点骨气。“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应该是每个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要求。面对政治的、商业的诱惑都应保持这样的操行。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在对过去思想的继承上,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说我们这代人是“没有根的一代”,您认为这个问题存在吗?
严家炎:我是从旧社会、后来又从“文革”过来的。“文革”当中,特别是到了后期,不仅意识发生了危机,有限的一点法制被摧毁,经济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今天,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国是欣欣向荣的,尽管出现了许多问题,官员腐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扩大等,但总的来说,中国是在发展当中的,今天的中国是兴旺的,包括文化在内。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文化是无根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分析地继承”的,我们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除去它的糟粕,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的。
环球人物杂志:北大另一位名师汤一介说过:“知识分子不直接治理国家,但他应负有对国家和社会议论的责任。”您觉得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做?
严家炎:我是赞成汤一介先生的话的。知识分子因为比一般民众有知识、有文化,应该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当然也包括对政府的监督。政府如果腐败、社会如果不公的话,知识分子应该站出来加以批评。
知识分子应该有独立的批判意识,对待一切事物都是如此。所谓批判意识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对待一切,我不主张一概笼统地拒绝、排斥政治。政治如果确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当然应该支持。如果违反广大人民的愿望,我们应当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尽管可能会有种种限制,不一定能有机会,但起码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独立的评价,不盲从,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应当有的态度。
“你不知道你写出来的东西,将来会被别人认为成什么”
严家炎从小就喜欢文学,这也许是来自于祖父的熏陶。他的祖父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在严家炎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认字读诗。严家炎5岁时,祖父去世,父亲专门请了私塾先生,一直教到他上小学。
“我最初很喜欢小说和诗歌,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作家。”严家炎说。读高中时,他就在上海地方报纸《淞声报》上发表过两篇短篇小说《巳生嫂》、《不堪回首》。前者写了一个贫苦的农村妇女,后者是一个爱情故事。他还写过一篇以国民党逃兵为题材的《青青草》,因为带点政治性题材,没能发表。
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那年暑假,严家炎所在的吴淞中学高中部八九个喜欢文学的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文学小组,阅读和讨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邵荃麟、葛琴编的《解放区短篇小说选》,16岁的严家炎内心的革命激情一下子被这些文字点燃了。“那时我们都相信:有出息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因此,第二年高中毕业时,严家炎不顾母亲让他报考复旦大学的愿望,选择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热火朝天地“闹革命”:参加四期土改,去农村建互助组,参与铜矿扩建改建。那段岁月很辛苦,连续6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读书、动笔,积累了大量素材和笔记,写了一部分作品草稿。
正当文学的种子在心里酝酿时,一件事让严家炎心生寒意。1955年,“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风暴突然降临。“我极度震惊。我实在无法理解,一群向来被公认为进步的作家,其中还有不少党员,他们谈的、讨论的都是文艺问题,何以一夜之间都成了反革命?”严家炎越想越觉得可怕,“你不知道你写出来的东西,将来会被别人认为成什么。”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严家炎撕毁了自己的草稿和笔记。恰好第二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向科学进军”,动员知识青年读大学、读研究生,严家炎便在这年9月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文艺理论方向的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从此由文学创作转向学术研究。
“无论为学或做人,都需要有一点‘傻子’精神”
1958年10月底,因中文系急需教师,严家炎被半途从研究生岗位上调出,为学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他的研究领域也转入了现代文学史。
据传当年教书时,严家炎被学生们称为“严加严”。他给学生作业打过零分,抓出过个别留学生的作弊问题。无论多么品学兼优的学生,见了他都有点紧张,不敢表露出一点对学问的轻慢之心。有弟子说严家炎身上有一种“儒者风范”,“他的文章具有一种‘方而不割’、‘光而不耀’的浩然之气。”
回顾以往的学术研究,严家炎对记者说:“从我的本心来讲,从创作转而研究学术问题,本来是想要躲开一点尖锐的政治性问题的,但这绝对不是不敢说话。”
的确,严家炎是学问上敢于冲破樊篱的人。从1958年开课、1960年任讲师,到1978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教授、中文系主任,这一路上,他的学术道路既坚实,也坎坷。他对五四文学革命的研究,现在的人都认为有“敢讲真话的学术勇气”,他还指出了解放区文学“贡献与弱点并存”。他对柳青《创业史》的评价,曾遭到全国百余篇文章的围攻,甚至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感到其中许多论点不符合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指示精神,许多观点是资产阶级的”。上世纪90年代,一些人把金庸小说当成“地摊文学”时,他率先研究金庸,在北大开课讲金庸,并评价他的小说“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为此又被有的人误解为媚俗。
对那些围攻和批评,如今严家炎早已风清云淡。他一直说:“无论为学或做人,都需要一点‘傻子’精神,即不计利害,脚踏实地,坚守良知,只讲真话,吃得了苦,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必要时还得勇于承担,甘愿付出更大的代价。太‘聪明’,太势利了,就做不好学问,也做不好人。所谓‘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就既是一种治学态度,又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严家炎的家人眼里,这种“傻子”精神更多的是几分可爱。岳母给他起了个“书虫”的“雅号”。妻子卢晓蓉也曾经问过严家炎,是否知道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地位日渐低下。他一如既往慢条斯理地说:“知道,怎么不知道。我从来不赶潮流。”说完,仍埋头读书。
“对文学的未来也有忧虑,但不那么悲观”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一位研究了多年文学史的学者,您觉得学术上如果要做出成绩,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严家炎:坚韧不拔,实事求是,这两点是最基本的。另外,读大量的材料、史料,研究这个世界上真正优秀的作品,从它们里面吸取营养。
环球人物杂志:对文学作品及文学家的评价能否摆脱政治立场?
