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声的临床应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john6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介入性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在超声引导实时监视下进行各类穿刺治疗,如囊肿、脓肿及胸腹腔积液的抽吸或置管引流,如胆道梗阻性黄疸经皮肝内胆管置管引流及病变组织的穿刺细胞学活检,肝癌无水酒精硬化剂及射频消融治疗。结论 介入性超声具有实时显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引导准确、无X线损伤、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可以达到与某些外科手术相媲美的诊治效果,通过近几年来对病人的治疗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1972年holm和Gddbeng研制出带有中心孔的穿刺探头,首先在B型声像图中能显示出现病灶和穿刺针尖,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这是临床超声引导术的开端,从此超声穿刺针头已广泛应用于肝、胆、胰、肾、卵巢、腹腔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样,介入性超声在我院也已成功地开展。本文就介入性超声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如下。
  1概况
  超声引导下穿刺肿物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简便、迅速及准确的效果。当缺乏手术指征或超声检查中病灶具备穿刺条件者,可采取抽吸、引流、注药等方法,使患者避免手术,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目前,介入性超声已应用于细胞学及组织学的诊断,脓肿的引流,囊肿的抽吸即硬化治疗,超声定位,PTC造影等,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广泛用于临床。
  2介入性超声的应用和分类
  2.1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
  2.1.1概述 细针活检一般分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活检能迅速区别肿块性质。北京中肿瘤防治研究所对肝脏可以肿块进行组织穿刺活检191例,细胞学检查取材成功率为97.6%,恶性病变共144例,穿次组织活检取材成功率92.3%。组织学确诊率为98.5%,假阴性率为1.5%。细胞学检查确诊率为92.8%,假阴性率为7.1%。良性病变共47例,组织学与细胞确诊率为100%,未出现假阴性。但对于恶性病变,在取材成功的病例中,细胞学确诊率(92.8%)却低于组织学确诊率(98.5%)。由此可见,细胞学检查具有精确性的同时,也有不足,而组织活检则不同,它能进一步明确组织来源,因为组织活检标本中保留着组织结构特征,有利于病理诊断。近年来穿刺自动弹射装置(即活检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的特点是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可多次重复抽取组织样本,取材完整和不易破碎或被血液稀释等优点。将针安装在自动弹射装置内,按预测距离加以固定,一旦引起穿刺针,针尖可准确进入病变部位自动切割,获取足够的组织块供病理检查,对体积较小和位置较深的肿块尤其适合,整个过程只需20分钟,使病人少受痛苦,没有并发症发生,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科学则的组织学活检方法。
  2.1.2 细针穿刺活检后的安全性和并发症 近20年来,国内外对细针穿刺活检的危险性和并发症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这是临床获得病理诊断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细针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Smlth对总计为63108人做了统计(细针中最常用的为22G或23G),其结果见表1.
  表1 细针吸取活检并发症调查结果
  并发症 例数 发生率 近似值
  死亡 4 0.6:10000 1:16000
  针道种植 3 0.5:10000 1:21000
  出血 27 4.0:10000 1:2300
  胆汁漏 51 8.0:10000 1:1250
  感染 16 2.5:10000 1:4000
  合计 101 16:10000 1:625
  以上结果表明,细针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5%,死亡率仅为0.006%。因而是安全的。因为细针活检所造成的仅仅是点或线的损伤,即使一次吸取三个方向,至多产生三个针道。一条浸润面积小,而切取或切除的创伤是一个或几个面。
  2.2 介入性超声穿刺治疗
  2.2.1 囊肿的穿刺抽液及硬化治疗 囊肿好发于肝、肾、胰、卵巢,对于大于5厘米的单发或多发性囊肿,无禁忌症的患者进行介入性治疗简便、经济、有效。具体操作:先根据囊肿位置确定穿刺部位,穿刺点。根据囊液的稀稠,选择相应的穿刺针。消毒局麻后,在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囊腔,针尖停留在囊腔深2/3处。先抽出5ml囊液送检,而后抽尽,若囊液粘稠抽吸困难时,可先抽出部分囊液,再注入生理盐水后抽吸,抽尽后,用稍少于抽出量的生理盐水冲洗2-3年。注入2%利多卡因5-20ml,随后注入99.5%无水乙醇,注入量为抽出量的1/4-1/5,最多100ml,保留5分钟抽尽,反复2-3次。最后注入2%利多卡因2-5ml保留。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疗效判定:治愈:囊腔消失。显效:囊腔明显缩小,最大直径较治疗前缩小2cm。无效:囊腔无明显缩小或不变。我院于1997年5月-1998年10月分别对肝囊肿(10例)、肾囊肿(6例)、卵巢囊肿(14例)、胰腺囊肿(14例)共31例35个病灶行穿刺抽液及硬化治疗,其疗效评估,见表2.
  表2 35个囊肿半年后疗效
  病灶大小 <5cm 5~10cm >10cm
  治愈(%) 2(5.7) 17(48.6) 3(8.6)
  显效(%) 1(2.9) 10(28.6) 2(5.7)
  无效(%) 0 0 0
  合计 3 27 5
  2.2.2 脓肿的穿刺抽脓和置管引流 超声引导对脓肿的穿刺和引流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位置深在的脓肿,如膈下脓肿、肝脓肿和肾周围脓肿等,临床诊断不易,用超声引导穿刺可迅速明确诊断并且置管引流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是其主要适应征。综合文献332例腹部脓肿超声引导穿刺和置管引流的结见,见表3.
