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资金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资金运转完成的,我们应针对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确保单位资金有序运行,提升战斗力。
关键词:资金管理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02-02
资金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资金运转完成的,通过银行账户、资金收付、票据体现出来。加强资金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是确保单位资金有序运行,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一、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法规意识淡薄。一是少数领导干部缺乏财经法规知识,单位的财经法规形同虚设,单位的经费预算与执行“两张皮”,对经费管理随意性大,经费开支我行我素。二是“重用轻管”的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单位领导只注重如何要钱,如何花钱,对资金安全方面却考虑得很少,造成一些应当严谨的手续和规范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走样,“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长久以此形成资金管理的风险和漏洞。三是顶风上,私设 “小金库”、账外账,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
2.财务人员思想作风不实。一是在选人用人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把思想有偏差,受复杂社会环境影响,有拜金主义的,参与炒楼、炒股、买彩票等的干部任用到财务岗位,为单位的资金安全管理埋下安全隐患。二是财务人员自身工作懈怠,不思进取,不加强学习,工作上得过且过,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三是单位经常性思想工作抓的不实,加上对敏感岗位人员交流机制未落实,导致个别财务人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脆弱,经不起不法分子的蛊惑,就会利用职务之便钻营空子,甚至走上贪污犯罪的违法道路。
3.内控监督制约机制弱化。一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力,未严格执行经费和资产的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二是岗位制约监督机制落实不严格,严重威胁到资金安全,如将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密钥和密码交由出纳一人管理,资金划转全部由出纳一人完成。出纳岗位人员超期任职,有的甚至超过10年以上。三是银行预留印鉴、现金和转账支票全部由出纳保管,提取现金处于严重失控状态。
4.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一是个别单位在开展财务大清查工作的过程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什么问题都没发现,没有真正负起责任,使财务清查工作流于形式。二是有的单位开展财务大清查工作,把问题找出来了,但没有跟踪问效抓整改落实,导致有的问题屡查屡犯,完全失去了财务大清查的意义。三是对于需整改的问题应付完成,并未盯着问题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对资金管理进行财务监督原则
1.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原则。对单位资金管理进行财务监督,要以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被监督单位适用的会计制度为基础,以财务监督内容为核心,使财务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查找、纠治违规违纪行为,阻塞管理中的漏洞,以规范化监督保障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2.资金管理的统筹性原则。单位资金管理涉及内容很多,开展财务监督要主次分明,统筹安排。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反映出资金管理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基建单位,经费收支频繁、金额较大,那么经费来源、支出的报批、审批、收付方式、程序以及资金存储就是资金管理的侧重点,也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对于预算外经费单位,经费收缴、使用,账户管理,特别是票据使用、管理就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因此,在开展财务监督时,要根据单位任务、职能特点,统筹考虑资金管理的侧重点,合理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方案,提高监督检查效率。
3.資金管理的科学性原则。对单位进行财务监督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一是实施财务监督和如何实施财务监督有整套科学理论做支撑,涉及财经、金融、管理、审计等主要学科以及信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二是财务监督的人员要求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和有效执行财务监督的能力,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三是实施财务监督的目的是促进单位科学合理地控制使用经费,依法依规理财,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4.资金管理的时效性原则。单位开展财务监督应考虑监督检查的时效性,尽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避免发生问题。一是把对单位进行财务监督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安排,按部就班、合理有序地开展财务监督工作,使得资金管理的方方面面始终在宏观监控之下,严防发生问题。二是根据专项检查的要求、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监督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防止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三是结合一段时期内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开展财务监督,及时查清问题原因,妥善解决,促进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规章制度予以规范,避免以后同类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1.强化资金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资金安全无小事”,资金的安全运行,是单位财经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单位建设的大局,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坏的政治影响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是树立领导干部财经法纪观念,各级应当把基本的财经知识和财经制度列入干部晋级培训和考核内容,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理财的能力,增强领导干部的财经法制观念,确保根源不出问题。二是依据财经法规,明确权责,抓好落实,做到常抓、常议、常过问,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监管无缝隙的良好运行机制;抓好考评监督,逐级签订责任状,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增强资金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三是抓好资金常态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作用,教育各级切实筑牢资金安全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克服麻痹思想和厌烦情绪,按规定落实好岗位职责,认真分析单位资金安全形式,查找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针对新形势下资金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制订对策和措施,认真加以纠正和解决,必要时采取通报等方式教育警示,促使各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各项工作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2.严格落实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是确保资金安全的“硬”措施,任何一个环节失去监督,都会产生漏洞,就会存在风险,因此,必须严格落实各项监督制约机制,丝毫不能放松。一是要落实业务内控制度,强化岗位分设分管,严格按制度、按程序、按权限办理业务,不能为图工作方便而变通简化程序,给有非分之想的人留有可乘之机。