严家炎:文学和政治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大的背景下,比方说抗日战争,那跟全民族都有利害关系,我们当然要褒扬抗日文学。但正常情况下,我还是认为文学评价首先应该看文学上的成就,看形象是否鲜活,艺术和思想是否统一,文字是否活泼洗练,以及作品是否感人至深等。
环球人物杂志:怎样评价一些政治立场不同的作家?
严家炎:想一下近几年文学史怎样对待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的吧。对这类人物,无非是两条:第一,如实地承认和肯定他们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第二,指出他们后来向不好的方面发展变化的趋势。这两点归结起来,就叫做历史主义、实事求是。
其实,在现代文学史上,受政治影响而回避或不能适当评价的作家不止一个。后来情况有所好转。今后恐怕都应该从实际出发,还其历史上的本来面目。 环球人物杂志:您最欣赏的当代作家是哪一位?
严家炎:我喜欢张炜、莫言、王安忆、王蒙等多位作家。比如莫言,他是军队培养的作家,关心现实,作品相当大胆。比如早期短篇作品主人公的命运都很值得深思,这些事情,他敢写出来就不错;再比如,长篇作品《生死疲劳》里通过转世描写,吸收了民间的说法,很有创造性。当然,有人批评诺贝尔奖颁发给莫言,认为他是体制内的作家。但他确实很会写故事,很吸引人。
环球人物杂志:您从1995年春开始,就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考虑?
严家炎:说起来我“认识”金庸是相当被动的。上世纪80年代,有一天一个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有一个作家叫金庸,你知道吗?”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于是这位学生半开玩笑、半挑战性地对我说:“你不读金庸的作品,就不能说完全了解了现代文学。”他还告诉我,班上学生一致认为,金庸的作品比我在课堂上介绍的许多现代作品要有意思得多。
怀着好奇,我试读了《射雕英雄传》,竟然放不下来,后来甚至觉得不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既有愧于文学史研究者的责任,也辜负了学生的期待。其实,大陆对武侠通俗小说的误读很严重。上世纪30年代开始,新文学的不少作家就对传统武侠、志怪小说有着猛烈批评,把武侠小说当成“阻碍群众革命觉悟”的有毒之物。瞿秋白认为,武侠小说教人相信“济贫自有飞仙剑,尔且安心做奴才”,后果是不好的。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武侠小说不以为然。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可能不仅对武侠小说不以为然,对整个文学都不是很重视。您怎么看待文学在当代的发展?
严家炎:我对文学的未来也有忧虑,但不那么悲观。我相信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不仅不会带来文学的毁灭,还可以给文学和文学研究带来新的上升的动力。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人与人之间长期对立的战争环境和政治环境,给我们的现代文学研究蒙上不少非学术的特殊阴影,使文学和学术本身在一些重要方面失去了客观性,从而也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科学性。现在正是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走,经典作品一定会出现,只是需要等待。
知识分子要能抵御政治、商业诱惑
环球人物杂志:您刚才提到商品化、市场化对文学的冲击。这股浪潮对文化人的冲击其实也很大,有人说经济让文化人浮躁起来,您同意吗?
严家炎:经济对文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确实太可怜了,生活水平太低了,这会影响人的处世态度。但我想真正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影响的,自己有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即使在商业化浪潮中,这种品格不应该改变,也应该有点骨气。“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应该是每个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要求。面对政治的、商业的诱惑都应保持这样的操行。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在对过去思想的继承上,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说我们这代人是“没有根的一代”,您认为这个问题存在吗?
严家炎:我是从旧社会、后来又从“文革”过来的。“文革”当中,特别是到了后期,不仅意识发生了危机,有限的一点法制被摧毁,经济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今天,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国是欣欣向荣的,尽管出现了许多问题,官员腐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扩大等,但总的来说,中国是在发展当中的,今天的中国是兴旺的,包括文化在内。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文化是无根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分析地继承”的,我们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除去它的糟粕,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的。
环球人物杂志:北大另一位名师汤一介说过:“知识分子不直接治理国家,但他应负有对国家和社会议论的责任。”您觉得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做?
严家炎:我是赞成汤一介先生的话的。知识分子因为比一般民众有知识、有文化,应该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当然也包括对政府的监督。政府如果腐败、社会如果不公的话,知识分子应该站出来加以批评。
知识分子应该有独立的批判意识,对待一切事物都是如此。所谓批判意识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对待一切,我不主张一概笼统地拒绝、排斥政治。政治如果确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当然应该支持。如果违反广大人民的愿望,我们应当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尽管可能会有种种限制,不一定能有机会,但起码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独立的评价,不盲从,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应当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