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全党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到新闻实践中,就是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六个字为核心: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推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科学发展必须遵循这个总要求。体现这个总要求,落实这个总要求。具体到改革创新,就是要用时代要求审视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报道形式走进百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必然与报纸的市场占有率呈正相关;一份老百姓不愿花钱买的报纸,一份有效发行量和有效阅读率很低的报纸,无论你赋予它怎样冠冕堂皇的名称,它的舆论影响力都是很小的。所以党报新闻宣传的创新。必须切实将党性原则与百姓意识整合起来。尤其必须从平民视角改进和创新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改革创新。
从百姓视角改进各种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的报道。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是党和政府实现其权力整合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许多重要新闻都是从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中得来的,所以这类报道本身不是需要弱化,而是需要强化。如何强化?就是要从平民的视角来作出判断,坚决剔除那些无关民生的会议新闻,而对那些将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的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进行重点报道。扩大其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新闻删繁就简,彰显重要会议和重要领导公务活动的重要性。
从百姓视角改进经济发展的成绩。从平民的角度来说,百姓眼中的经济发展,就是张家的彩电、李家的轿车、王家的新住房。他们眼中的社会进步就是电话家家有、电视频道多、假日可以出国游。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主流媒体,要让百姓喜欢看、看得懂,就必须尽可能地用生动的事例、形象的语言来报道成就,不能像对学者和对领导汇报成绩那样罗列枯燥的数据。
从百姓视角改进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突发新闻事件。以其显著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冲击,甚至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和走向产生极大影响。这类新闻,不仅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极为关注,普通百姓也极为关注。这是主流媒体抓住时机,提高其公众媒体接触率,建立媒体公信力和强化影响力的大好机会。但是,传统主流媒体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往往习惯于从官方的角度报道事件,片面注重政治影响,而忽视作为普通百姓的意见。这时的主流媒体就应该顺应大众的舆论需求,及时释疑解惑,澄清是非,理顺情绪。这就要求媒体既要从权威的角度反映党和政府的态度、措施和处理程序。还要从平民的角度,观察事件、分析事件,忧群众所忧,急百姓所急。反映他们的心声和意见。
新闻文风走进生活
改进新闻文风要坚决杜绝新闻宣传报道中的形式主义。新闻宣传中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搬弄空话套话,新闻语言不鲜活,充满机关腔、文件味;二是弄虚作假,为了掩盖矛盾,编造“泡沫政绩”,不惜虚报数字,搞虚假报道;三是报喜不报忧,对问题、矛盾、忧患视而不见。这些形式主义表现概括起来就是假大空。新闻文风既是特定的时代精神反映,也是新闻自身的特定要求,从实际出发,我们的新闻文风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时效性。就是要求新闻报道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去追求时效,做到“先声夺人”。新闻报道要坚决克服因循守旧、消极被动、不讲时效观念的不良倾向,切实增强效率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更多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
针对性。就是要研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及观念兴趣等方面的多样化,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主旋律”阐释得更为悦耳动听。只有摸准社会的脉搏,了解干部和群众的心理,弹到社会绷得最紧的“弦”上,才能弹出最动听的声音。
生动性。就是要克服和改进简单、粗糙、生硬,“我登你看,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的宣传方式,要多与受众沟通。及时根据受众的反映和变化来调整宣传的内容和方式。
经营方式走进市场
新闻媒体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真正把媒体作为产业来经营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可以说,新闻媒体作为产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是事关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能否得以巩固的大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因此,我们在抓好舆论导向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为新闻媒体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尽快增强产业竞争力,壮大产业实力。
新时期,百姓的要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仅仅做好新闻不能满足群众对媒体的需要。要满足人们对媒体的要求和期待,媒体还要处理好三重关系:一是新闻宣传依然是首要任务;二是提供公共信息与文化服务;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媒体所承担的新闻宣传、提供公共信息与文化服务的职能需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在市场获取利润来实现。所以,新闻媒体必须以单独的新闻宣传转向以新闻宣传为核心,兼顾公共信息、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