会计和出纳人员要做到岗位分工明确,支票与印鉴分管、票据保管和使用分开、开票与收款分管等不相容工作分离要求;坚持会计出纳定期对账,要健全完善审查复核、账目核对和银行存款定期核查机制,特别是财务部门领导必须复核,并履行签字手续;完善出纳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目的是通过资金、账目等清理交接,及时发现资金业务办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降低资金管理风险。二是坚持抓好检查监督,每年组织财务检查,把资金安全管理列为重点内容进行检查,其目的不是揭短亮丑,而是发现苗头隐患要及时遏制,发现漏洞问题要严肃处理,始终确保资金在良性轨道上运转,真正把检查当成发现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制度规定的有效手段,当成维护财经法规、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契机。三是发挥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对资金活动进行实施经常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并在深入细致上下工夫,对单位资金管理的侧重点进行十分专业的检查核实,展开必要的审计调查,从而达到对经费管理的合理、合规、有效。同时建立审计监督责任制,凡因监督检查不力出现问题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按职责分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确保资金安全不发生任何问题。
3.结合信息化技术抓好资金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账务处理系统、信息数据报送系统,账户管理系统、票据管理系统等各种应用系统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实现相互制约,相互印证,资金管理漏洞大为减少。一是财务主管部门与银行合作,实现对账户、资金往来的远程监控,及时锁定异账户和资金。二是在财务实践中,工作要求、财务制度、社会发展、人员素质等各种因素影响,经常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资金管理上一一体现出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达到及时纠正錯误,降低损失,有效解决日常现实问题的目的,是更具发展空间和现实要求的方法,也是资金管理与监督的发展方向。三是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依托计算机设计开发适应财务人员日常工作需求的模拟训练系统,在培训形式上加强灵活度,在培训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在培训资金上节约成本,从而强化资金安全管理。
4.加强业务交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一是拓宽高等院校培养主渠道的潜力,在用好总部下达的送学计划指标、选拔优秀财务干部进校深造的同时,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根据在职财务人员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工作年限等情况,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积极借助高等院校师资、设施等优势,采取联合办班、委托培训等形式,制定继续教育规划,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逐步实现财务干部继续教育经常化、等级培训制度化。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业务交流机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依托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军财工程,建立财务人员的业务交流平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鼓励财务人员提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同业务主管人员进行解答,这样对于促进财务人员提高整体素质、规范财务业务、加强上下级工作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桂英.货币资金安全管理小议[J].科技创新导读,2010
[2] 王文亮,张佳庆,李艳.资金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M].财会研究
[3] 陈浩.浅析资金安全管理[J].经济师,20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后勤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责编:贾伟)
关键词:资金管理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02-02
资金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资金运转完成的,通过银行账户、资金收付、票据体现出来。加强资金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是确保单位资金有序运行,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一、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法规意识淡薄。一是少数领导干部缺乏财经法规知识,单位的财经法规形同虚设,单位的经费预算与执行“两张皮”,对经费管理随意性大,经费开支我行我素。二是“重用轻管”的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单位领导只注重如何要钱,如何花钱,对资金安全方面却考虑得很少,造成一些应当严谨的手续和规范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走样,“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长久以此形成资金管理的风险和漏洞。三是顶风上,私设 “小金库”、账外账,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
2.财务人员思想作风不实。一是在选人用人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把思想有偏差,受复杂社会环境影响,有拜金主义的,参与炒楼、炒股、买彩票等的干部任用到财务岗位,为单位的资金安全管理埋下安全隐患。二是财务人员自身工作懈怠,不思进取,不加强学习,工作上得过且过,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三是单位经常性思想工作抓的不实,加上对敏感岗位人员交流机制未落实,导致个别财务人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脆弱,经不起不法分子的蛊惑,就会利用职务之便钻营空子,甚至走上贪污犯罪的违法道路。
3.内控监督制约机制弱化。一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力,未严格执行经费和资产的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二是岗位制约监督机制落实不严格,严重威胁到资金安全,如将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密钥和密码交由出纳一人管理,资金划转全部由出纳一人完成。出纳岗位人员超期任职,有的甚至超过10年以上。三是银行预留印鉴、现金和转账支票全部由出纳保管,提取现金处于严重失控状态。
4.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一是个别单位在开展财务大清查工作的过程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什么问题都没发现,没有真正负起责任,使财务清查工作流于形式。二是有的单位开展财务大清查工作,把问题找出来了,但没有跟踪问效抓整改落实,导致有的问题屡查屡犯,完全失去了财务大清查的意义。三是对于需整改的问题应付完成,并未盯着问题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对资金管理进行财务监督原则
1.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原则。对单位资金管理进行财务监督,要以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被监督单位适用的会计制度为基础,以财务监督内容为核心,使财务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查找、纠治违规违纪行为,阻塞管理中的漏洞,以规范化监督保障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2.资金管理的统筹性原则。单位资金管理涉及内容很多,开展财务监督要主次分明,统筹安排。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反映出资金管理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基建单位,经费收支频繁、金额较大,那么经费来源、支出的报批、审批、收付方式、程序以及资金存储就是资金管理的侧重点,也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对于预算外经费单位,经费收缴、使用,账户管理,特别是票据使用、管理就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因此,在开展财务监督时,要根据单位任务、职能特点,统筹考虑资金管理的侧重点,合理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方案,提高监督检查效率。