  表3 332例腹部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结果
  作者 年份 病例数 治疗方式 治愈率(%)   Brolin 1984 24 抽脓+置管 91.7
  Holm 1985 47 抽脓 89.4
  Holm 1985 61 置管 82
  袁补金 1986 26 置管 92.3
  董宝玮 1987 44 抽脓+置管 90.9
  王孝华 1987 32 置管 90.6
  曹海根 1987 33 置管 94
  罗福成 1988 65 置管 98.5
  超声引导穿刺抽脓和置管引流的价值体现在:1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可迅速明确诊断,其成功率接近100%。2穿刺抽脓可做常规和阿米巴检查以及细菌学、生化学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脓肿的病因诊断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3超声可动态观察脓肿闭合情况,必要时可注入造影剂了解浓重的消长以及有无窦道和瘘管形成,进一步提供诊治信息。4可使病人在最小损伤情况下,达到与手术引流相媲美的治疗效果。5可使腹部脓肿病人避免敞开性伤口,减少损伤和污染,促进愈合过程,缩短住院时间。
  2.3(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及造影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在1986年2月-1996年12月期间对149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管引流。其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或右前斜位,先用普通B超探测取一个较满意的穿刺目标,然后以此为中心用碘伏进行半径约20cm的皮肤消毒,铺巾,用已消毒好的穿刺探头再次定位并测定深度及角度,在定位点上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麻直至肝包裹然后用尖手术刀切一5mm小口,置上PTCD套管针,再装上穿刺探头及导向器,嘱病人屏气后迅速进针,此时可见针尖沿着引导线达到靶导管,突破管壁进入管腔,退出针芯,如果压力高可见胆汁流出,放入导引钢丝(长60cm)并计算使其超过针尖达3cm以上,及可直接置入PTCD外套管。胆汁引流通畅,固定后接上引流管即告完成。若需造影,注入造影剂即可拍片。其中123例PTCD术成功,20例未成功,13例行PTC,5例改为经皮胆囊置管引流。
  3 介入性超声的展望
  介入超声优点:实时显示、引导准确、无 X 线损伤、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超声引导穿刺的技术原则n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而能达到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介入超声消融治疗肝癌已作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后又一有效新技术,对我国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治疗,意义尤其突出。大宗病例统计,大多数肝癌患者因肝硬化、年老体弱等不能手术者,可以进行消融局部治疗,其疗效,不低于手术切除,且微创高效。可以说手术切除作为首选方法治疗肝癌的传统定论受到动摇。研究还表明,我国肝癌患者占全球每年新发约46万人的一半多,约26万人,而大部分是男性,并有乙肝。因此,对于有乙肝的患者应尽早治疗,规范抗病毒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超声,及早发现小肝癌,及早治疗。我国的介入性超声技术除在腹部肝胆胰腺、肾脏疾病和妇产科得到应用外,在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方面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介入性超声在临床医学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仪器高精细的改进,手法技术的熟练,对更好的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临床介入性超声学 第1版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
  [2]金亚萍,龚新环,薛永寿等。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的临床价值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4:35
其他文献
创伤导致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急慢性感染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治疗周期长,效果缓慢,以往治疗方法包括清创、引流、长期换药,二期植皮等处理,时间长,花费大,患者痛苦,医生工作量大,效果欠佳。我科在近几年行创面清创后,使用武汉VSD公司产负压吸引材料,一期覆盖创面,二期植皮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既往传统换药组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预防并发症的方式。方法:选择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8名开展腹腔镜微创治疗的结直肠肿瘤病人,对他们的临床资料作分析。结果:28名病人的手术都顺利完成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其中有6名中转开腹,28名病人没有出现死亡。手术平均时间是225min,病人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是135ml。病人的淋巴结切除数量平均9枚/名,其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取中西医保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收的60例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对60例病人采取中西医保守治疗,对其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一共60例病人,其中治愈一共有49例,占总体的81.67%;好转一共有11例,占总体的18.33%。临床手术以后没有1例病人出现骨不连、腕关节疼痛、不稳定以及骨折移位等相关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阐述抗生素使用的不合理状况和合理应用对策促进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是具有杀灭或抑菌活性,用于由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生素。但世界卫生组织(WTO),美国、英国近年调查结果,抗生素的使用率分别为30%、20%和22%,而国内要求的使用率为3h,可给予第2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三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分为3组,分别为1组胃管固定在上唇中部,2组胃管固定在下唇中部,3组胃管固定在口角.观察3种方法胃管保留时间、脱落例数并记录原因.结果:按胃管保留时间长短(保留天数《7天):1组>2组>3组。统计值F=6.010,P = 0.003,提示各组间胃管保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上唇中部固定法的固定效果最好保留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一2013年7月期间木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共62例,依照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全部患者都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运用持续性静脉泵注异丙酚并且间断性推注舒芬太尼以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运用持续性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以维持麻醉.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stew
期刊
摘要:目的 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6000例,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40ml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6000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优良率达99.5%。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惊厥2例,诱发癫痫2例,麻醉侧上肢术后神经症状2例,全身麻木感2例,心绞痛发作1例,昏迷1例。并发症占0.17%。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69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分娩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与对照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专业助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3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实验组采取专业助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统计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实验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82.67%)高于对照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初产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中药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69例中医辨证为淫毒内侵、湿热下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中药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组39例,单用环丙沙星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研究。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清Uu及Mh的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