只要我们坚持用创新报道形式走进百姓来实现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坚持新闻宣传工作以人为本;用创新新闻文风走进生活来保证新闻宣传的传播效果,促进新闻宣传工作协调发展:坚持用创新经营方式走进市场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能够实现新闻宣传的可持续发展。
编校:赵亮
报道形式走进百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必然与报纸的市场占有率呈正相关;一份老百姓不愿花钱买的报纸,一份有效发行量和有效阅读率很低的报纸,无论你赋予它怎样冠冕堂皇的名称,它的舆论影响力都是很小的。所以党报新闻宣传的创新。必须切实将党性原则与百姓意识整合起来。尤其必须从平民视角改进和创新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改革创新。
从百姓视角改进各种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的报道。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是党和政府实现其权力整合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许多重要新闻都是从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中得来的,所以这类报道本身不是需要弱化,而是需要强化。如何强化?就是要从平民的视角来作出判断,坚决剔除那些无关民生的会议新闻,而对那些将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的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进行重点报道。扩大其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新闻删繁就简,彰显重要会议和重要领导公务活动的重要性。
从百姓视角改进经济发展的成绩。从平民的角度来说,百姓眼中的经济发展,就是张家的彩电、李家的轿车、王家的新住房。他们眼中的社会进步就是电话家家有、电视频道多、假日可以出国游。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主流媒体,要让百姓喜欢看、看得懂,就必须尽可能地用生动的事例、形象的语言来报道成就,不能像对学者和对领导汇报成绩那样罗列枯燥的数据。
从百姓视角改进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突发新闻事件。以其显著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冲击,甚至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和走向产生极大影响。这类新闻,不仅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极为关注,普通百姓也极为关注。这是主流媒体抓住时机,提高其公众媒体接触率,建立媒体公信力和强化影响力的大好机会。但是,传统主流媒体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往往习惯于从官方的角度报道事件,片面注重政治影响,而忽视作为普通百姓的意见。这时的主流媒体就应该顺应大众的舆论需求,及时释疑解惑,澄清是非,理顺情绪。这就要求媒体既要从权威的角度反映党和政府的态度、措施和处理程序。还要从平民的角度,观察事件、分析事件,忧群众所忧,急百姓所急。反映他们的心声和意见。
新闻文风走进生活
改进新闻文风要坚决杜绝新闻宣传报道中的形式主义。新闻宣传中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搬弄空话套话,新闻语言不鲜活,充满机关腔、文件味;二是弄虚作假,为了掩盖矛盾,编造“泡沫政绩”,不惜虚报数字,搞虚假报道;三是报喜不报忧,对问题、矛盾、忧患视而不见。这些形式主义表现概括起来就是假大空。新闻文风既是特定的时代精神反映,也是新闻自身的特定要求,从实际出发,我们的新闻文风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时效性。就是要求新闻报道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去追求时效,做到“先声夺人”。新闻报道要坚决克服因循守旧、消极被动、不讲时效观念的不良倾向,切实增强效率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更多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
针对性。就是要研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及观念兴趣等方面的多样化,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主旋律”阐释得更为悦耳动听。只有摸准社会的脉搏,了解干部和群众的心理,弹到社会绷得最紧的“弦”上,才能弹出最动听的声音。
生动性。就是要克服和改进简单、粗糙、生硬,“我登你看,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的宣传方式,要多与受众沟通。及时根据受众的反映和变化来调整宣传的内容和方式。
经营方式走进市场
新闻媒体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真正把媒体作为产业来经营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可以说,新闻媒体作为产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是事关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能否得以巩固的大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因此,我们在抓好舆论导向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为新闻媒体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尽快增强产业竞争力,壮大产业实力。
新时期,百姓的要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仅仅做好新闻不能满足群众对媒体的需要。要满足人们对媒体的要求和期待,媒体还要处理好三重关系:一是新闻宣传依然是首要任务;二是提供公共信息与文化服务;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媒体所承担的新闻宣传、提供公共信息与文化服务的职能需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在市场获取利润来实现。所以,新闻媒体必须以单独的新闻宣传转向以新闻宣传为核心,兼顾公共信息、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
只要我们坚持用创新报道形式走进百姓来实现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坚持新闻宣传工作以人为本;用创新新闻文风走进生活来保证新闻宣传的传播效果,促进新闻宣传工作协调发展:坚持用创新经营方式走进市场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能够实现新闻宣传的可持续发展。
编校:赵亮