3.資金管理的科学性原则。对单位进行财务监督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一是实施财务监督和如何实施财务监督有整套科学理论做支撑,涉及财经、金融、管理、审计等主要学科以及信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二是财务监督的人员要求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和有效执行财务监督的能力,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三是实施财务监督的目的是促进单位科学合理地控制使用经费,依法依规理财,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4.资金管理的时效性原则。单位开展财务监督应考虑监督检查的时效性,尽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避免发生问题。一是把对单位进行财务监督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安排,按部就班、合理有序地开展财务监督工作,使得资金管理的方方面面始终在宏观监控之下,严防发生问题。二是根据专项检查的要求、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监督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防止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三是结合一段时期内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开展财务监督,及时查清问题原因,妥善解决,促进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规章制度予以规范,避免以后同类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1.强化资金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资金安全无小事”,资金的安全运行,是单位财经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单位建设的大局,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坏的政治影响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是树立领导干部财经法纪观念,各级应当把基本的财经知识和财经制度列入干部晋级培训和考核内容,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理财的能力,增强领导干部的财经法制观念,确保根源不出问题。二是依据财经法规,明确权责,抓好落实,做到常抓、常议、常过问,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监管无缝隙的良好运行机制;抓好考评监督,逐级签订责任状,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增强资金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三是抓好资金常态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作用,教育各级切实筑牢资金安全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克服麻痹思想和厌烦情绪,按规定落实好岗位职责,认真分析单位资金安全形式,查找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针对新形势下资金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制订对策和措施,认真加以纠正和解决,必要时采取通报等方式教育警示,促使各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各项工作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2.严格落实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是确保资金安全的“硬”措施,任何一个环节失去监督,都会产生漏洞,就会存在风险,因此,必须严格落实各项监督制约机制,丝毫不能放松。一是要落实业务内控制度,强化岗位分设分管,严格按制度、按程序、按权限办理业务,不能为图工作方便而变通简化程序,给有非分之想的人留有可乘之机。会计和出纳人员要做到岗位分工明确,支票与印鉴分管、票据保管和使用分开、开票与收款分管等不相容工作分离要求;坚持会计出纳定期对账,要健全完善审查复核、账目核对和银行存款定期核查机制,特别是财务部门领导必须复核,并履行签字手续;完善出纳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目的是通过资金、账目等清理交接,及时发现资金业务办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降低资金管理风险。二是坚持抓好检查监督,每年组织财务检查,把资金安全管理列为重点内容进行检查,其目的不是揭短亮丑,而是发现苗头隐患要及时遏制,发现漏洞问题要严肃处理,始终确保资金在良性轨道上运转,真正把检查当成发现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制度规定的有效手段,当成维护财经法规、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契机。三是发挥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对资金活动进行实施经常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并在深入细致上下工夫,对单位资金管理的侧重点进行十分专业的检查核实,展开必要的审计调查,从而达到对经费管理的合理、合规、有效。同时建立审计监督责任制,凡因监督检查不力出现问题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按职责分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确保资金安全不发生任何问题。
3.结合信息化技术抓好资金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账务处理系统、信息数据报送系统,账户管理系统、票据管理系统等各种应用系统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实现相互制约,相互印证,资金管理漏洞大为减少。一是财务主管部门与银行合作,实现对账户、资金往来的远程监控,及时锁定异账户和资金。二是在财务实践中,工作要求、财务制度、社会发展、人员素质等各种因素影响,经常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资金管理上一一体现出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达到及时纠正錯误,降低损失,有效解决日常现实问题的目的,是更具发展空间和现实要求的方法,也是资金管理与监督的发展方向。三是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依托计算机设计开发适应财务人员日常工作需求的模拟训练系统,在培训形式上加强灵活度,在培训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在培训资金上节约成本,从而强化资金安全管理。
4.加强业务交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一是拓宽高等院校培养主渠道的潜力,在用好总部下达的送学计划指标、选拔优秀财务干部进校深造的同时,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根据在职财务人员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工作年限等情况,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积极借助高等院校师资、设施等优势,采取联合办班、委托培训等形式,制定继续教育规划,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逐步实现财务干部继续教育经常化、等级培训制度化。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业务交流机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依托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军财工程,建立财务人员的业务交流平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鼓励财务人员提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同业务主管人员进行解答,这样对于促进财务人员提高整体素质、规范财务业务、加强上下级工作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桂英.货币资金安全管理小议[J].科技创新导读,2010
[2] 王文亮,张佳庆,李艳.资金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M].财会研究
[3] 陈浩.浅析资金安全管理[J].经济师,20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后勤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